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学环境、教学技术的变化对教师所具有的教育智慧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需要强化推动自身教育智慧持续发展的意识并积极开展教育智慧生成实践,而院校则有必要为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为教师教育智慧生成成效的提升提供助力。文章从内生机制与外生条件两个层面,对信息化背景下教师教育智慧生成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關键词:信息化;教师;教育智慧;生成策略
一、 教师教育智慧的内生机制
教师是信息化背景下教育智慧的生成主体,教师是否具有生成教育智慧的意识以及是否能够在教育智慧的生成中付出努力并使用正确的方法等,对信息化背景下教师教育智慧生成效果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具体而言,从内生机制来看,信息化背景下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对教师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
首先,教师有必要积极了解信息化教育本质与规律。在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的融合,促使现代教育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与规律,而洞察与了解信息化背景下的教育本质与教育规律,则是教师教育智慧得以有效生成并适应信息化教育环境的逻辑起点。具体而言,教师所具有的教学智慧可以分为专业理论素养与实践教学能力两个部分,其中,对信息化教育本质与规律所做出的洞察与了解,既是教师专业理论素养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得以提升的重要基础,这则决定了教师必须关注信息化背景下的教育本质与教学规律。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认识到信息化教育为现代教育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以及传统教育体系所产生的改变,从而产生推动自身教学智慧适应现代教育发展要求的意识与动机。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开展理论学习并重视吸取他人的学习成果,从而确保自身对信息化教学产生正确的认知,并使用完备、科学的教学理论替代具有不确定性的直觉和想象作为教学支撑。只有如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教学理念,所使用的教学方法等才能够与信息化教育要求以及学生学习需求展现出更高的契合性,从而为自身教学智慧的持续发展、教学成效的有效提升等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教师有必要积极开展信息化教育行动与研究。理论能够为实践提供支撑,而实践则不仅能够检验理论,而且能够进一步提炼与丰富理论,因此,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不仅需要重视提升自身的专业理论素养,而且需要重视将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运用到教育实践当中,并依托实践对信息化教育开展深入研究,从而为自身教育智慧的生成提供保障。具体而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需要重视不断地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而且有必要选择研究课题并攻克教学难题。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围绕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来设计研究课题,依托自身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对研究课题做出剖析,在阐释问题本质、产生原因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方案,并通过在教学实践中使用各类教学方案开展教学活动,评价不同教学方案所具有的有效性。通过这一过程,教师不仅能够对特定的教学问题、研究课题等做出深入的理解,而且能够不断掌握新的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从而不断充实自身的教学实践智慧。当然,这一过程对教师的教育智慧生成意识、专业理论素养以及在教学实践中的创造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此,教师需要认识到教育行动与研究工作所需要的必备条件,并通过完善这些条件来为自身教育智慧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最后,教师有必要积极反思信息化教育实践与问题。在信息化背景下,学习与实践是教师教学智慧得以生成的活水源头,而教学反思则是教师夯实自身教学知识、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必要路径。具体而言,教学反思过程,是教师对自身进行全面认知、对教学成果进行认同、对教学过程进行感悟并在此基础上生成教学智慧、完成自我超越的过程,这不仅有利于教师对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教学经验进行进一步的加工,而且能够促使教师依托自身专业知识、教学经验构建教学智慧库,从而促使教师实现进一步的提升,由此可见,教师需要重视教对信息化教育实践及其问题开展积极反思。从教学反思方式来看,教师需要重视实现教学反思的常态化,即通过撰写教学反思日志、教学体悟等,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弥补自身教学能力存在的缺陷。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与同事开展交流、观摩同事教学等方式,开展对话式、学习式的反思,在帮助同事找出教学问题的基础上汲取同事的教学经验,提升自身教学智慧。总之,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需要重视通过开展教学反思来深化自身对信息化教学的理解并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从而确保自身所具有的教学智慧能够得到持续提升并满足信息化教学发展趋势。
