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我国对教育事业的投入越来越大,农村地区学校基本都配备了现代化教育设备,加快了农村地区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速度。现代教育技术可提高农村地区学校课堂教学质量,让农村地区的师生都可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但是农村地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融入课堂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特从主观因素、设备问题、网络资源方面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村地区;现代教育技术;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26-0137-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6.128
如今,农村地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1.教师计算机基础能力较弱,一些教师对于计算机的操作仅停留在开关机、Word及PPT的输入,并不会对其排版美化,更别说更加具有难度的操作了。
2.网络教育资源分析与处理能力较低,认为只要下载好的资源就可以直接进行使用,并未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及实际需求来进行分析与处理。
3.学校设备有待升级。虽然很多学校都配备了现代化教学设备,但是存在着配置低、运行慢且无法支持一些现行教育软件的问题。因此,农村地区学校要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一、解决主观因素问题
首先,农村地区学校可以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将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纳入考核范围之内,需要明确教师需要具备哪些计算机技能,能够熟练操作教学软件。
同时,教师每月必须要上几节以上的现代化教学课,设计几个课时的简易课件等。通过这些硬性的考核标准,让教师能够主动地学习,敢于尝试,进而让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成为常态,形成人人学习与使用的良好氛围,进而推进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
其次,学校要为教师构建现代教育技术课堂展示平台,通过优秀的现代教育技术课堂,树立典型示范。学校内可以积极组织各种类型的公开课与示范课,让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强的教师进行展示教学,并让这种学习形式常态化,使教师都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校内可组织一些有经验的教师进行指导培训工作,如简单的Word排版、表格制作以及PPT的技巧等。
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与培训,可增强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提高学校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率及效果,进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除此之外,应当给予农村地区学校老教师更多的关注,在校园培训时要做到少带老、强帮弱。学校在开展培训的过程中,应当多花一些心思,让培训具有趣味性,提高教师的参与积极性,通过潜移默化的引导,让教师逐渐提高自身的教育综合能力。二、解决设备问题
虽然许多地区已经具有现代化教学设备,解决了设备不足的问题,但学校也应当考虑到升级与更新的问题。在农村地区,旧设备弃之可惜,有些计算机只需要更换一些硬件就可以继续发挥作用,满足教师课堂教学需求,投入并不需要太多,而效果却非常明显。因此学校应当有计划地对设备进行升级与更新工作,解决计算机老旧的问题。除此之外,在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上,学校可以请专业人员进行管理。许多现代化教学设备在寒暑假期间会出现大量的灰尘,零件也会因此而损坏,这些是人为可以解决的问题。学校应尽量为每一位教师配备计算机,让教师能够利用现代化设备去学习与备课,为教学提供便利条件,这样才可以真正实现现代化教学。三、善于利用网络资源
农村地区学校教师缺乏专业的计算机能力,真正能够自主制作课件的教师较少。所以教师应善于利用网络资源,查找实用性的课件。之后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进行修改与调整,满足自己的课堂教学工作。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将所使用过的资源进行分类整理,这就可以形成学校独有的教学资源,需要的教师只要进行提取,再加以修改就可进行运用。同时,教师还需注意不能将正常的教学活动转变为“光盘课、视频课”,这样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过多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会影响教师认真备课,难以充分发挥出教师的聪明才智。当教师不再有创新的欲望时,他的课堂也难以体现出创新精神,进而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这样才可以让课堂变得更加高效。
在农村地区学校,现代化教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用好则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用不好则会存在许多问题。农村学校应引导教师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其有效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现代化教学设备来辅助教学,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高方银,申建恒.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思考——以贵州省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3(9).
[2]农德军.浅谈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问题及策略——以龙州县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8).
[3]刘玉斌.建立和完善现代教育技术体系 为提高教育教學质量打造平台[J].山西电教,2008(2).
[责任编辑 谷会巧]
作者简介:王兴国(1973— ),男,汉族,甘肃定西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生物教学。
课题项目:本文系甘肃省定西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DX〔2017〕GHB25号)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