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冬宁 宋亚亚
摘 要 亚文化理论是探讨青少年犯罪的重要犯罪学理论,其通过对社会上实际存在的“亚文化”形成原因的分析来探讨诱使青少年犯罪的犯罪诱因。由于网络游戏充斥着各种暴力、负面的因素,致使在青少年当中形成一种“网游文化”。身心尚未完备且好奇心浓重的青少年在这样文化的“熏陶下”必然会走向犯罪道路,所以网络游戏客观上对青少年的某些犯罪行为应当负责。
关键词 亚文化 青少年犯罪 网络游戏 网游文化
作者简介:褚冬宁、宋亚亚,河北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刑法学。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3-186-02
近些年来,青少年犯罪层出不群,花样翻新,这类案件特点多种多样,在全国有较强的普遍性。从该类犯罪的动向看,呈现暴力型犯罪居多,侵害财产、人身犯罪居多和犯罪年龄低龄化的趋势。造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有很多,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社会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形成了一种“网络文化”,在“网络文化”中,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影响最大。通过中国青年报某记者在2014年的调查走访中所了解到的可知,在青少年犯罪案件中,网络游戏逐渐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诱因之一。
下面,我将以“亚文化理论”来论述,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犯罪的重大影响。在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里都有占统治地位的文化,称为主流文化。它决定了该社会文化的性质,规定了该社会成员共同奉行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同时,还有不占统治地位的某些文化现象,我们统称之亚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既可以是一种主从关系,也可能是一种对立关系。“亚文化”,是指在某个社会群体中存在的不同于社会主流文化的一套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奉行这种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社会群体被称之为亚文化群体。如果说某一亚文化群体中奉行的一套价值观与行为方式达到足够背离与否定主流文化的时候,就会底摒弃主流价值,进而引导群体中的人作出越轨行为,甚至走向极端演变成犯罪。
根据2014年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对我国未成年犯的抽样分析报告中指出,80%的未成年人犯罪与网络有关。在对未成年犯上网的主要目的的调查中,“网络游戏”的选择率在70%以上。据2014年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36次调查数据,截至2014年12月底,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2.77亿,占整体网民的42.7%,较去年增长了1.2个百分点,占青少年总体的79.6%。在青少年网民中,有2000多万青少年有网瘾,大约87%的网瘾青少年是对网络游戏成瘾。这一系列数据,表明当前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程度在提高,客观上在互联网发展道路上取得了丰厚良效,同时也应注意到其发展背后隐藏的问题,那就是对青少年还能不能健康上网的忧虑与思考。青少年是一个特殊人群,原因在于其正处于道德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青少年在痴迷网络游戏的人数上是极其庞大的,网络游戏成瘾给他们带来的伤害是严重的,其对于青少年犯罪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近年来,鱼龙混杂的网游冲击着他们的视觉,牵动着他们的神经,网络游戏的暴力场面,色情成分无时不刻的麻木着青少年的生命观。由此,不难断定,在青少年群体当中形成了一种“网游文化”,这种文化就完全符合亚文化特征。但是,在很大程度上,“网游文化”在青少年人群中具有负面影响,是背离主流价值观的,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甚至导致青少年犯罪。
一、“网游文化”中的特殊交流方式是引发青少年犯罪的主导原因
网络游戏中人物的交往方式与现实社会差异较大,虚拟的人物角色,简单的社会关系,随意背信弃义的交往规则,极易使青少年产生现实感和自我主体意识的分离,模糊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界限,造成青少年的人格“二次元”,将网络中的人物角色及其行为方式直接照搬至现实社会中,就会出现因受网游负面影响而作出违法犯罪行为。
美国著名的犯罪学家萨瑟兰提出了差异交往理论,他认为犯罪现象与其他社会行为一样都是从其他人那里习得的。网络作为一个虚拟化的空间,人们在网上可以为自己量身打造一种“身份”,隐藏真实身份与不知性别、职业的人无拘无束的互动交往。在这样的环境当中,不确定相互交往的人是守法者还是违法者,那么不健康的内容就会滋生,发展并传播。所以现实当中,青少年的许多犯罪手法都是在网上交流过程中学习的。这是这种“网游文化”的关键特点,在社会现实当中一桩桩触目惊心的青少年暴力犯罪案件,足以说明这种亚文化严重危害社会治安与社会秩序,给青少年自身和家庭带来不幸和灾难。2015年9月16日的一则社会新闻让人震惊,报道说合肥警方连续20小时缜密侦查,抓捕了两名犯罪嫌疑人,据办案民警介绍,两犯罪嫌疑人都未满18周岁,由于整天在网吧上网打游戏,久而久之,沉迷于暴力游戏不能自拔。由于暴力游戏世界解决问题的方式采用打、杀、烧等毁灭行为,无法定位自己混淆游戏世界与现实世界,性格逐渐扭曲到暴力冲突地步,甚至产生了效仿游戏中杀人的想法,以展示自己的“打怪技能”。两人在网上认识后,并相约在合肥杀人“练胆”“找刺激”。这种轻视生命的看法,只恐怕网络游戏这个“帮凶”是脱不了关系的。