二、 教师教育智慧的外生条件
在信息化背景下,虽然教师教学智慧的提升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在此基础上,院校所发挥的助力作用也同样不容忽视,为此,院校需要重视为教师教学智慧的生成创造良好的外生条件,从而为教师教学智慧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具体而言,在教师教育智慧外生条件的构建中,院校主要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院校有必要构建教师学习成长共同体。教师学习成长共同体的构建,能够促使教师在信息化背景下构建统一的学习成长愿景,并通过引导教师团结协作来实现教师队伍教育智慧的协同发展。相对于教师自主提升而言,这种基于学习成长共同体的教育智慧生成方式能够促使教师之间实现优势互补、有效提升教师教育智慧生成效率。在教师学习成长共同体构建过程中,院校需要对各方主体关系进行协调,从而为民主、合作氛围的构建定良好基础。与此同时,院校需要重视引导教师团队明确学习成长愿景,激发教师生成教育智慧的动力,从而促使教师团队能够在明确目标的指引下发挥自身潜能,实现自身教育智慧的持续发展。另外,在教师学习成长共同体的构建与运行过程中,院校领导、学科带头人等需要进行深度参与,资深教师也需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带动作用,从而确保教师学习成长共同体的发展能够具备科学的规划、方案等作为支撑,并在最终实现学习成长共同构建目标,进而为信息化背景下教师教育智慧的有效生成提供助力。
其次,院校有必要组织教师开展校本科研。在信息化背景下,组织教师开展校本科研,能够促使教师在团结协作的基础上开展专业理论的构建,并促使教师根据信息化教育所提出的要求以及院校教学实际、学习需求等,有针对性的探索与院校发展方向相适应的教学方案与教学策略,从而促使教师所具有的教育智慧更为适应信息化教育发展方向、院校与学生发展需求等。在此过程中,院校需要组织教师对具有普遍价值的教学理论进行总结,也可以通过引入专家学者开展讲座的方式深化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认知,在此基础上,院校需要引导教师开展集体性的教学反思活动,促使教师挖掘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引导教师对教学理念的革新路径、教学思路的设计路径、教学策略的优化路径等做出探索,要求教师围绕教学实际与学生学习需求等,从不同视角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与解读。另外,院校需要重视开展观摩课与公共课、构建示范课与精品课,从而为教师开展学习交流创造良好条件,并为教师教学智慧的生成奠定良好基础。
最后,院校有必要优化教师教学评价机制。在教师教育智慧生成过程中,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能够帮助院校、教师对教育智慧生成中的成功经验进行有效总结,并对教师教育智慧生成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了解,这对于教师教育智慧生成工作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评价机制的优化工作中,院校需要强调发展性评价在评价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具体而言,传统的教师评价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这种评价方式虽然能够反映教师教育智慧生成状况,但是却不能够更为细致的反映教师教育智慧生成过程,为此,院校有必要在评价指标的制定中,重视观察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表现,从而促使教师教育智慧生成工作的优化更为精准地找到发力点,进而为教师教育智慧生成成效的提升提供保障。另外,在教师教学评价机制的优化中,院校还需要重视实现评价主体与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如充分发挥出行业专家学者、院校学生在评价工作中的作用,从而从不同的层面反映出教师教育智慧生成过程中的问题,有效推动教师教学能力的持续发展。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既依赖于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依赖于院校对教师教育智慧生成环境的优化,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积极了解信息化教育本质与规律、积极开展信息化教育行动与研究、积极反思信息化教育实践与问题,而院校则需要重视构建教师学习成长共同体、组织教师开展校本科研、优化教师教学评价机制,从而为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创造良好条件,为教师专业素养、教学能力以及各个学科教学成效的提升提供坚实保障,进而确保教师综合素质、现代教育发展与信息化环境之间呈现出更高的契合性,为现代教育事业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程芬萍.教师教学智慧的类型与生成[J].教学与管理,2019(20):1-3.
[2]徐鑫雯.创造性与教师教学智慧的生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8):84-85.
[3]郑友训,王春歌.转识成智:教师教学智慧生成的路径选择[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8):5-8.
[4]张亚妮.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生成机制探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學版,2016,26(2):116-121.
[5]陈亚丽.信息时代下思想政治教师教学智慧的生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33):85-87.
作者简介:
舒妙珠,广东省东莞市,东莞中学初中部古梅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