摘 要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人数越来越多,学生在微小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就业创业项目的实践中,往往存在着一系列创业组织、创业经营与创业终止的法律风险。特别在我国小微企业创业形势较好情况下,高校学生盲目进入某一活跃的经济市场,必然会由于就业法律认知、创业法律知识的缺乏,而使其就业或创业活动走向失败。本文主要探讨高校就业创业法律课程体系构建,通过分析学生在就业创业中面临的法律风险,提出完善创业法律课程教育、防控潜在就业创业风险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高校 就业 创业 法律课程体系
基金项目:河南省大中专就业创业课题 编号:JYB2018401。
作者简介:阮春新,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民商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3.094
高校学生在就业或创业过程中,通常会面临静态法律风险、动态法律风险,这也是学生创业成功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当前我国高校所开展的就业创业课程教学,常常围绕着个人简历填写、专业技能储备及学习发展规划等内容,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就业创业指导,却忽视就业创业法律课程的教学。基于此,如何设置专业化的创业法律风险课程,强化创业融资、合同签订、人事管理、工商税务等法律风险的教育,成为高校就业创业法律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
一、高校开展就业创业法律课程教育的必要性与意义
(一)完善高校就业指导培训、创业法律教学的内容
传统高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教学,主要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方面的教育,包括专业技能、文化素养与交流表达能力等的教学。这种就业创业内容的指导教学,虽然能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但也导致其在就业创业中法律意识、法律认知的缺失。所以对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法律知识的课程教育,可以改变原有的“灌输式”就业指导教育方法,并引入与创业政策、法律法规、创业流程相关的教育内容,以保障学生就业、创业经营与交易活动的进行。
(二)强化高校学生的就业认知与创业法律知识储备
高校通过在学生就业创业课程教学中,引入《合同法》《劳动法》《公司法》《中小企业促进法》《税法》和《保险法》等法律内容,能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创业认知,强化学生对创业法律知识、市场经营与管理规范的理解。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创业准入、创业经营环节的法律法规,包括创业公司形式、创业注册、創业融资、创业合同签订、创业人事管理、创业税务等方面的法律规范,来为学生的就业创业活动提供相应制度。因此创业法律教学课程的设置,一方面能指导学生了解就业、创业的简要流程,以及不同法律性质企业创办时,其所要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另一方面也能通过企业创设、创业经营与创业终止等法律制度的讲解,帮助高校毕业生有效规避各种潜在创业风险。
(三)防范与应对高校学生就业创业面临的法律风险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推进,任何企业、企业个人在市场经济经营过程中,都面临着一系列可控或不可控风险,高校学生在就业创业方面仍然会面临此问题。无论大学生创办小微企业或有限责任公司,其都要经过企业形式确定、公司注册、创业融资、产品生产销售、人事管理、合同签订、税务缴纳等步骤,在这一系列创业过程中潜在着不可预测的法律风险。所以对于高校就业创业课程的教育教学,通过结合具体案例向学生介绍《合同法》《物权法》《担保法》《税法》《保险法》的法律要求,来规范创业群体在企业融资、合同签订、税款缴纳方面的行为,尽可能最大程度规避与减少创业中不可控的法律风险。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中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分析
(一)学生就业创业组织过程中的法律风险
在缺乏启动资金、人脉资源等多方面要素的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往往会选择国企或民营企业进行就业,或者创立合伙企业、小微企业进行创业。由于刚刚进入某一行业、缺乏有关就业创业法律的认知,高校学生很容易在企业选择、合伙人选择、协议签订方面,存在经营管理模式、文字协议等风险,包括某一方违约、承担连带责任或经营成本高的风险。特别对于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或有限责任公司的选择,决定着创业者需承担有限责任或无限责任,若日后合伙人之间出现分歧,则可以进行利益或债务等的分配。另外,某些高校学生在就业创业组织中,没有对行业资本、技术与管理要求进行深入了解,对行业发展前景、创业法律法规等缺乏关照,这也产生企业运作、责任承担与财务管理的法律风险。
(二)高校学生就业创业面临的法律风险
1.合同签订与履约的法律风险
高校学生在就业入职或创业过程中,会与相关企业签订一系列的用人合同、交易合同,这些合同的法律条文或履约方式,都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首先从学生就业创业的合同签订来看,一方面多数大学生在刚刚就业或创业时,由于缺乏法律认知经验,在合同条款的审查与签订过程中可能会掉入陷阱,而产生劳动或财务方面的损失;另一方面双方在签订某一合同条款时,可能会存在对合同内容的不同理解,这也会带来相应的法律风险。其次,部分合作伙伴对于合同的履行,往往秉持着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观念,轻视或违背合同中的某些条款,并由此造成学生群体不可控的风险损失。
