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时政综合 > 法制与社会

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路径创新

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路径创新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经济的发展形势也有了转变,社会经济处在新常态的发展趋势下,这对我国经济发展结构及社会就业结构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高校的教学体系也无法满足经济新常态下社会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而且还存在缺乏系统的就业指导、大学生的就业观不端正等问题。因此,本文认为亟需探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策略,这就必须从创新大学生就业路径出发,结合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趋势,在不断完善高校教学体系基础上,完善大学生的就业机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关键词 经济 新常态 大学生 就业 路径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厅课题(GH161044),大数据背景下河北省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张玉敏,河北金融学院。

中图分类号:C91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12.313

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是支撑社会进步的中流砥柱。但就当前的就业形势来看,大学生不仅面对日益紧张的就业环境,其自身的就业观念也不够端正,这样不仅无法真正发挥大学生的作用,还为社会的发展增添了许多不和谐因子,很多大学生因在国内找到不合适的工作,而选择了出国,造成了我国大量的人才流失。因此,需要在经济新常态下进行大学生就业路径创新研究,缓解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一、在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一)当前就业结构的矛盾尖锐

一方面,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状态,产业类型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这种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直到近些年才有所转变,但转变的范围和规模仍比较小,大部分的产业仍处在产业链的最低端,利润率低、技术含量低,根本不需要高端的大学生,而且近些年来我国教育理念有所转变,高端人才的培养率也在不断上升,当前高端人才的毕业率就比十年前上升了四成到五成。这样就业结构的矛盾就越发尖锐,就业岗位供给无法适应大学生的就业需求,也导致工业企业用工荒,高端人才就业困难的问题 。

另一方面,我国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化,从普及大学开始到高校扩招,大学生的规模和人数在不断上升,但是在我国当前产业结构中,仍然是低端服务业占大宗,所以人力资源供给与社会劳动需求之间也不相适应,这就升级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使就业结构的矛盾更加尖锐。

(二)高校缺乏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课程

很多高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都忽略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盲目的设置学科教学体系和课程专业,这也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学校未对学生进行就业规划指导,大学生就不了解人单位的需求,不能有针对性地培养自身技能。而且很多大学生在正式工作后,都出现学非所用、无法胜任工作岗位的问题。这就说明我国高校在培养人才中,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以及职业规划上都存在问题。首先没有给予就业指导高度重视,高校只在学生开学或毕业时进行就业指导,并未将就业指导完全贯穿到整个培养过程中;其次,大学生就业规划指导教学内容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很多高校虽然开设了就业规划指导课程,但没有统一、规范的教材,教师在授课中也没有制定明确的教学规划、教学目标,仅凭自身的个人经验结合社会的就业形势进行讲解,而且有些内容完全脱离了实际和市场实际需要,根本无法为学生提供有帮助的就业指导;最后,很多高校的就业规划指导教师都是其它科目的教学教师,没有设置专门的就业指导教学队伍,而且就业指导教学课程涉及的学科范围广泛,所以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比较高,目前高校无论是在师资素质还是数量上都无法达到就业规划指导课程的教学要求 。

(三)社会就业保障体系不完善

要想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完善社会就业保障体系,这样才能解决大学生的顾虑。但在现阶段,政府出台了一些关于大学生就业保障的政策或规定,但只能短期缓解就业难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例如,政府出台了为大学生发放失业补助的政策,但在大学生再就业后,各项补助措施就会取消;而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对大学生就业帮扶上也无法发挥较大的作用,所以社会就业保障的不完善,已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核心因素 。

(四)大学生就業观念不正确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中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大学生就业观不正确,很多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都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岗位必须与自身专业相符,这种专业认同感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心态,而且即使在经济新常态下,社会就业结构与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预期仍有很大差距,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改变。同时,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形式的影响,社会就业压力较大,如果大学生不转变就业观念,重新定位就业目标,只将就业局限在考取事业单位、公务员或一线城市就业上,过分的追求工作体面,大学生的就业视野将会越来越狭隘,导致最后失去适应社会就业压力的能力 。另外,大学生和学生家长都认为,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后,就必须通过就业来获取学习中经济付出和精神付出的回报,过分追求高薪、体面的工作,但在现实条件下,社会形势无法满足大多数大学生的期望,所以出现大学生眼高手低的现象,这也是当前就业难问题的原因之一 。

