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考试周刊

浅议小学生自卑感的成因及对策

浅议小学生自卑感的成因及对策

摘 要:学校教育失误是一种教育过程机会不均等分配的体现,表现为对学生分班教学的“等级分化”、座位安排的“隐性歧视”、课堂互动的“边缘效应”以及班级对“后进生”印象定势的集体意识不良等。当教育失误产生時应调节情绪,及时进行心理补偿,抚慰学生受打击的心理,缓和师生关系,避免更加严重的问题的发生,使教育正常运作。

关键词:教育失误;自卑感;心理补偿

作家林特在她的上学经历中曾回忆:因为一次转学造成对新环境的不适应,班主任的不喜爱,最终导致她产生厌学的情绪,塑造了一个差生的形象。虽说后来遇见了一个比较开明的老师,但差生的阴影始终挥散不去,做事总是习惯性否定自己,不知不觉中,自己的性格底色被刷成了自卑。

影响学生学习成绩不良或者行为偏差的因素包括家庭、社会、学校及其个人等。后进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感受不到集体的温暖,没有归属感、安全感,没有享受和谐、平等的关系,没有得到应有的权利,他们成为“局外人”。长此以往这些学生会产生被“抛弃感”,渐渐地心理也被自卑感所笼罩。

一、 自然状态下的分班式教学萌发学生的自卑感

学校开展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为了长足发展又不得不开展着应试教育。迫于现实,学校更加倾向于“应试教育”。在大众潜意识里分数决定了学生、教师、学校的未来,因此各个学校一味追求学生的成绩。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在升学率的压迫下许多学校确实顾不及了。这时,分班制教学因保证升学率就应运而生。即使是自然状态下的分班制,可是无形中却给学生贴上了“差生”的标签,并且不得不接受这种不平等的待遇。

二、 不平等的内部待遇滋生学生的自卑感

教师是学校生活中直接而深刻地影响学生发展的主要因素,其言语行为是学生形成自我评价的标尺。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老师易用诸如聪明、迟钝、老实、狡猾、勤奋、懒惰、优秀、差等色彩鲜明的词语给学生定性。这些主观感受导致教师态度的失衡,处于班级底层的学生的自卑感在如此环境下“茁壮成长”。

(一)机会不公学生不平

课堂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是师生直接交流的平台。在课堂上也存在着失衡现象,其中一种表现就是学习机会的失衡。在很多课堂中教师为讲求效率把机会留给优秀生,而对于那些“边缘人物”不管不问,甚至漠视一切。我们可以看见这些孩子的头越来越低,说话声越来越小,他们从此彻底成为与学习无关的人。

(二)距离越远心就越远

有些教师为了正班风,会人为将后进生隔绝开。这种带有隐性歧视和控制的座位安排让此类学生变得更加自卑和怯懦。即使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想伸出友爱之手,受这种座位等级文化的影响也会对需要帮助的同学“违背良心”地收起爱心来。教师用如此不平等的座位安排强化了后进生的身份,让之产生与他人有别的心理暗示,从而刺激了后进生的滋生和成长。

(三)在不公平竞争中丢失竞争力

学校会通过各式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平台,每位学生理有参与的权力。可很多情况下教师会将机会倾向于优生,即便后进生中有某方面特长的学生也不能自主展示。在这种强势压力下,学生既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也放弃了心中的理想,他们的心理逐渐扭曲缺少阳光。教师选择的失衡致使学生间的竞争失衡,这是后进生形成自卑感的主要环境因素。

三、 集体意识不良凸显学生的自卑感

在升学率的指挥棒下,教师和学生默认着这种集体意识:“唯分是宝,唯勤是好。”勤奋学习、考试分高的学生才是好学生。“好学生”的集体意识影响和规范着班级中每一个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希望得到老师、同学更多的关注和认可,“好学生”的集体意识是压抑学生个性,使之变得默默无闻甚至对周围环境漠然,从而导致其学习和行为上出现偏差。

既然失误已经产生我们应该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这时应调节自己的情绪,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补偿,以抚慰学生受打击的心理,缓和师生关系,使教育正常运作。对学生进行心理补偿不能一蹴而就,千篇一律。要注意时间、地点、情况和补偿的方式方法,方能对学生的心理补偿能取得效果。

(一)说理式补偿,从行为上改变学生

不良事情发生后,要单独找学生谈话,要教育学生正确地评价和表现自己。绝大多数的孩子乐意听取老师说服教育,并且愿意去改变自己的行为。我教一年级的时候班上有个女生小A喜欢“拿”别人的东西,孩子们常常说她是小偷,都避着她。有一次我亲眼看见她“偷拿”别人的东西,熟练的动作、淡定的表情仿佛在做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为了维护她的自尊,我没有当众揭穿。私底下我找这个女生谈了很多次,因为一次谈话并不能改变一个孩子,但每次谈话我都争取能够让她有所改变。

我用浅显的语言鼓励她、亲近她,但我从未说到偷这个字。小A从默不吭声到乐于表达,渐渐地我发现她改变了很多,其他学生也改变了对她的评价。让我欣喜的是她变得热爱学习,和老师的关系也更加亲近了。现在的她已经是六年级的大学生了,出落得亭亭玉立,她的过去怎么样不重要,我只知道她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二)温暖式补偿,从内心上滋养学生

