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一轮综合医改逐步向纵深化推进,城市公立中医医院面临政策调整带来的发展环境变化,分级诊疗实施、多点执业推广、社会资本进入,都势必在人才流动和业务量方面深层影响公立中医院。改革形势的变化要求城市公立中医医院必须积极顺应政策形势的调整变化,从挖掘自身潜力入手,围绕中医药特色的发挥,着力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找到新医改形势下适合自身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 新医改 中医院 形势 发展
作者简介:张辉,扬州市中医院。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12.356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中央在顶层设计中对中医药发展越来越重视,《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 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 2015- 2020 年) 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利好的法规、文件不断出炉。2016 年8 月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健康为主题的最高规格大会,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道路,为应对国内外健康挑战提供“中国方案” 。种种迹象表现,生存环境的较大变革,已为中医医院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中医医院,特别是城市公立中医医院,应当牢牢把握好国家重视、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大好时机,积极顺应新医改的发展政策导向,调整医院发展的战略定位,量身打造科学、可行、有效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一、新医改下中医医院發展环境变革
(一)政策支持、渠道放宽,医疗资源格局向基层与非公立医疗机构倾斜
本次新医改中除继续发展基层医疗机构外,还明确提出进一步扩大社会办医规模,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占比到今年要达到20%以上,形成多元办医格局,目前非公立医疗机构在科研申报、医保定点、职称申报等方面已逐步与公立医院缩小待遇上的差距,同时各省陆续出台管理办法,鼓励执业医师多点执业。种种迹象表明公立医院未来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市场环境更加开放 。
(二)分级诊疗制度推进,促使医疗资源纵向整合
在分级诊疗模式中,为切实做好基层中医药城乡对口支援工作,要求市级龙头单位,以派驻支援队伍为主、设备和资金支持为辅,以适宜技术培养为纽带,积极发展区域性医疗保健联合体,每年对口支援一定数量的中心卫生院。随着分级诊疗模式逐步成型,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的首诊过渡到基层医疗单位,医院资源下沉,作为市级单位,在纵向帮扶同时,思考如何加强自身建设,从而保证充足的门诊病源,是发展的重点问题。
(三)取消药品加成,医院收支结构改变
公立医院收入主要来源于财政补助、药品加成、患者支付三个方面,目前, 江苏省作为新医改试点,所有公立医院均已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而配套的补偿政策和补偿机制尚未到位,如何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创收节支,深刻影响着医院的发展。
(四)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是本次医改的重头戏,在基础性绩效和奖励性绩效核算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医务人员职业特点,适当增加绩效工资总量,将医务人员延时工作,如加班、值班、夜班和上门服务等正常工作时间之外劳动报酬,不计入绩效工资控制总额内,以薪酬劳务充分肯定医务人员劳动付出。同时在绩效考核中,加大加重对医疗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的考核占比,积极引导激励医务人员把对医疗服务质量和医院运转效率的重视落实在实践工作中,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温馨、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
二、中医医院发展的新机遇
(一)上下联动,依托医疗联合体,扩大区域影响力
在市卫计委的指导下市级中医院与县市级中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机构成立中医医疗联合体,改变以往壁垒分明的松散型合作状况,上下联动,既加大与省级以上大型医院开展业务合作,又牵头主动做好对县市中医院以及城区社区医疗业务协作,从技术指导、学科建设、科研带动、人员培训、适宜技术推广、医技服务统筹供给等多个方面联动合作,实现中医医疗联合体的良性发展。在区级合作中,以信息化为支撑,以人才和技术为桥梁,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家庭医生团队提供足够的专家、专科门诊号源,保证基层转诊预约,畅通上下转诊通道;派驻名老中医和骨干医师到基层等医疗机构开设工作室,他们善于运用中医药知识进行诊治,有较高的声誉,并且实践证明针灸、推拿、经典方剂等中医药特色治疗方式更易于被患者接受,随着医联体建设的逐步完善,将形成特色医疗品牌,在区域内有绝对的影响力。
(二)五个重视,打造多层次功能互补的医疗人才梯队
