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兴耀+计琰翔
摘 要 本文阐述了54式手枪发射进膛痕迹形成的机理,并分析不同的因素对进膛痕迹形成的影响。在实验部分对60枚51式7.62mm手枪弹进膛痕迹进行分枪分弹的细致分析,根据发射顺序,研究弹头的进膛痕迹,分析出这些痕迹变化的规律和特点,进而可以由枪弹的弹头进膛痕迹判断子弹的发射顺序。射击的顺序的判断,可以更好地确定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以及现场重现、司法审判提供一定的依据,更有力地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提高破案率。
关键词 54式手枪 弹头 进膛痕迹 射击顺序
作者简介:高兴耀、计琰翔,江门市公安局蓬江分局,痕迹检验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痕迹检验。
中图分类号:D91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12.127
一、实验原理
(一)进膛痕迹形成机理
进膛痕迹,是指在进膛过程中形成的痕迹。是弹头同枪支的枪管、机匣的导弹斜面及其上棱边;节套固定销上表面;枪管尾端面切口边缘;弹膛内壁的突棱,凸点和定位口沿;枪机下表面前端突起;弹匣前侧壁上端口沿等几个部位,发生了印压碰撞、摩擦、旋刮等不同机械作用而形成的。进膛痕迹包括枪机下表面痕迹、导弹斜面痕迹、膛内壁上表面痕迹、弹膛定位突起痕迹等。
(二)影响进膛痕迹变化的因素
1.枪弹上膛方式不同对进膛痕迹的影响:
如果枪膛内没有子弹,射手手拉枪机或套筒把子弹装入枪膛内与持续射击时枪击自动复进把下一发子弹推入枪膛,在这两种情况下,子弹的速度和轨迹是不一样的,这样导致了磕碰痕迹的形态也会不一样。手动上膛时,手拉动枪机后座速率比较小,枪机复进的速度主要来源于复进弹簧拉伸释放的弹性势能,所以照成的弹头痕迹面积小而浅。而通过火药气体作用自动上膛时,枪机的后座速度比较快,枪机与机匣发生碰撞,机匣座给予枪机反作用力,枪机复进的速度来源于复进弹簧拉伸释放的弹性势能和机匣反作用产生的瞬间冲量,这样照成的弹头痕迹面积大而深。
2.推弹阻力对进膛痕迹的影响:
不同枪支的弹匣的托弹簧弹性系数不一样,弹匣装弹数量影响摩擦系数大小,从而导致待进枪弹在由弹仓被枪机推出所受阻力大小也会影响进膛痕迹。托弹簧弹性系数大,容弹量多,弹仓的摩擦系数大,枪弹与扣弹齿之间的压力越大,产生的摩擦力也越大,从而导致进弹速度减小,形成痕迹小而浅;反之,托弹簧弹性系数小,容弹量少,弹仓的摩擦系数小,枪弹与扣弹齿之间的压力越小,产生的摩擦力也越小,进弹速度快,形成痕迹大而深。
(三)弹头进膛痕迹区分射击顺序的理论分析
枪弹进膛速率的差异导致碰撞瞬间冲量大小不同,形成的进膛痕迹的形态也不同。而首发子弹是人工进弹,第二发开始自动进弹,靠火药燃烧气体膨胀迫使枪机后退、复进,然后上膛,这种靠火药气体的力量推弹进膛其速度远远大于手动推弹进膛,所以首发子弹弹头进膛痕迹和以后发射的子弹弹头在进膛痕迹的反映上肯定不同。同时枪支在连续射击时,其弹匣内的子弹数量持续减少,使得托弹簧逐渐伸张,弹力相应逐渐减小,弹匣各部件对待进膛子弹的摩擦力也相应减小,导致每后一发子弹的进膛速度都快于前一发的速度,从而使得进膛痕迹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以上两点,为通过进膛痕迹区分射击顺序提供了理论依据。