二、在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路径创新的策略分析

(一)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转型

在经济新常态下,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其中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我国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发展模式升级来改善我国当前的就业结构。通过我国相关数据调查显示,我国三大产业对拉动就业增长的指标是不同的,第三产业GDP增长的一个百分点,就可以拉动0.38个就业增长点,是三大产业中拉动就业增长最高的;第二产业GDP增长的一个百分点,能够拉动0.26个就业增长点;而第一产业GDP增长一个百分点,却只能拉动0.15个就业增长点。由此看来,对高端人才的需要主要集中在二、三产业上,所以国家在经济转型中要大力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 。

现阶段,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在这个产业结构中,劳动力是处在生产的最底端位置,高端产业链部分都集中在提供科学技术的外国企业手中,而大学生主要适合的就业岗位就是这部分高端产业链,所以,我国要亟需通过自主研发等手段弥补我国在高端产业链上的空白,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岗位。其中一方面要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将发展力量集中在高端信息產业行业和服务业上,拉动国内消费增长,为产业结构优化提供经济支持。另一方面,调整产业链的低端生产环节,通过科学技术的增设加快我国自主研发进程,为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提供技术支持 。

(二)完善高校教学体系,调整就业市场

首先,要改革当前高校的课程体系,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高校每年在进行新生招录计划时,要将从办学规模、师资力量、市场形势等方面综合分析,从而确定招生计划,明确培养方向,并且要在市场需求基础上,科学、合理的设置专业教学科目。同时,要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改善教学中不足的地方,建立科学的教师考核机制,其中应加入学生点评内容,形成一套全面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而且也通过用人机制的完善,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提供一个优质的教学环境。

其次,将就业规划课程内容以常态化的形式加入到学生的课程体系中。当前,高校的就业规划指导课程课时少,对学生的帮助发挥不出实际作用,所以应将就业规划指导内容融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将就业规划指导课程以常态化的形式加入到大学生课程体系中。同时,要增加师资队伍人数,每个学院的就业规划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制定就业指导规划方案,帮助学生就业,这样就能够将专业学习与就业有效衔接上,而且大一阶段就对学生进行指导,有助于学生正确就业观的树立。学生在逐渐的引导过程中,也会掌握职业规划技能,这样到了大三、大四阶段教师只要结合当前的就业形势和专业的发展趋势为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学生就能自行明确自身的就业目标和努力方向,能够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

最后,调整就业市场,创新大学生就业路径。市场是大学生就业的基本保障,教育部门、高校要充分了解当前在经济新常态下的就业形势,通过国家政策的支持,调整就业市场,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积极创新大学生就业路径。其中高校要逐渐与用人单位建立合作发展关系,加强交流与沟通,准确掌握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和用人需求的动态变化,为毕业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优势。

(三)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促进机制

首先,政府层面,完善大学生就业保障,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就业保障机制,政府要从政策支持、法律法规制定等方式进行,例如,城乡之间社会保障就存在较大的差别,而且户籍制度也会造成就业歧视,所以政府在进行政策引导的过程中,要为大学生就业搭建更广阔的平台,消除行业歧视,为大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公共就业服务,可以通过建设人才信息库、用人单位信息数据库、人才市场信息监控系统等为大学生提供全面的就业信息。

其次,高校层面,要建立长效的就业服务机制,在经济新常态形势下,高校在教育机制改革的基础上,要及时调整就业困难的专业设置,结合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增设更多满足市场就业需求的专业,在教学过程中也要重视学生就业观念的引导,与家长保持有效的沟通,从学校到家庭到个人,为学生提供一个网络式的就业指导服务机制。

最后,市场层面,要促形成良好的公平竞争机制。很多大学生反映,在就业过程中都遇到过就业歧视,歧视的种类有很多,如性别、户籍、年龄等,这些都是不公平竞争现象的体现。为了促进公平竞争机制的形成,市场要引导用人单位建立公平的、透明的、公开的用人制度,为每个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人才都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会影响到我国后续建设人才作用的发挥。因此,在进行大学生就业路径创新过程中,不要局限在高校和大学生身上,也要从社会和市场的角度进行考虑,通过国家对就业结构的调整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通过对市场竞争机制的调整,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通过对高校教学体系的调整,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规划指导内容。这样才能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缓解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注释:

周定财.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不公现象及其对策.当代教育科学.2016,24(17).45-48.

曾淑文.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路径创新.继续教育研究.2017,19(2).94-96.

刘瑞瑜、李祖来、黄国雄,等.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职业发展观引导与教育研究.价值工程.2017,36(3).209-210,211.

杨会全、王唯钗、刘佳,等.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分析.现代经济信息.2015,27(8).62,64.

于铁夫、苏玉刚.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的机遇与挑战.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 16,29(10).463-464.

梁秀生.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创业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探讨.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12).159-161.

唐琼.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状况浅析.科技视界.2015,25(22).128,131.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513488.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