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学周刊

古诗词中典故的英译方法

学周刊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学术归档 最新发布 模块sitemap 名妆网 法律咨询 聚返吧 英语巴士网 伯小乐 网商动力

古诗词中典故的英译方法

摘 要:中国古典诗词自古便有使用典故的传统。译者在英译典故时首先应该充分理解典故的内涵和特性,然后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翻译,最大限度地保持典故的古雅神韵,保持中国古典诗词的原汁原味,展现中国古典诗词的文化魅力。对此,围绕古诗词中典故的英译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典故;古诗词;英译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22-018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2.169

翻译是一个理解和表达的过程。王佐良先生说:“翻译里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呢?就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在一种文化里有一些不言而喻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里却要花很大力氣加以理解”。中国古典诗词用典传统悠久,典故出处多、形式多、含义多、特征多,使诗词的表达更加含蓄委婉和洗练。典故英译时若想最大限度地保持中国古典诗词的原汁原味和典故的古雅韵味,译者本人要对典故有全方位的了解与理解,如出处、含义、特性及其在诗词中的作用等,为翻译做好准备。还要运用恰当的翻译方法,保持和再现原诗词典故所蕴含的含义、作品风格和文化内涵。一、理解典故

理解典故要了解其定义、来源、分类及作用。“典故,一般释为典例故实,常指文学作品中引用的历史故事和有出处来历的词语”(黄弗同,1986:13)。典故的来源主要有经,儒家经典书籍;史,史书;子,即诸子之书;佛,即佛家之语;文学作品;神话传说等。

按内容分,典故可以分为事典和语典。事典即为前朝故实,语典则为前人语句。按使用方法和形式分,典故又可分为明用典和暗用典、正用典和反用典。明用典是指直接在诗词句中引用前朝故实或前人语句,不加改动或稍加改动,明显引用;而暗用典则是将故实或前人语句化用到诗词句中,不露痕迹。正用典是指典故本身的意义和诗词中所表达的思想一致;而反用典则指使用故事的相反含义。典故种类繁多,其作用主要有:借古明今;借比寄意;减少繁复;增加文采;丰富内容;增加新义;突出风格等。二、典故的主要特性

典故作为历史故实,是对于某一历史事件的简要的概括,被赋予了多重特定的含义。其主要特性包括:

1.历史性:如前文所述,典故都有历史依据,即皆有出处。理解典故的历史性有助于理解典故本义。

2.现实性:这里所指的现实是诗词创作时的当下现实。即利用历史上的相似事件讽喻当下的现实,终极目的在于发挥历史事件的现实意义。

3.暗示性:用典的目的不在于简单地回顾历史故实,而在于利用古今事件之间的相似或相反来讽喻现实,不能直截了当,只能用暗示。

4.模糊性:典故的暗示性决定了它的模糊性。暗示就不能有话直说,而是得映射曲指,含沙射影。

5.多样性:多样性指的是用典方式的多样性,如直接法、省略法、破格法、更换法、铺陈法等。

三、英译典故的方法

由于诗词作者使用典故的方式不同以及典故的特定特征,译者英译时也应采用不同的方法:

(一)直译法

直译法即指直接译出诗词句中所提到的人名、地名或物名。如杜甫的七律《蜀相》,全诗实写亲身拜谒丞相祠堂的切身感受,而实为借古喻今,是利用反典、暗典的绝好例子。最后四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翻译为:

The Temple of Prime Minister of Shu1

Thrice the Emperor to him came for the plan to rule;

Two reigns2 the noble statesman served heart and soul.

Before seeing victory, he died in the camp ground,

It often makes later heroes weep with sighs profound.

Tr. Wu Juntao

1.The Prime Minster of Shu is Zhuge Liang (181-234), the famous statesman and strategist in the period of Three Kingdoms (220-265 ).

2.Zhuge Liang had served Emperor Liu Bei (161-223) and his son Liu Chan (207-271)

(许渊冲等,1988:162).

此译所采用的主要译法是直译法,即直接译出典故中所涉及的内容,如“三顾”,“Thrice the Emperor to him came...”,“两朝”,“Two reigns”。而后面也加了注释,此属注译的一种。直译法最适合于翻译一些读者耳熟能详的典故,如诗中所提到的“三顾”即为刘备“三顾茅庐”的典故,在诸葛亮的《出师表》中有“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即为事典,也为语典,广为人知。

(二)意译法

意译法指不直接译出典故中所提及的人名、地名、物名或历史事件,而直接译出典故所蕴含的指代含义或比喻含义。翁显良认为,“翻译时宜化隐为显。与其直译加注,不如将典故的含义融入文本”(翁显良,1983:10)。杜甫的七律《登楼》的最后两句“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所用的依然是熟典:1.后主刘禅;2.“梁父吟”,典出《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梁父吟”在此有两处喻意:其一,以“梁父吟”喻本诗,表达诗人悲凉之意绪,是正用典;其二,以吟“梁父吟”之人诸葛亮喻诗人自己,抒发渴望被重用的心情,是反用典。最后两句译作:

Im sad to see the temple of the conquered king,

At sunset in praise of his minister Id sing.

Tr. X.Y.C.

“后主”被意譯为“the conquered king”,完全不见“后主”的影子,只留下了他的最后的身份:被俘之君。曲“梁父吟”意译为吟曲之人 “his minister”,借被重用的好为梁父吟的诸葛亮来抒发诗人自己的渴望:渴望自己也会像诸葛亮一样受命于危难之间,救国扶困。同时,以梁父吟的意绪悲凉来表达诗人国难当头却报国无门的悲壮情怀,一典双义。将悲壮之曲“梁父吟”意译为吟曲之人诸葛亮,是“化隐为显”,不译典语本身,而译出典故的隐藏含义。

(三)注译法

注译指翻译诗词时,在直译或意译了典故之后,再加上注解,说明介绍典故所表达的内容、典故中人物的身份、或典故的本意以及在所译诗词句中的特定含义。如,在前文所引用的杜甫的《蜀相》的典故翻译中,译者在用了直译法之后,又在译文之后加了脚注,对典故的相关内容加以说明,使得译文更加明白晓畅,利于消除译文读者理解上的障碍。

注译的另外一种形式是:在直译典故之后,在所译诗词句中直接加注,即一些必要的解释,有时甚至以注代典。如,辛弃疾《破阵子》中“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句译作:“The horses sped as Liu Beis white horse, The bows thrummed and cracked like thunder”(顾正阳,2003:128)。译作中“的卢”二字没有译出,相反却加入“Liu Beis white horse”,说明典故的出处及马的身份特征:刘备的坐骑的卢因为飞跃檀溪使得主人脱难而留名史册,也就成了快马的代称。

参考文献:

[1]顾正阳.古诗词曲英译论稿[M].上海:百家出版社,2003.

[2]黄弗同.古诗词常用典故例释[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6.

[3]孙迎春.损失、补偿与“雅”字[J].中国翻译,1996(3).

[4]万云骏.诗词曲欣赏论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5]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6]翁显良.意态由来画不成:文学翻译丛谈[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

[7]许渊冲.唐诗三百首新译:英汉对照[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8.

[责任编辑 胡雅君]

作者简介: 焦绘宏(1972.1— ),女,满族,河北滦平人,讲师,研究方向:典籍英译。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541238.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