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技术理性的发展促使科学技术成为统治者的爪牙,并非出于暴力与恐怖而是依赖技术的进步将社会中出现的一切对立因素消灭,贬低人的实际价值、剔除人的批判精神、磨灭人的否定能力,人们受到技术理性的压制与操控,自由社会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安稳的不自由”。马尔库塞将社会的抑制性发展归结于科技进步,他激进地认为“不自由”的加剧与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有着必然联系,对一体化的社会统治秩序进行了无畏的反叛与否定。
关键词 马尔库塞 极权主义 否定 批判
作者简介:董一凡,中华护理杂志社。
中图分类号:B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10.289
赫伯特·马尔库塞是著名的德裔美籍哲学家、社会理论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与马克思、毛泽东同志一起被称为“3M”,是当时极负盛名的精神领袖。其因思想颇为激进且对西方社会六十年代末爆发的新左派运动影响深刻,而被人们称为“新左派哲学家”。马尔库塞政治哲学理论中流露出来的实践性,使其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理论哲学家,与阿伦特等人“以人的基本活动为出发点”的思想线索相同,他一生都在为人性的解放而奋斗。马尔库塞“单向度”观点的产生植根于发达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急速发展阶段,在目睹了一系列极权主义政治协作带来的操纵与掠夺后,马尔库塞意识到抑制性的社会管理是导致“单向度”产生的最直接因素,他强调要用真实的需求代替虚假的需求,抛弃抑制性的社会管理形式。马尔库塞批判性观点的提出是对当时畸形的社会环境以及病态的社会风气的不满与谴责,他看到了这种利益为先的管理制度下潜藏的社会危机,并试图通过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理论性审查寻求相对应的解决途径。从字面含义上不难推敲出“单向度”一词的真实意蕴:一是指代在横向上的单一方向;二是指代在纵向上的唯一深度。结合辩证法的相关观点,不难看出“单向度”是摒弃辩证思维的产物,它所体现的是一种扁平化的、顺从性的思维模式和统治规则。如同恶法对社会中活动主体的行为限制一样,这种建立在社会治理层面上的硬性规定是不容被肆意侵犯和篡改的,它是服从并服务于统治者的指示精神的。二战时期纳粹领导者将屠杀犹太人的行为视作合法就是最好的例证,“单向度”更强调一种无反抗的顺从,它剥夺了人们主观上的意志自由,否定了人们固有的批判精神和超越能力,是一种机械性的统治手段;与我国历史上曾出现的焚书坑儒和文化大革命对活跃性思维的抵制相类似,不论是针对教育本身还是对整体文化环境所做出的限制,都体现其约束被统治者的强制性。不论“单向度”作用于何种范畴,其所带来的影响总是抑制性的,是统治者为体现其权力所设立的禁锢被统治者思维,束缚被统治者行为的理想武器。马尔库塞正是因为看到了这种不平衡的社会发展方式,看到了国家机器对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压榨,才提出他对“单向度”的批判。首先,马尔库塞认为人们所赖以生存的“自由社会”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舒舒服服、平平稳稳、合理而又民主的不自由” ,他将“不自由”的原因归结于科技的进步,当越来越多的社会财富涌入到人们的生活与生产进程中,当统治者陷入到利益的泥潭无法自拔时,机械化的生产与单一性的分配似乎成为一个社会得以顺利运作的重要因素,在这样的社会利益环境驱使下,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开始一步步的压榨社会群体所独有的私人空间,单向度的社会由此产生。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大部分个体开始变得趋同,他们满足于自己的生活现状,他们服从于管理者非出于善意的管理制度,他们丧失了追求新鲜事物的本能和理智的判断力。当人们的虚假需求总是被刻意的片面满足时,他们早已经被安定的社会表象所腐蚀,这时单向度的人已经形成,与我们现在将安于现状、无所事事的人称为“蛀米虫”不同,这种来自于外界的自身批判已经被磨灭殆尽,发达工业社会时期的人们已经丧失了最基本的价值判断能力,他们成为统治者豢养的无自主意识的“蛀米虫”,他们满足于统治者喂给他们吃的难以计数的“食物”,他们习惯于居住在统治者为他们搭建的巢穴中。工人阶级无目的的贡献着自己廉价的劳动力,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他们又被细化分工干着千篇一律的工作,并不断地为统治者收买且出卖自己的灵魂。