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时政综合 > 法制与社会

社区教育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的新形式

社区教育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的新形式

摘 要 本研究基于常州两所文化馆的实践经验,从文化馆建设背景出发,对文化馆的建设历史、建设内容、实施开展等进行系统陈述,并从中获得启示:文化馆作为社区教育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的新形式,对提升社区文化品味、营造和谐氛围、传播传承历史文化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 文化馆 社区教育 社区文化 建设

基金项目:2017年度江苏省社会教育规划课题:活动式社区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研究——以常州为例(JSS-C-2017012)。

作者简介:施苏苏,常州开放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学、终身教育。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12.076

文化建设是社区发展的灵魂。常州作为社区教育发展比较早的地区,近年来,开始尝试以建设文化馆的形式,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常州市新丰苑和雕庄街道社区文化馆的建设,使社区的文化品位得到了较大提升,为社区的和谐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精神基础。目前,这两个社区也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化建设样板。本研究以这两个文化馆的建设经验和启示为主要内容,希望为其他地区的社区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一、常州社区教育文化馆建设背景

常州开放大学作为常州地区提供居民教育服务、促进城市和谐发展的重要基地,为了更好地发挥平台功能,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和活动,其中最有特色的当属文化馆建设工作。迄今为止,在常州开放大学的积极推进和努力协调下,在常州已有“和文化馆”和“雕庄民俗文化展示馆”等两座文化馆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已接待上万市民的参观。实践看来,文化馆的建设是时代对社区教育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成果。

(一)文化馆建设有助于发挥常州开放大学服务社区文化建设的职能

社区文化的建设正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学习服务、助力终身学习的具体体现。常州开放大学是服务于常州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和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新型大学,具有为全民终身学习提供现代化、多样化、人本化的支持服务、构建常州终身教育体系的基本职能。建立文化馆等社区文化建设工程是为社區居民提供学习服务的具体体现,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有效渠道。

(二)拆迁等新社会矛盾的出现呼吁根本解决之道

减少矛盾,助力和谐。新丰苑社区属于拆迁安置的新型社区,居民面临从农民向市民的角色转变以及对家、国的再次认可等问题,因此,2012年11月,天宁区青龙街道为化解拆迁中的各种矛盾,保存被拆村庄的文化遗存,建成有特色的社区文化,决定依靠常州开放大学的力量,建立村史馆。

(三)地方历史和优秀文化的传承需要传播实体来支撑

作为新丰苑这样的新型社区,新市民对地区文化并不了解,也没有机会能感受到历史名人等带来的精神熏陶,而和文化馆的建设,恰好为居民们提供了一个参观、学习、感受前人精神的场所,而明代乡贤、书法家、文学家陆简正是将“和谐”作为修身齐家标准的优秀典范,居民们可以通过参观、听讲座的方式了解陆简及其家族的故事,从而将和谐融入自己为人处事的一言一行中,既传承了历史文化,也有助于和谐社区的建设。

二、文化馆建设概况

(一)文化馆建设历史

新丰苑“和”文化馆于2012年11月开始建设,于2015年春正式开馆。长达2年多的建设工作中,常州开放大学成立了专门团队,包括学校领导、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及部分成员、美术老师及其学生,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为文化馆的历史考证、展览设计、讲座开展及基地建设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最终以科学的考证依据、精美的展馆设计、丰富的活动开展获得来访者的一致好评和赞赏。

雕庄历史文化陈列馆,暨天宁区非遗项目展示馆,于2015年初筹备,于2016年6月24日正式揭牌成立。位于美丽的凤凰桥畔,占地面积500平方米,两进三间格式。2015年5月,雕庄街道专门聘请董农美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常州开放大学副教授董农美为雕庄历史文化陈列馆的顾问指导。在常州开放大学董农美等多名老师的精心设计下,它重现了雕庄传统民俗文化,珍藏了雕庄百姓保存的老物件,记录了雕庄的鸟笼、竹针、烙画等历史遗存,诉说雕庄过去的故事。

(二)文化馆建设内容

1.文化馆主题确立。新丰苑社区建馆之前,常州开放大学教师与社区管理人员多次沟通,最终根据新丰苑的社区背景和现状,提倡以“和”作为文化馆的设计主题,开放大学蔡廷伟书记为该馆定名为“和”文化馆,取和谐之意。

雕庄历史文化陈列馆则是作为未来雕庄地方文化的一张闪亮名片,将充分体现雕庄的地方文化特色,人文环境和新时代建设凤凰新城精神。因此,雕庄历史文化陈列馆也称为天宁区非遗项目展示馆,即以常州市天宁区的非遗保护、传承作为雕庄历史文化展示的主要内容,是集文物收藏、文化展示、教育培训为一体的多功能文化场馆。

2.文化馆内容设计

新丰苑和文化馆围绕“和”这一主题,设计了展馆板块名称,分别为“和谐——促进会”、“和墨——书画协会”、“和源——村史研究文化协会”、“和韵——舞蹈协会”,从各个方面充分展示新丰苑的社区文化。

为了使雕庄文化馆的材料收集工作更顺利地进行,2015年5月,筹建小组还为雕庄地方民俗文化展示馆筹建进行田野采风培训,结合雕庄当地的文化,雕庄地方民俗文化展示馆可以围绕 “龙凤文化”这一主题,将功能定位四个方面:内容展示、文化休闲、文化传播、精神塑造。

