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科院校在建校伊始,必然面临着教师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蜕变的阵痛过程。这是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能力提升必经的阶段。本文认为面对本科教育的新形势、新挑战,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转变教学理念,加快知识更新,提高教学技能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公安院校 教师能力 师德建设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公安院校师德建设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5-QN-155)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赵红卫,铁道警察学院教学质量监控办公室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政治民主、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3.260
教学质量堪称高等学校存在和发展的生命线。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承担者,对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也是学校师德建设的重要体现。公安院校由专科向本科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点在于以教师整体素质和教学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建设方面。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新升本科公安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面临的困境进行多角度剖析,全方位探索破解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一、新建本科公安院校教师能力提升面临的瓶颈问题
2016年我们对我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水平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有较大的影响,比如,对于“教师教学水平对学习积极性的影响”这一问题,有43%的学生选择了“非常大”,有34%的学生选择了“比较大”。两项学生占比达到77%。由专科院校跻身于本科院校初期,部分教师在教学思路转变、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与本科教学需要存在着诸多“不合拍”、“不衔接”、“不吻合”的现象。
(一)教学理念转变具有一定的延缓性
公安院校升本之前,教师长期从事专科教学活动,对专科教学理念和教学规律把握较为全面到位,在知识和经验方面具有一定程度的积淀,形成自身特有的、具有一定稳定性的教学风格。升本初期,受思维定势影响,教师对专科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依赖性,部分教师不能或不愿主动去适应本科教学,甚至出现抵触情绪,依旧采用原有的教学方法甚至教学内容,使得本科教学质量短期内难以真正实现质的飞跃。
(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优化不到位
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层次和培养对象与专科相比具有较大差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必定需要优化和创新。教师的储备知识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综合素质,需要经过“传授-聆听-吸收-转化”几个关键环节,在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多数情况下是教师主导课堂,学生被动倾听,缺乏反应和共鸣,甚至拒绝聆听,因此,在知识传输链条的第一个环节就出现断层,学生最终真正接受和化为己用的也就寥寥无几了。本科教学要达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和教师的课堂地位和身份必定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转变,升本初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恰恰成为制约教师能力提升的瓶颈问题。究其原因,客观上,由于对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解和把握不够,主观上,有些教师缺乏攻坚克难的毅力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课时多的,就把章节进行拆分,课时少的,就把章节进行压缩、删减。而不是研究如何对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在调查问卷中,对于“影响学习态度最大的问题是什么”这一选项中,有35%的学生选择了“所学内容枯燥、方法陈旧,对学习不感兴趣”。
(三)專业实践教学能力亟需提升
公安院校引进的相当一部分教师都是普通院校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本身就缺乏公安实践经验,加上新升本科公安院校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实践教学开展等方面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得升本初期,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大多数以校内实践、课堂讨论、课堂演练、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这与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教学存在一定距离。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实践能力的缺乏也成为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主要问题之一。在调查问卷中,对于“上课睡觉的主要原因”这一问题,有37%的学生选择了“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在“影响学习态度最大的问题是什么”这一选项中,有43%的学生选择了“只掌握了书本知识而缺乏实践能力”。由此可见,新建本科公安院校教师的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实践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实践能力的缺乏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科研能力相对薄弱,科研成果转化较少
公安院校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主,以科研为辅,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来推动教育教学工作,教学推动科研,科研反哺教学。“科研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要将科研成果转化在解决问题上。在科研立项时就要考虑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战斗力,例如,转化在公安机关的实战应用上,转化到实验上,转化到教学内容的更新上,转化到人才培养上等。” 公安院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教学水平。但是,目前情况下,教师科研的目的出现一定程度的异化,教师科研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职称评定、职称晋升积累分数,一方面高质量高层次的科研成果较少,理论性、验证性的研究成果较多,探讨解决实际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成果较少,创新性的成果较少;另一方面科研成果真正转化为教学成果,应用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去的屈指可数。