1.磕碰痕迹区分射击顺序的理论分析:
导弹斜面痕迹是子弹弹头顶部与枪管导弹斜面撞击时形成的,54式手枪弹头上平均离弹顶1.18mm的5时位或7时位处出现碰面痕,痕迹形状为椭圆或者类圆形,痕迹面积大小平均为0.8mm€?.31mm。其痕迹的深浅和受力的大小有关,受力大则痕迹较深,受力小则痕迹浅,由此可以区分出其射击顺序。
2.弧形部磕线痕,磕眉痕区分射击顺序的理论分析:
枪弹进膛后,弧形部末端柱形上端与弹膛定位突起(上磕线痕)和斜肩(下磕线痕)撞击时形成。位于6时处。距弹尖5.17mm-定位,距弹尖6.91mm-斜肩。横向磕线状6~9时位1.36€?.25mm 3~6时位1.3€?.9mm。根据其面积大小和表面深浅可以判断受力轻重,面积大,痕迹深则弹头进膛时受力大,反之则受力小,由此可以区分出其射击顺序。
二、实验部分
(一)实验器材
54式手枪10把,弹匣2个, 51式7.62mm手枪弹共140发;灯源一台,南立体显微镜一台;数码照相机一台,记录用表格若干。
(二)实验步骤
1.射击弹壳的提取及编组:
本论文的实验样本在射击靶场内进行收集,每一支枪分别进行3次装弹射击。对于第一把枪,第一次,往弹匣里面上一颗枪弹,上两次膛,枪弹就会被抛出来。收集枪弹,用纸巾包好,记录为第一发;再重复一次收好。第二次,往弹匣里上两颗枪弹,上膛发射一颗,再上膛枪弹被抛出。收集包好并记录为第二发;再重复一次。第三次,往弹匣里上三颗枪弹,上膛发射两次,再次上膛,枪弹被抛出,收集包好并记录为第三发;再重复一次。为了防止弄乱不同的枪支发射枪弹,把这把枪发射的枪弹全部收集再同一个信封,并在信封上写下枪号,就是这样,这把枪为完成实验。如此循环,把十把枪的发射子弹按顺序收集好。
2.枪弹弹头痕迹的观测:
通过对样本的观察发现,枪弹的发射顺序对弹头上的磕碰痕迹和磕线痕迹的影响较大。因此,本文主要对磕碰痕迹和磕线痕迹进行了观察。
为了使研究规范标准,我们采用时钟相结合的方法,对出现的弹底痕迹进行定位,加以观察研究。由于54式手枪枪弹的磕碰痕迹及磕线痕迹反映明显且位置相对稳定,我们主要定位弹头上的磕碰痕迹及磕线痕迹。将弹头面和侧面投影在立体显微镜,观察其痕迹特点和规律。
三、结果分析与讨论
主要痕迹反映射击顺序的规律特点:
(一)弹头磕碰痕迹
弹头磕碰痕迹是弹头顶部与枪管导弹斜面撞击时形成的。54手枪的弹头磕碰痕迹主要呈椭圆形,大致面积为0.85€?.31mm。经观察比对10组60发枪弹的差别,发现:弹头的磕碰痕迹有出现的概率,面积大小的区别。第一发,第二发和第三发的出现概率分别是88.3%、90.2%和97.0%。
从磕碰痕迹出现的概率来区分发射顺序,有表格的数据可知道,他们出现的概率都比较接近,起到区分的能力不是很大。经过比较,他们的发射顺序不同,面积有比较大的区别。
由比较来看,首发的磕碰痕迹为椭圆形,边缘痕迹不整齐,痕迹深度较浅,而且痕迹的长半径很短,看起来,如“半颗米”状。形成这样的痕迹是因为手动上膛,后座速度小,转发为弹簧势能少导致。经统计,出现上述形状的首发枪弹的概率76%。第二发,痕迹变发比较大,磕碰痕呈现线条状,线条边缘整齐,线条的距离相对较长,经统计,出现上述形状的二发枪弹概率为83%。第三发,磕碰痕迹总体呈线状,痕迹清晰可见,深度较深,边缘整齐,线状的头尾距离也拉大,比二发的距离还大。出现上述的形状的第三发枪弹痕迹为87%。