渐渐地,他们形成了单向度的思维,与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不经意间形成的思维定式不同,单向度的思想是统治者强加于被统治者身上的,他们的否定性向度在被先进生产力取代并肢解蚕食后退化到极点,在丧失否定与批判的意识之后,其思想开始变得僵化:他们不再探索新的生产方式也不再提出对立意见,他们不再揣度主流媒体报道新闻的真伪性,他们不再向往新的艺术形式和创造性思维,他们更乐于例行公事一般的赞同统治者的观点而不是想方设法推翻它以寻求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出路。马尔库塞用“单向度”一词来意指当代资本主义的技术理性对一切人类经验强制性的协调作用,他认为发达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是双向度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是有差别的,因此个人可以合理地考虑自己的真实需求。而当极权主义的发达工业社会出现后,统治者利用科技的进步掩盖了制度同化与思想堕落给这个社会带来的矛盾冲突,人也丧失了最基本的批判性与否定性向度。
一、 单向度枷锁产生的历史背景
仅从字面含义上对“单向度”一词进行解读是不够全面的,若要真正理解“单向度”的含义必须结合它所依托的历史背景,马尔库塞将目光放置在发达工业社会说明“单向度”的产生具有其历史必然性。黑格尔曾经说过:“每个人都是他时代的产儿。哲学也是这样,它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时代。” 每一种哲学理论的提出都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马尔库塞思想理论的形成也不例外。正是因为受到了当时社会大环境的压迫与影响,马尔库塞才真正体会到战争带给整个世界的灾难是多么巨大,也正因为此他一直在竭力寻找摆脱这种苦难的良方。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后,马尔库塞意识到技术革命并没有像人们所期待的那样,给他们带来便捷、幸福与解放,而是将他们带入到更加黑暗的深渊:战争的爆发、疫病的传播、流离的生活,人们承受着心灵上和身体上的双重苦难。20世纪50年代后,在西方,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笼罩在人们优渥生活背后的是恐惧、质疑与悲观,人性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和压制,人们无法摆脱原子弹爆炸、犹太人大屠杀带给他们的巨大阴影,如何瓦解极权主义统治并且解放人们的内心世界,成为马尔库塞批判理论形成的思想基础。
(一) 经济崛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20世纪50至60年代美国的经济水平持续走高,成为战后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其拥有世界上最广阔的市场,包揽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跃身成为世界霸主。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看到了先进技术给他们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统治权力后,开始纷纷效仿成功经验开启了他们的“科技强国”之路。科技的大步飞跃提高了工业社会的生产效率,与此同时也增加了经济收益,结合马克思的观点:“资本家要使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大于生产该商品所需要的各种商品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总和,为了购买它们,他已在商品市场上预付了真正的货币” ,不难看出大机器流水线生产取代单一劳动者手工生产已是必然。如果购买不同类型的劳动力需要资本家花费同样的资金,那么毫无疑问他们会选择机械化工具而非人力。资本家追求的是剩余价值的积累,在同样的劳作时间内谁创造的剩余价值最多,谁就是资本家青睐的对象,即使购买大机器会花费资本家更多的本钱,但其创造的价值可以顺利贴补资本家的预付资金,同时在效率和剩余价值的累积程度上,也是更胜一筹。举例来说:A有100亩甘蔗林,要赶在暴雨到来前收割完毕,他有两个选择,一是花费一万元购买一台快速收割机自给自足(工时短实效高),二是花费五千元召集村里的收割匠人帮工(工时长需包吃包住,如有意外还要承担连带责任)。毋庸置疑,A最后会选择第一种方式。首先,机械化的高速收割能够保证他一定能赶在暴雨前完成工作;其次,五千元的差价并不能带给他实际利益,在承担其他支出的同时,他最终能够落实的利润甚至会比购买一台机器所得的利润少。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无疑会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方式,越来越多类似的情况发生,使得人们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他们受到了先进技术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人面临失业的危机,“蓝领工人”的数量相对于“白领工人”开始迅速减少,此时此刻一种单向度的分化正在显现。
