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早龙 杨万霞
摘 要:高中时期课业繁重,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想要在有限时间里学到更多知识来从容迎接高考,就需要教师重视为学生构建高效课堂。在此背景下,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法,在重视基础知识传授的同时,也要重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强化化学核心素养,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并帮助其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导学案教学模式就是实现以上目标的有力手段,能够指导学生展开高效的预习与复习,进一步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导学案;高中化学;教学应用;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8-013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8.068
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主要应用目的在于对学生自学能力进行培养,使其成为辅助教师高效教学的一种手段,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就高中化学教学而言,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应用是教学实践中的一次改革创新,具备较强科学性、实用性以及有效性,因此得以广泛应用。广大化学教师应善于借助导学案教学来指导学生展开高效的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不断夯实学生的化学基础。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应用现状
(一)不重视导学案编写
一份制作精良的导学案需要经历过个人初备、集体编排、个人复备、补编等烦琐程序才能得以形成。编写导学案要求教师具备极强综合能力与素养,在编写初期要耗费教师大量时间与精力,同时还不能保证应用效果,这就导致在应试教育的迫切要求下,教师不能积极主动将全身心投入导学案编写中,存在着随意编写的问题,对此不够重视[1]。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一些教师过于依赖集体编排,难以保障个人初编的质量;一些教师出于省事的目的,直接采用流传在网络平台上的导学案;一些教师只是简单更改教案并将其用作导学案教学;一些教师缺少端正的导学案编写态度,以至于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严重偏差,学习效果不佳。
(二)导学案沦为习题案
深入研究知识内容并对其进行合理编排,最终以问题形式展示在学生眼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依托于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对知识形成从浅到深的理解与掌握。然而,需要教师明白的是,问题并不能和习题画上等号。现阶段,依然有教师受题海战术操控来编写导学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练习题,并尝试基于预习题、检测题、拓展题、课后练习题等众多类型的习题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致使导学案沦为习题集。殊不知,大容量的习题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引起排斥心理,降低学习效果[2]。
(三)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
有些高中生的自主性、自控力较差,正处在学习习惯养成的时期,学习方法掌握不到位,习惯听从教师安排展开学习活动,一旦缺少教师指导就不会学习。该时期的学生缺少对导学案的深入认识,不能快速适应这一教学模式,经常错误使用导学案。因此,学生使用导学案时普遍存在诸多问题,导学案教学效果差强人意[3]。其次,将导学案教学模式应用到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较大自由性,学生间有着明显差距,导致学生的学习状态差异非常显著,两极分化严重。与此同时,学生对导学案的态度表现严重分化,多数学生不重视应用导学案,还有学生过于依赖导学案忽视教材使用,有了学案丢了笔记。
(四)教师导学能力薄弱
现阶段,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下,高中化学教师导学能力的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问题不具备有效性。很多教师在课堂上会将类似于“是不是”“好不好”的无效提问当作对学生的引导,这种提问方式并不具备引导性,很难引导学生发散其思维。(2)问题缺少针对性,只启不发。有些教师会给学生提出模棱两可的问题,学生不知如何作答,教师的提问太难,导致学生无从下手。殊不知,学生在课堂上做出怎样的表现会直接影响到教学进度与效果。教师的导学能力薄弱,导致学生不注重知识生成过程,不能深入理解知识的原理。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一)学高于教,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课堂上,很多教师会直接告知学生相关的化学定义,在学生掌握概念后,再围绕其中的关键词展开详细讲授,并采取题海战术,引导学生在反复练习中实现对化学概念的巩固。虽然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做题速度,形成短期记忆,但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的“强制性”教育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并给其独立学习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基于导学案展开高中化学教学,能够更加有效转化课堂上“教”和“学”环节中不同主体的变化。在高中化学课堂上,“学”应该高于“教”,在进行专业知识讲解的过程中,教师的确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但是由于学习是学生自身的日常任务,因此在概念教学完成后,就需要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空间展开自主探究,并在一旁适时指导学生。自我探究的方式,有利于学生用自身方式来清晰理解与吸收知识,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深入认识并充分发挥自身特长,最终实现学生化学素养和自主能力的双向提升。
