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今新课改进程得以全面深化和有效落实,在教学活动当中学生起到的主体性作用也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各种各样的新型教学模式也得到了广泛的推行,其中分层走班模式就是一种比较典型性的模式,它依照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展开,依照学生基本情况予以有效分层,并进行差异化教学,在最大限度上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调动学生积极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成果。作为初中阶段的数学老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分层走班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有效深化数学学科素养。
关键词:分层走班式教学;初中数学;策略探索
一、 引言
在国家针对中长期教育教学事业予以改革发展的纲要中明确指出,对于初中阶段的数学科目教学活动,必须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并强调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特征,令其得以全面积极地发展。在传统模式下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大多是借助行政班级形式将学生进行划分,始终是比较严格的班级制度,不过随着如今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和落实,加上学生主体地位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有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意识到班级内部的学生会因为基础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出现行为习惯以及学习态度上的显著差异,统一的班级模式势必可能会导致学优生“不够用”,学困生“学不下”的问题。因此,分层走班式教学策略应运而生,而且有较多的学校已经开始实践应用,这是教学发展进程的重大突破。文章将立足于此展开探究,旨在为初中阶段的数学老师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二、 初中分层走班式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传统模式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一般需要针对整个班级的学生展开教学,因此大部分情况下,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式等都会考虑到“普遍性”的特征,但是这样的环境下一般也不能顾及每个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很容易造成学困生跟不上,但是学优生却觉得“意犹未尽”,介于二者之间的学生则因为老师无暇顾及自己而经常出现懈怠的问题。“分层走班式”的教学策略在较大程度上突破了原有的行政班级,依照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效果将其划分成不同班组,并由老师予以分层教学或者是分配不同的老师予以针对性教学,令课堂教学的规划变得更加合理,充分满足层次不同的学生的需求。这种教学模式立足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展开,一般不会对学生已经形成的学习习慣产生显著影响,而且也不会对适应性有较高要求,仅仅是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地点(信息化普及度较高的情况下甚至教学地点也不需要变化)上予以适当的调整。分层走班教学期间,一般是参考测评成绩予以分配调整,因此流动性较强,可以结合学生的进步情况随时调整层级规模,在最大限度上促进教育的相对公平原则以及个性适用原则。
三、 初中数学中分层走班式教学的策略探索
(一)学生能力角度
对于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活动来说,想要实施有效的分层走班式教学模式,首先要针对教学对象,也就是学生予以科学合理的分层,老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基本学习能力以及兴趣倾向、学习态度等因素,并以学生的数学成绩为主要的评测条件,配合信息技术措施,研究学生的若干次数学成绩平均分段,并由此进行分层,例如可以分成“学困层”(学习态度相对落后,成绩偏低,且不知如何进行有效的学习)、“中间层”(成绩始终在中游徘徊,学习态度一般,需要老师督促才能够进行较为有效的学习)、“学优层”(成绩在高层较为稳定,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都比较理想,能够主动向老师寻求帮助,一般不需要老师过多指导)三个层次,这也是实现分层走班教学的基础环节。
比方说,老师在针对初一阶段的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活动之前,可以先整合其小学6年期间的数学成绩以及小升初测验中的数学成绩,配合初一第一学期开始之前的摸底测试结果,初步了解他们各自的小学数学知识掌握情况;之后,将所有的成绩数据分类输入电脑,分析数学成绩的波动情况,并使用计算软件计算摸底测试以及小升初测试的平均数值,判断数学基础;最后,通过第一堂课程的教学活动,判断不同学生的基本学习态度以及兴趣倾向,将基础能力和数学水平相对较为接近的学生纳入相同层次,如上文所述的三个层次,并配备不同的教学方式完成教学。
(二)课堂教学角度
课堂教学对于任何教学模式来说都是非常关键性的环节,同时也是保证学生真正获取知识的重要过程,分层走班教学模式也不例外。老师在进行分层走班教学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到层次不同的学生在个体学习需求上存在的差异,保证能够“因材施教”。
首先,老师需要明确自身的教学目标,保证每个层次的每个学生都能够凭借自己的学习能力完成学习任务、掌握数学知识,并且从学习的过程当中获取足够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其次,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分层递进”的提问方式来进行引导教学,保证不同层次的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老师所创建的问题情境当中获取一定的启发。比方说,以函数概念为例,对于“学困层”上的学生,老师可以予以“映射是什么?函数是什么”以及“你能说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吗?”这一类较为简单的概念上的问题,难度不高,学困生可以通过自行查找教材和理解教材来回答问题;对于“中间层”上的学生,老师则可以在学困层学生查找教材和初步理解教材中概念内容的基础之上继续深入提问“在函数中因变量以及自变量取值范围能够构成集合吗”,该类的问题一般是从基础概念的基础之上进行适当的发散思考才能够回答的问题,可以协助中间层的学生展开拓展学习和主动思考,改善他们需要老师的督促才能够展开学习的不良学习习惯;对于“学优层”上的学生,老师则可以提出难度相对比较高的问题,例如“函数的新定义和旧定义之间的差异是什么?相同之处又是什么?”,学优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相对较强,而且思维能力也比较活跃,难度偏高的问题可以帮助他们深入发展数学思维,深化学科素养。
