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职业技术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选用必须凸显“四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选用必须凸显“四性”

王雪军 张春宇

摘 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是将理论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的“桥梁”,是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教学案例的选用必须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性质、特点和要求出发,围绕思政课在“立德树人”工作中的关键地位、重要作用和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和思想实际,坚持好“四性”原则,即选取教学案例要确保客观真实性,加工教学案例要突出问题导向性,解读教学案例要彰显政治敏锐性,运用负面案例要强化价值引领性。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客观真实性;问题导向性;政治敏锐性;价值引领性

要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学生所接受和喜爱,并成为终身受益的课程,就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将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这自然就离不开现实教学案例的选择和运用。案例是将理论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的“桥梁”,同时也是理论与现实的统一体。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教学案例,用以反映现实问题并阐释一定道理,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载体,因此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对于很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教学案例的选择与运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教学案例选用得不合理,与教学内容结合得不恰当,思想理论解读得不准确,与学生的思想实际不吻合,则不仅难以获得预期的效果,而且往往会适得其反,难以达到教学目标。因此,要想使教学案例有效地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好地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教师在选取、加工、解读教学案例时一定要坚持以下“四性”原则。

一、选取教学案例要确保客观真实性

教学案例的选取是实施案例教学的逻辑起点,也是开展好案例教学最为关键的环节。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案例,一方面取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另一方面取决于案例本身,包括案例内容的真实性、思想性、时代性和教育性。结合多年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调研和教学实践经验,这里仅从案例本身的角度,单就故事性案例的选用问题作一分析。

很多思政课教师认为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而喜欢用故事案例说明道理,用以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意志,或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运用故事案例能否真正达到以事明理、以理服人的效果,这与故事内容的真实性紧密相关。在逻辑学上,“充足理由律”是逻辑基本规律,即要想推出正确的结论,也就是令人信服的道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作为前提的理由必须真实,二是理由与推断之间要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因此,在教学中,要想使学生接受能令其信服的科学的道理,一方面必须选择内容客观真实的案例,另一方面还要保证案例与作为结论的道理之间具有必然的联系。所以,如果故事内容不具有客观真实性,这个案例则是不可用的。譬如,常常有思政课教师在给学生讲“孝”德时,喜欢引用我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二十四孝”故事是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虽然每个故事都很感人,但这些故事中虚构成分很大。如“郭巨埋儿奉母”故事,其“埋儿”情节所反映的封建愚昧的思想观念不仅与今天主流的价值观念、生命观念、伦理观念相悖,与今天的法治精神相冲突,而且“天赐黄金”等故事情节中的神话色彩和宗教观念浓厚,主观编造的成分很大。如果还用这样的故事案例来教育学生,不仅没有信服力,而且容易使学生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与行为认知。因此,这样的故事是不能直接拿来做教学案例的。

至于寓言类故事,如“刻舟求剑”“自相矛盾”“盲人摸象”“农夫和蛇”等,也常常被思政课教师用做教学案例以给学生解读哲学道理。这些寓言故事虽堪称经典,但大多不符合正常人的思维逻辑与行为方式,也不符合社会生活实践之常理。而且,作为极端个案,这些寓言故事在客观世界与现实生活中不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没有复制和推广意义。因此,尽管蕴含了一定的道理,但在教学中试图通过这些寓言来推出人生道理或哲学理论的思维逻辑路径是不可取的。

一个优质的教学案例,本身必须包含一定的现实问题而不是虚拟问题,同时要蕴含着与现实问题相关的重要事理。所以,思政课教师首先要提升自身的业务素养,提高对案例的发现、鉴别与筛选能力,确保选取的教学案例来源于客观世界和社会实践并具有思想性、教育性。此外,思政课教学案例的选用要突出时代性。一方面,要突出历史故事的时代背景,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思维,对案例进行科学审视和历史反思,要通过优秀案例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对其进行时代意蕴的提炼,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此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要重点突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生动故事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引导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这是新时代思政课案例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也是实现新时代思政课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路径。

