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艳丽+刘晓莉
摘 要 “互联网+”跨界融合的特质必将催生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对技术技能人才产生一系列新的用人需求。作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供给侧,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以满足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人才需求,直接关乎到高职院校充分就业目标的顺利实现和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基于“互联网+”时代特征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模型,高等职业教育需要通过强化信息素养教育、培养互联网跨界融合思维、加强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等途径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
关键词 “互联网+”;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25-0034-05
互联网始于1969年的美国,是新经济时代的产物。国际电信联盟(ITU)数据显示,2014年底全球互联网用户人数已经超过30亿[1]。互联网正以改变一切的力量,在全球范围掀起一场影响人类所有层面的深刻变革。当代著名社会学家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中提到,在网络信息化社会里职业结构发生演变,上世纪末,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管理、专业、技术性职業所占比例都出现了大幅增长,而纯操作性工作缓慢衰退[2]。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互联网与产业的融合发展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带来了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互联网+”跨界融合的特质必将催生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产生一系列新的用人需求。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人才需求,使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各专业,培养符合“互联网+”产业链要求的技术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重要而紧迫的课题[3]。高职院校学生作为我国主要从事生产、服务、管理等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势必在时代潮流中发挥出巨大作用。“互联网+”为高职院校带来需求和机遇,也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就业能力的高低决定了高职院校学生能否在互联网时代成功获得岗位、满意就业并在工作岗位上得到可持续发展。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新经济局面,如何提升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成为值得探讨的重要议题。
一、“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关于就业能力的准确界定,目前国内外文献中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有学者认为就业能力是指个人具备的能够获得岗位、维持就业和重新就业,并在工作岗位上取得优异绩效的各种素质[4]。通常包括知识、应聘能力、专业技能、通用技能、个人特性等多方面综合素质,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具有高度的动态性和灵活性。互联网不仅为整个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也为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创业方式带来新的变革。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通过提升学生就业能力适应新经济形态的发展具有时代必然性。
(一)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是“互联网+”时代解决技术技能人才供求失衡的重要手段
需求决定供给是经济学普遍规律。在产业从资源密集型逐步向技术密集型转型,由传统低端产业向以互联网为依托的高端产业转型的过程中,与之相匹配的高技能劳动力供给应不断满足产业需求,达到供求均衡。就业能力概念肯定了适应职业需求实用能力的价值,强调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满足企业的需求,体现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和办学宗旨。“互联网+”跨界融合的特质催生出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必将产生一系列新时代的用人需求。因此,高等职业院校不应再局限于培养生产和服务一线的简单操作型工人,而需要将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各个专业,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时代性和适应性,培养符合“互联网+”产业链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现供求平衡。
(二)增强就业能力是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的有效途径
就业质量是反映就业活动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并取得报酬或收入的具体状况之优劣程度的综合性范畴[5]。劳动报酬、工作稳定性、工作环境、专业相关度等是反映就业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存在正向相关关系,与工作地点、薪酬、工作环境以及专业与岗位的适配性等就业质量要素呈正相关[6]。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趋向不仅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具有导向和激励功能,也是评价就业质量的重要依据。高职院校学生起点较低,专业基础知识薄弱、综合素质较差,就业能力相对较弱,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总体较本科生偏低。就业能力强的学生,其社会适应性强,发展机会相对多,从而工作满意度高,直接提高了就业质量[7]。互联网技术推动了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产业结构的变动又进一步对劳动者的知识、能力、素质不断提出新要求。
二、“互联网+”时代特征的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模型构建
基于“互联网+”的时代特征,以信息为基础,以融合为核心,以创新为依托构建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模型,见图1。
(一)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又称信息素质,主要包括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两个方面。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核心,它能使人在整个一生中有效地获取、运用和创造信息,以便达到其个体的、社会的、职业的、教育的目标。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素养表现为对纷繁复杂的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及使用能力、判断及认知能力,这些能力已成为当代人的重要素养和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8]。信息科技网络社会的兴起不但改变了经济和社会结构,同时使根植于社会结构的就业与职业结构也发生了演变,信息密集型职业如专业性与技术性职位将成为未来我国新职业结构的核心。因此,信息素养是即将走向一线技术岗位的高职院校学生所应具备的就业能力基础。
