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宣松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发展,教育教学要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要提高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还要培养学习能力、学科素养。而教学方法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前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适应新课改要求,教师要重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设计生活情境、构建有序問题串、开展动手实践、利用游戏教学、运用数形结合等,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培养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能力提升
一、 引言
新课改在内容方面更加契合学生的发展特点,主张学习联系生活,要求在教学中要重视学习体验感,以学生的实际学习经验为载体,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活动,主张以人为本。因此,文章探究了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转变特点;解读了新课改下其教学的原则;分析了有效教学方法的实施。重点是通过研读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特点,在认识其教学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二、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的转变
(一)教学目标的变化
在以往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会运用数学公式、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可以考取高分。新课改背景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视知识的产生过程、学习过程的体验感、对数学解题思路的探索以及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求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引导其会主动探索知识,在概念形成和深化理解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提升数学素养。可以看出,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是知识、能力、品质的协调发展。
(二)教学内容的变化
新教材与旧教材在内容的明显的区别是,是以学生的思维特点为载体,设计的教学内容,不仅添加了更多形象化的图片情境,还非常重视各个板块内容之间的衔接,使其能够融会贯通,实现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教材内容具有较强的启发性,在学习的时候,更加重视问题的产生与生成,不仅可以激发思考学习能力,还可以提高学习热情,拓展数学思维。
(三)教学结构的变化
从以往教学来看,课堂教学是以老师为中心,但是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为落实素质教育理念,更加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可以看出,数学教学内部组织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不仅选取了生活情境题材,还将数学问题与生活应用进行了有机关联,结构、内容更加合理科学,不仅可以培养学习兴趣,还可以落实课堂主体地位,集中学习注意力。
三、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原则
(一)要遵从以学生为主的原则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旨在以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数学学习能力为本展开的教学设计。因此,为实现高效教学,在教学的时候要遵从以学生为主的原则,设计契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活动,在激发自主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培养独立思考、自主预习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要遵从启发引导的原则
新课改背景下,更加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数学学习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提高学习质量的前提条件,要想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教师就要遵从启发引导的原则,通过层层问题探索、有序对话交流,提高自主探索学习能力,培养数学思维,强化学习效果。这样不仅可以完善新课标教学要求,还可以创新教学氛围,构建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
四、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一)设计生活情境,激发自主探究兴趣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要求,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就是说,要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而生活情境是围绕学生实际经验为载体、联系生活和教材内容,在寻求契合点的同时,创造真实、直观的场景,不仅可以激发自主探究学习兴趣,还可以构建数学与生活的桥梁,拉近与文本的距离,实现高效教学。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内容时,重点是认识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会运用小数表示数量,会读、写小数,培养自主探究、认真学习的习惯。在教学时,可以为展示日常生活中,超市商品的视频情境,如可乐2.50元,奥利奥饼干12.12元,酸奶1.80元,面包4.99元等,在视频情境观看的过程中,进行互动交流:
师:同学们,刚才观看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超市商品的标签,那么,在这些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共同的特征呢?
生:都有一个小圆点。
师:观察得非常仔细,这就是我们接下来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小数”。
利用白板结合视频和音频为其播放小数的读和写,训练读写能力,提高对小数的认识。为其展示雪糕价格表,如雪糕0.8元,冰棍0.6元,蛋筒2.3元,引导思考“雪糕和冰棍哪一个比较贵”在生活情境设计的基础上,提高自主探究学习兴趣,强化对小数的认识和理解,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端正学习心态,引导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开展“今天我当家”的活动,让学生就家庭生活开支,进行记录,发现生活中的小数,促进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构建有序问题串,培养数学思维力
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关键。而问题作为激活思维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为有效梳理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促进对知识重点、难点的理解消化,可以构建有序问题串,在层层问题引导的过程中,寻找解题思路,打开思维空间。例如,在教学《千克和克》数学内容时,旨在帮助学生构建1000克=1千克的等量关系,提高对质量单位的理解,在教学的时候可以进行以下交谈:
师:同学们,西瓜、洗衣粉、瓜子、牛奶等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那么,你知道它有多重吗?
生:一袋洗衣粉1000克。
生:一袋牛奶150克。
生:一袋瓜子5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