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学是综合学科,是素质教育理念下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做思共生理念下的科学,注重学生头脑并用,在做中思、以思导做,做思共生,确保学生能够在有限的科学学习时间内,获得能力的提升。新教育形式下,初中科学课堂教学要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因此,做思共生理念下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科学教学成为目前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做思共生;初中科学;多样教学;实验教学
一、 前言
做思共生理念下的初中科学课堂相比较传统的科学课堂而言更加注重教学做合一的综合性学习,以内外结合的方式,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综合起来,然后进一步融入科学教学与研究的过程中。科学学科对综合能力要求较高,教师在充分挖掘科学学科的价值和意义的前提下,更要加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关注;做思共生理念下的初中科学课堂是综合性的课堂,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感受科学学科的价值,在做思共生的课堂中,引导学生思考,拓展学生思维,顺应新形势下初中科学教学形式的发展,手脑并用,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二、 做思共生概述
著名的“卢瑟福之问”,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卢瑟福引导学生要学会思考的一个典型故事,他看到学生白天晚上都忙于工作,没有时间思考,于是向学生发问,引导学生注意到思考的重要性。
经典的故事,将做与思的关系明确、准确地表达出来。做得多,思考得少,人生就会缺少方向;思考得多,做得少,人生就会停滞不前,两者缺少任何一方,都不是完整的学习过程。做思共生理念下的初中科学课堂,更是要从初中生目前的学习现状入手,改善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做思共生引领下的初中科学课堂,更加能够凸显科学课堂的本质,通过多样化的科学课程模式以及教学策略,将科学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进一步地发挥做思共生理念下的科学课堂“教书育人”的双重作用。
三、 做思共生理念下初中科学教学策略探究
(一)问题情境,诱发思考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引导学生思考的最佳途径,教师通过创设经典的问题情境,提醒学生如何思考,又不过分干预学生的思考过程;以此诱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集体课堂上拥有自己独立的思考空间,充分激发学生自主思考能力,为后续的科学实践做好充分的准备。
以《重力》这一节教学为例,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任务单的方式,将学生需要预习的内容按照一定的思路明示出来,让学生能够按照一定的思路进行第一课时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问题诱发学生的思考;同时在预习的过程中,找到下一
堂课自己需要重点学习的知识点,使课堂学习更加有针对性,增加课堂收获。
课前预习任务单的形式很多,比如思维导图示、列表式、习题式等等,以普通的习题式为例:
1. 日常生活中你发现过与重力相关的现象吗?
2. 你知道重力的三要素吗?
3. 如果有一天地球上的重力消失,那么你觉得会发生哪些情况?
4. 查阅相关资料,如果同一物体去到其他星球那么他们的重力会不会发生变化?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结合教材内容,将基础知识的预习任务详细化,问题思考、查找、给出答案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自主思考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在课前预习过程中,学生首先可以结合自己现有的科学知识以及日常生活经验等,将预习问题进行具体化;然后,针对目前不能回答的问题,通过教材寻找答案。
教师播放一些日常生活中經常会发生的现象:
情境一:乒乓球离开手落地;乒乓球房子放在倾斜的桌面上,当其滚离桌面是,会如何掉落地面呢?
情境二:将水倒在高低不平的地面上,水会向哪流呢?为什么?
情境三:……
这些常见的生活中的现象都是为什么产生的呢,他们之所以如此又是由于哪些原因呢?