1.互联网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人们利用信息系统(例如互联网络、手机移动通信等)获取所需信息的内在动因,具体表现为对信息的敏感性、选择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9]。互联网信息意识专指对互联网产生信息需求,进而自觉寻求信息、形成信息兴趣的动力和源泉。首先,从互联网的角度思考问题。高职院校学生遇到问题要习惯性用数据和信息的眼光重新审视周围事物,并将其数据化,依托数据作出有效决策,寻求解决方案,使互联网成为就业不可缺少的首选工具。其次,互联网信息安全意识。信息安全的实质就是要保护信息系统或信息网络中的信息资源免受各种类型的威胁、干扰和破坏,即保证信息安全性。未来企业面临来自政府、行业及自身战略合规性要求日益增多,日益重视信息和新技术安全的管控,信息安全将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基础能力,对未来员工信息安全意识要求自然越来越高。所以尊重个人隐私、抵制不良信息、维护组织信息安全是反映高职院校学生整体素质与就业能力的标准之一。
2.互联网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包括对信息的获取、处理、利用、交流以及分析与选择的能力[10]。就业信息是择业的基础。个体所获取就业信息的量与质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满意度,就业信息的搜集和筛选对每一位毕业生都至关重要。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全球化的高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依赖互联网获得信息,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重要渠道。另外,信息的搜寻是新进员工主动社会化,成功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转变的主要方式,利用互联网获取知识、资源共享、了解组织对于保持持久的就业力尤为重要。生产力增长的根源在于知识的产生,并通过信息处理而扩及所有经济活动领域,获取外部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与内化知识的能力同等重要。面对网络海量信息,除了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还需要敏锐的信息价值判断力与洞察力,才能筛选和甄别出真实有用的信息。因此,利用互联网主动获取、分析、运用信息的能力是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内容。其次,能够对所获信息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运用的能力。互联网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最为开放的、连接计算机的网络通信系统,是多个网络的集合是通過超文本方式将以图、文、声、像以及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存在的超媒体信息资源组织起来的一种交互式网络[11]。面对大量丰富且形式复杂的网络资源信息,仅仅能够广泛地搜集信息是远远不够的,对组织内外部信息和数据碎片进行深入、多维、实时地挖掘和分析,进而消化、吸收乃至运用,使信息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创造出新的价值,成为未来信息化建设的新重心。高职院校学生应该具备专业及职业相关数据信息的加工、转化、分析、整合等就业能力,不断开拓进取,努力为工作单位持续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二)专业技能与互联网跨界融合能力
专业技能与互联网跨界融合能力既是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核心要素,也是其依托互联网进行创新创业的必要前提。第一,理论知识与互联网融合能力。“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密切结合迫使高职院校学生仅仅拥有单一的专业理论知识已不足以满足就业需求,理论知识与互联网跨界融合能力是其支撑未来职业发展的核心能力。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具有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12]。全球化和信息化使得产业之间不再以单一的形式存在,而是逐渐走向边界模糊化,最终形成产业融合。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成为未来两大趋势,融合性新兴产业成为发展新动力和新支柱,人力资本与互联网跨界融合将成为劳动者的核心能力。第二,实践技能与互联网融合能力。专业实践技能与互联网跨界融合能力是依托互联网创新创业能力的必要前提。在一个相互连接的全球化世界中,创造和创新将成为人类重点发展的方向,创造和创新依靠人与人之间知识、能力和网络建立联系实现,创新的可能性就存在于这些融合或结合中[13]。经济与产业变革对高职院校原有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无疑提出了巨大挑战,旧工业化时代大规模流水线生产和标准化服务已经不能满足产业融合与转型升级的要求。高职院校应该紧随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主动将专业实践技能与互联网紧密结合,培养更新拓展学生就业能力,以适应经济的根本需求。
(三)互联网创新创业能力
1.依托互联网的颠覆式创新能力
颠覆式创新是互联网思维与创新能力相互结合的产物,是未来企业和个人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14]。以生产制造企业为例,在“互联网+”时代,需要从支持大规模标准化制造转向支持个性化的定制制造,实现颠覆性创新。麦可思数据显示,2014届高职院校毕业生毕业时掌握的创新能力水平只有53%[15],数据表明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仍然欠佳。在互联网技术强劲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如果能够打破思维惯性,借助“互联网+”增强职业院校学生适应经济新常态下产业升级的改革创新能力,将所学专业技能和信息资源两个基本生产要素重新组合,依托互联网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大胆创新,必将催生出更多的工作岗位。这既增加了高技能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促进了高职院校学生充分就业,对就业质量的提升也具有深远意义。
2.“互联网+”创业能力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必须着力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创业和就业结合起来,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为促进民生改善、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新动能[16]。大学生创业能够带动就业倍增效应进一步释放,是将供给转化为需求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学生应找准“互联网+”和所学专业之间的契合点,充分借助“互联网+”创新,积极开展创业实践活动,了解专业前沿,扩充专业知识,探索拓展商业渠道。但事实上,2011届高职院校学生毕业三年后自主创业者比例(7.7%)是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者比例(2.2%)的3.5倍,其中毕业半年后的2.2%的自主创业人群中,在三年后仍能坚持创业的只有48.9%,42.7%退出创业,选择了受雇全职工作[17]。刚毕业的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能力尚且不足,主要依靠毕业后工作经验积累而成功创业,高职院校对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视和培养仍有待提高。
三、“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路径选择
(一)强化信息素养教育
信息素养教育主要是以培养学生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为宗旨的教育,着重培养学生在信息社会获取、利用、评价信息的能力、意识、观念等[18]。
1.图书馆是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实施者
要充分利用高职院校图书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优势,通过图书馆入馆教育及相关讲座增强学生互联网信息意识,利用数据库对学生进行数字资源培训。
2.高职院校应开展全程就业指导,提供互联网就业服务信息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中心要利用信息网络中心及多媒体技术,主动与各级人才交流中心沟通,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开辟信息角,建立学生信息档案库和相关企业信息资料库,帮助学生开展网上咨询和交流,提供大量准确的就业信息资源,拓展就业渠道,避免盲目就业。