(三)作业练习角度
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练习作业是课上教学活动的延伸巩固,分层走班数学教学活动中,作业的布置和完成标准等也需要予以适当的分层处理,就当前的现实情况来看,老师可以联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作业布置的形式予以适当的优化,比方说,可以使用视频课件和多媒体信息传送来将不同的作业布置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大幅度缩短布置作业耗费的时间;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如果学生已经能够完成自己的分层作业之后,可以鼓励他们尝试上一层学生的作业,逐渐提升自我,有效锻炼解题能力,如果已经是学优层的学生,则可以进一步加大难度,令其继续实现自我提升。
比方说,老师布置“一次函数”作业的时候,联合了信息手段,借助信息平台的方式将分层作业下发给学生,依照从简单到难的顺序,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的“关卡”即可,如果有兴趣可以继续往上做,配合提示功能,逐步指引他们完成习题。例如,“习题1:在一次函数y=-5x+3图像所经过的象限为?”“习题2:假如一次函数y=kx+b图像不会经过第二象限,此时k和b应该各自满足什么样的条件?”“习题3:目前已知一个一次函数图像和直线y=-x+1保持平行关系,而且经过了点(8,2),此时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习题4:目前已知一个一次函数图像经过两个点(2,4)和(-3,-5),那么该函数解析式为?”“习题5:目前已知一个函数y=(1-3k)x+2k-1,那么k在什么条件下图像会和x轴相交在点34,0上?又在什么条件下会出现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上述习题中,作业从传统的纸质练习册转变成了“小程序游戏”的形式,具备一定的挑战性和趣味性,能够锻炼学生挑战精神,并逐渐形成积极的学习习惯。另外,在教学中有条件的情况下老师还可以融合智能化教学平台,整合学生完成习题的速度、习题的错误率等数据,配合大数据技术,锁定层次不同的学生的错误集中倾向,有助于老师更好地展开针对性的教学。
(四)学业评价角度
配合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老师可以构建起基于互联网以及信息平台的评价系统,主要涵盖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测评的评价系统和信息化线上云课堂,创建更加高效的分层走班教学模式。而且信息化的教学模式也能够较好地强化学生對于学习的积极性以及热情,协助他们深入地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首先,老师应该建设学习效果的评价系统,参考教学中的实践经验累积,把数学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良性整合,创建基础知识数据库,并参考知识点难度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如:完整掌握、基本掌握、没有掌握),进而构建评判学生学习能力的信息库;在信息库基础上,继续构建对应的数学知识测评系统,分阶段、分层次地针对学生予以针对性测评,全面且精准地掌握学生理解知识的程度,并生成报告,有效实现针对每个学生所拥有的数学能力的精准评估,有助于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老师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规划以及分班规划。
其次,通过信息技术打造在线教学平台,把老师所拥有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构成高效初中数学在线教学平台,从学生的角度则可以借助手机或者电脑等终端设备随时登录到平台中完成学习,参考测评报告随时检查自己的学习问题,有效进行针对性查缺补漏。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应用分层走班式教学策略,除了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基本条件,令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需要针对分层走班中的教学机制以及教学内容予以合理化的规划和整合,令分层走班式的教学模式发挥自身独特的优势,针对差异性层次中的学生各自的优势以及薄弱点予以重点发挥或改善,令教学结构得以进一步有效完善,深化学生数学学科素养,强化老师的教学实效性,令学生能够成为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钱雯雯.初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黄岩实验中学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4):139.
[2]李琴霞.新课程下初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探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14):33-34.
[3]高行伟.初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概论[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31):147.
[4]卜军.用信息技术优化初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J].数学大世界:小学五六年级版,2018(7):95.
[5]黄玉红.多元策略,优化教学:谈初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策略的优化[J].数学教学通讯,2019(8):33-34.
[6]徐耀华.初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新课程学习,2013(1):28.
[7]符秀丽.初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10):40.
[8]尉劲松.分层不忘整体适性兼顾公平:初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的几点反思[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6(41):18-19,22.
作者简介:王春丽,浙江省绍兴市,浙江省绍兴市昌安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