(二) 制度多元
经济的崛起带给人们更多的遐想,他们想要成为世界的主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科技的进步推动经济的发展,大量资金的投入使得社会福利制度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法制建设也日益受到重视,社会各阶层、阶级之间的利益也得到更好的平衡;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社会主体的权利有所扩大;人们在推崇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也开始注意到它的不足,并出现了与统治阶层相对立的阶层,对立意见、对立派别的产生严重危及统治者的地位,为了消除对立面的存在,单向度的管理方式应运而生。不难理解这种单向度的专制方式的出现有其合理性,为了抵制相异观点的产生,统治阶级最终选择喂饱被统治阶级的肚子,扼住被统治阶级的舌头,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成为统治阶级用来挡住子弹的盾牌,使他们在丧失自我追求的同时,学会低下头颅一味顺从。
(三) 文化多样
文化代表了一定时期内一定社会群体在一定的价值观层面上产生的心理共鸣,深受二战时期精神压制重创的人们,在迎来经济复苏、科技腾飞的新时期的同时,也致力于发展属于新时期的思想文化。技术理性带来的重大发明和发现提高了人们获得、传递、存储文化的能力,促进了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文化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阶级对象性:不同的时代背景产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社会阶级享受不同的文化,文化不是一种消费品,它是一个时代、一个阶级的象征。文化的多样性发展自然也能动的作用于社会,统治者看到了利用文化宣传巩固其统治的好处,为了消灭社会中盛行的对立意识形态,雇佣“政府的笔杆子”成为他们扼杀反对声音,打造单向度社会的有效武器。
二、 马尔库塞对极权主义的社会批判
(一)极权主义社会产生的根源
在马尔库塞看来,新型极权主义社会是一个单向度的社会,是从总体上压制人的本性的社会,是统治阶级出现后的必然社会。技术理性本应带来丰厚的资产、和谐的物质社会和自由的社会主体,但现实却被技术的操控性打破,自由被最大限制的遏制。经济开始被资本主义财团垄断,资本主义制度成为统治者压榨一切对立势力的武器,盲目的个人崇拜被推向顶峰,腐朽的思想闭塞了人们的大脑。总之,马尔库塞坚信:如若不是技术革命的出现给统治者提供了可乘之机,极权主义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奴役无辜的社会大众。
(二)极权主义社会的表现形式
为躲避极权主义带来的压迫与危机,马尔库塞辗转到美国生活,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德国为首宣扬的传统极权主义不同,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一种新型的极权主义体系在美国生成:“主要不是表现为是否施行恐怖与暴力,而是表现为是否允许对立派别、对立意见、对立向度的存在”。 它体现了一种抑制性的社会总体规则,社会管理者不断地制造出虚假的社会需求,又不断地去满足被管理者对于这些虚假需求的渴望。对于这种新兴的极权主义社会的出现,马尔库塞提出了自己的批判性观点:
1. 对生活方式的同化:
技术理性对于人的单向度同化首先体现在生活方式上,机械化大生产的引入为社会注入了大量的物质生活资料,改善了过去恶劣的生产环境和繁重的劳动任务,人们开始过上不同于以往的稳定生活。科学技术在飞速进步的同时丰富着社会的面貌,社会也在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然而这两种需求能否被真正满足还取决于它们是否于社会利益有益,是否顺遂统治阶级的治理规则。在马尔库塞看来,这不过就是统治者利用富足的物质资料作诱饵,利用先进的技术力量操纵和控制社会的闹剧。久而久之,整个社会就会丧失否定、批判的能力,再也没有反对意见提出,再也没有敌对势力出现,再也没有反对党各执一词,人们沦落为统治阶级的工具,却还为自己的幸福和满足而感到沾沾自喜。对于内心向度的奴役和压制是“安稳的不自由”的真实体现,真正自由的人会随着自己的意愿做一切事,他们可以依照自身的需求寻找或创造与之对应的事物,可是一旦涉及到统治阶级的利益,人们便丧失了做出真实选择的权利与能力,只能被动的屈服于统治阶级的整合性管理,高度的一致性植根于他们的内心,使他们麻木于反抗限制自身发展的一切外部力量。
2. 对无产阶级的同化:
极权主义者对利益的追逐迫使他们紧紧抓住先进技术这根救命稻草,越来越多的资金开始流入到社会生活中,政治制度不断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对于文化的需求也开始增强。统治者意识到消除对立势力才是稳固地位的关键,他们将依托先进技术吸纳到的资金重新投入新的社会大生产中,购买大量的技术工具,推动机械化生产时代的到来。工人们繁忙的工作逐渐被机器承担,原本分工明确的工作变得越来越笼统以致于趋同,机械化流水线的生产使工人最终丧失其自主性,他们意识到反抗大机器生产的必要性,可是统治者的目的就是要消除这种反抗,他们变相增加劳动者的收入,提高社会福利待遇,使工人们日益满足于目前的生活现状,同时将工人们的社会地位下降到不足以提出反对性意见来震慑统治阶层管理的程度。工人在微薄工资的支撑下根本无法解决生活中突发的各种事件,虽然他们仇视先进技术无视他们的才能、榨干他们的资产,可是当统治者推出社会福利政策以极力满足他们的要求时,他们却早已被这股强大的极权主义力量所收买。工业文明日益发达,技术的不断革新使机器取代了人类在社会生产中的原始地位,技术理性渗透到人们的生活领域,不断同化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国民经济的飞速增长必然推动技术的革新,技术的革新导致工人阶级否定地位的削弱,社会分工开始变得单一,工人阶级参与的社会生产越来越简单化、趋同化,他们得到晋升的机会越来越少,许多工人阶级陷入无能为力听天由命的情绪中,如同电影《摩登时代》所表达的核心思想一样:工人阶级已经沦为工业化大生产的一部分,他们精神上的依托已经被磨灭殆尽,他们丧失了追求个人价值的能力,失去了在生产中的核心地位,自愿被吸纳到自动化的生产体系中,而不是站在机械化生产的对立面试图争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最终成为了“单向度”的人。科技的发展本来是为了推动经济的复苏以摆脱战争的阴影,财富的积累本来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主体的需求,鼓励他们创造属于自己的理想社会,但当这一切被极权主义者破坏后,经济水平的提高留给人们的是安于当下、松懈懒怠的内心,以及丧失价值判断力和否定性态度的躯壳,他们成为机械化技术生产的奴隶,意识到只有屈从于现实才能在绝望中看到希望,这使得无产阶级不得不选择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同化。
3. 对思想文化的同化:
“单向度”的统治变化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与政治领域,在思想文化领域同样也不例外:“利用宣传手段来改变世界,这样做该有多么荒唐啊!宣传把语言变成了一副工具,一种手段和一台机器” 宣传是统治者用来禁锢被统治者思想的得力工具,文化被高度商业化、被无限制的复制,成为一种消费品。统治者乐于通过宣传、发布新闻和制定政策消除文化对立面产生的一切可能,却忽视了“当它嘴里叫着自由的时候,却与自己发生了矛盾” ,而为了摆脱这样的困局,统治者利用技术暗中破坏了文化的基础,他们将生动活泼的艺术作品变成枯燥乏味的洗脑工具,他们利用先进的印刷设备将强制性的政策传播到各处,文化开始被发达工业社会所同化,失去了其原有的价值。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盛行了长期的个人崇拜之风,人们被希特勒的疯狂演说洗脑,宣传成为纳粹德国统治人们思想的必需品,文化也成为与现实偏离的低俗之物,技术理性已经背离了它产生时的初衷。我国在建国初期也曾面临这样的问题,这说明人性的堕落与社会的进步是联系在一起的,极权主义的发达工业社会的出现具有其必然性,被统治者的同化经历同样具有其必然性。技术的革新取代了人的价值,模糊了人的本质,成为统治者非出于善意管理社会的工具,人逐渐沦落为社会的奴隶,整个社会陷入停滞不前、自我满足的泥沼之中。
4. 对西方哲学的同化:
语言分析哲学和实证主义哲学的兴盛标榜着单向度哲学存在的合理性,它们本身就是单向度的哲学。哲学已经不再被用来唤醒人类意识、寻求人性解放、消除非理性认识,而是成为统治阶级操纵一切的思想工具。语言分析实质上是指将普通语言中表达的内容进行抽象,再将其固定到已确定的话语领域,人们在收看电视节目、收听电台节目、阅读报纸杂志、与人交谈的过程中,使用的全部都是他们从大众媒介中获取的特定语言,是被统治阶级打上记号的为了让全体社会成员习惯并服从的抑制性语言。实证主义哲学将现象作为研究的对象,以现象论为理论出发点,认为通过现象归纳就能获得科学定律,拒绝通过理性把握事物而是倡导通过观察去了解客观环境和外在事物。人们在实证主义哲学的引导下必然会走入统治者构建的单向度体系,在充分了解外部环境后,对于被统治阶级而言,极权主义社会所展现的方方面面都是合乎社会秩序的,甚至可以由此概括出发达工业社会发展的最优形态,排除一切异己的可能性。
“同化是指文化环境不同的个人或团体,与另一不同的文化模式相接触,融合成为同质的文化单位。” 换言之,同化的内容体现在方方面面,同化的过程是缓慢且彻底的,它是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磨合的过程,是对思维模式、行为习惯、政治体制、社会环境等要素做出的趋同性改造。极权主义对以上四个方面的同化加速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单向度的社会中充斥着单向度的人,单向度的人汲取着单向度的文化、表达着单向度的思想,单向度的哲学成为人们认识单向度世界的单向度方法论,单向度的枷锁捆绑自由的社会与自由的心灵。