当学生感到不公后,会对教师以往的关心和爱护产生怀疑,认为自己受到伤害。其实师生间要做到心理相容,必须以爱为桥梁。

班上有个男生小Q,父母离异,平时乖巧懂事,可是有一次他竟然动手打了另外一位男生。我问他原因时,他也不说话只是两手握拳默默流泪,像是受了莫大的委屈。当时因为私人原因我的心情不太好,见他总不说话就训了两句。事后通过了解得知小Q是因为那个男生骂小Q是个没有妈妈的野孩子才动手的。我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多么严重的错误,于是赶紧找到他向他道歉。通过交流我发现他是一个非常单纯的孩子,对我无话不说,只是一说到妈妈就哭,由此可见父母离异对他的心理造成了很大伤害。

从那以后我经常找他谈心,让他学会用另外一种眼光看待爸爸妈妈分开这件事,我也积极和小Q的父母沟通,不要因为离婚而疏忽了对孩子的关心。我还告诉他在学校里老师就是父母,任何困难都可以找老师。长此以往,他特别愿意接受老师的批评并能积极改正。

(三)表扬式补偿,在赞美声中激励学生

教师粗暴的态度,很容易使其自尊心受到伤害,产生对立、逆反心理,自卑和悔恨就会變成对老师的不满和愤恨。有些学生就表现出情绪低落、悲观失望,进而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消极心理。作为老师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各种细节,一旦有了进步,老师就及时给予表扬,热情鼓励学生向更好的方向转化,这样学生就会在赞美声中增强信心。

学校每月都会进行先进班级评比,学生做的都很认真,每个人都为班级付出了自己的努力。可是小W看见别的班级分数高竟然偷擦掉分数,为此班级被扣了分。同学们纷纷指责他,他受不了这样的责骂委屈地哭了起来。了解到这件事后我首先表扬了他,我认可他爱班级的心理,但是提出爱班级也要注意方式,应该用正确的行为体现你的集体荣誉感。后来我还买了水果让全班同学分享,感谢他们为班级的付出,孩子们都很开心。心理学认为,人都是愿意在表扬声中前进的,听到赞美的语言,就能焕发出一种巨大的力量。所以老师在教育学生时,尽力运用情感的激励作用,任何时候都不要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不断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四)信任式补偿,在情感上抚慰学生

若学生已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老师依然给予严厉的惩罚,会导致学生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这时老师应该用真挚的情感去治疗学生心灵上的创伤。学生小D特别的活泼好动,经常为我制造一些小麻烦。一次他又上课讲话,即便他意识到了,我还是忍无可忍当着全班的面狠狠批评了他,从那之后他变“乖”了。我为自己的批评产生这么好的效果暗暗窃喜,可是不久我发现他乖得有点过:上课不发言、下课不与同学接触甚至有些自闭了。看来是我惩罚过了头。后来我想出一些办法来弥补自己的过错,比如,课堂上给小D回答问题的机会,给予微笑来鼓励;课后有意识地交给小D班级任务做,并表扬他做的很好;经常与他谈心,慢慢地去了解他,关心他的成长。渐渐地他又活泼起来不同的是比以往多了份责任心。

老师教育学生时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这样学生自然把老师的批评看作是对自己的爱护,把老师的表扬看作是对自己的鼓励,使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走的更加坚实。

(五)换位式补偿,在思想上认同学生

每位学生都与众不同,他们有思想有态度,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与认可。可是在老师眼里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充分的理由也可能只是逃避惩罚的借口。

小P是个品学兼优的男孩子,可是他有个“毛病”,写作业特别的慢。一天早晨,小组长和我反映小P家庭作业没写。我立刻把脸沉下来望向他,奇怪的是他没有收起目光,而是看着我,眼睛红红的。他辩解说晚上忙写妈妈布置的作业来不及写家庭作业了。我立刻训斥他不许撒谎为自己开脱,他吓得不敢说话,眼泪一串一串的开始往下掉。后来小P的妈妈主动给我打电话说明原因,我才知道事情的真相。经过这件事我对他的关心渐渐多了起来,并和他一起努力改掉身上的毛病,他也慢慢变得自信起来。

有的时候老师应主动的和学生进行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老师可以更好地与他们沟通,帮助他们找到问题并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每一位学生都是单纯的,犹如降落凡间的天使,需要老师细心的呵护。我们也要承认他们身上存在的差异性。没有一位老师想给学生刷上自卑的性格底色,所有的老师都希望学生拥有一个七彩的人生。因此在平常的工作中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遵循教育规律,减少教育工作的失误,把自己的心和学生的心紧紧地贴在一起,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指路明灯!

参考文献:

[1]罗光明.差生的心理补偿[J].四川教育,1994(11):7.

[2]周桂珍.通过心理补偿融合师生关系[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1):139-140.

[3]鲍传友.课堂教学不公平现象初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0).

[4]陈振中.符号与互动:教学与课堂生活的社会学[M].北京: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吴传飞,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六合区马鞍中心小学。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552109.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