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国
摘 要 加快建設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亟待从社会(行业企业)视角研判高职教育政策供给和高职院校创新发展问题。当下,加强高职教育社会智库建设理论研究,推动高职教育社会智库建设十分必要。高职教育社会智库建设,要基于高职教育的社会开放性特征,从推动高职教育“跨界”发展视角把握高职教育社会智库建设与发展定位、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研究咨询体系运行等问题,从制度建设、现代化建设、国际化建设、资源支撑、质量保障等方面加强高职教育社会智库建设。
关键词 高职教育;社会智库;建设理论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22-0043-05
一、高职教育社会智库的理论定位
智库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重大决策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学术界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智库研究。新世纪以来,随着党和国家日益重视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和专业化,我国涌现出一批专业智库研究者和研究成果。2009年第一届全球智库峰会后,我国智库建设和研究呈现聚焦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态势,研究内容主要围绕智库内涵、定位和特征、形成和发展、决策作用和影响力、动态调查及排名、国别比较等方面开展。研究方法从定性研究向定性与定量结合方向发展,呈现出跨学科、跨行业、跨文化、跨国界研究趋势。近年来,各地民政网站出现了一些民办非企业性质的高职教育研究院,但经考证大多属于高校教育研究机构的“翻牌”机构。从中国知网查询结果看,截至目前尚未出现有关高职教育社会智库研究成果。当下,我国进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关键时期,亟待从社会视角研判高职教育政策供给,加强高职教育社会智库研究,为建设中国特色高职教育社会智库提供科学依据和操作办法。
认识和把握智库与学科的关系,是高职教育社会智库建设中的重要理论问题。综合现有研究成果,当前研究界关于智库与学科的关系主要有四类观点:邹逸安认为,智库研究与学科无关;徐晓虎、陈圻认为,智库是一个新兴独立学科;王战认为,智库建设与学科创新是一种互动关系;叶海卡·德罗尔(Yehezkel Dror)认为,智库研究属于跨学科综合研究[1]。由此,高职教育社会智库是一个具有多学科交叉特性的政策研究学科。首先,其属于社会公益性资政服务组织,需要运用公共服务学理论研究其服务对象、服务宗旨、业务范围、服务方式等问题。其次,其属于社团组织,需要运用社会组织多元治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它的组建方式、治理结构、决策机制、产权结构等问题。第三,其属于智库型学术组织,需要运用学术权力理论,从智库内部学术权力建构理论视角研究它的学术权力结构、学术管理方式、学术团队建设等问题。第四,由于高职教育属于“跨界”教育类型,需要综合运用职业教育经济学、职业教育社会学、职业学、产业文化学、合作教育理论、协同创新理论、顾客满意度理论,分析研究行业、企业和社会对高职教育的需求状态、高职教育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与社会满意度。第五,由于高职教育属于知识应用型教育,需要运用知识应用理论、应用型教育理论、服务型教育理论定位它的研究价值取向、研究方向、研究内容等。第六,由于高职教育社会智库决策研究与咨询是一项国家治理与决策制度,需要运用国家治理理论、决策理论分析社会智库在高职教育治理与决策中的角色、地位、功能、途径、方式等问题。
从上述理论视角思考高职教育社会智库建设,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公益性资政组织功能。体现在通过反映行业、企业高职教育需求和服务满意度,为各级政府出台高职教育政策法规和为高职院校建设办学育人体系提供决策咨询,从而为分析高职教育社会智库组织功能提供理论方法。第二,社团组织结构特性。体现在政府教育部门指导,行业组织牵头,企业、学校和媒体等多元参与的治理结构以及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管理模式上,从而为分析高职教育社会智库多元参与行政治理模式建构提供了理论方法。第三,学术组织特性。体现在高职教育社会服务研究权威专家牵头,若干学有专长的高职教育社会服务专家参与上,从而为分析高职教育社会智库学术民主化治理模式提供了理论方法。第四,服务方式。体现在以知识应用为价值取向为行业企业代言型,即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技术技能与管理创新研究、新技术技能与新管理模式推广与服务、产业文化传承与创新四个方面,反映行业企业对高职教育的需求与服务满意度,从而为高职教育社会智库绩效评价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五,服务内容。体现在研判区域高职教育、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社会服务目标的达成度、行业企业技术技能需求状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与满意度等方面,从而为分析高职教育社会智库研究内容体系提供理论方法。第六,功能完善与发挥。体现在高职教育治理制度创新与自身创新发展上,从而为分析高职教育社会智库制度建设提供了理论方法。
二、高职教育社会智库建设必然性分析