三、 马尔库塞单向度思想的局限性
(一) 技术理性
马尔库塞将“单向度”产生的原因都归结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他认为是技术吞噬了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让他们沦为大机器生产环境下被囚禁的奴隶;是技术将资本主义制度神化,以压倒性优势推翻一切对立面的存在;是技术使腐朽文化广为流传成为廉价的复制品,污染了人们的耳朵和心灵,沉迷于虚假的精神满足。虽然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是推动经济飞速前进的最直接因素,如果没有第三次科技革命,或许整个世界都还沉浸在两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阴影中,更不用说国民经济的增长。可是这种畸形的、异化的技术革新并没有作为一种改革手段而被投入于社会的改良进程中,反而成为壮大统治阶级欺压被统治阶级的工具。辩证的看待马尔库塞的观点,并且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确实不难得出“是科技革命点燃了矛盾的导火索”的结论,可是当我们深入探究其内因时便会发现:“单向度”的产生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相互作用下的必然结果。技术理性的革新伴随社会物质需求的增长一定会出现,以先进科技为依托的新经济时代一定会到来,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资本家的垄断统治时期也会接踵而至,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统治者必须巩固自身地位攫取整个社会的财富,由此压制性的社会也必然的会产生。这一切的发生只是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而已,如果就此而否定技术理性存在的合理性,未免过于牵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同样的,社会意识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单向度”之所以产生并长期存在,是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 制度缺陷
马尔库塞认为无产阶级与资本主义制度的一体化并无不妥,因为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无时无刻不在面临困窘的境况,广大无产者是发达工业社会的“弃儿”,他们只是依靠微薄劳动力赚取工资的可怜人。大机器的投入取代了他们赖以谋生的工作,社会地位的低下使得他们得不到足够的社会福利保障,在马尔库塞看来被资本主义制度同化是他们的必经之路。这样设身处地的观点是马尔库塞详细分析社会现实与发展前景后做出的合理解答,然而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却没有被充分的分析:首先,两极分化是实行资本主义的必然结果。资本家对于工人阶级的压榨是巨大的,就算是将无产者与资本主义制度一体化也很难改善无产者贫困的生活现实。因为统治者抵制一切对立意见的提出,无产阶级已经退化,无产者仅凭借自身力量是很难改变被先进技术取而代之的社会地位的,两极分化只会越来越剧烈。其次,资本主义社会标榜的民主是其核心矛盾所在,他们狭义的将民主定义为一种所有人都具有的同样的权利:收听广播就是再民主不过的事,社会中的一切人,不论属于何种阶级都有权利收听几乎完全雷同的节目,私人电台在这一过程中被取缔;高端艺术也是如此,因为资本主义统治者认为社会大众普遍享有欣赏文化艺术的权利,所以文化成为一种低端消费品,高端艺术也不再属于少数阶级所有,它们开始被同化并用于锈蚀人们的大脑。强权主义抑制性的管理着整个社会,社会分工的单一化、极权统治的独裁性、人民不知所以的安于现状加速了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的爆发。“由思想者来决策,由管理者来组织,由人民共同参与”才是一个社会得以良性发展的关键,马尔库塞始终没有运用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来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的弊端,因此他只能悲观的认可同化的效用。
(三) 文化革命