二、加工教学案例要突出问题导向性

发现一个有价值的教学案例,对思政课教师来说往往如获至宝。但能拿过来直接使用的教学案例并不多,这就需要教师对选好的教学案例进行科学与逻辑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更好地挖掘其中的思想内涵和教育意义,着重突出问题导向性,同时以更好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才能实现教学案例与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目标以及学生思想实际紧密结合,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困惑。然而,有的思政课教师对案例的加工和改造处理得不够理想,案例问题导向性不强,以致教学案例失真或出现逻辑错误。对这样的案例深入思考就会发现,不仅案例内容经受不住推敲,而且案例所反映的事件情节已脱离了生活常理或自然规律,因而无法说明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果教师教学思维缺少缜密性、逻辑性,还会导致出现逻辑矛盾,以致漏洞百出,最后变成空洞的说教,这样自然会使学生难以接受并认同。

教学案例的加工决不能偏离教学问题和学生思想实际,只有凸显问题并关照学生思想实际的教学案例方能使学生产生心灵的震撼,从而自觉地提升思想境界和理论素养。所以,对教学案例进行加工,首先要根据教学需要突出其问题导向,回应学生的现实关切,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这也是教学案例加工必须遵守的原则。而且,有些案例内容是不能随意加工改造的,特别是涉及到国家大政方针、法律法规、伟大实践、重大成就、宝贵经验等方面的案例,以及很多既成事实的历史事件。这些案例彰显了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对培养学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案例的加工使用上一定要谨慎,不能随意改造。对于社会生活中的案例,也应尽量保持其内容原貌,并维持原有问题的逻辑关系及事例实质,在此基础上突出案例的问题导向性,更好地为思政课教学服务。

教学案例离不开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呈现形式,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在问题导向性原则下进行适当的加工与处理,以保持内容、形式的逻辑连贯性。案例的加工不等于案例的复杂化,而要尽量做到简单化,重点突出事例的实质,着力展现其中的思想理论内涵和问题意识。经过加工的教学案例,还要保证其具有典型性、推广性、操作性,以使学生在实践运用中能做到一隅三反、触类旁通。为更好地发挥教学案例问题导向性作用,可以对教学案例进行参与式、体验式加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理性思维,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根据教学案例蕴含的问题和情景给学生设定身份和任务,使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让学生设身处地进行体验和思考,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这也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思政课教学案例选用中的集中体现和客观要求。

三、解读教学案例要彰显政治敏锐性

教学案例的解读是一门学问,解读得好,会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中深刻地理解理论。有些思政课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总想把案例讲得趣味化,这本无可厚非,恰到好处的趣味化解读确实能为课堂教学增添色彩,提升效果。但是,如果教师过度追求趣味化,而忽视了思政课教学案例的政治性,缺少理性解读和深刻反思,则有舍本逐末之嫌。在听课调研中,发现有的教师为追求趣味化而陷入了戏说化甚至戏谑化的怪圈。这样的案例教学不仅缺少了深度,丧失了高度,而且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卖弄笑点、哗众取宠地解读,虽然活跃了课堂气氛,但学生的注意力往往只在笑点上,而没有投入到教学案例所反映的问题或要说明的道理上,因而听完之后什么理论也没有掌握,遇到问题时依然不知所措。而且,这种戏谑化的案例解读很容易使学生形成戏谑化的思维方式、扭曲的价值取向和错误的行为倾向,甚至丧失政治意识。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政治性、理论性、教育性都很强,思政课教学案例的解读理应是十分严肃庄重的,思政课教师理应具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一节真正好的、能使学生受益终生的思政课,必须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的统一。选用教学案例时自然需要激情,但绝不是靠戏谑化的调侃或心灵鸡汤式的解读能实现的,也并不是课堂上掌声越多、笑声越多就越好。相反,真正有意义、有价值、有效果的思政课案例教学,应该是严肃中透着活泼,庄重中透着轻松,思政课教师只有进行严格把握思政课教学的政治属性,才能准确把握教学案例的问题性、教学内容的思想性、教学语言的严肃性,通过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解读,深刻阐明问题的实质,把道理讲深、讲明、讲透。要真正抓住学生的思维,使问题渗入学生的头脑,使学生主动思考,自觉探究问题的实质,理解其中的道理。有意义的思政课案例教学,还要使学生从中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能够将案例与自身发展联系起来,真正认识到自身的使命与担当,这才是思政课教师在解读案例时真正应该关切的。

