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学周刊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学周刊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学术归档 最新发布 模块sitemap 名妆网 法律咨询 聚返吧 英语巴士网 伯小乐 网商动力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摘 要:华夏文明五千多年,许多传统文化依旧对今天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起着积极指导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教育资源需要我们去挖掘和发扬,并且运用到实践教学当中,渗透到学生认知当中。笔者通过多年教学经验,分析目前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情况,简要阐述高中语文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不可忽视的作用。希望语文从业者都可以透过教材的表面,挖掘教材内在的韵味,将其包含的传统文化因素,传输给学生,从而更好地开展高中语文教学。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9-0110-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9.099

一个国家的语言传承是离不开其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的渗透是为了让语文拥有灵魂,虽说多年来高中语文教育一直在进行改革创新,但实际语文课堂教学中依旧存在许多弊端,尤其是对于传统文化的渗透不够重视,所以本文着重论述传统文化的渗透方法与措施。一、传统文化渗透的根源问题

笔者通过对许多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行观察,发现大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已经有了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当中的意识,可问题在于并不够深入。教师大多是让学生大量背诵教材中的经典诗文,并没有将诗文的内涵文化挖掘开发出来。传统文化的渗透的意义是让学生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更高效地解读作品内涵,思想上产生共鸣,吸取精神食粮。但教师只是简单地将古文怎么理解怎么翻译告知学生,其蕴含的内在思想感情,学生们理解不到位,更别说对传统文化的解读。二、工具书的依赖太严重

传统文化的内容大多体现在高中语文教材里的古诗词当中,也是传统文化滲透的最主要载体。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古诗词古文的理解大多数是利用工具书,少有人会通过自己对文本的思考和来回推理进行理解。工具书的出现是提高了学习效率,但却让学生失去了思考的过程,让学生的认知只停留在作品的表象,缺乏内涵解读的过程。古文教学的价值无法有效体现,学生也得不到对传统文化的鉴别与理解,失去了古文教学的实质目的。三、文化渗透的具体方法

(一)古诗词传统文化融合法

无论是语文教学的哪个阶段,都不会缺少古诗词的教学内容,它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何许多古诗词流传千古直到如今?其内容的优美语句的精妙,更多的是承载了满满的文化传统,为了将传统文化有效渗透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就缺不了古诗词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教学。古诗词中常常蕴含着作者的理想、抱负、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是我国传统文化所宣扬的高尚品质,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古诗时,一定要将我国的传统文化与优良的美德联系起来,着重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和不妥协不放弃的远大抱负,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得到认同感归属感,从而一起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感受古人的思想与情感。

(二)作文与传统文化融合法

语文标准的考验方式莫过于写作作文,作文就是通过文字的表达、技巧的运用、语言的组合来体现出学生语文功底的能力。有时候一个题目就能代表整篇文章的灵魂与思想,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导向性地提出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命题作文,让学生就“尊老爱幼、拾金不昧”等传统美德入手,从根本上引导他们利用辩证的方式,不知不觉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

(三)多样化灵活教学法

刻板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只有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滋养传统文化的培育。所以说教师需要将教学的模式丰富化,比如多媒体形式的利用,通过观看影视作品、播放古典音乐、美术作品赏析等手段来制造传统文化氛围,教师也可以挑选一些有趣的历史典故、幽默笑话寓言,让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让他们有主动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动力,吸收和思考文化内涵,最终转化为品质与素养。

(四)合理组织实践活动

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班级里面的板报、诗歌朗诵、文章征集、月报、名言警句等,这都是语文课堂的延伸,丰富的实践活动能够调动学生的对语文的兴趣,锻炼表达和思考能力,向学生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同时也可以定期组织班级主体活动,全员参与,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表扬有进步的学生,把活动深入到学生心中。内在修养是集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审美能力等一起的内在表现。现代社会是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时代,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中生应当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在道德观念上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审美能力我认为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之上而逐渐形成的,能够认识美,体验美,理解美,从而能够辨别美与丑,而非表面的、浅显的感官认识。四、结语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要帮助学生学得透彻、悟得深入,有效吸取精神食粮,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全面提升人文素养。说到底,语文是母语,母语育人,人文素养也就是人的素养。传统文化又是语文的根基,也就是说人的素养离不开传统文化。只有让学生充分吸收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学习语文,扬帆远航。

参考文献:

[1]王晓艳.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教育现代化,2017(6).

[2]米家卓.浅谈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中的渗透[J].课外语文,2016(11).

[责任编辑 万淑蕊]

作者简介: 吴亚强(1982.7— ),男,汉族,甘肃会宁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540682.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