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作為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在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伟大实践中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文章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就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立德树人;道德与法治;探索;真善美;价值观
一、 立德树人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立德树人,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德树人,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需要。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有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既是我们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精髓,又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安身立命的思想根源,应当大力弘扬并且加以传承。立德树人,就是以优秀传统文化为精神内核来塑造时代新人的过程。立德树人,是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而这必将依赖于一支德才兼备的人才大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它要求我们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因此,充分利用道德与法治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尤为重要的时代意义。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构成和体现。因此,充分利用好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精心引导和栽培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把握住青少年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对于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二、 道德与法治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探索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道德与法治课教师不仅仅是传授学生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更要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形成独立的人格,追求真善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坚持立德树人,才能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
(一)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教学目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有机融合,相辅相成,同时也是我们立德树人需要重要把握的德育点,因此必须要在充分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确立科学合理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课堂始终,潜移默化,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比如,在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三课第一框《悦纳生理变化》。上课前,教师播放了《栀子花开》这首歌曲,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心情愉悦放松,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在讲到“适应成长的节奏”这一知识点时,教师设置了一个学生情景剧。情景剧的内容是小明在看到班级里的其他男生都迅速长高,而自己却原地不动时感到很沮丧;而小刚却因为个子长的很高“鹤立鸡群”而苦恼。当小明热情地邀请小刚和他一起玩的时候,小刚很鄙视地对小明说:“小矮子,去一边,我才不和你玩呢。”并用手指头使劲点了一下小明的头,小明差点向后摔倒。学生情景剧的表演形象生动、直观有趣,非常自然地为学生们创设了一个情境,而且学生也很快融入其中,情感已经得到很好的调动,在观看情景剧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忍俊不禁,大笑起来。这说明这个情境创设的很成功也很有必要。紧接着教师又创设了一个“换位思考”环节,“假如你是剧中的小明,你现在的心情如何呢?这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引导学生思考情景剧中所反映的问题。这时学生就会换位思考小明的心情从而意识到拿别人的生理发育特点起绰号、开玩笑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是很不道德的,从而在内心打下烙印,自己不能在生活中做有损他人自尊的事情,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这里就得到实现。
(二)发挥榜样作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会涉及自立、自强、自信、自尊自爱等等许多德育方面的优秀品质和良好心理。这时候只使用空洞的语言很无力,需要借助科技进步的成果——多媒体设备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立体感起来。可以在课件制作中插入形象直观的图片、生动有趣的视频、优美悦耳的音乐等,一方面让课堂变得形象生动,有吸引力;另一方面,让身边的榜样鲜活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更有利于创设情景,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用榜样的力量来熏陶学生,那德育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例如:在讲七年级全一册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第一框《单音与和声》时,给学生播放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的视频,生动直观地让学生们看到了在小家和大家面前,在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面前,黄旭华是如何抉择的,又对我们国家产生了什么巨大影响,从而帮助学生明白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通过榜样的力量来感染学生,传递正能量,帮助学生树立集体意识,以集体利益为重,爱祖国,为祖国而奉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榜样素材的选择既可以是黄旭华院士这样的大人物也可以是同龄人,比如说“新时代好少年”“道德少年”,更可以是身边的同龄人,如自己班级里面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带动我们进步的同学。充分运用好榜样的素材,发挥榜样作用,对于引导学生认识、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坚持积极向上的课堂评价,激发学生正能量
课堂教学评价是指对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客体对象所进行的评价活动,其价值在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课堂评价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一环。
比如,在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三课第一框《悦纳生理变化》,讲“欣赏自己”这一点时,教师设置了一个活动叫做“夸夸我自己”,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优点,发现自己的长处,从而起到欣赏自己、悦纳自己的效果。在学生展示环节,一个平时表现不积极的男同学主动举手发言,他说:“老师,我的声音很特别,我会模仿。”教师发现这是一个进一步了解他的好机会,就坚持让他给同学们展示一下。这名同学欣然接受,并高兴地给大家模仿了一段一档电视节目中参赛选手的声音,模仿效果非常好,得到大家一致好评,现场响起了一片掌声。教师赞许地对他说:“你真棒,不好意思,老师没能早些发现你的这一个长处。”得到表扬的该同学在接下来的课程中,都全神贯注认真听讲,并且脸上一直洋溢着自信的微笑。可见,积极的课堂评价是帮助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方法。因此,在课程中,一定要重视积极的课堂评价,不要吝啬鼓励与表扬,简单的一句表扬、一个笑脸、一个眼神或是一个动作,就可以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埋下真善美的的种子,激励他们不断进步,努力拼搏。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践行真善美
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務,需要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这就需要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比如,在上完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十六课第三框《保护环境 贵在行动》后,笔者在周末立刻组织了一次孙武湖环保公益行活动,鼓励学生周末到当地孙武湖捡拾垃圾,保护环境。活动完成后,教师采访参加这次公益活动的学生,他们谈到,当通过自己的努力把遍地垃圾的孙武湖重新又变得整洁美丽时,一种自豪之感从心底油然而生,并且更坚定了他们保护环境的决心。
又如,在讲完六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生活告诉自己我能行》后,教师组织了一次“弘传统美德 做时代先锋”主题摄影展,要求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准备“弘扬自立自强、感恩父母、奉献社会”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照片,自由排版设计上交。学生们上交的作品包括:给父母做饭、为父母洗脚捶背、帮小弟弟妹妹读书、主动在家大扫除、帮助父母打理商店、为小区擦洗宣传栏等等,内容比较广泛,那么,活动的效果和惊喜也是意想不到的。在本次活动中,一名学生家长看到孩子在家洗碗、为妈妈捶背的表现后很感动,高兴地在她的作品上写道:“欣慰看到今晚的你,从不去尝试,到认真对待,尽管做得不是很好,但我们看到用心的你,希望以后的你,成长得更快,发展得更全面。”借助本次活动学生们真正通过自己的行动走进父母、融入家庭、拥抱社会,达到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的效果。
作为新时代的道德与法治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在本职工作中继续探索,将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全过程,立志为祖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苏寄宛.全员全程全方位,教师如何担起立德树人的职责使命[N].光明日报,2019(15).
[2]段妍.努力做好立德树人这篇大文章[N].中国教育报,2020(5).
[3]新时代党员干部学习关键词(2019版)[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9.
作者简介:赵雪莲,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兴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