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主要职能之一,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关键指标。2006年,教育部把“社会服务能力领先”作为入选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基本条件;2010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明确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任务:培养区域产业发展急需人才,面向行业企业发展技术服务,面向区域开展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为企业职工和社会成员提供多样化继续教育。2014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进一步要求高职院校密切产学研合作,为服务区域发展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并主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为科技型小微企业提供人才、科技服务,积极推动技术成果扩散。由此可见,社会服务能力和绩效是反映高职院校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办学实践中,并没有将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和社会服务质量提高纳入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重点工作计划或重大发展项目中,更缺少机构、制度、责任层面的建设。其原因大体有四个方面:一是许多高职院校领导来自原来的中专学校,依旧按照中专学校的工作惯性办学,习惯于将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作为办学工作重点,忽视学校社会服务工作体系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没有设置社会服务行政管理部门,没有明确的社会服务工作量要求,没有社会服务经费投入和平台建设,没有完善的社会服务激励机制,也不把社会服务作为对分院、专业和教师工作绩效的考核内容,难以激励教师主动开展社会服务工作;二是许多地方政府仅仅按照完成课堂教学工作量需要,确定高职院校的行政机构和教师编制,导致高职院校难以设置社会服务管理机构,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任务以后,没有时间与社会、企业交流沟通,难以参与本地区的经济社会活动;三是许多高职院校教师对自身工作和专业发展的理解依旧停留在中专层面,把社会服务作为工作之外的负担,缺乏投身于社会服务的主动性;四是教育部把高职院校办学评估称为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社会服务所占比重相对较少,内容也不够完善;同时,由于缺乏核查机制,只凭学校自己上报的数据来判断,导致评估难以发挥促进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作用。endprint
高职教育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学校自律难以完成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除了加强政府引导、社会评价以外,还需要高职教育社会智库发挥重要作用。首先,《高等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明确了高职教育社会服务职能,但高职教育社会服务组织的产权结构、校企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投入、产权结构、税收减免、利益分配、教师社会服务劳动所得问题,尚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条文,需要高职教育社会智库提供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建设决策咨询,才能不断完善职业教育社会服务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其次,高职教育社会服务从无到有、从有到强,需要高职教育社会智库提供社会服务和决策咨询,才能建立政府政策指导、公共服务项目购买、企业服务项目奖励、校企合作协调等方面的政策指导与支持体系。第三,高职院校建立健全社会服务制度,完善制度化支撑体系,需要高职教育社会智库从社会服务工作量要求,社会服务经费投入、社会服务平台建设、社会服务绩效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提供决策研究与咨询。第四,以行业、企业为主体建立高职教育社会智库,才能真正完善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评价体系,建立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质量评估认证机制,发布真正体现行业企业满意度的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质量报告,从而“倒逼”高职院校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升政府高职教育决策的前瞻性、科学性和针对性以及教育资源配置的导向性。鼓励高职教育社会智库以第三方视角,开展深入调查、理论分析,为政府提供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制度、政策设计服务,为学校提供社会服务整体解决方案,为行业提供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评价操作体系。
三、高职教育社会智库建设应然性分析
十八大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已经进入了综合改革、创新发展的新时代。在深化高职教育综合改革,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背后,高职教育社会智库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当下亟待加强中国特色高职教育社会智库建设。
(一)明确发展定位,把握建什么样的智库问题
