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时政综合 > 法制与社会

战略机遇期地方政府廉政文化建设的动力机制的构建

战略机遇期地方政府廉政文化建设的动力机制的构建

马润凡 谷宁

摘 要 战略机遇期地方政府的廉政文化建设是反腐倡廉的重要内容,廉政心理、国家政策、社会压力是其必不可少的动力因素:廉政心理激发和增强地方政府廉政文化建设的意愿;国家政策引导和激励地方政府廉政文化建设的方向;社会压力推进和制约地方政府廉政文化建设的进程。根据各动力因素之间的作用机理,来构建地方政府廉政文化建设的动力机制,才能更有效地落实廉政文化建设的要求。

关键词 战略机遇期 廉政文化建设 动力机制

基金项目:河南省软科学项目《战略机遇期地方政府廉政文化建设的动力机制研究》(13240041124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马润凡,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谷宁,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6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3-165-02

随着机遇和挑战的应运而生,社会环境对地方政府的廉政文化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战略机遇期,促进地方政府廉政文化建设的动力因素不断增多,不仅有来自国家政策层面的动力,还有来自制度层面的动力,以及受到地方官员自身的廉政心理的影响。在各动力因素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其合力生成对战略机遇期地方政府廉政文化建设起着关键作用。

一、战略机遇期地方政府廉政文化建设的动力因素

(一)廉政心理激发和增强地方政府廉政文化建设的意愿

廉政心理是驱动个体廉政行为的起点。廉政自古以来都是中华民族选官任贤的首要标准,廉政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源远流长,我们要认真地对待这份文化遗产,对其有所继承和创新,发挥其在廉政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正是由于这种深厚的廉政文化的影响,在人们的内心深处才会有廉政心理的形成,从而在源头上对廉政行为有了一个保障。地方政府及其官员具有廉政心理,使得地方政府的廉政文化建设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从而成为地方政府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在驱动力。首先,廉政心理在个人角度上保证了其廉洁行为,对于外部的诱惑形成了一个很难突破的壁垒,这样一来政府官员就能发挥以身作则的模范作用。其次,廉政心理对于周围环境中的腐败行为具有一定的净化作用,它通过个人的廉政思想的传播,去影响相关人员的心理,对有腐败欲望的人的思想进行教化,从而慢慢地影响他们的行为方式,最终提高地方政府廉政文化建设的主动性。

(二)国家政策引导和激励地方政府廉政文化建设的方向

心理是驱使理性个体行动的起点,但是廉政心理是否会导致廉政文化建设的自动进行?回答是否定的,即存在个体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的现象。在地方官员中不乏廉洁自律人员的存在,但是个体的廉政所带来的影响远远抵不过腐败现象的考验与同化,所以,地方政府廉政文化建设只有廉政心理教育是不行的,还需要一个凌驾于地方政府之上的外部推动力量去督促地方政府的廉政文化建设,这个力量就是中央政策的激励作用。国家始终关注地方政府廉政文化的建设,并出台了具体政策进行支持,如2010年1月18日,中共中央正式发布实施《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从规范领导干部的廉洁行为开始为地方政府的廉政文化建设提供方向。

国家政策是国家约束和引导地方政府行为的一个重要手段,上述有关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国家政策从资金支持、宣传教育和地方政府的指标评价导向等几个方面为地方政府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动力。

(三)社会压力推进和制约地方政府廉政文化建设的进程

在腐败形势依然严峻的今天,在基层地方政府里如发生政府官员以权谋私的腐败现象,将会导致党及其所组建的国家机关的形象受损,使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受损,影响干群之间的关系,也将导致政府公信度的下降。人民群众用自己的眼睛注视着政府,他们对于行政人员的行为随时随地的进行监督,无疑创造出一个透明且有实感的压力层,这种压力到一定程度就会转变成廉政文化建设的动力,并以其强制性影响来迫使地方政府改善自身的行为,成为廉政文化建设的外在推动力。

二、战略机遇期地方政府廉政文化建设的动力机制的构建

一种机制的独有特色不是它可以被普遍地用来预测和控制社会事件,而是它体现了一种因果联系。“动力机制”原指一个事物赖以运动、发展变化的不同层级的驱动力量,以及它们产生、传播并发生作用的机理和逻辑;在这里,“动力机制”是指廉政文化建设中各动力因素对地方政府产生作用并促使它们行为的机制。根据战略机遇期地方政府廉政文化建设的各动力因素的特点,我们可以把其分为牵引力、内驱力和推动力三类,并从牵引机制、内驱机制和推动机制来对地方政府廉政文化建设的动力机制进行建构。

(一)构建地方政府廉政文化建设的牵引机制

在地方政府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牵引力的动力因素有很多,包括国家政策的制定、制度规范的引导、廉政价值观念的教育和宣传等因素。它们对地方政府廉政文化建设的方向进行了引导,从宏观层面对地方政府进行廉政文化建设起到了牵引力作用。正因如此,我们需要首先对地方政府廉政文化建设的牵引机制进行建构,主要通过完善国家有关廉政文化建设政策的制定和加强地方政府廉政文化的宣传教育来实现。

