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和简政放权的深入推进,大量职能下放到基层政府,基层政府的职责越来越多,基层干部的权力越来越大,对基层政府权力运行规范和约束显得十分重要,如何规范权力,预防基层权力“任性”,是现阶段经济转型时期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 基层政府 权力运行 制约 监督
作者简介:黄辉,中共黔西南州委党校。
中图分类号:D92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12.214
一、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的重要意义
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共中央提出: “全面深化改革和简政放权”的深入推进,基层政府的职责相对较多,基层干部的权力越来越大,权力规范的呼声越来越高,为了防止权力“任性”,重点解决权力规范问题,大家普遍关注权力制度的建设。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 要加强权力运行规范和制约体系,要构建有效的监督制度,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作风建设,使其成为常态的形式。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我们时代的必然要求,这场改革必然涉及到权力问题,将使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问题更加突出。
二、加强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意义
公共权力的专横与腐败不仅侵犯了法律的尊严,而且导致政府低效无能,权力偏离正轨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因此,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问题已经成为我国行政领域的重要课题。 在当前行政体制转轨的时期,加强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具有重要意义。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具有两面性,使用不当,必然会阻碍社会进步,侵犯人民权利;权力运用得好,就会促使社会进步,为人民谋福利;若权力没有规范和约束,势必会走向贪腐。权力具有的这两个特性是由权力的特性决定的,这是政治国家都存在的一条规则。
腐败意味着权力的变质,是依附于权力而存在的政治行为。腐败的过程就是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
我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腐败猖獗,人民深恶痛绝,人民最关心的焦点就是腐败与反腐败问题,这关系着我国经济发展与改革事业的进步。
反腐倡廉的实质就是对政府权力的控制和约束。腐败是一种全球性的社会现象,动摇各个国家的政权,已成为世界关注的问题。腐败威胁着社会的稳定、和谐、破会社会公平、公正的价值观念,阻碍社会的法治进程。这说明,腐败现象在全球的危害性是多么的严重。
权力变质就是腐败,就是指权力主体不按照权力程序、职责的要求去履行,使其发生偏离,把公共利益转化为私人利益,因此侵害国家的政治环境。公共权力之所以能转换成巨大经济利益,在于它具有的控制性和威力性。在腐败的情形中,公共权力实际上已失去这种特性。但是,公共权力从外相看,还是与其它公共权力联系着,仅从外相难以看出,但它依旧对公共权力起着控制性作用。社会生活中,对权力腐败的有多种,总结归纳有四种最为典型,白色腐败、灰色腐败与黑色腐败和红色腐败,所谓黑色腐败就是权钱交易的腐败;灰色腐败就是法律未能有效规制的腐败,如公款吃喝、公款请客、公款送礼等;红色腐败就是买官卖官的腐败。“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目的是防止权力沦为贪腐官员谋利的工具,看住权力的收益不被执法者所变相“贪污”。从某种意义上讲,腐败是公共权力变质,并且走向极端的形式。
我国现在是不完全的市场经济,处在转轨的时期,权力腐败形式较为严重,也拉大了贫穷程度和富裕程度,使得社会矛盾突出。目前,我国的基层政府权力配置不合理、不科学、使用权力不规范、不透明,也就谈不上法治政府,离法治政府的目标尚远。
从未来发展看,我国将要建设法治经济,腐败严重破会社会主义的法治,我们知道,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治经济讲求的是公平、公正,腐败必然动摇共产党的执政基础。虽然反腐力度前所未有,但目前腐败蔓延势头依然严峻形势,并没有得到完全控制,一挖就是一片,如辽宁贿选案惊动中央、国务院。对于目前存在的腐败窝案,我们要总结经验,加强反腐败宣传,建设廉政教育基地、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方式,促使对权力的敬畏,正确运用权力,但这是一项常抓不懈的任务。这项工作是我国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是时代所迫,必须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坚决纠正“四风”,对我国来说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如何有效控制政府的权力是当前反腐败的重大任务。如何建设廉洁政府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廉洁政府一定是权力受到有效监督、有效约束的政府, 若政府权力不能得到很好的配置、监管,政府官员就会成为资源配置者,而不是市场配置资源,进而导致权力寻租,滋生腐败。因此,政治体制管理改革要对政府权力进行科学配置和监督,目的是实现政府权力之间有效的制约与监督。
三、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中出现的问题
(一)权力寻租
