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年,大学生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网络伦理失范现象频频发生,主要表现在钟情网络社交、沉迷网络世界、侵犯知识产权、制造违法事端等方面。究其原因,是大学生道德自律弱化、网络空间虚拟化弊端、网络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缺失所致。为了有效应对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行为,高校应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切入点,从创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力、培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改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等路径出发,规范大学生网络伦理行为。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伦理 失范 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张祎,赣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12.101
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开启了数字化生存的生活方式,构建了新兴模式的网络社会。网络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现实世界的传统伦理发起了挑战,传统伦理由于滞后网络社会的发展步伐,难以引导网络社会正确道德方向,造成网络伦理缺失,引发网络伦理失范。大学生作为网络应用的主力军,其网络伦理道德的优劣关系着网络社会能否和谐有序运行,然而近年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现象层出不穷,败坏网络社会风气的同时,使社会各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质疑。因此,探析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的表现及原因,采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范大学生网络伦理行为,是高校应对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问题的应有之义。
一、 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的表现
2017年8月4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为54.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 在这个承载庞大人口的网络社会里,网络伦理对维护网络秩序显得尤为重要。网络伦理是指人们在网络社会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大学生群体是网络社会的中坚力量,近年因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而引起的网络事件屡屡见诸于新闻媒体,严重扰乱网络秩序。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表现在多方面,具体如下:
第一,钟情网络社交,现实情感淡漠。网络社会虚设的人物定位,无关物质、外貌、学历、性别,迎合大学生在现实世界中所不能满足的生理心理需求。虚拟化的网络空间,是大学生的情感活动场、宣泄处,“网恋”作为一个突出例证,诠释了大学生在网络环境影响下个人情感的动态过程,即愈加依赖网络社会。大学生长时期把精神寄托于网络,无暇顾及与现实世界的交流互动,用冷漠、无视的态度回应现实世界的人际关系,久之便使亲情、友情等道德情感以及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等道德关系弱化乃至破裂。
第二,沉迷网络世界,道德人格扭曲。网络世界涉及领域之广、信息量之大,无形吸引着具有强烈探索精神、渴望接触新事物的大学生。网络这把双刃剑,大学生一旦掌控不好,便有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的危险,比如深陷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网络文学等,情况严重者可能患上网络成瘾综合症。网络成瘾综合症到一定程度,便会引发孤僻、抑郁、轻生等症状,诱致人格扭曲。人格扭曲的大学生,心理状态长期不稳定,易把心理问题所带来的行为失常,例如虐待、偷盗、抢劫、杀人等不道德、犯罪行为施加于他人、社会,给其自身造成严重危害的同时,也危及他人甚至社会的和谐稳定。
第三,侵犯知识产权,学术道德沦丧。网络技术的发展给知識产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就大学生群体这一挑战而言,某些大学生为了不遗余力地获取学习信息资源,无视学术道德,任意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例如,通过各种在线渠道随意下载网络文章、软件,剽窃、抄袭甚至购买学术论文;在没有获得知识产权所有者授权或许可条件下,擅自将其网上作品占为己有进行公开发表或出版,谋取私利;随意进入各类网站无偿使用网站信息资源及服务,侵犯网络信息生产者和服务提供者的正当权益等。
第四,利用真空地带,制造违法事端。大学生轻度网络失范行为在法律不足以惩治的情况下,又赖于传统道德的局限性,在法律与道德之间就形成了有空可钻、有利可图、有为可施的网络真空地带。某些大学生利用这一真空地带,漠视法律法规,肆无忌惮的做出情节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有些大学生为了寻求刺激或者图谋不轨,借助自身计算机技术优势,非法侵入学校校园网篡改密码、修改信息,甚至破坏网路系统,使网站瘫痪;盗窃他人账号和密码,侵吞他人财产,以他人名义实施非法行为;利用网络进行色情交易、非法买卖交易,发布虚假广告进行网络诈骗等。
二、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的成因
马克思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 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孕育出一个全新的时代,并衍生出与这一时代相适应的生存、生活方式,我们无不身居其中,受其影响。
第一,大学生道德自律弱化。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现象实质是个体意识支配的结果,属于个体行为。从心理学角度讲,“个体行为主要是指由个人意识所支配的、具有内在动机的、有目的的行为。青年个体的行为特征是与青年其他诸如生理、性格、气质、社会角色相联系相制约的” 。大学生年龄界于18岁至24岁之间,处于从幼稚走向成熟、主动融入社会进行自我社会化的阶段。在融入网络社会的过程中,部分大学生难以抗拒网上各式“花样”,凭借网络社会个人无需实名制的虚拟化特质,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满足自身欲望,对自我行为缺乏有效控制,道德自律弱化,“慎独”思想淡薄,导致失范现象出现,污染网络风气,危害自身心理健康。
第二,网络空间虚拟化弊端。网络空间的隐匿性、非中心化特征导致主流道德意识缺失,是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的助推器。现实世界的道德约束在网络社会中不起作用,虚拟的网络空间在不断解构或消解基于现实世界的伦理道德价值导向性和约束力。 从古至今,道德都存在于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道德水平的高低显示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然而在社会高度文明的今天,互联网的负面特性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学生,不断歪曲大学生从小习得的道德观念。大学生道德判断能力正处在提升的关键时期,身处复杂的网络环境时很容易脱离现实伦理道德的束缚,做出错误判断,诱发错误行为。
第三,网络法律法规建设滞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具有两面性,网络也如此,网络社会突出矛盾之一即网络伦理失范,控制和约束失范行为必须依靠法律法规来保障。我国互联网建立以来,政府相继制定了一定法律法规规制网络行为,但互联网发展速度之快,相应网络法律法规建设明显滞后。面对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问题,传统法律法规因其自身局限性无法有效应对,加之与网络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网络法律法规建设还不完善,处理大学生失范行为就陷入了无法可依、无规范可循的困境。法律法规建设不健全引致网络监管存在盲区,某些大学生发生失范行为时并不能被发现,更不必论及得到相关惩治,纵使再犯几率增加。