完善国家有关廉政文化建设政策的制定,为地方政府廉政文化建设提供引导。政策是方向,有了明确的方向,廉政文化建设才能按部就班的实施。地方政府通过对国家有关政策的学习和遵循,进一步改进其在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不足,不断提高地方政府尤其是地方官员的防腐抗变能力。通过发挥国家政策的强制力量,保障能正确高效的对地方政府的廉政文化建设发挥牵引作用。例如2013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从中可以明确地看到该项政策对近五年的廉政建设的要求与部署,相应的制度规范为牵引机制的建构提供了持续发展的空间。

加强地方政府廉政价值观念的宣传教育,为地方政府廉政文化建设提供氛围。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是人们行为取向的根本决定因素,当公平正义、清正廉明等廉政价值观念成为社会普遍认同的政治行为准则,内化为人们普遍的政治态度、情感偏好和政治信念,人们必然倾向于选择和设计一种公正廉洁的政治制度,以保证公共权力运行的规范性、合理性。较好地发挥了宣传教育的牵引作用的例子有香港的廉政建设,它特别注重通过深入、持久、广泛地开展社会廉政教育,动员市民支持肃贪倡廉,致力于培养市民的公民责任感和良好道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构建地方政府廉政文化建设的内驱机制

注重廉政文化的心理建设,保证个体廉洁从政的意愿。心理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培育或者保持人们正面接受廉政“事物”和“制度”的稳定心理,从而对人们主动地保持自身的廉洁提供了内在驱动力,继而影响到人们对周围环境的公正廉明的追求,因此,建构地方政府廉政文化建设的内驱机制,就要首先注重廉政文化的心理建设。正如我们所知,想让人们普遍产生正面接受的廉政心理是很困难的,它意味着人们不仅对廉政文化的制度安排有一定的认同,还对廉政文化的行为乐于接受。在许多时候,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通常以道德和法制教育为主要手段来进行心理影响,但是,教育手段并不能完全达到积极的效果,如果有时教育手段运用不当,很可能就起到相反的作用。所以,廉政文化的心理建设必须同时依靠那些难以操控,但又发挥作用的因素,例如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经历、性格塑造等等。心理建设,就是从净化人的心灵开始,使人能够从内心深处激起廉政的愿望,进而成为地方政府廉政文化建设的驱动力。

提高廉政文化建设执行者的利益驱动,保证执行者对廉政行为的选择。利益是驱使理性个体行动的起点,因此给予并提高对廉政文化建设执行者的利益驱动,能影响执行者在面对外在诱惑时对廉政行为的选择。对廉政文化建设的畅行者进行评比,评选出廉洁从政的模范个人和阳光公正的示范单位,并对其进行大范围的表彰,将评选结构适当的与其考核联系在一起,从而激励廉政文化建设的执行者能从自身形成廉政的积极性。在这些考核、表彰的利益驱动下,廉政文化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其发展的阻力,完善了地方政府廉政文化建设的内驱机制的建构。

(三)建构地方政府廉政文化建设的推动机制

提供群众表达诉求的合理渠道,使群众以“主体”角色参与到廉政文化建设中。当今腐败形势较为严峻的情况下,群众诉求和社会问题的表达无门,将导致群众对政府的不信任、社会问题堆积等后果。廉政文化建设“毕竟是一种群众性的活动,只有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监督实施,才能取得预期的成功”。所以,在战略机遇期地方政府廉政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提供群众表达诉求的合理渠道,巧妙的把社会压力转化为推动监督廉政文化建设的力量。首先,要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促使群众敢于参与到廉政文化建设的监督工作中,建立参与反腐败的奖励基金制度,对腐败行为举报有功者进行奖励,对反腐败有特别重大的贡献的群众,授予一定的荣誉称号,也可享受一定的政策优惠。其次,要建立健全便民举报电话热线和网络平台,保证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畅通,这样不仅能全面的扩大监督的力度,而且调动了全民参与廉政文化建设的积极性。通过群众表达诉求、对廉政文化建设的监督,社会压力很好的成为了廉政文化建设的推动力。

建立健全纪检监察和法律机制,从制度上规范地方政府廉政文化建设。廉政制度建设是廉政文化建设的基础,在制度的规范下,能够使廉政文化建设有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推动了地方廉政文化建设的进程。自从2003年中央建立了巡视制度以来,为惩治腐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中央通过建立专门巡视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对下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监督,减少了惩治腐败的障碍,能直接有效的开展工作。但是,巡视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重点不够突出等问题,所以,今后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不仅要制度化,而且制度要体系化。只有形成制度体系,才能弥补像巡视这样的单项监督制度的局限性,从而形成监督合力,更好地从源头上防范腐败,推动廉政文化建设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美]乔恩·埃尔斯特.政治心理学.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

[2] 吴长春,王洪彬.论廉政文化的软实力价值.思想教育研究.2013(8).

[3] 秦馨.论廉政文化的内部建设和外部建设.湖北社会科学.2010(7).

[4] 钟龙彪.廉政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与突破之道.理论导刊.2014(2).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513906.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