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时政综合 > 法制与社会

论法治文化在基层检察机关建设中的作用

论法治文化在基层检察机关建设中的作用

柯国奎 肖之云

摘 要 法治文化是与人治文化相对立而存在的进步文化形态,法治建设实践的观念形态反映与表达。法治文化有着与其他文化不同的特点,具有阶级性、现代性、民族性、继受性和开放性。法治文化对基层检察机关干警树立法治观念、深化司法改革、强化制度建设、推进队伍建设有着重大作用。

关键词 法治文化 检察机关 建设

作者简介:柯国奎,湖北省黄梅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肖之云,湖北省黄梅县人民检察院调研科负责人。

中图分类号:D92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11.291

一、法治文化的定义及内涵

法治文化是一种的进步文化形态,是法治建设实践的观念形态反映与表达,体现着法治的精神和理念、原则和制度、运作实践和生活方式。作为一种独特的法律现象,法治文化不同于法规制定、法治实施等外在现实表现,它属于法治的内在精神部分。

法治文化从内容上包涵:物质基础、精神理念、行为方式和规范制度四个层面,按照不同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我国文化哲学学者许苏民先生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大结构。①参照该理论,组成法治文化三大结构也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支撑法律运作的法律实施是法治文化的物质层面,以法律文件形式表现的法律规范所建构的各项制度是制度文化层面,而法律心理、法律观念和法律思想是精神文化层面。②

当代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鲁克洪认为文化包含有形的、也包含无形的,有形的是显型文化,无形的即隐型文化。③参照克鲁克洪的文化结构理论,法治文化亦可分为显型结构层面上的法律文化和隐型结构层面上的法治文化两大结构。④而隐型结构层面上的法治文化又可以分为三个次级层面:

(一)法治心理层次

主要表现为人们对法律现象的主观感受和反应,并在此基础上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形成的法律习惯和法律风俗等法治文化。

(二)法治意识(法治观念)层次

主要表现为人们在对法律现象的认识、评价、情感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法律的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强制等作用来规范自身行为和调节自己意识。

(三)法治思想层次

主要表现为人们通过对法律现象进行分析、总结、抽象、提炼,形成理性化、体系化、理论化了的法律理论和法律法律思想,在法治文化中处于最高层次。

显型结构层面上的法治文化也可以分为三个次级层面:法律法规;法治制度和法治设施。⑤

二、法治文化的特点

法治文化是在一定的治国理念和与此相适应的制度模式确立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和社会生活方式,其目标在于追求正义、民主、自由、公平等价值。因此,法治文化有着与其他文化不同的特点。

(一)法治文化具有阶级性

法治文化来源于法治。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分析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时指出:“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⑥由于法治是统治阶级建立并为其阶级利益服务的,本身就体现了鲜明的阶级性,法治文化作为法治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被统治阶级提倡和宣扬,必然也具有阶级性,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

(二)法治文化具有现代性

和许多现代化的产物一样,伴随着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的产生,在契约精神的催生下,法治文化由此而生并逐步繁荣。早在17、18世纪西方世界就出现法治文明的曙光,如代表着现代法治蕴意和象征的公平、正义、效率、自由、平等与人权等一系列重要的法律精神和理念次第出现。我国五千多年的人治社会深深地压抑了个性的张扬,扭曲了人的发展,把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和“自由的活动”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因而从自身的机体中是无法孕育出现代法治理念及法治文化。⑦但从当前全球经济发展、我国加入WTO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来看,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用体现法律和规则的现代法治文化来维系。

(三)法治文化具有民族性

民族的灵魂是文化,文化具有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作用。与之契合的是法治文化也有着深厚的民族性。萨维尼认为:“如果我们进一步,实在法依赖什么,为了什么而存在,那会发现答案正是那个民族,实在法依赖于民族的共同意识,因而我们也称之为民族的法律。”⑧就中国传统法治文化而言,中国传统法治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和结构、法律形式和结构、政治形式和结构等共同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的,并且至今仍在影响着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活”文化。

(四)法治文化具有继受性

法治文化同样具有继受性,我们当前的法治文化都是历史上沿革而来的优秀文化传统,是从过去社会生活中不断生长起来的新的社会关系和法律要求出发,择取、保存和发展那些适合于新时代的法治文化经验,摒弃了旧时代遗留下的那些不适合现代社会法治生活的陈腐文化经验的结果。

