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如何切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的发挥,本文以高职院校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教学方法,归纳对本门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点,总结一些形式有效的经验。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课程建设
作者简介:张颖,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校团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3-244-02
我国高校一共有四门政治课,分别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近现代史刚要》,都是在讲述学习马克思基本原理的方法,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总结出四门课程分别是生活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中国历史上按时间顺序进行知识的梳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我国高校本专科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系统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鉴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本课程在培养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能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系统讲述,使学生坚定科学社会主义信仰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奋斗目标,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加强理论知识水平,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政治思想素质、辩证逻辑思维能力、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使学生成为政治过关、思想过硬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课程设计思路
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出发,课程设计既符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又突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普遍性要求。因此,本课程的设计理念是教书和育人相结合,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结合,使“概论”课成为学生喜爱并终身受益的一门课。突出两点:一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强化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政治认知能力。二是把握“够用”和“会用”的原则。“够用”为讲清基本理论即可;“会用”则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会思考和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注重课程教学与现实社会环境和工作条件的契合,力求教育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理性思辨与感性体悟相结合,更多的能够体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
(一)准确定位
本课程不是培养学生成为政治理论研究者,而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为主体,着眼于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增强实效
改变思想政治课说教式、封闭式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展现现代教学的开放式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如案例法、讨论法、情景模拟法等组织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三)突出特色
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为目的,设计五大知识模块的理论教学任务和实践教学任务。
(四)力求创新
在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成绩考核上,力求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采用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分组讨论法、实践调查法等方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成绩考核上,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相结合。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教育;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加深学生对国家发展进程的认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了解和探索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二)能力(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具有客观、全面、辩证的思维方式,能与时俱进的接受和应用新的思想观念;训练学生初步具有应用客观、全面、辩证的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学习等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和胸怀,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一定的理论素养和职业认知,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较强的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总课时数72课时)
四、课程实施
坚持以生为本,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大学生比较全面的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精神实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分析、思考社会问题的能力,努力提高教学的实效。
主要采用讲授、提问、分组讨论、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小组作业展示、小组调查、班级辩论、演讲、布置论文、集中或分散社会实践或调查研究、撰写社会实践论文或调查报告、播放录像、外出参观等教学方法和手段,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文字资料处理的能力。
组织学生通过自由组合成立学习小组(一般10-12人),根据教师要求完成讨论等各类任务。教师根据每个同学和小组的表现打分评级,成绩计入平时成绩中。
采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编制多媒体课件,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使学生更清晰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增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五、考核方式及课程的成绩评定
本课程考核采用开卷与闭卷相结合,加大作业、论文、调查报告、讨论发言、社会实践等环节在成绩中的比例。学期成绩由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和实践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包括考勤、课后作业、课堂互动、个人表现、小组活动成绩等形式,共占60%(其中课堂考勤10%,缺席(包括旷课,请假)1/3以上者,实践成绩和期末无成绩);实践成绩占10%;期末成绩可以采用闭卷形式,也可采用开卷形式考试。
人不学,不知义。做什么人,立什么志,具备什么样的道德素养,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是关键。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期形式和长效机制,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民教育的基本任务,没有这样的价值观作为教育的主导,就不可能培育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目前,教研室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且富有奉献精神和紧跟时代步伐的专兼职师资队伍,教师队伍比较整齐,学历较高,绝大多数教师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工作,教师队伍比较稳定,一直从事本课程的教学及研究工作,授课经验比较丰富,授课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版).人民出版社.1991.
[2]邓小平文选(第32版).人民出版社.1994.
[3]江泽民文选(第1版).人民出版社.2006.
[4]解放思想论纲(第1版).红旗出版社.2008.
[5]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党员干部读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7.
[6]理论热点面对面(2007—2010)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学习出版社.
[7]十七大报告辅导百问.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