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海波 马金玉
摘 要 不论是在中国的革命时期,还是在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都十分重视群众工作,并因此积累了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工作经验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不可替代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 群众路线 历史经验 当代价值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教育‘1+2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5JDSZK011)。
作者简介:崔海波,长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马金玉,长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2-272-02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人民群众具有无限的创造力。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95年、执政67年和实行改革开放38年,其光辉历程足以证明,如果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戴,中国共产党的各项事业绝无可能取得成功,使我国从一个落后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坚持执政为民,才赢得了民心,不断成功,进而带领人民踏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征程。因此,关于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经验的总结,对于迎接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挑战,广泛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断巩固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发展历程
中国共产党95年来的历史,其实就是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今天中国的飞速发展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的时期发展并总结出卓有成效的群众路线。
近代以来中国备受西方列强欺凌,而当时主要的社会力量包括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改良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都对中国的出路问题先后进行了探索,但他们的政治主张无一例外地宣告失败,主要原因在于广大的人民群众处于无组织状态。中国的出路问题及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任务与中国民众的动员方式和程度息息相关,这也是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国共产党敏锐地认识到中国未来的命运与中国民众间的关系,基于此中国共产党开始着手群众动员工作,并探索群众路线。早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另辟蹊径地领导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积极开展动员民众。
然而,在党领导的工人运动遭遇挫折后,党开始对工人运动持消极态度,同时忽视农民和土地问题的重要性,反而更加重视资产阶级的态度,导致党放弃了对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的领导权,于是失败于敌人的屠刀之下。
在残酷的历史事实下,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被国民党的屠杀政策所吓倒,把武装斗争确定为中国革命和重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方向,进行地下斗争。在斗争的过程中,党重视巩固群众基础,“这就是: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土地革命路线”①,从而赢得了广大农民的拥护。与此同时,党领导群众打败国民党的多次“围剿”,这成为土地革命时期党同农民血肉关系得以确立的重要体现。
然而在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过程中,关于发动群众的问题也存在着错误,主要表现为将工作重心放在城市暴动方面,对于农民在革命中的作用重视不够。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七大政治报告中对此反省,“我们曾经犯过错误,忘记过领导权,忘记过农民群众。”②这些“严重脱离群众”的错误给革命造成巨大的损失。
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毛泽东同志充分认识到发动和依靠群众的重要性。1938年10月在扩大的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作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政治报告,明确提出发动和依靠群众。“共产党员在领导群众,参加统一战线,并和敌人奋斗时……共产党员决不可脱离群众的多数。”③
1943年6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政治报告中第一次系统地、完整地提出了党的群众路线“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具体来说在工作中干部们要避免主观为主,应该首先深入群众中去收集群众的意见,在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工作思路和步骤,然后通过向群众宣传和动员开展工作付之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获取意见反馈。
中国共产党逐渐认识到之所以能在新民主主义中取得成功与群众路线密切相关。因此在1956 年的中共八大上修改党章增加中国共产党需要贯彻群众路线的使命。“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的领导能否保持正确,党的工作能否取得成就,就在于能否执行群众路线。”⑤
1981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上一致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该决议高度评价了毛泽东同志关于群众路线的思想,并表明中国共产党进一步贯彻群众路线的决心。该决议通过总结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经验,认为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成功都是在群众路线指导下取得的,因此今后要继续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就必须贯彻群众路线。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共产党更是将群众路线发展到前所未有的新阶段。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群众工作思想。江泽民在群众工作问题上提出了“以人民群众为本”⑦的观点;胡锦涛深入阐释了依靠人民发展、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则把群众路线作为依托即中国梦需要依靠人民实现,也把群众路线列为目标即中国梦要为人民谋福利。⑧由上可知,国家历任领导人都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党的群众路线理论。
二、坚持群众路线工作的必要性
没有中国人民,就没有崛起中的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从上述历史经验可知,群众路线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取得成功的法宝和最终的信念,而党的群众路线也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一方面,加强群众路线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客观需要。自古以来,就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民本思想,关于人民群众的重要性,党已有了清醒的认识。在治国理政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依靠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赢得民心。他指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厚植了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坚定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心和信任。”⑨
共产党的执政优势使我们党获得了为人民服务的基础,同时也加大了脱离群众的危险,因此,加强群众路线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客观需要。
另一方面,“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处理问题的有效途径。1964年9月25日刘少奇同志将江苏省委书记江渭清的来信以及刘少奇的回信稿报送毛泽东同志,毛泽东同志深有感触地在回信中明确了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寻找解决问题办法的科学论断。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继续依靠此项法宝,总结群众的实践经验,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乡镇企业,再到非公有制经济的飞速发展,都是人民群众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结果。依靠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成为党领导人民排除困难取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成功的有效途径。
三、党的群众路线的当代价值
在中国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之下,各项事业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各种矛盾也不断涌现。在此时代背景之下,需要我们进一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第一,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党风问题对于中国共产党开展群众工作至关重要,党风不正则是贯彻群众路线的大忌。党风建设是长期、艰巨的任务,这就决定了作风建设要常抓不懈,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的组织保证。
第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严格自律,保持党的先进性,以“三严三实”为对照,解决自身“不严不实”的问题。要杜绝骄奢腐化、脱离群众的行为,对全党坚定理想信念教育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追求,把党的纪律约束和自身的内在自律有机结合起来,为实现“中国梦”积蓄正能量。
第三,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重视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人心向背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不仅要使党在思想、政治和组织方面得到空前的巩固,更要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冲突,密切党和群众的联系。
综上所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充分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当代价值,并证明了任何时期都不能违背密切联系群众这条客观历史规律,而应该强化责任意识,培养群众感情,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进而开创新形势下群众路线工作的新局面。
注释:
①余伯流、陈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474.
②中共中央党校教务部.毛泽东著作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10.
③毛泽东选集卷六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新华书店晋察冀分店.1938.9-10.
④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99.
⑤中国江苏省委宣传部党员教育处.新党章教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56.17.
⑥中央党校教务部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件选编(一).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72-73.
⑦江泽民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62.
⑧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2013-03-17].http//news.cntv. cn/2013/03/17/ARTI136348645320267.shtml.
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2016-01-14].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114/c1001-28054408.html.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毛泽东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4]张丽君.新时期干群矛盾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