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历史上对“礼”与“法”的辩证关系多有论述,通过“礼与法的寻根”、“传统文化中的礼法合治”等实践活动的开展与理论追溯,可以清晰认知:高校应在礼法协同思想视域下开展党风廉政教育。
关键词 礼法协同 党风廉政教育 典籍寻根 建章立制
基金项目:南京财经大学党建课题“礼法协同思想视域下党风廉政教育研究”(项目编号:DJ201512)。
作者简介:李骏,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副研究员。
中图分类号:D6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3-222-02
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战略以及措施;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礼法合治”等治国理政方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史上,“礼”与“法”的关系一直是思想碰撞的焦点。儒家“引礼入法”、管仲“法礼并重”等思想及实践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内蕴。在当下“依法治国”战略下,如何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实现礼法协同成为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课题。它对于党风廉政教育的形式创新与内容丰富都具有重要意义。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党委申报了《礼法协同思想视域下党风廉政教育研究》实践探索项目,项目通过“礼与法的寻根”主题活动、礼法协同廉政教育系列论坛、“传统文化中的礼法合治”系列活动、公众平台学习资料的推广等形式,创新党风廉政教育形式,拓展教育内容,丰富党风廉政教育实践的文化内涵,同时建章立制从外部形成自律与他律合力,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自我学习、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互相监督的廉政廉洁氛围,构建经济新常态下高校党风廉政教育的崭新形式与文化环境,为学校教学科研、文化传承、社会服务打造坚强的政治保障。
一、重温典籍,从历史中汲取智慧
“礼法协同”思想在我国具有久远深厚的思想渊源,从本质而言, “礼治”建立在性善的人性论基础上,而“法治”则建立在性恶(趋利避害)的人性论基础上,因而,这就成为了先秦诸子百家以及后世究竟是偏重礼治还是偏重法治的依据。
回溯礼治与法治的历史轨迹,夏商西周是“礼治”的全盛时代。这里的“礼治”中“礼”的范围较广,一方面指的是“德”,另一方面指“礼制”,即规范、条文,因而包括法的内容。而春秋至秦朝则是礼治崩溃、法治确立发展的时代。尽管有儒家与法家的争论,但依然是法家占了上风。至汉代,由汉初陆贾、贾谊、董仲舒等儒生将荀子“德主刑辅”思想发扬光大,并经董仲舒“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倡导“以孝治天下”,一方面在立法上以儒家倡导的伦理道德为指导,另一方面在司法实践总引经决狱,体现礼所提倡的精神,从而实现“礼法融合”。
直至唐宋,“礼法融合”的趋势更加明显,在中国第一部完整保留至今的成文法《唐律疏议》中,大量引用儒家经典作为立法依据。唐律不仅在形式上尊奉儒家思想,在内容上也贯彻德治,《宋刑统》等法律也以此为依据,德治与法治联系越来越紧密。
而至清代,则发生了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之后第二次礼法之争,而这一次礼法之争的核心即大清新刑律草案的指导思想究竟是传统礼教还是近代西方刑法理论。
根据这一发展脉络,法学院主要采取了主要采取了第二课堂集体阅读和分组搜集整理资料两种主要形式。第二课堂集体阅读在学院传统文化主题的教工之家进行,教职工党员、学生党员(党的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每周集中学习一次, 工作时间开放随时自主学习,阅读典籍由学院党委负责向图书馆借阅或由学院购买。分组搜集资料则由学生党员(党的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负责将以上典籍中关于礼法合治思想的内容摘录下来进行汇总,提供给全院师生或全校师生学习。
主要典籍包含《论语》、《荀子》、《韩非子》、《道德经》、董仲舒《春秋繁露》、韩愈《韩昌黎集》中尊儒排佛思想,同时还包括一些传记、史料了解到主张刑、礼、道迭相为用的白居易、持“相为始终”德礼政刑理论以及“以严为本,而以宽济之”的司法主张的朱熹等人的礼法思想。
二、追本溯源,寻根礼与法
法学院师生利用暑期社会实践这一契机,开展“礼与法的寻根”实践活动。法律援助中心的同学们来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位于昆山市千灯镇的顾炎武纪念馆,探寻顾炎武的足迹与真知,通过参观纪念馆、采访纪念馆工作人员、与来访者交流、研读典籍《日知录》等方式,了解顾炎武的廉政思想以及治理天下的建议。
顾炎武认为:廉耻攸关国运、误国必自贪求、为民不分君臣、化民不可利诱、取士先看德行、“奖廉”有裨廉政、“清议”利于善政、除贪必用严法、治必须靠礼教。这些思想迄今为止,对高校党风廉政建设仍然有着不可低估的借鉴作用。
