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时政综合 > 法制与社会

论马克思的群众观及其哲学变革

论马克思的群众观及其哲学变革

摘 要 马克思的群众观理论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组成,也是马克思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石。马克思的群众观是其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观点的体现,群众观确定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对唯物史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马克思的群众观的形成也是马克思哲学思想变革的过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加强马克思群众观的研究,能够帮助人们更加深入的了解马克思哲学思想变革的过程。

关键词 马克思 群众观 人民 现实社会 哲学变革

作者简介:梁婧,沈阳工业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哲学、生态哲学。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3-276-02

一、 马克思群众观的形成过程

马克思从小就十分关注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并把人民的自由解放事业当作一生奋斗的目标。这种从小形成的为人民和国家奋斗的观念,奠定了马克思群众观的形成。

(一)马克思的中学时期和在《莱茵报》工作时期是马克思群众观的萌芽期

在马克思的中学时期,法国爆发了七月革命,马克思第一次认识到自由、民主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开始把关注的焦点从学校转向社会。此时的马克思除了完成个人学业外,更加关注的是社会底层农民、流浪汉的生活状况。在马克思的毕业论文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 由此可见,当时的马克思就树立了要为人们的幸福生活奋斗的目标。

马克思到《莱茵报》工作以后,开始接触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对于恢复人类自由解放的意识更浓了。在《莱茵报》工作的几年时间里,马克思更加深切的体会到劳动人民的生活困苦,并开始在报纸上发表维护穷苦老百姓的言论,甚至为了百姓的利益与政府对抗,此时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思想已经萌芽。

(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形成是马克思群众观的发展期

随着马克思对老百姓社会生活的贴近,他开始逐渐认识到物质生活的重要性,物质基础决定国家的发展,这也是马克思群众观形成的关键理论。

在《莱茵报》工作几年后,马克思意识到黑格尔哲学唯心主义的错误,对黑格尔的哲学思想进行了批判。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意识、观念并不能决定任何社会存在物,只有实在的家庭、市民社会才是社会的主体。

1843年,马克思接触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从对国家的批判深入到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之后发表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指出:把资本家和劳动者的关系归结为剥削者和被剥削者的经济关系,资本主义必定要走向灭亡。 马克思提出历史是要靠人民群众去创造的,资本主义必定会灭亡,哲学是不能脱离现实存在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形成,这是马克思群众观发展的关键时期。

(三)《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群众观的成熟

1845年,马克思重新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不合理的地方,阐述了唯物史观理论,否认了精神决定物质的力量,精神思想不能创造一切,只有劳动与物质生活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1845年,马克思发表了《共产党宣言》,详细阐述了以人为本的共产主义理论,坚定了共产主义必将走向胜利的决心,完善了马克思的群众观思想。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论述了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阶级,一定要推翻资产阶级所有制,社会历史要由无产阶级来创造。

二、马克思群众观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的群众观是同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一同出现的,并提出人类物质生活水平决定人民群众的地位与作用的理论。

(一)人民群众的界定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形成首先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认识。 人是自然界长期存在的产物,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的,要不断调整、控制,适应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的群众观理论与西方哲学的不同就在于对“人民群众”的界定上,马克思认为人不能脱离社会存在,人民是有着政治特征和一定价值而存在的。一切促进社会进步、推动历史发展的群体都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社会生活中的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大多数的人。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是马克思研究的重点,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研究的重点。马克思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人民群众才能真正的改造世界、创造历史。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要实现生存发展必须要满足基本的生活,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社会的发展,因此,人民群众是物质生活的创造者。

马克思认为对于精神世界的发展,人民群众同样起到推动作用。在物质生活得到一定的改善后,人民群众有更多的时间发展个人的生活兴趣,于是语言、文字、思维、艺术也随之诞生。人民群众推动物质生活的改变,促进精神文明的出现,是历史的创造者。

