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从《论语》可以看出,“礼”和“仁”是孔子的政治思想的核心。其中,“礼”是制度规范和行为准则,也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仁”是道德修养与最高价值,也是“礼”的内在的精神境界。“礼”与“仁”互为表里,成为孔子政治思想的提纲挈领。
关键词 论语 孔子 政治思想 礼 仁
作者简介:吴冬君,江苏师范大学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政治哲学。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12.007
一、“礼”的内涵
孔子一生孜孜于“克己复礼”的政治理想的实现,在孔子的政治思想中,“礼”既是理想的社会制度,也是有助于人们提高修养的行为准则,整个社会遵循着“礼”的规范有序进行,是否符合“礼”成为实现一般道德的基础。与孔子抽象的“仁”的概念相比,“礼”更为具体。
(一)“礼”是制度规范
从宏观角度来说,“礼”首先是社会制度规范。《论语》充分体现了孔子的社会制度思想。
孔子最为推崇的,是周礼,孔子一生所致力于“克己复礼”,就是要通过约束自己从而恢复周礼。在《八佾篇》中,孔子盛赞了周礼,表达了自己崇敬的心情:“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可见,孔子对于“礼”充满了理想的激情与热爱。在这里,孔子在肯定周礼的同时,也肯定了周礼对于“二代之礼”的借鉴,孔子对于社会制度发展的规律有着清晰的认识。
尽管孔子推崇周礼,但是孔子并非是一个泥古不化者。他认为社会制度的嬗变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有所损益是正常的。《为政篇》中,“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孔子认为,在社会治理中,一定要遵循制度规范,也就是“礼”的原则,身为统治者尤其要以身作则。在《泰伯篇》中孔子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一旦没有了礼作为基础,一般的道德规范就会难以发挥作用,社会就会出现混乱。而要让社会井然有序,作为统治者的“君子”就必须以身作则。
孔子甚至认为,“礼”在社会中的地位要超过君主。他在《八佾篇》中说:“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夷狄没有“礼”的制度,在孔子看来,他们即使有君主也比不上没有君主但是有礼制的诸夏。随着周天子的势力逐渐减弱,周礼的执行渐渐地出现了混乱,诸侯、贵族僭越礼制的行为愈演愈烈,到了孔子的时代已经到了“礼崩乐坏”的地步。孔子对于社会制度的嬗变有较为清晰的把握,但他同时又表现出一个理想主义者坚定的捍卫态度,希望社会行严格按照周礼制度运行。然而周王朝的衰败已不可避免,与之伴生的周礼终究难以逃脱分崩离析的命运,无论孔子怎样批判贵族的越礼行为,这一趋势都无法改变,我们只能为孔子的理想主义情怀致上崇高的敬意。
(二)“礼”是行为准则
“礼”从宏观的角度来说是社会制度规范,落实到细节,“礼”则是个人的行为准则,规定着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的原则。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认为,“礼”是人立足社会的基础,无论身份尊卑,都是不可忽视的行为准则。
孔子认为,应当先学习礼乐再出仕。他说:“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吾从先进。” 相对于先做官再学习礼乐的卿大夫子弟,孔子更倾向于先学习礼乐后做官的一般士人。可见在孔子心目中,对礼的掌握比出身更重要。
“礼”在君臣关系、父子关系、人际交往中都起到规则规范的作用。
君臣关系中,“礼”起决定作用。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君与臣在这里是对等的关系,君主只有以礼待臣,臣才能以忠事君。
孝道也要以“礼”为原则。《为政篇》孟懿子问孝一节,孔子强调子女事奉父母一定要依礼而行,无违于礼:“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问:‘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日常的人际交往中,“礼”也规定着人们的行为。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孔子描述了射礼的要求,即使是比赛射箭这样的日常行为,也要有礼可循。
(三)“礼”的原则
孔子对于“礼”的原则在《论语》中多有论述。
“礼”的原则首先表现为一种自我约束。“礼,与其奢也,宁俭。” 诸侯贵族之所以越礼,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进行有效的自我约束。
“礼”的原则其次表现为礼让的精神。“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礼让为国,如礼何?” 如果缺少了礼让的精神,则礼也不成为礼了。孔子对礼让精神的强调还体现在射礼等论述中。
“礼”的原则还表现为虔诚恭敬。“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如果表面上做着礼的行为,但是内心却没有虔诚恭敬,那么礼也就失去了意义,孔子不愿意看到这些虚伪的行为。
