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考试周刊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重难点,也是决定学生成绩好坏的关键,好的审题习惯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前素质教育的形式下,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文章就学生在审题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学;审题能力;培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审题能力直接关乎学生获取、分析、理解信息的能力;关乎学生运用正确数学思维推理、感悟数学知识的能力;关乎学生体会数学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审题,帮助学生掌握审题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思维,提升核心素养。

一、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设计了十大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这些概念涉及学生的思想、能力、感悟等多方面,而这些方面离不开学生的阅读,特别是审题,好的审题习惯帮助学生去阅读,去理解题目,感悟题目中的思想方法,培养观念意识,提高多种能力。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特别是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发现,学生缺乏审题的意识,甚至根本不会审题,也不重视审题,究其原因,笔者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就学生而言,学生到了高年级,心智上有了一定的成熟,但自控能力仍然欠缺,加上低年级时阅读量较少、知识掌握不牢固、学习兴趣不高等各方面原因,出现不会审题的现象,常常凭着感觉,受惯性思维的影响,对相似题目盲目下笔,审题能力薄弱。加上到了高年级,随着题目越来越复杂或者无关紧要的干扰条件越来越多,学生不愿意去审题或者直接放弃审题的现象频频发生;其次,就审题本身而言,审题其实是一个较复杂的抽象过程,审题中需要将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联系起来,经过运算、推理等思维活动完成目标,这一抽象过程与学生当前的形象思维形成矛盾,加上这一系统化的过程需要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和一定的阅读量,这都增加了学生的审题难度;最后,就教师而言,随着高年级教学内容增加,节奏加快,教师过于注重练习的结果,对于学生的出错往往归于学生态度的不认真,而忽视了审题习惯的培养,没有将思维能力等核心素养作为重点,加剧了学生的审题障碍。我们也发现,在教学过程中,上课越流畅,学生接受程度越高,看似问题越少,实质解题过程中错误率越高,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缺乏反思总结,常常在学生错误后重新讲解,忽视思维能力等综合素养的培养,反复下去,既降低了学习效率,也形成了不良的审题习惯。

二、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的措施

当前素质教育的形式下,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笔者就学生在审题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有效的解决措施,表达一己之见。

(一)针对性引导,增强学生自主审题意识

审题是指认真阅读题干,弄清题目中所要表达的意思。细致深入的审题是解题的起始环节,也是解题成功的必要前提,否则会出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结果。小学阶段的题目特别考验学生的审题能力和理解能力,因此对于部分审题有困难的学生而言,教师要将题目细化,一步步引导,降低难度,感受正确审题的过程,从而体会解题带来的快感,提高学生正确审题的自信心,进而增强自主审题的意识。例如在教学“一个钢管锯成2段需要25分钟,如果锯成10段,那么需要多少分钟”这一题时,部分学生用“10÷2=5,5×25=2(分钟)”,其实学生对题目中的意思根本没有理解,教师可以一步步引导,如“孩子们,你们知道锯钢管时什么时候耗时间啊”“既然锯的时候,锯成2段要锯几次呢?”“那题目中说锯成2段需要25分钟,其实就是告诉我们什么数学信息呢”“那锯成10段要锯几次呢”“锯成10段,需要多少分钟会求了吗”,通过一连串的简单问答,层层铺垫,步步接近问题,缓解了学生的思维坡度,学生很快理解题意,提高审题意识。此外,要引导学生多数学阅读,数学家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一书中提到“决定解题好坏的根本还是在学生的审题和对材料的阅读”,其实数学审题就是一种数学阅读,是一种与数学有关的阅读,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用数学思想推理,数学方法解题。随着学生数学阅读兴趣的提高,阅读量不断增加,知识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阅读的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审题意识和审题能力自然就会提高。

(二)专项训练,感悟数学审题方法

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每一个过程都需要具体的思考方法和审题步骤,特别是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已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式,进行专项训练,让学生感受方法,掌握技巧显得尤为重要。谈到审题,首先,要会读题,教师以严谨细心的态度让学生多次认真读题,融入题境中,中高年级一般以默读为主,关键字词要求勾画做标记,不明白的字词可以寻求老师帮助指导,例如题目中的不同单位,是“增加了”还是“增加到”,“小红比小芳多5个苹果”哪个量是已知的,哪个量是未知的,谁比谁多,求的是谁等相关信息都要关注。其次,要学会数学语言表达,对于较复杂的题目,删除无关紧要的,保留重要的与问题相关的数学信息,化繁为简学会摘要,并且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例如“一个长方体金鱼缸,长是8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6分米,前面的玻璃不小心被打碎了,修理时配上的玻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这一题看似很复杂,其实理解后发现,就是求这个长方体前面的面积,那么已知长方体的长和高就可以了,8×6=48(平方分米)。最后,要經常训练反思,感受方法技巧,如“小猴摘桃,第一天摘了30个,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小猴第三天摘了多少个?”,我们一般从条件出发思考这类问题;“运动服、运动鞋、运动帽各两种,价格分别是130元、148元,85元、108元,16元、24元,每种商品最便宜的价格分别是多少?最贵的呢?”我们一般从问题出发思考这类问题。注意数学解题策略的运用,如转化策略,“9再增加几就和15同样多”,其实就是问“15比6多几或者6比15少几”;画图策略,如画线段图是我们最常用的,进行数形结合,化抽象为形象;联想策略,联想到相关知识点举一反三;列表策略,一一列举简洁清晰;对比策略,对比差异消除解题定势,解题方法策略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关键要加强审题练习,善于对比总结。审题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坚持不懈的过程,要善于动口读懂题目;灵活观察洞悉题目;及时动手化解题目;多多动脑推敲题目,学生只有经过不断尝试,不断更新体会和感受,才能理解教师的分析和指导,提高审题能力。

(三)不断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对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有了新的认识,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扮演着指导、引导、合作的角色,这对教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做长流水”,要有更宽的知识面,才有资格做老师;要经常学习,才能做合格的老师。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教会学生读题、审题,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复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知识有涯而生无涯,教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教师对自己的要求也要提高。教师在教学时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述,特别是对学生解题时的引导,要有扶有放、扶放结合,有的放矢的引导学生,注意审题方法的渗透,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也要善于反思总结,对学生的错题及时分析,找准方法,对症下药,帮助学生养成认真推敲、静心读题的好习惯,真正理解题意,提高思维能力。教师对学生要高度负责,深入挖掘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不断自我学习,自我提升。

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教师的耐心、爱心和恒心,因材施教,不断指正;需要训练的提升,多数学阅读、多数学思考,打破常规,不断进步;需要自我意识的提高,多反思、多总结,敢于思考,增强自信。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策略还需不断调整、充实,真正实现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学明.推动核心素养落地需多管齐下[J].湖南教育(A版),2017(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美]G波利亚.怎样解题[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李玉媛,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双语小学。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552340.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