二、“网游文化”引发的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犯罪亚文化的主要特征是背离和否定主流文化,其文化内容常常扭曲人类的正常心理感情和人们一般的社会是非观。这样的文化发展到一定极端程度会对青少年判断是非观和正确价值观产生恶劣的负面效应,这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内在起因和内心冲动。亚文化理论代表米勒,他强调青少年从他们的亚文化中习得了其传导的犯罪导向的价值观。米勒将其归咎于亚文化本身,它形成一种“生成环境”,在其中青少年很容易习得那些导致犯罪的价值观,米勒把这种亚文化的价值称之为“焦点关切”。基于这种理论,我们可以认为,“网游文化”充斥着什么样的价值观,那么青少年就会被引入什么样的犯罪,因为这是相互“关切”的,也就是“网游文化”中蕴涵着什么样的价值取向,青少年便会被指向不同特点的犯罪形式。
(一)网络的匿名性,案件侦破难度大
由于网络的匿名性,所以其隐秘性很高,侦破有一定的难度。众所周知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人们隐瞒真实身份以符号或者说是数据作为媒介进行交往。同样青少年也可以为自己量身打造一种身份,利用qq等聊天工具为自己上网的花销来“活动一些资金”,采用诈骗手段,骗取他人财物。现在不乏技艺娴熟的网络黑客,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侵入他人信息系统,盗用信用账户,或者为了表现自我,追求刺激,搜索漏洞网站进行攻击取乐,显然呈现出高智能化的网络犯罪,这在青少年当中是可以做得到的。但是这样的犯罪会给侦破带来困难,因为无法确定嫌疑人。
(二)电脑手机的普及,青少年犯罪低龄化倾向严重
现在基本上人手一部手机,或者家庭电脑也非常普遍,或者说青少年出入网吧不受限制,这样凡是未成年人大多都能接触到网络。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完成的调查显示,目前青少年是网络主要用户,其中16-30岁的用户占整个网络用户总数的83.5%。数据是客观的,能够鲜明的说明问题,那么这样看来青少年作为常规网民,接触网络的机会高、次数多,当然的受网络影响进行违法犯罪的机会就会更充分。据河南省某区检察院的一份调查资料显示,2014年该地区因涉网而引发的刑事案件中有28名犯罪嫌疑人,其中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就有21名,占涉案人员的75%。犯罪中罪犯的低龄化倾向,令人震惊!
(三)经济目的恒是重要因素
科恩认为大量青少年犯罪常常是寻求刺激的动机多过经济原因,而非失范所引起的。 但是就当今社会来看,以及从司法机关所侦破的案件来分析,经济原因的犯罪是同样多的。上网玩游戏是需要钱的,囊中羞涩的时候迫不得已就会萌生去采用不合法的手段取财的念头。前不久的一篇报道讲,17岁的农村少年十分喜欢上网,父母在外地打工,缺乏看管,自己就在城里游荡,身上的钱不足以支付网费的时候,便入室盗窃,由于对农村比较熟悉,其便选择在农村作案,每天下午时分,趁着农家没人便开始下手,据办案民警介绍,此少年十分聪明,专挑独栋独户的农家偷,门没上锁的不偷,家中安置转帘门的不偷。据其交代,共作案40余起,盗得6万余元,除了日常花销,基本上都用在上网打游戏上。所以说,很大一程度上,青少年犯罪还是功利的,由一定经济目的所驱动的。
三、个人观点
犯罪亚文化的主要特征是背离和否定主流文化,其文化内容常常扭曲人类的正常心理感情和人们一般的社会是非观。这样的文化发展到一定极端程度会对青少年判断是非观和正确价值观产生恶劣的负面效应,这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内在起因和内心冲动。网洛游戏能成为一种文化,必有其一定的特点和性质,其特点也就是引发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对于青少年来说,现实生活的感知与虚拟的网络世界的体验存在着错位,界限并不清晰。成年人与未成年人对于网络游戏的目的态度也是不同的,成人在游戏里往往释放压力、愉悦身心进而会忘掉现实当中种种不快;孩子们在游戏里常常追求刺激、在好奇心驱使下会学习他们认为的“现实”。它跟海洛因、鸦片一样是毒品,只不过是精神毒品,经常接触不健康的游戏,容易模糊青少年对人情冷暖、善恶是非、善恶美丑等是非对错的价值判断,形成一种麻木的价值观,进而直接影响其行为实践。这种网游文化往往传播着颓废、下流甚至反动的垃圾信息,是对青少年积极向上的主流价值观的冲击与背叛。但是同时网游不能成为青少年犯罪的“替罪羊”,我们谴责的是充斥在网络游戏当中的不良成分,这种不良成分久而久之,在一定程度上的聚集会在青少年当中形成一种亚文化。这种亚文化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诱因之一,所以“网游文化”应当承载一定的社会责任,青少年的不规范行为,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许章润.犯罪学(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
[2]吴宗宪.西方犯罪学史.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
[3]陈晨.青少年网络伤害研究报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
[4]吴浩.论当代青年亚文化对青年身心发展的影响.当代青年研究.2011(3).
[5]李海峰、赖雄麟.当代中国青少年亚文化的形成、特征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分析.高教探索.2009(1).
[6]杨聪.浅析网络时代的青年亚文化.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