二、“仁”的内涵
“仁”是“礼”之外孔子政治思想的又一个核心,如果说“礼”是孔子政治思想体系的框架,那么“仁”就是孔子政治思想体系的内容,遵循“礼”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仁”。
孔子认为,智慧的人应当去追求“仁”,要选择和有仁德的人做邻居。“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如果不选择有“仁”的地方居住,那么这个人无论如何都是称不上智慧的。
“仁”能够给人带来身心的宁静和利益。“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没有仁德的人无论是处在困窘的逆境还是舒适的顺境都很难身心安定,因为没有足够高的“仁”的修养,往往陷于自心的负面情绪中。相反,有仁德的人能够以“仁”作为身心的安顿处,而有智慧的人能够以“仁”来利益自己和他人。正因为仁德能够带来智慧和利益,所以君子应当矢志不渝地追求“仁”,即使深处困境也不能放弃对“仁”的追求。
(一)“仁”是道德修养
“仁”首先是个人的自我道德修养。孔子眼中的仁者具有勇敢、谦逊、宽容、恭敬、体谅、忠诚、博爱等美德。
遇到困难迎难而上是勇敢,事情成功后不居功是谦逊。仁德的人在面对困难时会迎难而上,当事情成功后又悄然隐退,不以有功自居。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有仁德的人对于一切人一切事物都保持一个恭敬肃穆的态度,能够推己及人,不强人所难,无论居于何种位置,都对别人没有怨恨。这体现了一个仁者恭敬、体谅、宽容的美德。
(二)“仁”是最高价值
在孔子的政治思想中,“仁”作为最高价值,统领着一般道德规范。 “仁”在孔子政治思想体系中最高价值的地位在《论语》中多有体现。如,前文所说的仁者勇敢、谦逊、宽容、恭敬、体谅、忠诚、博爱等品质都是被“仁”所统摄的。
《里仁篇》中说:“好仁者,无以尚之。”在好仁者眼中,没有任何事物可以高过“仁”的价值。
“仁德”超越一般意义上的贤能。《公冶长篇》有这样一段对话。“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孟武伯问孔子子路是否称得上仁,孔子回答说子路具有治理千乘之国的能力,但是他不知道这样能否称得上仁德。接下来,孟武伯又问冉求和公西华能否称得上仁德,孔子在分别肯定了他们的行政能力后,又都表示不知道这样能否称得上仁德。“仁”作为最高价值,还体现在它是很难达到的。孔子说,在他的众多弟子中,也只有颜回能长久安住于“仁”的境界中。
(三)“仁”的实现途径
“仁”是应当追求的,然而“仁”的境界又很难企及,那么对于多少人来说,仁德的修养该从哪里下手呢?
《论语》中,孔子表示,所有的人都有可能达到“仁”,达到“仁”的条件有三个,一是努力践行“仁”,二是从实际出发推己及人,三是与仁者为友。
孔子认为,仁德是可以通过努力达到的,之所以仁者鲜见,是因为没有尽力践行“仁”的精神。“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只要尽心,任何人都可以在一天中处于“仁”的境界中。
实行仁德要从实际出发推己及人。“仁”的境界固然高远,然后践行仁德的路却是从脚下开始的。仁者能够推己及人,从自己的所欲而了并满足别人的需要,这是实行仁德的途径。“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而且,“仁”与人从不遥远,“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三、“礼”与“仁”的关系
《论语》对“礼”与“仁”关系的探讨是从《诗经》中一段优美的文字开始的“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夏问孔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是什么意思,孔子回答说是打好白色的底子再涂上鲜艳的色彩,子夏恍然大悟,问孔子这是否指仁义在先而礼在后,孔子很欣慰,说可以与子夏谈《诗》了。
所以从这里我们能看出孔子对“礼”与“仁”两个核心概念的关系的认识,那就是“仁”的逻辑先在于“礼”,更为核心与关要。“礼”是 “仁”的外在表现形式,“仁”是 “礼”的内在的精神境界, “礼”与“仁”互为表里,成为孔子政治思想的提纲挈领。
“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仁”是“礼”的目的,“克己”的目的在“复礼”,而一旦完成了外在的“克己复礼”,“仁”也就体现出来了。“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四、结语
“礼”与“仁”的概念及其之间关系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孔子通过对“礼”的概念阐释,完成了对理想社会政治伦理秩序的构建,并意图通过“礼”来维护社会的有序运行,实现“仁”的终极理想。孔子通过对“仁”的概念阐释,完成了对理想社会政治伦理思想的构建,为“礼”提供了精神支撑。作为一对互为表里的概念,在孔子学说里“礼”与“仁”相互依存、相互辉映,凸显了孔子的政治思想的层次感,也使得这一伟大的学说更为深邃丰满。
注释:
陈晓芬、徐儒宗译注.论语·大学·中庸.北京:中华书局.2011.32,24,89,26,28,43,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