医疗是知识密集型职业,医院想具备绝对的核心竞争力,必须从以下几点入手构建合理的人才队伍:一是要重视抓好现有人才的培养,以技术能力提升为重点,加大培训、考核力度,夯实医疗技术基础,保障好技技术服务质量。二是要重视高层次人才,尤其是紧缺型人才的引进。以医院战略发展规划为指导,明确专科发展方向,加大对高层次,尤其是专科领军人才的引进,按照医院对专科人才的需求紧迫度,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现实,合理制定紧缺型人才的引进待遇,保证引进人才能够落地生根。对部分重点科室可先行加强基本条件配备,筑巢而引凤。三是重视培养优秀中青年人才,针对医疗人才队伍整体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外引是辅,内生为主,努力营造公平、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把那些思想上靠得住、学术上有造就、业务上有能力、科室建设上有办法的优秀人才推向更高层次。从而逐步形成结构合理的高、中、低人才梯队,以确保学科可持续发展 。四是要重视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与提升,要紧跟临床专科技术发展趋势,着力引进、培训现代医学的诊疗技术,从而提升专科,尤其是危急重症的综合诊疗能力。五是要重视医院内部管理,加快复合型管理人才培养。把业务科室、职能部门负责人都要纳入管理培训的范围,既要有面上的诸如医院战略管理、文化建设方面的培训,还要重视不同类别人员的实际情况,加强分类指导,做好精准培训。同时还要重视科内阶梯式人才结构的打造,为医院长远发展做好管理后备人才培养。
(三)医养结合,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健康和看护的服务需求明显增多。老年病有着病种复杂、患者基础条件差、治疗周期长、并发症多等特点,传统的以生活照料为主的养老院不能适应养老需求的变化。城市公立中医医院综合服务技术全面,且中医讲究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病后防瘥,其在慢性病、退行性疾病、老年养生等方面有着西医难以企及的突出疗效 ,在防病、保健、康复方面具备全链式服务能力,能够较好地做好养老医疗保健的供给,能够弥补单一养老机构只养不医的缺陷,同时也能极大地方便老年患者就地就医,缓解城市公立医院服务需求压力,更加满足了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四)中西医并重,协作互补,打造中医特色专科
受到专业体系不同的影响,中医医院在专学科建设的综合能力与条件方面,与同级综合型医院存在一定差距。中医医院要深刻理解政府主办公立中医医院的目的,就是要发挥祖国传统医学的特色,与综合型医院形成优势互补,丰富群众医疗服务方式。因此中医医院要明确发展战略,不能盲目全盘西化,需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将现代医学中的先进技术与中医诊疗手段相结合,突出中医特色,打造具备明显对比优势的核心重点专科。同时,观察大型医院的发展轨迹可以发现,全面摊开的科室发展模式已只适用于三级医院创建之初,其后的提升建设必须有“金字招牌”,打造中医重点特色专科的必要性在分级诊疗,功能定位逐步明确的医改趋势下会更加明显。
(五)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特色优势,加强科普宣教,发展健康养生产业
健康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不仅指身体不虚弱和没有疾病,而且包含: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全良好状态。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要实行“预防性健康策略”,重点防治亚健康状态。据调查当前有高达 80%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健康市场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投资健康也必将成为更多人的自觉行为 。
《黄帝内经》中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在防治疾病的基础上更积极地要求全面提升生活质量,充分利用中医绿色疗法和“治未病”方面的优势把亚健康人群引导到利用中医预防疾病,尤其是广泛应用“冬病夏治”、冬季膏方、中医体质辨识、中药调理等方法,制定个性化的调养保健方案,把中医体检和“治未病”中心做大做强,运用中医养生学理论、治疗手法,发展食疗、药浴、中医美容、中医保健康复等产品,成为中医医院稳定发展新的助推器。 新医改导向全省形成3-5个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健康服务联盟,提升中医药资源利用效率,对三级中医院而言,这是一个机遇。
注释:
赵继荣.新医改背景下中医医院管理战略思考.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8).69-70.
曹剑涛、袁素维、马进.多元化办医格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中国医院管理.2013(4).6-8.
李霞.以培养学科人才为突破口提升基层中医院人才素质.现代医院.2012(7).2-3.
任伊扬.多元化社区养老服务研究.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2013.20-21.
史周华.济南市城镇居民亚健康人群分布特征与中医体质相关调查研究.山东大学.2010.73.
李德江.地市级中医医院保持稳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8).105-106.
参考文献:
[1]申菲菲、周晖.新医改形势下中医院的发展挑战与机遇.人人健康杂志.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