3.利用互联网进行在线和移动信息素养教育
高职院校应将传统的文献检索、计算机等课程与微内容结合,以微型、简短的微视频方式制作数据库使用指南,直观生动地展示检索就业信息操作过程和技巧,进行在线和移动信息技能教育。通过慕课进行数字素养教育的推广,在数字教学模式下传授知识内容,帮助学生树立与互联网时代同步的就业观念。除此之外,还要重视信息道德教育。信息道德在互联网信息活动中可以起到调节信息创新者、服务者和使用者之间关系的重要作用。高职院校要对学生进行信息道德的培养和信息法制的教育,增强信息安全意识,自觉遵守信息法律规则,提高信息保密的自觉性。
(二)培养互联网跨界融合思维
1.充分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将互联网思维融入教学
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在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先导力量的今天,政府、社会、高校、企业和学生均需要强化互联网思维。教师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教师的思维方式决定了课堂主流意识的引导会对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高职教师不能墨守成规,应更新教学理念,由“知识灌输”向“思维引导”转变,用互联网技术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到专业知识的日常教学与专业技能实践实训中,培养学生的跨岗位职业能力,动态化地逐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2.实施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
“互联网+”中各行业需要具有多样化知识技能和可迁移技能的个性化人才来匹配企业的个性化服务。所以,要求高职院校植根于对个体差异性尊重的基础上,准确定位“互联网+”和各专业之间的契合点,实施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遵循个体发展规律。高职院校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要为目的,不断优化教学、管理的流程,使教学更加个性化、教育更加均衡化、管理更加精细化、决策更加科学化[19]。例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使高职院校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获得个性化指导。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帮助学生适应外界社会经济的变化,有助于其自身的成长与能力养成。
(三)加强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
1.开展开放式创新创业教育,深度拓展互联网创新思维能力
高职院校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创新创业的教育载体,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起到关键作用。首先,在“互联网+”时代下,需要高职院校培养出更具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和科学的创业理论课程体系[20]。高职院校要与企业联盟共同研发针对互联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教材、基础课程和实训课程,开展师资培训,提供“互联网+”专业能力培训;建设互联网相关基础设施,营造互联网创新创业环境;在深度校企合作中打破传统思维惯性,进一步拓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投资建设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创建创客空间,提供创业实训及创业指导。最后,高职院校要定期组织和举行“互联网+”创新创业活动或大赛,切实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的互联网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2.构建创业保障服务跟踪机制
在校生实施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毕业生创业保障服务跟踪机制是持续提升创业能力的关键步骤。一是调整优化创业指导。从各个专业抽调专家组成小组,跟踪学生创业项目,进行专业技术、网络技术、管理等多方面指导,提升新创企业的成功率。二是通过互联网建立毕业生创业企业档案信息平台。高职院校建立创业档案,完善数据库,对已毕业的创业者实行动态管理,为继续提供跟踪服务奠定基础,并为在校生创业提供案例和丰富经验。三是组织创业者参加互联网创业中短期培训,拓展创业思路,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参 考 文 献
[1]王磊, 周冀. 无边界[M].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15:9.
[2][英]曼纽尔·卡斯特. 网络社会的崛起[M]. 夏铸九, 王志弘, 等译.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267,249.
[3]鲁昕. 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在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2015年年会上的讲话[J].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 2015(23): 1-1.
[4]Hillage, J., Pollard, E. Employability: Developing a framework for Policy Analysis[M].London: DfEE, 1998: 12.
[5]刘素华. 就业质量:概念、内容及其对就业数量的影响[J].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05(7): 29-31.
[6]罗莹. 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的关系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 2014(9): 85-88.
[7]李颖, 刘善仕, 翁塞珠. 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J]. 高教探索, 2005(2): 91-93.
[8]林聪.“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及构成[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6(8): 54-56.
[9]洪鼎芝. 信息时代:正在变革的世界[M]. 北京: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15: 227.
[10][11]吴晓兵, 康桂英, 蒋敏蓉. 大学生科研创新与信息素养[M].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3: 1. 252.
[12][14]国务院. 國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Z]. 国发[2015]40号,2015-07-01.
[13][英]琳达·格拉顿. 转变:未来社会工作岗位需求变化及应对策略[M]. 高采平, 等译.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2: 172.
[15][17]麦可思研究院. 2015年中国高职高专生就业报告[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 108.184.
[16]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 [Z]. 国发[2015]23号,2015-05-01.
[18]肖检蓉, 赵景明. 引入众包模式促进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J].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11(6): 70-72.
[19]教育部办公厅. 关于征求对《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Z]. 教技厅函[2015]76号, 2015-09-01.
[20]杨延朋. 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 山东社会科学, 2016(6): 32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