(二)明确学习目标,科学编制导学案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编制导学案是基础和关键,直接决定着导学案的应用效果,因此教师要科学合理地编制导学案。首先,教师必须要明确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下的“三维教学目标”,立足于学生的化学学习需求,科学编制导学案,使其更具全面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其次,教师在制作导学案的时候,必须要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全方位的思考,了解化学知识的内涵,并立足于高中学生的学情,设置与其认知水平相适应的导学案,确保学生“跳一跳即可摘到桃子”,促使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積极主动参与到化学知识的探究学习中;最后,在编制导学案时,为了保证导学案的应用效果,教师务必要管控好导学案数量,过多或过少都不行,并且保证所学的导学案能够涵盖教学全部重难点,真正提升导学案应用成效。
(三)理清学习脉络
高中课本教材包含的知识点复杂多变,知识点太多,就会使学生对需要学习的内容感到困惑,搞不清这些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会由前到后带领学生梳理相关知识点,确没有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脉络。学生在学习之后并不知道自己的实际学习和应用的关键点是如何关联的。教师根据设计方案指导学习案例,并简洁明了地显示学习案例中的知识要点。学生将根据导学案全面掌握所需学习和应用的关键内容,了解整体结构,促使学习更加省时省力。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知识点脉络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学生会发现测试时经常忘记一些知识点。他们最初知道章节目录在哪里,但是却不清楚实际讲授了什么样的内容。如果学生能够在学习和应用的整个过程中理清学习脉络,了解每个知识点的直接联系,然后将一个知识点链接到另一知识点,那么记忆将非常牢固,学习效率也将得到大幅度提高。
(四)组织讨论、合作解疑
这是反映学生行为主体的影响以及最大程度进行体现的阶段,也是学生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促进专业知识迁移的关键步骤。学生结合教师科学创设的情境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研究和学习。每个学生简短地谈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接受他人的建议和批评,彼此交流并充实彼此。化学学科的小组合作学习普遍都会涉及实验研究,将其他同学所提方案进行综合,以挑选最优方案,并对小组成员进行明确的职责划分,以便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实验。在其中,学生可以感受到动手乐趣和思维碰撞产生的快感。同时,还有学生第一时间记录下关于导学案预留问题的解答、实验情况、探讨问题以及取得成果,以便可以在小组演示阶段进行沟通。其次,教师还要注重给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的有利氛围,结合探究内容管控探究时间,提供适当和正确的指导,并鼓励学生大力开展小组协作学习,要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大胆地提出问题,但绝不能让课堂教学变得不可控制,要牢牢把握课堂教学的思路,以确保课堂教学的有序性。教师要走下讲台,干预学生的讨论和沟通,听取学生的不同建议,适当且及时地针对学生所遇难题和收获结果展开指导、点拨与激励,便于在第一时间捕捉其思维亮点与疑点。
(五)拓展延伸、反思评价
学习的根本是为了实现知识迁移,而知识拓展与延伸,需要立足并高于教材之上。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深挖教学,运用开放的学习思路进行知识的拓展,促使课堂教學再创新高。该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学生温习巩固相关知识点,使其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得到提高。高中化学新课标还提出明确要求,即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与社会实践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化学的重要性,研究化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将生活引入化学课堂,将化学课堂运用到生活中。所以,教师可在课后作业设计环节,帮助学生了解化学和生活二者间的交互点,选取有关于课程内容的生活场景,基于情境问题的解决来帮助学生拓展已学知识与技能,使其思维得以发散,学习兴趣不断提高。除此以外,教师还可给学生设计一系列关联性强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各个场景中。最后,教师要带领学生对实际的学习过程进行回顾,总结方法经验,精心整理导学案内容,记录学习感悟。
三、结语
综上所述,化学作为高中阶段的重点学科,对学生日后的学习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联系并总结高中化学各项知识点,确保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全面提升其化学素养。因此,教师应基于学案引导与问题激发,调动学生积极性,促使其展开自主探究与思考,确保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蒲纯.高中化学中以“学案导学”促进自主学习的研究[J].高考,2020(33):6.
[2]张进仓.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导学案的有效运用分析[J].高考,2020(32):77.
[3]丁国权.学案导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J].教育界,2020(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