2.创业融资的法律风险
大学生创业需要大量的启动资金,因此融资为学生创业面临的主要困难,也是最容易产生法律风险的环节。通常高校学生在创立小微企业、合伙企业时,都会向亲朋好友借贷一定的资金,或者从银行、民间贷款机构获取到需要的资金。但不同借贷方式的法律风险也有差异,通常向银行、亲友借贷的利息较低,银行贷款审核、批准的流程非常繁琐。而创业基金、民间借贷与风险投资的利息高,存在不可控风险也更高,一旦创业学生未能在规定时间内还清贷款,或者创业失败拖欠大量债款,那么其将承担更多债务或刑事责任。
3.创业知识产权的法律风险
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是企业生产经营与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企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主要手段。高校毕业生在创办小微企业的过程中,可能会由于知识产权观念的缺失,而从互联网或平面媒介中盗用他人图片、图像等资料,来作为自身商标或宣传内容,这种做法会使其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同时某些创业学生忽视对自身商标、专利等保护,未能及时完成商标的注册与管理,那么一旦其使用某些商标或专利,就仍然面临着侵犯知识产权的法律风险。
4.创业人事管理及税务的法律风险
高校毕业生在刚进入社会情况下,其所创办的小微企业往往不存在人事管理制度,对劳动人员招聘、录用与管理,也大多未签订具体的用工合同。所以高校学生创业群体对人事管理,包括人员招聘、薪资报酬协商、工作年限确定等的管理,并未签订相应的合同协议,也可能会在双方产生矛盾时出现法律风险。而在企业依法纳税的程序执行方面,高校毕业生也存在未及时纳税、未进行税务变更登记的情况,甚至某些创业者会利用税收漏洞逃税避税,这就引发一系列的税务监管、刑事责任划定等法律风险。
(三)学生就业创业终止面临的法律风险
高校大学生所开展的一系列就业创业活动,都会与社会中的企业机构、行政机关产生关联,也会签订有关劳动聘用、生产经营合作的协议。若在某一突发情况下,大学生创业群体想要辞职或关闭企业,就必须要重新签订相应的解聘协议、办理企业注销手续。但创业学生单方面终止就业创业,其必然要承担合同协议中的违约责任,以及企业其他参与群体或员工所造成的资金、时间损失,具体法律风险要根据双方的合同条文,作出进一步的协商与确定。
三、目前高校就业创业法律课程建设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就业创业课程教学缺乏法律风险理念
随着我国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战略的提出,高校就业创业管理部门也应针对社会企业的人才要求、经济发展需求等,开设有关就业创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但从当下高校就业创业课程教学方面来看,多数就业指导教师仍旧以《大学生就业指导》《创业学》《大学生KAB创业基础》等教材内容,作为新时代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主要书籍,缺乏对创业法律内容、法律风险等知识的涉及。因此高校对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也通常着重于创业意识、专业技能、沟通能力及文化素养的教育,忽视法律对微小企业、合资企业创业所具有的重要影响。这不仅导致高校就业创业课程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定位模糊,而且没有构建起学生完善的法律风险观念,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的就业创业造成负面影响。
(二)就业创业法律课程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内容
现阶段高校对就业创业课程的教育,主要通过《大学生就业指导》《创业学》《大学生KAB创业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选修课程,来向学生传达创业理念、创业法律知识与法律风险内容等。在向学生讲授某一企业创业流程时,高校教师往往以大型企业、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为指导,对企业注册、企业融资、招聘、產品销售、人事管理与企业注销等流程进行讲解。这种有着固定案例的就业创业法律课程,没有考虑到小微企业规模小、资金少等特征,也未考虑到学生在就业创业中的实际发展情况。
(三)就业创业法律课程缺乏与社会实践的关联
高校学生就业创业法律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创业法律教育、创业社会实践之间的脱节,包括课程内容、课程教学资源等方面的脱节。第一,高校开展的就业创业法律课程,与当下的社会创业需求、实践方向具有一定距离。在高校就业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通常以课程教材作为教学内容,进行某一行业就业创业法律制度的普及,却并未充分考虑企业发展趋势,以及企业发展过程中潜在的创业法律风险。第二,教师对学生进行的就业创业法律课程教学,缺乏相应的社会实践场所,对就业创业法律内容作出检验,这使得就业创业法律教育的形式感严重。某些教师仅仅对学生的就业创业活动,从理论层面上进行创业风险、法律风险的指导,具体到现实实践又与理论存在差距,由此造成学生在就业创业理解、创业实践方面的法律风险。
四、高校就业创业法律课程体系的构建策略研究
(一)制定学生就业创业课程的法律知识培养目标
