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时政综合 > 法制与社会

社会主义价值观与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刍论

社会主义价值观与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刍论

摘 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几经涤荡,层层冲刷出最具有时代精神的核心要义,在“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同时“不忘本来”。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根脉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文化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生生不息的智慧源头以及文化供养。创造性转化并不是简单的截取重组,而是将文化符号一个个挖掘剖析出来,以质素的方式转化为具有新时期属性的文化。本文梳理各时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侧重方向,分析了习近平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创造性转化的内容,目的在于将创造性转化的模式运用到更多的领域中,使中国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创造性转化 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简介:殷洁,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10.35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新时期所凝练的主流精神及道德指向。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明晰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二者间的区别。价值观是一个人对于事物的评判标准和主观倾向。而核心价值观是价值观最重要的内涵,其价值原则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具有相对稳定性,为价值观提供正确的方向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尽管是新时期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价值导向,其中具有“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成分,但是也包含了“不忘本来”的成分 ,其背后的文化积淀与历史底蕴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它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产物。

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机制思考

创造性转化较早由林毓生先生提出,这个概念出现在为参加“‘五四运动五十周年纪念研讨会”而作的文章中。五四时期奉行的是文化一元论,认为中国文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蕴含的每个部分都是相互关联的有机存在体,那么如果其中一个部份需要被淘汰,整体只能随之淘汰。当然,那时的青年们不是否认所有的传统文化,他们承认其中也有好的文化,例如“仁爱”。但又即刻强调,这些文化资源与品质是全人类普遍共存的,是“世界文化的公分母”,不是中国特有的东西。 这种全盘否定的思想到底来源于何处呢?一是中国青年急切的入世使命感,他们牢记儒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将国家兴亡视作自己的使命。面对外来冲击和内部腐化,他们急切的想要改变。于是他们将去毒瘤的手术刀指向了整体的中国传统文化。问题在于并不是所有的中国传统文化都需要被摒弃;二是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固执”,说起中国传统文化离不开儒学文化的影响,中国处于儒学文化的“内核区”,日本处于“外缘区”,这种外缘化为日本带来了无限的可能,而中国固守于自己的文化精神,面对新时代与新需求很难去做出改变。可以说“核心化”,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也可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局限。

面对这种极端思维,林毓生先生提出了创造性转化,“把一些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符号与价值系统加以改造,使经过创造性地转化的符号与价值系统,变成有利于变迁的种子,同时在变迁过程中,继续保持文化的认同。” 一定的意识形态——文化,归根到底是一定经济政治的产物。传统文化的生长环境是农业文化,同时也是宗法制度基础上的血缘文化。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地被深化自然经济下的封闭化与封建化。列宁说:“千百万人的习惯势力是最可怕的势力。” 而邓小平在改革之初就意识到“小生产的习惯势力和官僚主义的习惯势力,还顽强地纠缠着我们”;“这种习惯势力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求发展,不求进步,不愿接受新事物。” 我们要打破这种习惯势力,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意识到在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有珍贵宝藏也有污浊泥沙,我们正是要去除那些与现代社会冲突且拒绝适应的元素,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注射到新思想中,打破思想僵化的壁垒。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必然是需要时间的,切勿操之过急,林毓生先生说要“比慢”,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既需要数量的累加,又需要质量的提升。我们要做的是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选择传统文化,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但不盲目崇拜和追随。

二、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贯穿在近代以来价值观嬗变之中

提到毛泽东同志,最能体现他核心思想的是“为人民服务”,他找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价值的共通点,于是将两者有机融合,在“人本思想”中注入民主思想。然而在这条崎岖的道路上,因为制度的设计以及片面强调生产等原因,没有真正实现毛泽东所想的人本思想。随着时代的进步,邓小平时期强调的是民主法治的建设与经济建设两手抓,两者互为前提,也互为强有力的支撑。完善健全的法治是保障人民民主以及经济建设发展的前提,有了民主,人民才有了表达言论的自由,思想才不会受到禁锢。而这种民主的激发也离不开经济基础的基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发展是国家发展其他事业的根本与保障。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入了一个文化创新发酵膨胀的时代,许多关于文化发展方向的争论层出不穷。“中体西用论”、“西体中用论”、“反传统主义”、“新启蒙论”、“批判继承论”、“综合创新论”等等思想观点都提了出来。