第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缺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基于网络虚拟时空,遵循网络的特点以及人们在虚拟社会中的思想、行为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意识、能动地对网络受众进行有效地影响,使之形成适应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所需要的思想、行为的一种多向互动的交往活动。 当前很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依旧持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未能有效利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认识不清。面对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行为,通常采取简单粗暴的善后处理机制,比如删帖、禁闭网站、封堵媒体等,虽然暂缓态势,却难以防范大学生错误行为的再现,遑及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窘境、提升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意识。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范大学生网络伦理行为的对策思考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新人的关键组成部分,担负着国家兴旺发达的重任,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主要阵地,对大学生品行教化负有责任。对待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行为,高校应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切入点,积极促成大学生网络伦理行为由“失范”转“规范”。
第一,创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一个特殊的环境系统,主要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产生影响、发生作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好坏关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高校培养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意识的必然渠道。网络环境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分类中的社会环境之一,具有广泛性、复杂性的特点,大学生因道德判断能力欠佳、自律性较弱、心理发展不完全成熟等因素,很容易被网络环境的消极层面所影响,沾染不良行为习惯。高校要加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调节,既要“长善”、“救失”,又要“扬优”、“汰劣”,对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的行为表现发挥其感染、约束作用,趋利避害,让大学生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助力大学生优良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促进大学生网络行为往好的方向迈进。
第二,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力。在网络虚拟空间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均以符号化的方式存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字、声音、图像等形式作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中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人机交互活动,交互背后实质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思想互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根据大学生的特点,采用人性化、内容多样化、过程民主化的方法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网络社会是社会舆论与社会思潮活跃的重要阵地,涵盖各种各样的思想文化信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用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对网络社会进行权威覆盖,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效力,对大学生因背离主流社会意识形态造成的网络伦理失范行为加强管控、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品质,规避大学生网络伦理行为失控。
第三,培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为了适应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伦理行为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高校应按照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思路培养出一批高水平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专做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培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重点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邓小平同志指出:“思想战线上的战士,都应当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在当前这个转变时期,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他们在思想教育方面的责任尤其重大。”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根据网络社会的变化适时做出调整,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积极探索大学生网络伦理行为的动因,采取可行办法处理大学生上网过程中出现的伦理失范问题,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把改善、提高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作为重要任务。
第四,改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一方面,网络的平等性容纳一切使用网络的群体,各群体接收、掌握信息的过程是平等的。大学生群体的求知意识、探索能力都伴随其一定的知识技能而活跃于网络空间,其获得信息并加以运用的能力并不亚于教育者,因此,教育者要辩证审视在网络环境中与大学生的关系,在平等的视角下和大学生互动,采取平等式、互动式教育方式,暂时解除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传统教与学的关系,在自由平等和谐的网络氛围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网络信息内容变化多端、层出不穷、优劣叠加,对大学生产生积极与消极双重影响,在这种双重影响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准确把握大学生特点,掌握其思想行为规律,并且适时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确保内容的生动性、娱乐性、鲜活性,引导大学生理性应对网络信息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注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7- 08-04].http://cnnic.cn/gywm/xwzx/rdxw/201708/t20170804_69449.htm.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4.
洪守义.青年行为学.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44.
范益民.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失范教育的法治化思考.学术探索.2016(1).55.
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89.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