在学生就业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首先要根据学生当下对创业法律知识的认知情况,制定明确的就业创业人才培养目标,才能有效指导接下来的课程教育活动。所以引导高校毕业生进行创业法律法规、贸易规则、法律风险等内容的学习,可以树立其知法、懂法、守法的创业法律意识。目前高校有关就业创业法律的课程教材比较少,主要集中在《职业生涯与规划》、《就业指导》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内容中,这些课程所涉及到的创业法律法规,与大学生就业创业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小。因此教师可以在学生选修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引入有关企业创办、企业经营风险防控的法律制度,包括《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中小企业促进法》《合同法》《知识产权法》《税法》等,向学生讲解企业创办所涉及到公司注册、资金筹措、合同签订、人员管理、税收的一系列流程,以帮助其认识到法律知识对就业创业风险防控的重要性。
(二)设置多样化、科学合理的就业创业法律课程内容
传统就业创业教育过于注重对学生的就业指导,这种单一化的就业创业课程教学内容,不仅会使学生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而且会导致学生在就业创业中的法律观念缺失。基于此,需要从就业创业教学硬件设施、软件投入方面进行改革,设置多样化、科学合理的就业创业法律课程内容,特别要引入《创业学》《大学生KAB创业基础》《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防控实务》等课程内容,来进行就业创业流程、创业法律风险的教学。高校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的创业法律知识学习差异,将相应的就业创业实际案例,与课程创业理论进行结合,尽可能展现小微企业在创业中的注意事项、法律风险等,从而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创业活动提供有效指导。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就业创业法律课程讲解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不同专业的行业要求,有侧重地讲解有关行业创业的法律知识,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法律风险防控能力与创业能力。
(三)革新就业创业法律课程组织方式与教学方式
高校就业创业法律课程体系的建构,应在课程组织方式、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通过多种就业创业法律类课程实践的讲解,来培养大学生创业者的法律应用与风险防范能力。首先在对学生就业创业法律课程的组织方面,教师要以就业创业比赛、创业流程设计与知识竞赛为出发点,进行商务法律实务、合同签订、法律谈判等课程的教学,教学形式可以采用启发、案例、情景体验或课堂讨论等方式,来逐渐引导学生深入法律课程的学习。其次,要对学生法律认知、创业能力、专业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进行培养,具体可以引入SYB创业培训、KAB创业培训进行创业模拟实践,在就业创业模拟实践中发现企业经营、合同签订、人员管理与财务方面的法律风险。因此通过开设这类具有实践性质的课程教学,能够针对性培养大学生某一方面的法律知识、就业创业能力,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社会引导,转变为主动出击寻找就业创业机会,来尽可能保障其创业的成功率。另一方面,加强学生法律实践的教学设计,提高学生法律风险意识,使其明确在就业创业过程中,法律风险的预警是避免就业创业法律风险的必经路径。
(四)开展校企联合的就业创业法律课程以强化实践
在我国社会与经济深化改革的形势下,高校也要联合社会企业进行专业合作共建,才能推动专业课程理论与社会实践的融合,就业创业法律课程也不例外。高校教师在向学生讲授创业法律知识、创业风险课程时,要结合企业具体创业案例进行分析,带领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流程的课堂演练,以帮助学生认识到就业创业中所面临政策、融资、合同签订、人员管理与税务缴纳等方面风险。而课堂之外高校也要与社会企业、创业孵化基地进行联合,通过建立理论结合实践、优势互补的长效合作机制,将就业创业法律课程的创业理论,应用到创业基地的具体项目中,以形成校内外创业理论资源、资金与人才的融合,使某些可行性创业项目成为现实,从而完成就業创业法律内容的传达与实践。
在我国社会市场经济高度繁荣的前提下,高校大学生无论参加就业还是创业,都要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市场规范与国际贸易规则。而从当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分布来看,大多数毕业生更倾向于到国企或民营企业工作,还有一部分学生会回乡创办小微企业,且近年来自主创业比例在不断升高。因此对于高校就业创业法律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引入《劳动法》《合同法》《公司法》《中小企业促进法》《知识产权法》或《税法》等法律,并将其与就业创业法律教材中的特定案例进行结合,系统性、针对性开展就业创业法律课程的教学,才能提高学生对创业法律认知与法律风险防范能力。
参考文献:
[1]何深思,王英红,王晶.大学生创业法律事务实训网络平台的设计构想.办公自动化. 2010(24).
[2]陈超.在职校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加强法律指导的几点思考.科技信息.2012(35).
[3]李蔚娅,郝志功.关于构建大学生就业创业法律服务体系的探讨.教育与职业.2012(21).
[4]孟国碧,王德斌.论高校大学生创业中的法律风险及对策.理论视野.2012(10).
[5]巢陈思,李桂花.浅析大学生创业法律保障体系的构建.中国高校科技.2016(3).
[6]陈小花.大学生创业教育中法制教育的缺失与完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4).
[7]张武军,徐宁.新常态下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支撑与法律保障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