(五)法治文化具有开放性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借鉴、吸收和移植西方国家法律法规和法律制度,同时吸收了西方的进步法治理念。例如,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立,依法治国战略的提出,保障人权、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权力制约、保障合法私有财产等法治原则的确立,都是在对人类已有的法治文化精华鉴别吸收上取得的成果。

三、法治文化对基层检察机关建设的作用

法治文化是潜移默化的深层次积淀,加强基层检察机关的建设,就必须把法治文化的价值开发和利用摆在重要位置。

(一)法治文化有助于基层检察机关干警树立法律至上的法治观念

當前在我们的社会中,还存在着权大于法、情大于法的观念法,存在着“信访不信法”、“走后面跑关心”、“依言不依法、依权不依法”等不正常的现象,这使得法律权威至上观念经常被所取代。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同时,检察权作为公权力,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同时,必须接受党、人大、政协以及社会的监督。检察机关要保证司法的中立,以确保司法公正,避免检察权的腐败及让私人利益“占了法的上风”。⑨因此要在检察机关提倡法治文化,培育检察干警树立法律至上的法治观念。endprint

(二)法治文化有助于推进基层检察机关深化司法改革

目前,检察机关正在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全面推进检察权运行机制改革。实行“谁办案谁负责、谁决定谁负责”的办案责任制,明确权力行使主体,明确划清权力界限,明确界定司法办案责任。以科学配置检察资源为目标,积极稳妥推进人员分类管理改革。实行员额制检察官、检察辅助人员(含检察官助理、书记员、司法警察、检察技术人员)和司法行政人员分类管理。实行人财物统一管理为保障,确保机关运行正常。同时,以加强检察业务改革为抓手,开展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试点、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加强检务公开制度改革、构建新型检律关系、深化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人民监督员选任改革、涉法涉诉信访改革等。但是当前在改革的过程中,由于对中国的国情和中国的问题研究得不够,容易不自觉地陷入“西方现代性模式”,相比之下强调在引进和移植外国法典和制度时,注重继受与之有关的伦理价值和思想观念,借鉴西方法治文化本身存在一个需要中國化或民族化、“本土化”的问题。法律改革者在审视外国制度时,应该寻求一种观念,即这些外国的东西能够被转化为本国法律的组成部分。⑩

(三)法治文化有助于推进基层检察机关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基层检察机关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需要文化作支撑,文化离不开制度的保证。 检察机关在自身建设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制度建设,其制度建设就是法治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深刻理解运用法治文化后的再创新。要进一步健全、规范、落实检察机关的制度建设,就必须从法治文化的精神内涵出发。由于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和法律法规制定的滞后性,法律法规对现实社会生活的规范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在检察机关司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个别环节“无法可依”的问题。这就要求在充分理解法治文化精神的前提下,认真研究检察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业务标准和制度,用规章制度来管事、管人、管物。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所制定的制度必须符合法治精神。

(四)法治文化有助于推进基层检察机关干警队伍建设

法治思想的传播、培养和贯彻关键在人,在人的素质。对专业法律人的培养可以提高干警对法的信仰,使得其对法表现出一种忠诚意识、神圣崇高、巨大热情和高度信任。对基层检察机关而言,应当培养一批具备较高法律素质、专业法律人才,以较高的政治素质、业务技能、法治意识,在工作中宣传法律、维护法律尊严,进而影响公众的法律意识,起到以小环境促进大环境,改良大环境的作用。

注释:

许苏民.文化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174.

陈太红.试论WTO与中国法治文化的整合.探索.2003(1).

[美]克鲁克洪,等著.高佳,等译.文化与个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8.转引自刘作翔.法律文化理论.商务印书馆.1991.113.

刘作翔教授认为法律文化有两大结构,并进一步认为如果我们将制度性文化看作显型文化,把理念性文化看作隐型文化,从而可以构造出法律文化的结构模式。参见刘作翔.法律文化理论.商务印书馆.

刘作翔.法律文化理论.商务印书馆.1991.11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136,179.

司马云杰.论文化的价值.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129.

[英]阿兰·沃森著.贺卫方译.法律移植论.比较法研究.1989(第1辑).61.

[美]阿伦·沃森著.尹伊君、陈成霞译.法律移植与法律改革.外国法评论(法学译从).1999(4).

林松崧.用廉政文化培养“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特区检察官.当代检察官.2007(6).endprint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513220.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