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打造高效课堂是一线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综观各种模式的高效课堂,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一是以学生为中心,课堂设计以学生学会为衡量标准;二是以问题为线索,用问题作为课堂的驱动力;三是以活动为特色,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四是以精讲为保证,为学生查漏补缺。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20-0116-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0.105
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实现高效教学,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取得更优秀的学习效果一直是一线教师追求和不断探索的。在学校教研中,我们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对高效课堂的研究上,相继摸索出许多经验,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尽管教学方法不同,课堂教学的表现形式也千差万别,但是高效课堂总是有一些共同之处,呈现出一些明显的特点。可以说,这些特点是高效课堂的共性,也是高效课堂的标志。一、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一天中的大部分学习时间集中在课堂上,所以学生在课堂上必须高效学习,才能收获更多,这是由学校教育的特點所决定的。如果学生不能在课堂上进行高效的学习,就要在课下耗费许多不必要的时间,往往会慢人一步。
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课堂教学必须以学习为中心,所有教学目标的设定都应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围绕学生进行问题的设置和小组讨论,以学生的反应为课堂效果的最合适的检测手段。高中教学要面向高考,而提高成绩最好的途径之一就是提高学习效率,现实用什么,就学什么,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这就要求关注一堂课时,不应该只关注教师讲了什么,更应该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接受了多少,是否能够消化吸收,是否能够转化为能力等,学生单位时间内学到的多,效率也就提高了。这其实就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
如果我们的注意力仅仅在于教师的表现,而忽略了学生的所感所获,那么我们的评价标准就发生了偏颇。无论教师的表现多么精彩,展现出的教学水平多么高超,都不能取代学生在课堂中所获得的知识。二、以问题为线索
写文章有一个很有用的技巧,叫“文似看山不喜平”。其实,上好一节课也与写文章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教师一上课就从头至尾平铺直叙地讲下来,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会流失,甚至会恹恹欲睡。那么,如何让一节课有更多的波折,吸引学生不断地参与进来呢?显然,不断地抛出问题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把一节课所讲的知识用探究问题或习题、历年真题的形式展现在课堂上,可以激发学生挑战的勇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教学的针对性也随之加强。但是教师一定要精选习题,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先“用”然后知不足,然后再“学”,这样能使学生记得更清楚,而且整个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解决问题中思考,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思考,自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三、以活动为特色
正如前文所说,课堂的主人是学生,一堂课下来,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去看、去听、去分析讨论、去总结。总之,让学生动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才会被激发。
一节课,教师讲得好,不如学生在活动中学得。学生听课,一般情况下注意力也就能集中二十分钟左右,所以要试图把一节课变成“多节课”。教师讲的时间过长,学生听的效率就降低了,这时候可以上“表演课”——换“老师”,即让学生讲,这样就相当于换了一节课,让学生感觉焕然一新。因为教室里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参与课堂的视角。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注意力,以及思考问题的角度都又像刚上课时一样了。学生不仅要做题,还要讲题,不仅要讲题,还要给其他学生讲方法、讲不同做法,甚至是讲自己做题的具体体验和思考,达到学习过程的共享。当然,教师最后点评,学生也可以学到不少东西,自然也就提高课堂效率了。四、以精讲为保证
重视学生的学并不意味着就能忽视教师的教。学生的小组讨论、自主学习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也不能指望学生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让学生动起来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尽可能开动脑筋,自我探索,但是,限于经验和学识,学生的能力是有限的。教师在学生讲题或总结时,要认真听,当学生讲得不够全面、出现错误或偏差时,教师要适当点拨,根据本班学生情况点评本类题的解题方法、解题思路等等。关键是在学生学的基础上讲,有针对性地讲,精讲。其实,也就是在学生的学遇到瓶颈,走到最后一公里的时候再讲,给学生下及时雨。
自学、互学、反馈、展示、点拨、精讲、精练,这几个环节很重要,这也是保证高效课堂的关键要素。每一环节可以不设定时间限制,完全根据学生的学情反馈,可长可短,灵活掌握。每节课必须有学情反馈、精讲、精练,但时间要安排好。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学好,这是了解和解决学生学习内容多少及解决方法的根本。
最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强调学生主体,并不意味着教师退出课堂,也不意味着教师可以袖手旁观,更不意味着教师任务的减轻。恰恰相反,教师要想在课堂上放手,就必须在课前下更大的功夫,投入更大的精力,对于教材和学生,甚至是相关试题都要烂熟于心,才能做到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赵妍.论如何加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2(6).
[2]刘田.如何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J].快乐阅读(上旬刊),2011(3).
[3]王贵霞.新课标下建设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途径探索[J].中文信息,2016(10).[责任编辑 李爱莉]
作者简介:李芳泉(1978.4— ),男,汉族,河北邢台人,中小学一级,研究方向:高中数学课堂学生自主学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