同时,在解读思政课教學案例时,教师一定要坚持辩证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很多教学案例并非只反映某一方面、某一层面的问题,而是同时反映了多方面的问题、多层面的道理,站在不同立场、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往往会得出截然不同甚至相互冲突的结论。如果教师不懂得辩证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只是站在其中的一个角度、一个层面上进行解读,而忽视其他角度、其他层面,则不仅难以对案例作出全面的客观分析与正确评价,而且还会使学生因与教师分析案例的立场不同、角度不同而对教师的解读产生怀疑,从而削弱案例解读的信服力。因此,要想使教学案例充分地为教学目标服务,教师就要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从不同角度全面、客观地剖析案例。在案例选用中,如果因分析立场和角度不同会得出相互冲突的结论,这样的案例选用应该慎重,解读时要引导学生展开辩证思维和发散思维,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认知。

四、运用负面案例要强化价值引领性

负面案例能否应用于思政课教学,如果应用,应占多大比例,是思政课教师经常讨论但一直存有困惑的一个问题。对此,应该基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结合思政课教育教学需要进行研判和选用。从社会现实的角度看,诸如政治生活中的腐败现象、经济生活中的欺诈现象、文化生活中的低俗现象、社会生活中的失范现象、生态领域中的非法排污现象等负面问题,在社会发展中是客观存在的,在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是不可能完全消失的。而且,在互联网时代,学生本身也会了解或亲身经历到各种各样的负面现象,这是避免不了的。因此,这些现象需要我们客观面对、努力解决而不能回避。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看,作为主渠道的思政课教学自然需要彰显并维护主流意识形态,但并不是说要回避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而是要客观面对现实,那些反映社会发展问题的负面案例也是思政课教学案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决学生思想困惑、培养学生批判精神、提升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教师仅为学生讲授正面案例,完全避开负面案例,不仅不符合社会发展实际,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不利于解决问题,而且也会使学生对教师单纯的正面说教产生反感。因此,负面案例不仅要讲,而且必须要给学生解读好,这才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和体现。

对于负面教学案例的解读,关键是要坚持底线思维、批判思维和法治思维,突出价值引领性。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在讲负面教学案例时,只是停留在列举问题或现象的层面上,有的带着偏激甚至极端的点评,有的甚至借此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这样的教学往往忽视了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人生价值引领,不能引导学生展开心灵碰撞和思想交锋,也不能引导学生剖析问题的本质、根源并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这样,就很容易使学生强化对不良现象和问题的记忆甚至认可,从而使问题扩大化,同时也容易使学生意志变得消沉,认知变得迷茫,对社会和人生失去信心,有的学生甚至会盲目地产生效仿心理。如果是这样,就严重偏离了思政课教学目标。

所以,思政课教师选用和讲解负面案例一定要审慎,要有意识、有办法、有能力守住高校意识形态的前沿。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树立底线思维和批判精神。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使学生真正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愚昧,什么是进步、什么是倒退,从而在学生心中埋下真善美的种子,使学生懂得坚守理性与良知,积极关注社会与人生,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立场,自觉地同丑恶的社会现象和错误的社会思潮作斗争。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思维和担当精神。教师在列出负面现象和问题的同时,要引导学生透过现象抓住问题的实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精神,使学生能够自觉寻找并掌握解决问题的办法、举措和方略。只有这样,才能凸显负面案例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价值尺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并在生活实践中勇于探求真理,主动弘扬正能量,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参考文献

[1]郭凤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9.

[2]杨慧民.新时代·新思想·新实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典型教学案例100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3]安丽梅.思想政治理論课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逻辑理路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2):97-101.

[4][10]金艳,周静文.高校师生典型案例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高等教育,2019(24):39-41.

[5]刘珊珊.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信息化模式应用[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9.

[6]崔建霞.探索独具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新模式[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7):114-117.

[7]崔建霞.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中国属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2):86-90.

[8]战晓菲.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现存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7.

[9]周金华,刘睿.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4):75-80.

[11]郭建,郑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模式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9(3):92-96.

[12]李萌,张海燕.法律案例融入“基础”课教学的四个关键路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10):65-70.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518202.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