(五)合作意识欠缺,团队建设力量薄弱
“就高等教学而言,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建设、教学的组织和实施等都需要教师的团体合作,单靠教师个人是难以完成人才培养任务的。”
作为新升本科公安院校教师的合作力度明显欠缺:一是教师队伍数量和合作需求之间的矛盾。公安院校升本初期,由于本科课程增加或者调整,教学改革力度加大,教师之间合作需求明显上升。但由于教师数量有限,疲于应付教学,时间碎片化,单兵作战较为普遍,合作效果欠佳。二是教学单位在组织和协调力度不够。集体备课和集中学习讨论在很大程度上走马观花、流于形式,难以形成集中的问题和思路。三是团队合作力度不够。尤其是在科研项目的合作研究方面,很大程度上是由主持人一人或少数几个人来完成,挂名人员较多,实际参与合作研究的人较少。四是教学科研平台建设亟需加强。省部级和国家级高层次教学科研平台较少,专项教学科研团队建设较为薄弱。
二、公安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路径选择
(一)转变教学思路,探索本科教学模式
公安院校升本后一段时期内,广大教师要极力转变教学思路,准确把握本科教学规律和本科人才培养目标需求,一是学校层面要加大本科教学规律的研讨与宣传,通过举办较高层次的本科院校校长论坛、专家解读及相关学习培训活动,大力宣传本科教学理念。二是教师通过进修、访学、学术论坛、教学技能比赛等多种形式,增强本科教学意识。三是开展本科教学相关研究。广大教师应积极主动遵循本科教学规律,探索符合公安院校育人独特性教学方式,将本、专科教育特征进行比较,摸索适应公安本科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
(二)创新教学方法,实现教师身份转变
公安院校本科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必备技能以外,更强调学生自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更应注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一是强化师生互动,加强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作用,教学方法由原来的教师一言堂变为学生的探究、辩驳与讨论,学生由过去的“接受性学习”变为“探究性学习”。二是转变教学思路,从传统教学的“知识讲授、事例验证、知识总结、课后习题”讲授思路,到“案例切入、问题讨论、集思广义、观点凝练”的教学互长方式,充分发挥学生认识、分析、研判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实现传统授课方式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有效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视频等媒介,增强课堂视觉效果,拓展微信、QQ等师生互动交流的网络空间,积极研究和开展微课堂教学,实现传统与现代教学方式方法的新旧互补、互通有无。在优化完善教学方式方法的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身份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组织者和引导者,由单纯的执教者变为执教与研究并进的终生学习的复合型学者。
(三)强化实战教学能力,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双提升
教师理论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学习过程。公安专科院校升本以后,人才培养目标有所不同。本着“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高素质”的原则,学校本科课程设置自然要作相应的调整,教学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必然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延展,同时会新开设一些新的本科必修课程和必要的选修课程,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会有所变化,等等。为适应以上种种变化,教师一方面要通过自学、研讨、培训、访学等方式,不断强化自身的专业知识,及时掌握最新的理论知识和理论前沿动态,加强知识更新,提高理论修养和理论水平。另一方面,借助公安部“双千计划”等平台,加强与公安大学、刑警学院等公安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借鉴一线教官的实战经验。在全面提高自身理论水平的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参加公安业务实践活动,熟悉公安一线工作流程,了解公安工作实际需求,积累鲜活的教学素材和案例,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实践教学水平,切实解决理论教学与公安实践相脱节、两张皮的问题。
(四)提高科研能力,实现教学和科研双促进
总体而言,大多数专科院校教师的科研意识相对淡薄,科研能力较弱,科研成果层次较低,多数教师主要自我定位为单纯的执教者。而本科院校也强调以教学为主,视教学质量为学校存在和发展的生命线,但在强调教师的教学能力之外,还普遍重视教师的科研能力。教学和科研两者具有密不可分的共生关系,公安院校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教育,教师的科研成果具有更强的针对性,科研成果转化为战斗力的影响更大。但在调查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能力方面存在着较大欠缺,因此,对于刚刚升入本科的公安院校教师而言,增强科研意识,加强对公安教育理论问题和前沿问题的研判能力,加大科研成果的转化力度,把科研成果应用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去,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助教学,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同步发展。
(五)加强团队建设,实现能力和素质整体推进
一方面要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每位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与发展,都需要借力于团队的培育。团队意识可以凝心聚力,达成共识,通过教师间的通力合作,达到“1+1>2”的教学和科研效果。通过调查发现,团队意识強烈、团队建设较好的教学单位,集体备课、课题论证、相互听课成为常态,形成强强联合,推动教师整体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不断提升。而团队意识相对淡薄的教学单位,教师仅凭一己之力,单打独斗,教师整体水平和素质较为薄弱。另一方面以重大科研项目为牵引,健全资源共享平台和交流机制建设,打破部门和学科专业局限,整合校内外有效资源,联合公安机关和科研院所协同攻关,增强团队的实力,产出科研精品,以科研成果反哺教学。此外,加大团队建设的支持力度,打造高质量的教学科研团队,以实现教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整体推进。
注释:
程琳.成立学警先锋队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公安教育.2015(4).6.
任晓光.高等学校高绩效教学团队建设初探.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