智库具有研究性、专业性和独立性,其研究成果具有对策性、应用性和服务性。高职教育社会智库建设既要基于智库的共性特征又要着眼于高职教育的特性需求。首先,要坚持政治方向。把引导推动高职教育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服务宗旨,以立德树人为本,坚持就业导向,走产学研合作发展道路放在首位。其次,要明确服务宗旨。高职教育社会智库要以研究成果进入客户决策过程转为公共政策为主要目的,以政策产生社会效益为事业追求,及时跟踪各级政府、高职院校的决策动向和决策着眼点。第三,要明确价值取向。智库是非营利性的公共服务机构,研究与咨询产品是公共服务产品,以政府教育部门、高职院校决策者为主要消费对象,以公共决策咨询服务需求为消费市场,通过前瞻性研究提供前瞻性咨询服务,满足高职教育公共政策消费市场的需求。第四,要把握學术导向。要把决策服务作为学术研究导向,切实把握学术研究的现实针对性和决策服务性。第五,要明确自身职责。要以促进高职教育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为宗旨,着眼于高职教育社会服务的“思想工厂”引领、咨政建言“外脑”的参谋、人才“孵化基地”作用,全面及时反映高职教育社会需求、社会服务状态,推动社会力量有序参与高等教育治理,建立健全社会服务型高职教育体系建设运行的社会倒逼机制。第六,要把握特色。高职教育社会智库的特色优势是决策研究咨询的社会性,即从行业、企业、公众视角,研究分析区域高职教育政策供给,推进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联动发展,提升高职教育社会服务能力、服务质量;基于现实突出问题、热点问题,选择特定领域整合资源、深化研究,形成具有前瞻性、战略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为政府提供高职教育社会服务需求报告、社会服务质量年度报告、社会服务诊断改进建议、社会服务规划、社会服务标准;为高职院校提供社会服务质量报告、社会服务诊断改进建议、社会服务规划、社会服务标准、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发展服务等。第七,要坚持相对独立。要基于研究结果表达独立客观的见解,体现高职教育社会智库的社会公信力和公共性,但强调独立性不是远离政府、院校,只有充分了解政府、院校决策需求和问题,才能使研究和成果形成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力。
(二)创新治理体制机制,把握智库如何组建的问题
首先,坚持社会主体性。高职教育社会智库理事会、专家委员会,行业、企业、媒体等是发挥主导作用的主体;同时,要吸纳政府、高校专家参与。其次,创新内部治理体系。通过理事会章程、理事单位权利责任制度、理事会成员分工负责制度、理事会决策议事规则、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度等,建立健全规范化的内部治理体制。第三,推进管理创新。制定符合智库发展特性的用人制度,选派研究人员政府挂职,了解政府决策需求和决策程序机制,吸纳有实践经验、具备政策研究能力的人才。第四,推进产权结构混合所有。打破国有事业型研究机构研究资源来源单一、所有权单一、缺乏活力的现状,形成研究资源和权利的多元化利益相关方共同所有模式,其容纳力和包容性把国有与非国有、公有与非工业产权混合在智库内部,以一个共赢的方式,在法治框架下实现优势互补与潜力释放,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治理模式和管理模式创新。
(三)创新研究咨询体系,把握智库如何运行问题
首先,优化科研组织形式。建立由行业、企业、政府、高校专家共同组建的专家委员会,统筹制订智库发展规划、项目选题、项目指导、项目验收、研究人员培训等;整合智库、高校、政府、社会研究资源;探索首席专家项目团队负责制,团队内部分工责任制和经费使用包干制。其次,建立学术民主权力机制。区分学术民主管理权力和学术行政管理权力[2],让学术民主管理权力扎根于学科权力,开放研究人员的自治权力、学术自主权力。第三,建立科学的选题机制。以问题为导向,着眼于政府和高职院校决策需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民群众生产就业发展需要,把区域高职教育发展难点热点问题,行业、企业和人民群众关心的高职教育问题作为重点研究课题。第四,创新科学研究范式。组织研究人员与政府职业教育有关部门、高职院校、行业企业互动,增强研究的针对性,提高研究成果的操作性,引导智库研究人员加快向应用转化型转变。第五,研究方式方法系统化。高职教育智库研究可以从历史、理论、问题三个视角开始。从历史开始的研究要着重构建理论体系,从历史比较视角解释现实问题;从理论出发的研究着重理论创新,以此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从问题出发的研究往往围绕问题开展理论分析、历史比较,以此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第六,创新咨询服务体系。建立一支专门从事研究成果转化与决策咨询服务的机构和队伍,定期向政府职业教育相关部门、高职院校呈报研究成果,让有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对策建议及时进入决策者视野;通过定期举办成果发布会、组织政策研讨论坛、出版智库成果、开设专题网站等手段,将高职教育社会智库打造成高职教育决策咨询服务品牌。endprint
四、高职教育社会智库建设对策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指出,社会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组成部分,探索社会智库参与决策咨询服务的有效途径,营造有利于社会智库发展的良好环境。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辦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改变的若干意见》为社会智库参与教育治理,开展教育规划评价、决策咨询服务提供了政策空间。基于此,可以从制度建设、现代化建设、国际化建设、资源支撑体系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探索高职教育社会智库建设对策。
(一)加强制度建设