3.文化馆文化溯源

名师工作室领衔人董农美老师详细考证了村民口中流传久远的该村所谓“书法家,文学家”和贤陆简,为村史馆设计灵魂板块,取名“和”之魂。

在雕庄文化馆项目建设的前期准备阶段,共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收集实物素材。寻找旧物,寻找“旧人”。按照民俗文化“田野调查”的规范,寻找能代表雕庄历史的、含有文化价值的旧物。第二阶段:收集历史文献资料。寻找乡志,常州地方志,江苏地理图册等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把符合展示主题的,能反映雕庄地方风俗的人文历史资源分门别类整合起来。第三阶段:整合收集所有资料,制定“雕庄地方民俗文化展示馆制作方案(草案)”,并由街道提交相关部门讨论修改。第四阶段:将根据街道的修改意见,提供完整的、可以制作的文稿和展示设计方案。阶段工作分布科学合理,在后来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严格根据步骤进行,最终顺利完成所有准备工作。

4.文化馆的课程设计

和文化馆安排每月一次第一个周六上午的讲座课程,并组织教师讲课。

在雕庄文化馆,精心设计非遗传承人展演活动,受到了参加居民一致好评。

(三)文化馆的实施开展

1.文献考证

文化馆开展伊始,常州董老师名师工作室的领衔人董农美做了大量的历史考证工作。她确认陆简为青龙乡陆家塘人,即今新丰苑社区。为明代弘治年间常州探花。详细考证了陆简生平、贡献、家族源流,发现陆简家族品德高尚,诗书传家,声誉远扬,为百姓所崇敬。拆迁前,当地有陆简的“下马石”,家族的“大墙门”,嫁女儿捐建的“千金桥”等等,后全部成为小区道路名。而这些都成为了后期文化馆建设和设计的重要依据。

2.设计布置

董农美老师在深入解读陆简“行状”后,将相关材料改写成25个故事,并请常州开放大学艺术系的美术老师胡铁军及其学生画成22幅画,供村史馆展出。接着,她查找并复制陆简文集《龙皋文稿》十九卷,并为其写前言,作为村史馆展出精品。

雕庄历史文化陈列馆则在展示精美作品的基础上,将留青竹刻这项传统工艺采用现场体验这种让人容易接受的方式,拉近了居民与传统文化的距离,加速了传统文化传播的速度,提升了文化传承的效果。此外,还采用展板介绍与情景还原相结合的方式,将雕庄鸟笼制作工艺生动展示在居民面前,栩栩如生,一目了然。

3.建立基地

2015年初,董农美名师工作室成立后,与新丰苑社区建立合作,将和文化馆作为“董老师名师工作室”的社区教育实践基地。工作室成员多次到该社区活动:挂牌日的第一次活动就是参观村史馆;第二次,配合江苏教育电视台拍摄专题片,在该社区还搞了听课评课活动。

2016年10月26日,位于天宁雕庄的剔筠轩艺术工作室已与常州开放大学举行签约仪式,正式成为常州市社区教育项目基地,并签订《关于建立常州市社区教育项目基地的决定》(常开大[2016]51号)文件,宣布依托剔筠轩艺术工作室建立“常州市社区教育项目基地”,以雕庄历史文化陈列馆作为体验地点,为常州市社区教育资源建设提供支持服务,为市民终身学习提供平台与指导。

4.开展活动

根据资料,董农美老师为社区做了《和睦之家文脉长——明代乡贤陆简及其家族故事》的讲座,获得居民极大赞赏。2015年6月13日,此讲座还被邀请在常州市图书馆开展龙城讲堂·人文常州大讲堂系列第六讲。全年,董农美名师工作室成员在该社区讲课达七场次。每堂课都吸引了许多居民前来听课, 广受赞赏。

雕庄历史文化陈列馆开展的活动丰富多彩,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三、文化馆对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启示

(一)建设文化馆有助于营造文化氛围,提升社区品味

新丰苑“和”文化馆开展的多次精彩讲座,雕庄历史文化陈列馆中琳琅满目的展品,大大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开拓了居民的视野,为社区营造了一种求和向善的文化氛围,整体上提高了社区的文化品味。

(二)建设文化馆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区和谐

自从新丰苑“和”文化馆和雕庄历史文化展示馆开馆以来,随着多门社区教育课程的开展,“和谐”成为了社区居民生活中待人接物的主旋律,也慢慢地化开了社区因拆迁积下的多年矛盾,促成了很多新市民从农民到市民角色的转变,也为和谐社会的建成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三)文化馆是传播、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受欢迎的创新方式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慢慢被大家遗忘,年轻的一代代人更是甚少有机会了解到家乡的先贤典故、民间故事等,而“和”文化馆的出现恰好是一个传承传统文化、保留当地非物质遗产的宝贵平台。同时,以“画”的形式讲解民间故事更是通俗易懂,便于观众浏览观赏。此外,尝试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通过董农美名师工作室的师资资源,为居民们开展相关的讲座,更加深入地普及当地的传统文化,广受好评。

文化馆的建设不仅是一个交流和展示古今民俗文物的崭新平台,更是一个传承、保护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馆的筹建更标志着常州社区文化事业正朝着专业化、规范化和普及化的道路迈进。在大力呼吁保护传统文化的今天,提炼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挖掘还原地方历史,并以创新的形式展现在今人面前,是激发居民社区归属感、自豪感,加强对传统文化精华认同感的良好途径,更启发着我们常州社區教育应抱着“不忘初心”的态度在传承历史文化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513346.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