总而言之,从弹头的磕碰痕迹可以判断出枪弹是否所以是首发。痕迹深度浅,痕迹边缘不整齐,而且呈“半颗米”状的,面积为椭圆形,此为区分改枪弹是否属于首发的。第二发与第三发比第二发的区分:线条长度的差别,二发较短,表面较浅。
(二)弹头磕线痕,磕眉痕
弹头磕线磕眉痕迹是枪弹进膛后,弧形部末端柱形上端与弹膛定位突起(上磕线痕)和斜肩(下磕线痕)撞击时形成。54手枪的弹头磕线痕迹主要呈线条型,大致面积为1.36€?.25mm。磕眉痕呈月牙状或者线状,大致面积为1.3€?.9mm。第一发,第二发和第三发的出现概率如下。比对10组60发枪弹的差别,发现:弹头的磕线痕迹有出现的概率,距离长度的区别。第一发,第二发和第三发的出现概率分别是79.2%、79.2%和85.7%。
从磕线痕,磕眉痕的出现概率来区分发射顺序,有表格的数据可知道,他们出现的概率都比较接近,起到区分的能力不是很大。经过比较,他们的发射顺序不同,面积有比较大的区别。
由观察可得:首发的磕线痕迹,线条为比较短,线条边缘比较粗糙,不整齐,痕迹比较浅,经统计,磕线痕出现上述形状的首发枪弹概率为61%,占出现磕线痕出现的次数为77%,磕眉痕迹,呈月牙状,痕迹很浅,呈“大米”状。首发磕眉痕出现的概率不高。第二发,线条痕迹有很大的变发,痕迹呈线状,线条长度拉长,线条边缘整齐,痕迹较深,清晰可见。出现上述的形状的第二发枪弹磕线痕迹次数占出现磕线的次数的概率为85%,磕眉痕迹有月牙状,有线条状,线条的长度相对磕线痕较短。边缘也整齐。第三发线条痕迹痕迹呈线状,距离长,线条边缘整齐,痕迹深,清晰可见。出现上述的磕线痕迹的第三发枪弹磕线痕迹次数占出现磕线痕迹的次数的87%。磕眉痕迹痕迹清晰,边缘整齐,痕迹较深。
总而言之,经统计观察可得,磕眉痕出现的概率不稳定,而且形状基本一样,差别不大,起不到充分的辨别发射顺序。然而磕线痕就可以,出现的概率相对稳定,痕迹差别较大。第一发的磕线痕的线条较短,边缘不整齐,痕迹较浅。这是区分出第一发的重要依据。第二发和第三发的枪弹磕线痕的线条长度长,边缘整齐,痕迹较深。但是第三发磕线痕迹的线条比第二发要长许多,而且痕迹总体看起来细致,这是区分第二,第三发的重要依据。
四、结论
54式手枪由进膛痕迹区分射击顺序,可有以下痕迹判断:
一是弹头的磕碰痕迹。痕迹深度浅,痕迹边缘不整齐,而且呈“半颗米”状的,面积为椭圆形,此为首发的最明显特征,可用此区分该枪弹是否属于首发的。用磕碰痕迹区分第二发与第三发比第二发有点难度,不过也可以区分出来。第三发的线条长度很长,面积大,线条清晰,痕迹细致,边缘平滑。
二是弹头的磕线痕迹。第一发的磕线痕的线条较短,边缘不整齐,痕迹较浅。这是区分出第一发的重要依据。第二发和第二发的枪弹磕线痕的线条长度长,边缘整齐,痕迹较深。但是第三发磕线痕迹的线条比第二发要长许多,而且痕迹总体看起来细致,这是区分第二,第三发的重要依据。
三是对于磕眉痕迹,暂没有发现明显的区分之处。
参考文献:
[1]李德仲、李国安.枪弹痕迹检验技术.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5.
[2]陈建华、李德仲.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大全——枪弹痕迹检验.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