寻租是一种单纯的财富转移活动或非生产性活动。也就是说,这种寻租行为不产生任何财富,也不会使社会进步,相反,它只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对社会危害更大的一点,这种单纯的财富转移一般意味着社会强者对弱者的掠夺,产生强权政府,使社会利益分配和不平等的矛盾更加凸出。权力寻租通常影响百姓的切身利益,是百姓关注的热点,当下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最不稳定因素之一。另外,从客观方面来看,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寻租行为对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也会造成严重的破坏。因此,必须对权力寻租行为进行规制。
1.不健全的监督体系给权力寻租留下空间:
由于对基层政府监管缺失、不到位等,这使得基层政府权力寻租空间较大、机会较多、, 从总体上看,“小官巨贪”情况较为严重,民生民利领域成为“小官巨贪”案件重灾区,这些领域的工作人员通常管资金管理、项目审批等实权,中饱私囊、以权谋利空间很大。
2.权力寻租表现:
一是部分领导干部干工作不在状态,在其位不谋其政,官僚主义、失职渎职较为严重。
二是有一部分官员把手中权力看成自己的,把它作为谋取个人利益的工具,轻微的情形是吃拿卡要;严重的是贪污受贿,走向犯罪的深渊;有的公开索贿,非法获取经济利益。
三是少数人经受不住奢靡之风的侵蚀,生活极度腐化。
四是少数领导履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不认真,搞个人主义、专横。
五是有些领导不严格执行上级的政策,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使得上级政策得不到有效的落实。
六是有的基层领导干部受制于人情陷阱。很多违法乱纪的官员都是因熟人的关系使其走向贪污、受贿等,人情成为他们陷入深渊的“沟”。
(二)决策腐败
决策性腐败,主要是指一些基层党政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的有关决策管理人员,在重大投资项目建设决策中,重大国际贸易活动中,签订履行合同中的决策失误行为。
决策腐败比贪污腐败更为严重,对国家和人民的危害更大,给国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给百姓造成灾难,有些领导决策失误一个项目造成数十亿元的损失。如江苏常州铁本钢铁公司,占地面积6000多亩,4000多户居民搬迁,常州市政府对这个项目违法、违规审批,相关职能部门官员失职渎职,被国务院叫停后,给国家造成几十亿的损失,搬迁百姓无家可归,有的住进桥梁、隧洞、废弃的渔船。
四、对策
(一)坚持简政放权,推行三清单制度
如何简政放权,就是要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这三项制度,通过这个制度把“政府乱作为的手”捆绑起来,让“市场迈开腿”,这就划清了市场和政府的界限,这是简政放权的方法措施。
如何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就是要压缩基层政府的行政审批权,使基层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通过公众参与监督,进一步梳理出需要改进的事项,推动权力下放。 但权力与责任必须对等,奉行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的机制;同时问责机制需发挥有效的作用,惩处到位,对权力有敬畏之心。若权力没有有效的追责机制,势必会导致权力异化或者乱作为的现象发生。
负面清单,就是规定哪些领域社会主体不能进入,其余社会主体都可以进入。减少行政审批权,降低权力寻租的机会、空间,同时也激发市场活力,政府的职能转到监管上来,为市场做好服务。
(二) 健全政府职责体系
为了要保证改革取得的成果,需要健全政府职责体系。 怎样形成政府的职责系统,就是要每一层、每一个部门进行完全梳理清楚,使其落实到位,不流于形式,立法确认。 任何政府必须在法律规定下履行职责,超出法定范围属于越权,需受到法律的追究,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形成符合我国现代政府发展规律的政府职责体系。
(三)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五部曲促使科学决策)
长期以来,一些政府官员奉行拍脑袋做决策,拍胸脯做决策,决策失败了,拍屁股走人。虽然有的受到免职处分,但过不了多久却“带病复出”,有些到异地任职,有的换部门任职。这种情形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让这些官员继续忽悠百姓,媒体常常报道,某官员因失职、渎职受到免职处分,但过一段时间这些官员又另有新职。
国务院《规则》提出,科学决策的五部曲,在重大项目建设决策过程中,必须有公众参与,可采取多种形式,听证、座谈,广泛听取意见,充分发扬民主制度;专家参与论证,因许多重大项目设计到专业性强的问题;风险评估,有利于降低未来矛盾风险;合法性审查;民主评议,这是最后一道由决策机构把关的关卡,这些都需要国务院尽快出台相关的法规,进一步明确、细化,使其更有操作性。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但有些地方官员为了攀升、一味追究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往往轻易决策,不顾实际地拼命“上项目”,使得国家巨额投资付诸东流,也给当地政府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而个人却升迁,百姓却遭殃。正因为实践中乱决策、违法决策、不按民主程序决策、不按科学规律决策经常发生,因此需对责任者终身追究,同时责任倒查,让领导干部具备法治思维,敬畏法律从而科学决策。
注释:
①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②《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4.10.23.
③十八大报告.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工作规则》.2013.03.20.
[2]《联合国反腐公约》.2005.
[3]汪永成.中国反腐败战略中政府权力滥用的控制策略.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8).
[4]陈国权、曹伟.权力制约监督的制度功能与现实意义.社会科学战线.2011(9).
[5]何旗.遏制政府不作为现象探略.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8,28(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