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曾在一次会议中谈到“激浊扬清”,他谈到顾炎武在《与公肃甥书》中说:“诚欲正朝廷以正百官,当以激浊扬清为第一要义。”意即要兴国安邦正百官,必须除恶扬善,扶正祛邪,弘扬正气。
2011年,习近平总书记又借用顾炎武“清谈误国”一词号召全党同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大师生座谈时又引用顾炎武《日知录》中“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告诫青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基于以上感性认知与理论回顾,法学院师生对暑期社会实践成果以及典籍读后感进行了整理,制作出“礼与法的寻根”短片视频资料以及文字资料,提供给学院入党积极分子、党的发展对象、转正党员培训学习使用。
三、思想碰撞,多种形式讲廉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这一重要论断在党风廉政教育中尤为重要,在日常学习和活动中,应时刻注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党风廉政教育有效结合起来,改变教育和实践的两张皮现象,改变浮于形式空洞无物的教育形式,结合时政热点和专业教育开展活动。
依托法学院法治文化品牌,以“传统文化中的礼法合治”为主线,策划系列活动,进行廉政教育。开学初在模拟法庭庄严宣誓,在古琴声中诵读《大学》,培育学生遵守与捍卫社会道德、公平与正义的思想意识;在茶道书法工会活动室举办廉政书画竞赛,使师生们在墨香茶韵中陶冶性情、激浊扬清;利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学校举行征文契机同时举行廉政主题征文比赛,培育学生从独特视角纪念抗战胜利;利用入党积极分子、党的发展对象培训契机举办廉政知识竞赛;与专业教师协同,以历史上的廉洁案例为主题举办模拟法庭辩论赛,将专业教育与廉洁教育有效结合……通过这一系列创新形式,使师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廉政教育,并自觉成为廉政教育的传播者。
四、构筑平台,筑牢 “大宣教”基底
二级学院是学校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的基底,也是党风廉政教育的主要对象,因此,构筑二级学院党风廉政教育和学习平台,成为大宣教格局的牢固基石。法学院党委自2015年3月起推出党员学习电子期刊及微信公众号《律苑青音》,以“纪录法治进程,宣扬法治文化,培育法治精神,践行法治校园,圆梦法治国家”为宗旨,利用专业知识,向全校师生推广教育。《律苑青音》电子期刊与微信公众号交由学生会新媒体部运营,每期所选内容由教工党支部、研究生党支部和本科生党支部共同承担,学院党委负责审核。
今年暑期,微信公众号开设了“礼法合治”专栏,定期推出师生党员搜集或撰写的思想论述与感想。推送或撰写了如《习近平:古代礼法合治有重要启示》、《“引礼入法,礼法结合”的现代法治思想启示》、《“法”的故事》、《“六尺巷文化与法治精神”研讨:营造礼法合治的社会氛围》等文章,进行学习与反思。因此,《律苑青音》已经成为法学院党风廉政教育与自我教育学习的主要阵地与基础平台,大大提升了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责任感。
五、建章立制,注重实效
以上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均是对“礼法”规制的培育,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行为规范,礼仪规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共同遵守的规范。结合今日国家、社会以及校园的要求,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制,调动“自律”产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因素,在认可的基础上,进行“他律”的提升,如此,便可获得“内应外合”的良好效果。正如有学者指出,中国的法治之路必须考虑中国现实的语境,特别是充分估量中国传统的礼法文化对这个“法律治理的事业”的影响。
总之,通过“自律”与“他律”的结合,一段时间以来,学院师生 “沉下心来、潜入学问”,重温典籍、追溯历史、激昂文字,从书本和知识中获取精神力量,重塑理想信念;各项规章制度健全有效,内部治理结构初步彰显自治效能。
学院文化氛围浓郁,呈现出“清新、有为”的院风;教学科研成绩开始显现,学风好转,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践活动知名度逐渐提升;服务于地方建设的领域不断拓展并向纵深发展。尤为明显的是,学院“尊师重教”氛围与意识日渐浓郁,开拓了党风廉政教育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梁治平.“礼法”探原.清华法学.2015(1).
[2]周可真.顾炎武的廉政思想.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2(3).
[3]吴明林.礼法文化与构建法治中国的思考.枣庄学院学报.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