“利益群体总喜欢从技术的角度来解释文化工业” ,马尔库塞也认为思想的堕落与科技的进步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文化工业中,个性成为一种幻象,个人似乎已经不再是他们自己了,“个性不过是普遍性的权力为偶然发生的细节上的标签” ,文化开始被大量的复制,成为宣传统治者思想的低廉消费品。艺术也不再是极少数人的专利,高层文化不再是一个阶级的象征而成为具有普遍性的大众文化的组成部分。在马尔库塞看来,要打破这种畸形的文化现状必须要正确认识文化的实质,进行彻底的文化革命,对现存的意识形态加以批判。马尔库塞只是看到了最表面的文化危机而忽视了文化作为一个阶级的核心思想,其背后隐藏了什么。阶级斗争才是真正解放人类的出路,多向度的社会已经被单向度的社会取代,统治阶级压制被统治阶级一切可能的斗争行为,在经济上他们占有垄断的地位,不断地榨取劳动力创造的剩余价值;在政治上他们否定多元派别的存在,资本主义制度以压倒性的地位同化着整个社会;在文化上他们宣扬错误的思想,消灭人的个性,鼓励人们追求普遍性的趋同文化,强行灌输与现实偏离的禁锢思想。文化只是统治者的洗脑工具,并不是导致这一切产生的原因,所以单纯的对文化加以改造,否定主流大众文化、进行文化革命,是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危机的。阶级斗争是解决对立阶级之间矛盾的基本手段,其根本特征在于不同阶级间经济地位和物质利益的对立。在阶级社会中,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势必会产生不同阶级之间的对立与斗争,发达工业极权主义社会的出现必然导致单向度阶级形态的顺势产生,无产阶级在受到资产阶级长时间的压迫后,选择阶级斗争才是寻求解放的最佳途径。
由此可见,我们应当辩证的看待马尔库塞的观点,抓住导致问题发生的最核心因素。不可否认科技的进步确实带给这个社会大量的财富,福利政策的提出也具有很强的社会先进性,但是统治者利用强权建立单向度社会的行为在很大意义上阻碍了一个社会的自由发展。马尔库塞始终关注人的本质及人的价值,人性的解放一直都是他推崇的观点,在亲身经历这场时代的变革后,马尔库塞将他对科学技术的批判发展到极致,他认为导致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根源在于科技的进步,其实某一种阶级、某一种制度、某一种社会的出现都有其历史背景、社会环境、意识形态的多重作用,虽然最终马尔库塞并没有从历史的漩涡中跳出来,站在新的高度去重新审视“单向度”产生的根源,但其批判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四、马尔库塞批判性观点的归宿
马尔库塞在替代性的选择问题上具有很强的乌托邦色彩,他的核心思想是建立在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批判基础上的,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过度异化了的社会,由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是历史的必然趋势。马尔库塞继承了马克思的批判精神,并深化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认为目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程度是深层次的,它不仅仅作用于人的肉体,更腐蚀着人的精神。他同时也继承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认为只有依靠被压迫的工人阶级和年轻学生才能真正获得人性的解放。
纵观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历史进程,不难发现其中很多的矛盾冲突都是阶级斗争的结果,人们在迎来经济崛起的新时期的同时,如果能更加理性的看待问题,或许就不会出现极权主义制度下抑制性的单向度社会。在技术理性的引导下,资本家如果能收敛自己贪婪的欲望,在引进大机器生产的同时,投入更多的资金培养科技人才、提高工人阶级待遇,将人工劳动与机器运作更完美的结合,也许科技革命会带给人们更多的收益。如果垄断统治能够被及时的遏制,资本主义制度自身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就会被克服,两极分化将不再成为犯罪、阶级斗争的诱因,一种公平竞争的经济秩序将会显现。如果无产者并未被资本主义制度强行同化,而是找到一种更加包容、更加理性的政治秩序,也许那种舒舒服服、平平稳稳、合理而又民主的自由社会会加速到来。如果文化没有成为统治者的宣传工具,人们在被迫洗脑时敢于去反抗、批判,那么单向度的思想也不会一度成为阻碍个性发展的精神障碍。
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早期的“单向度”已经被多向度取代,科技依旧在日新月异的发展,整个世界迎来经济繁荣的又一个新时期。首先,在经济上:各大经济主体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与过去的极权统治不同,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已经成为历史,借助于科技人才和先进手段,经济的多元化推动整个世界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其次,在政治上:多党派参政议政成为主流,摒弃了过去单向度的盲目崇拜及强制性的肯定性思维;社会福利制度走向一个新的高度,切实给人民带来福祉;法制体系的健全、法治建设的进步,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保障;政府职能的完善、社会管理方式的科学化,使得整个社会走向一个平衡的维度。最后,在思想文化上:个性化思维的不断拓展重新定义人的价值,大众媒介不再是文化统治的工具,而成为宣扬自由思想途径,人性得到最大程度上的解放。