随着中华民族主权的逐渐统一与经济的蓬勃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也在慢慢改变。到了江泽民时期,人本思想被挖掘了出来,他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人民放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上。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就有重视民本思想的言论,“民惟邦本”是古代君王千百年来凝练出的智慧,只有听见人民的声音,满足人民的需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点才能真正强国固本。面临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环境必然会有所矛盾。科学发展观作为胡锦涛时期核心价值观的产物,体现了人民对于环境的关注和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天人合一”,其实就是提倡要遵循自然规律,与天地万物达到和谐一体的程度。传统文化还时刻警醒世人背离自然的规律去强行获取自己的欲望,只会伤害了自然并且也伤害了自己,让中国人在无形中处于一种敬畏自然的心理。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将这种敬畏的心理科学化、可操作化,其强调的是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损害后代人利益的发展。中国人向来以“和”为待人处事的信条,这一理论的提出是发展与环境谋求和谐共处的对话,是对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如何平衡的思考。

三、当代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传统创造性转化元素剖析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智慧的结晶,更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二十字箴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概括了当代国家和人民需要秉持的民族精神和个人品德。把富强作为国家的第一要务,是因为国家的强盛才能为公民带来平等自由,享有民主的生活。孔子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孔子清楚的认识到求富是人们普遍而正常的心理,而邓小平同志也说过社会主义的特色是富而不是穷。国富才能提供完备的法制、自由平等的权利,而民富才会会有追求更高精神境界的能力。儒家思想中也认为国富的本质是民富。民主的实现一方面需要制度的保障,另一方面需要人民意识的觉醒,“和”是中国人最崇尚的文字和态度,和谐是中国人从阴阳五行、太极八卦中悟出的真理。当代提出的和谐便是延续这古人的智慧,倡导遵循世间万物自己的生长轨迹去发展,尊重自然的定律,才会获得和谐共生的局面。文明包含的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和谐包括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社会层面给予公民自由的空间,平等的权利,那么这个社会一定是一个能做到公正,拥有健全法制体系的国家。对于公民的首要要求是爱国,自古以来,爱国早已成为了优秀传统,这是对于国家最真切情感的表达。其次就是要在社会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完成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诚信友善的对待他人。孔子云“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与今天我们对于自由的理解不谋而合,自由是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不超过既定的范围和界限,这种自由不是毫无章法和限度的自由,而是在不影响国家以及他人下的自由。平等和公正在孔子的言论中也早有体现,《礼记》中说“天下无生而贵者”,既天下没有哪个人生来就高人一等,儒家看中的事一个人的品行道德,而非这个人的出生地位。平等和公正观念的提出是激发人民对于自身权利的诉求与渴望,人民心里有这个意识就会去追求。法治的提出则是为了确保自由、平等和公正拥有强硬的后盾力量,保证这三种权利的实现。中国很早就有了法的概念,但是没有切实履行法的内涵与要求,过于重人情轻礼法。现在的法律概念要求完善法律体系,已更加强力有效的手段保障更多的权力、实现更多的权利。爱国思想最早出现在《战国策·西周策》一书中,“周君岂能无爱国哉”。爱国是每个人爱自己的家爱自己个体的大前提,国家是每个人身后坚实的依靠,每个人身上都被赋予了国家的属性。敬业是建设国家、实现自己价值的途径,通过这条路将自己隐化成为奔流大江中的一滴水滴,一滴水滴不能创造历史,但是汇聚在一起就可以创造奇迹。除此以外,诚信和友善是对于品行的考验,诚信不单单是对他人诚信,同时也是对自己的诚信,这种诚信的环境一旦形成,人们会因为外界的压力而约束自己的行为,从外而内的规范自己的行为。友善也可以理解为“和”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古人谦谦君子雅韵之风一直是当代所需找回的礼仪,这无疑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营造和谐环境的氛围。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四、结论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后人从中源源不断的挖掘文化宝藏,这些宝藏或直接搬运到现代文化中来,或经过探索尝试进行创造性转化成为文化现代化的源泉和一部分。这些文化其实早已印刻在我们的思维模式以及行为模式中了,它们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当然,传统文化中良莠不齐存在着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渣滓,我们在进行创造性转化的实践中要能分辨出精华与糟粕,择良者转化成的和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养分。新时代的文化创造绝不是简单的搬运重组,而是经过不断探寻和反复验证的创造性转化,同时它不仅仅站在历史与当代的角度,更要有放眼未来的格局,将民族性与世界性融合在文化再创造的洪流中。

注释: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社北京2016-05-18.

盛邦和.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2-40.

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435.

《列宁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6.24.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3.162,142.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514159.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