加强各级政府层面的高职教育社会智库决策咨询制度建设。国家层面的大政方针已经十分明确,当下关键是省市级政府层面需要出台高职教育社会智库决策咨询制度文件。2016年山东省政府专门下发了设立专家咨询委员会,激励各级各界开展职业教育研究的政策文件[3],但其他省市还没有相应的制度文件出台。省市级政府作为高职教育的举办者、管理者,要从结合本地实际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高职教育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视角出发,从发挥高职教育社会智库在高职教育决策咨询中的独立观察、独立研究、独立建言作用着眼,出台高职教育社会智库决策咨询制度文件,明确规定高职教育社会智库研究咨询在高职教育决策中不可或缺的角色、程序,明确政府、院校引导支持高职教育社会智库健康发展,购买高职教育社会智库研究成果等主体责任。
(二)提升现代化水平
首先,研究方式信息化。当代智库研究将更加注重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应用,通过源头性数据实时采集分析、政策仿真实验、定量建模等方式,提升研究成果的及时性和精准度。其次,研究团队复合化。高职教育社会智库研究作为多学科、跨学科综合性跨界研究,往往需要由行业企业专家、职教专家、政府专家等共同组成跨部门、跨专业的复合型研究团队,以便从政府、社会、院校等不同视角研究高职教育社会需求和满意度。第三,成果传播品牌化。高职教育社会智库需要建立或委托专业化的媒体运营团队,利用网站、微信、微博、网络电视等现代化传播形式,实时传播研究成果和重大活动,将品牌运作融入智库运行全过程。第四,决策参与全程化。随着高职教育管理部门对高职教育社会智库决策咨询作用的重视,产品购买力度的逐年加大,高职教育社会智库将更深入、更广泛地融入高职教育决策过程,参与政策的论证、执行、评估过程。
(三)促进国际化建设
王耀辉认为,智库的国际化特征包括研究领域、研究视角、人才队伍、影响力的国际化,以及传播方式的开放性[4]。当下,高职教育社会智库要通过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推动高职教育适应“一带一路“建设需求“走出去”发展,参与制订高职教育国际标准和国际规则,增强我国高职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为高职院校“走出去”发展提供决策信息、行动方案、可行性论证和风险评估。高职教育社会智库还可以通过研究成果国际传播、专家国际交流、联合举办国际会议等方式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其中最为重要方式则是国际合作研究,如国内外高职教育社会智库互派互聘专家、共建研究团队、共建共享信息资源平台、开展高职教育社会服务课题合作研究。高职教育社会智库国际化的最高形式是共建高职教育社会智库国际联盟,在海外设立高职教育社会服务研究分支机构,整合各国高职教育社会智库研究资源和成果,独立或合作开展研究工作。
(四)强化资源支撑
首先,搭建研究平台。高职教育社会智库需要搭建政学研或产学研合作研究平台,通过开展对口服务、接受委托研究项目等形式,推进与智库政府职业教育部门、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其次,理顺外部机制。建立决策咨询需求与决策研究咨询供给沟通衔接机制,及时了解教育决策部门、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决策咨询需求,实现智库研究与政府教育部门决策有效对接。第三,拓宽多元资金渠道。除了传统的公共财政购买服务渠道,高职教育社会智库可以通过会员费、出版收入、会议活动费、投资收益等方式获得的市场化收益,基金会、企业、个人通过委托研究为智库提供研究经费。第四,强化文献资料支撑。建立高职教育思想库、政策文献库、优秀案例库、发展问题库、行业企业需求库以及高职教育发展质量报告、高职教育发展优秀案例调研报告等在内的高职教育社会智库信息资源体系。第五,建设传播载体。建立健全智库研究成果国内外交流和传递渠道,利用报刊、电视、互联网、微信平台等传播手段,立体式地宣传高职教育社会智库研究成果,推广影响力,提高社会关注度。
(五)完善质量保障
首先,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政府部门应建立高职教育社会智库准入制度,完善业务指导机制;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产品、以奖代补等办法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鼓励智库扶持培养首席专家、中青年骨干人才,以一流人才推出一流成果。其次,建立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围绕政府职业教育部门重点工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和社会公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确定研究课题,做到研究问题落地;摸清高职教育发展的问题症结,把对策办法落在问题诊断改进的实处,做到研究方式落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用新理论、新理念、新技术支撑,努力提供具有思想性、前瞻性、可操作性、实效性的成果,做到研究成果落地。第三,创新评价考核体系。建立并完善决策咨询质量跟踪评价机制,以研究成果采纳、影响决策为主要尺度制订评价标准,建立以质量与应用为导向的研究成果评价机制。
参 考 文 献
[1]赵秋雁, 黄颖. 加强智库研究 建设新型智库[J]. 社会治理, 2016(1):40-48.
[2]别敦荣. 学术管理、学术权力等概念释义[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0(2):44-47.
[3]山东省人民政府.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14]19号文件进一步完善现代职业教育政策体系的意见[J]. 山东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5(24):6-14.
[4]王辉耀. 中国智库国际化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行政管理, 2014(5):20-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