(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推动者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创造者,同时也是影响历史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推动者,对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的进步具有推动作用。

社会历史其实就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史,社会历史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分不开的。马克思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人民群众有一定的劳动力,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变生产条件和生活方式,适应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类社会是不断的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民都有不同的历史任务。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惨遭欺凌、压抑的贫苦百姓,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改变这种不公平的社会制度,把政权掌握在大多数的人民群众手里,才能真正的实现人的解放。

只有经过革命斗争才能实现旧的社会制度向新的社会制度的演变。人民群众的地位也在随着社会制度的改变发生着变化,自身的觉悟在不断提高,只有让无产阶级的人民群众掌握一定的领导权,才能真正的推翻剥削、压迫,为人民群众的幸福谋福利。因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推动者,人民群众要团结起来才能推翻旧制度,创造更好的社会生活。

(四)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成果的见证者

人民群众会有意识的参加社会生产活动,创造历史的同时,也是历史发展成果的见证者。一方面人民群众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创造社会财富。另一方面也会根据自己的需求,来享受自己创造的人生。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生活在社会中,就会与社会中的人和事物打交道,产生一定的劳动关系与利益关系,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会享受社会财富。

人民群众对社会生活的质量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这就会促使人们更加努力的改变现有的生活环境。马克思提出:“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 人们会一直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历史的发展是必然的,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也会享受历史发展的成果。

三、群众观: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变革过程

马克思的群众观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观的形成发展成熟的过程,也是马克思哲学思想不断变革的过程。

(一)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形成初期

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并没有把人民群众当做哲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并把无产阶级的人民群众当做其哲学研究的切入点。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试图通过思维意识来创造、改变世界,没有意识到人民群众的重要性,在研究社会历史的发展时把人民群众排除在外,认为历史是脱离群众的历史。在他们眼里只有统治阶级才能创造历史,统治阶级的精神生产也能够改造历史。

马克思在中学时期开始接触社会底层的人民群众,研究人民群众的生活困苦,也正是从那时起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开始萌芽。马克思最先接触的是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哲学思想的形成也会受黑格尔的影响。马克思认为哲学的世界是“真理的彼岸世界”, 当时的马克思还未形成唯物史观理论。

(二)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展期

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研究并不能仅仅局限于哲学家的世界,这样只会脱离现实生活,只有真正的贴近生活,才能更好的研究哲学。在马克思眼里,群众是生活在社会中的大多数人,他们从事着社会生活、生产活动,并且具有提高社会生产力,改变社会生产关系,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哲学家关注的问题要从统治阶级的力量变为人民群众的世界,才能真正实现哲学基本问题的变革。

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后,开始进一步研究费尔巴哈的哲学理论,撰写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进一步分析了社会生活的现状,人民群众的重要性,逐步形成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哲学思想。

马克思的群众观并不是要消灭哲学,只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改变。哲学家认为哲学家的世界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试图推翻这种理论,提出现实生活中的人民群众是影响、改造世界的人,哲学的基本问题,不能脱离现实的生活。

(三)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成熟期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使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走向成熟,此时马克思的群众观思想也基本形成。马克思用群众观确立了其哲学思想的未来研究方向,他认为哲学应该与现实的生活紧密相连,这样的哲学才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哲学的研究不能脱离现实生活独立存在,只有人民群众才能创造自己的历史,当然历史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创造的,历史也会存在英雄主义、个人主义,他们的存在会对历史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要想真正的改变落后的生活状况,还需要大多数的人民群众共同努力,通过社会革命推翻旧制度,建立属于人民群众的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的群众观理论是其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观的形成也推动了哲学思想的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推动者,同时也是历史发展的见证者和历史成果的享受者。哲学问题的研究不能脱离群众,只要建立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意识,才能更好的研究哲学,推动社会的发展。

注释: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0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7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84.

汪学平.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及其当代价值.长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2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5,57,220.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3-24 .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4.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514094.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