五、结语
不同于20世纪西方普遍存在的对于极权主义的批判性理论,赫伯特·马尔库塞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后,意识到发达工业社会是一个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它是统治者用来压制人性本质的利刃。哲学是一门抽象的科学,若不与实际的生活经验和材料相结合,便容易脱离现实,成为无用之学。马尔库塞立足于实际,通过对现实历史环境及政治环境的深入剖析,他提出:“人们早就已经适应于这种控制的接受器,决定性的差别在于把已有的和可能的、已满足的需要之间的对立(或冲突)消去”。马尔库塞从社会到个人、从政治到经济、从自我到他人、从观念意识形态到物质现实生活这四个角度角度,阐释社会与国家的一体化、个人与社会的一体化、个人与他人一体化,以及个人思想与行为的一体化。他既反对改良主义“走议会道路”的狭隘论调,又不主张凭借暴力革命镇压,而是主张用“非暴力的反抗方式”取而代之,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一切加以拒绝和抵制。
现代工业社会技术的飞速革新给予人们以无限的自由,但也将种种无形的压制抛给人们,这种畸形的社会氛围造就了沉迷于物质生活,毫无精神生活,丧失创造本性的单面人。马尔库塞试图在弗洛依德文明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将理性文明与非理性爱欲协调一致的新型乌托邦,实现“非压抑升华”。在《单向度的人》中,他批判艺术的大众化和商业化使美学思想成为抑制社会进步的工具,在《审美之维》中则认为,艺术(主要指先锋艺术)自动地对抗现存社会关系并加以否定和超越,倾覆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及普遍经验,促成完整人的再生。他认为艺术具有对现实的肯定性与保守性以及对现实的否定性及超越性。马尔库塞认为艺术和革命可统一于改造世界和人性解放的活动中,它用新的美学形式来表现人性,以唤来一个解放的世界。美学是摆脱压抑社会的唯一学科,是单向度社会中双向度的批判形式。
马尔库塞始终没有摆脱悲观的情绪,在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中,在单向度的社会中,技术理性操控了人们的灵魂。这个被极权主义控制的社会像枷锁一般束缚着人们的身体和精神,但也给后人以警醒:科技的进步、经济的腾飞确实会使人们陷身于欲望的囹圄,但精神上的盲目服从却不是必然,思辨的头脑应该保持清醒,人们断然不能成为压制自身的工具。马尔库塞看到了致使极权主义出现的片面因素,却忽视了人作为活动主体在主观上的选择失误。其实,真正压制人性合理化发展、贬低人的生存价值的主体不是技术理性,而是人本身。他们主动选择去压榨自己的同胞,去愚弄自己的同胞,科技反而成为不负责任的借口、抑制一切的根源。将手工劳动转化为积极的脑力劳动,还是将手工劳动转化为被动的精神服从,成为解决单向度的关键。
注释: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刘继译.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3-5,205-230.
[德]黑格尔著.范扬、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5-6.
[德]卡尔·马克思著.陈启修译.资本论.北京:北京出版社.1930(第五章).
[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尔道诺著.渠敬东、曹卫东译.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08-140,238-240.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264.
参考文献:
[1]李国山、王建军、贾江鸿,等.欧内哲学通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
[2]肖前、陈晏清、黄楠森,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第九章,第十章).
[3][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4]程巍.否定性思维:马尔库塞思想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王凤才.马尔库塞非压抑性文明论研究.山东大学学报.2003.
[6]张和平.马尔库塞批判社会理论的哲学基础探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