经过课前预习环节以及课堂几分钟的观察实验环节,学生明确了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观测到的一些现象,与地球对地表物体的吸引力有着莫大的关系,这一吸引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重力。借助生活中学生常见的一些熟悉的现象,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在无形中让学生养成遇到问题懂得思考、遇到问题自然而然思考的习惯。
(二)合作情境,先思后行
合作情境的创设是科学课堂高效教学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传统教育教学形式下,科学教学是中比较偏向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虽然科学学科在中考中占的比重较大,但是很多学生和老师普遍比较关注的还是教材中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科学实验等没有足够的重视,甚至将一些实验内容也采用讲解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学生的做与思的习惯都没有充分的培养起来,影响了初中生学科素养的提升。从某种程度上分析,重理论轻实践的科学实验课堂基本上不符合新课程标准以及科学学科素养培养的需求,虽然能够应对日常科学考试,但是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做思共生理念下的初中科学课堂,引导学生思考,注重学生实践,主张学生先思后行、多思多做。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为例,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创设了三个层面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明确声音产生的条件、传播的条件以及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等等。
过程与方法:以合作创造学生学习的机会,以合作过程养成学生良好思考、实验等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基于上述过程,引导学生对科学学科情感的生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逐渐拓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基于此,教师改变传统先教后学的传统教学方法,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对科学声音的发生以及传播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
在课堂开始之初,教师与学生共同准备课堂实验器材,比如水杯、橡皮筋、尺子等,方便分组实验探究声音相关问题。虽说是翻转课堂,但是课堂开始的前几分钟,还是需要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方向,比如,通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和现象引发学生对于声音问题的思考。借助多媒体展示各种各样的生活中的声音,风声、雨声、雷电声、乐器声、门铃声、蝉鸣声、歌声等,感受每一种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同时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传播到我们的耳朵中的。
通过对不同声音产生和传播的讨论,学生思考声音产生的原理以及声音传播的条件,进行适当的总结和归纳,此是教师不要急于评判学生给出的答案是否正确,而是引出接下来的合作课堂探究实验的方式。
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不限定学生实验器材,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来验证声音产生的原理。
小组一:我们通过用手触摸自己的声带,总结出人之所以能够发声,是由于声带的振动。
小组二:我们通过将橡皮筋固定在两支笔中间然后拨动橡皮筋,感受到橡皮筋振动能够发出嗡嗡的声响。
小组三:我们借助两个塑料纸杯相互倒水,然后感受水落下,撞击水杯底部产生声音。
小组四:我们在吹奏笛子的过程中,通过手触摸笛子,发现笛子的声音,也是由于笛子的振动产生的。
小组五:……
同学们通过实验验证自己课前思考的声音产生的原理等问题,找出了物体发声的共同特点就是通过振动发声,然后再通过进一步的探究实验验证总结声音的传播需要哪些条件。
通过合作情景的创设,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对现有的生活现象进行思考,然后以此为基础,由学生自主动手探究思考的结果是否正确,先思后行,逐渐养成学生的良好科学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科学综合素养。
(三)科学拓展,做思共生
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做思共生理念下的科学学习也不能单纯的局限于课堂之上,要向课外拓展,比如,科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融合实践活动等等;将科学学习的眼界和思路拓宽,形成综合性的教学体系,为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自行车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措施”这一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开展、自主组织、自主研讨的综合实践活动,从我们每天接触的自行车入手,结合课堂上学习的摩擦力的知识;通过具体实践的方法,探究自行车都有哪些部件能够产生摩擦力,比如车轴、外胎等。然后通过亲身实践以及查找资料的方法,探索摩擦力增加和减小的办法。
比如,可以引导学生寻找在自行车上有哪些地方应用了这些思想:如自行车把手上的橡胶套、脚蹬、轮胎等处都会有一些凹凸不平的各种形状的纹路,这些纹路有哪些具体的作用呢?如果没有这些花纹,在骑行过程中会有哪些不便之处?为了降低自行车骑行的速度或者让自行车停下来,我们需要怎么去做呢?用力握紧手刹,为什么可以让自行车的速度减慢呢?通过观察自行车的结构,可以发现,用力握紧手刹让刹车带最大限度地贴近钢圈,然后相互之间挤压摩擦,产生阻力,增加两者之间相互摩擦的力度,最终自行车就会越来越慢,到停止。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或减小压力。在自行车上也有很多的应用:如车把手以及脚蹬转轴中有多小钢珠,为什么要加这些小钢珠?学生通过思考后发现,滚珠的增加能够让两者之间的接触面变小,相互之间的作用力也随之降低,然后摩擦力也会相应地减少很多;这些钢珠处以及自行车链条处也会涂有许多润滑油,这又是因为什么呢?通过两者润换油能够让两者之间的接触面变得光滑,相对于粗糙的接触面来讲,光滑的受力面能够降低摩擦力的大小……
在学中思,在做中学。通过对自行车深入了解,学生就能对摩擦力有更为深刻的理解。诸如此类的活动每周都会安排,让学生能够感受不同的学习环境下科学学科的魅力所在,为学生创设更加科学合理的学习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科学综合素养。
做思共生理念下的初中科学课堂是综合性的课堂,借助多样化的课堂教学策略以及课外实践方式,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感受科学学科的价值,在做思共生的课堂中,引导学生思考,拓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科学学习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小勤.做思共生:实现由科学活动经历到经验的悄然蜕变[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8,34(1):46-50.
[2]顾长明.做思共生:让科学学习真实发生:“溶解”一课教学设计与评析[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8,35(6):61-64.
[3]徐保林,徐正文.“做思共生”科学课堂的教学特性及实施途径的有效选择[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7,33(9):38-40.
[4]徐正文,金東艳.“做思共生”视角下的微探究:《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教学札记[J].湖北教育:科学课,2017(1):25-25.
作者简介:施胜军,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第一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