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落实在数学学科中就是数学抽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数学建模能力等等。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教师要充分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多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学生能够从数学问题的探究与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得到培养,学生能力也可以得到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
一、 什么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有: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
(一)数学抽象
数学抽象主要是指将事物的一些基本属性去掉,将其内在的抽象思维进行剥离,得到数学研究对象的过程。主要是:从数量与数量关系、图形与图形关系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能够找到事物存在的一般规律,用数学的符号或者是术语来表示。
数学抽象术语数学的基础思想之一,这也是理性思维形成的重要内容,其不仅将数学的本质特征反映出来,还一直在数学的发展和应用过程中存在。数学抽象让数学成为表达精准、有序多级的综合系统。
(二)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主要指的是以一些事实和命题为基础,按照逻辑规则来推算出一个命题的思维过程。这种素养的内容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推理形式有归纳、类比;另一种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这种推理形式主要是演绎。
逻辑推理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较好的掌握数学体系,得到数学结论,也是数学严谨性的一种表现,更是学生在数学活动当中的基本思维品质。
培养学生形成逻辑推理核心素养,学生通过不断的发现问题和提出命题,利用推理形式,来不断的形成逻辑推理思维,得到结论;通过不断的训练逻辑推理能力,可以让学生有效的将知识进行联系,进而可以构建一个知识框架,形成一个比较有条理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
(三)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主要是对实际问题进行数学抽象,利用数学语言来将问题转换出来,使用数学知识和方法,构建数学模型,解决问题。主要包括:從实际的问题出发,分析数学问题,提出问题、收集数据分析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得到结论、带入实际验证结论改进模型、解决问题。
构建数学模型,将数学和社会的多方面进行联系,这也是数学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形式。数学建模能够有效积极数学实际问题,这也是推动数学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另外,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直观想象、数学运算以及数据分析能力等,这些能力组成在一起,共同形成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二、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相关对策
通过如上分析可以发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内涵丰富,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就是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对学生未来更深层次的学习以及各项实践活动的开展,都有着非常大的帮助,下面就针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几方面讨论。
(一)培养学生数学抽象素养
数学抽象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数学学习以及数学能力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包括图片、文字、视频等,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或者微课视频等,因此,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借由直观、感性的材料,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感想思维,从而快速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情境创设,帮助学生直观感知数学知识,进而抽象出其中的数学问题,教师则进行合理的指导和点拨,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提升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比如:在“函数图像”的相关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认知水平以及教学内容,可以先为学生播放多媒体课件,课件展示函数的变化情况,让学生直观感知图像变化的情况,如下:读下图一次函数y=x以及二次函数y=x2的图像,直观的感受其变化情况,并口头说一说图像的变化趋势如何。
在学生观察图像的过程中,教师观察到一部分学生并没有养成观察动态图像的习惯,如:沿着x轴负方向观察图像变化,虽然他们可以做出“上升”或者“下降”等回答,但是答案却是相反的,如果学生再表述图像变化时出现了这些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纠正,从而规范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数学抽象素养,教师还可以借助几何画板的动画效果,融动画沿着图像曲线运动,让学生进一步观察,从而更好的强化数学抽象能力培养。
(二)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素养
高中生的数学潜能是巨大的,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和创新,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固有知识以及生活经验,主动构建新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另外,教师还应该采用启发引导的方式,不断促使学生去探索问题,循序渐进的引领学生思考,一步步挖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形成。
比如:“函数的表示方法”教学时,教师先带领学生复习函数概念,在这个基础上提出引领性问题:“同学们还记得什么是函数吗?”此时,学生脑海中会快速搜索有关函数的概念,回顾了旧知识之后,教师接着追问:“那么,有什么具体方式可以表达函数之间的关系呢?大家可以通过翻阅教材,与周围学生讨论的方式总结答案。”(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学生完成问题之后,教师再出示一道函数问题,让学生利用不同的形式阐述其中的数学关系,因此引发学生逻辑思维,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三)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素养
数学建模主要一种数学方法,是将现实问题转变成数学抽象内容,利用数学语言来表达问题,使用数学知识和方法来构建模型,进而解决数学问题。数学建模的过程主要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构建模型、得到结论、验证结论、改进模型、解决问题。数学建模核心素养的形成,需要不断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在情境中能够得到自主练习,可以自己构建数学模型,进而不断提高应用能力,具有创新意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到数学建模思维,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过程中,应该与生活建立紧密联系,借由生活实践强化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提高学生数学建模能力。
比如:题目:菠萝是大家生活中最常见的水果之一,我们也经常会吃,但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削菠萝”是个学问,我们会发现削完菠萝之后,在其表面会落下一道道的螺纹线,那么大家从数学的角度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削菠萝呢?学生都知道这样削菠萝是为了获得更多可食用的部分,减少浪费。那么,从数学的教学分析,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构建数学模型,运用假设分析法,假设菠萝的形状是一个圆柱体,此时,将菠萝圆柱侧面展开,就形成了一个矩形,我们用点表示削去的菠萝籽,菠萝果肉的厚度以及宽度也可以忽略,连线表示削去菠萝果肉。菠萝籽在展开的矩形上呈现出来的是交错排列的状态,只有削去的菠萝皮是螺旋线,其展开之后才能够成为直线,也就是削去的果肉最少。这就是一个数学模型构建的完整过程,先进行模型的假设,再构建模型,之后进行模型求解,最后进行模型检验、模型分析。通过这样的函数模型构建,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解决问题,从而强化学生数学模型思维的构建能力,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
又如:有这样一道例题:一艘货船负责在A、B两地运货,这艘货船的最大速度为35千米每小时,A、B两地相距500千米,货船在行驶过程中会消耗一定运输成本,按照每小时计算,这艘货船的运输成本包括染料费用、其他费用。货船每个小时产生的费用和货船行驶的速度平方成正比,這个比的系数为0.6,其他费用则为960元/小时。
(1)把全程运输成本y(元)表示为速度x(km/h)的函数。
(2)如果货船行驶全程,运输成本最少的情况下货船要以多大速度行驶。
分析:进行不等式模型构建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找到参数间的关系,这是构建数学模型的关键。这道例题中学生可以根据
A、B两地的距离,找到参数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先表示货船从A地向B地航行所运用的时间,由(1)可知,货船行驶的时间为:500x小时,结合题目创设的情景,可以构建如下数学模型:
y=500x·0.6x2+960·500x=480000x+300x(0 一部分学生结合(2)的内容,会使用均值不等式求解,并得出:x=40时,货船运输成本最小,为24000元。但是,从题目已知条件可知,货船的最大速度为35千米每小时,所以如果x=40是无法到达的,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函数单调性求解,结合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可以得出:y=480000x+300x(0 通过如上不等式题目的讲解,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模型解题的关键,并且也可以使学生明白,正确列出表达式是不够的,还应该注意分析其定义域,这样才能够保障求解的正确性。就如同本题,学生就不可以直接使用均值不等式知识求解,在构建数学模型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引导,引领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掌握正确构建数学模型的方法。 三、 结束语 培养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是为了更好的奠定其未来学习与发展的基础,为其日后参与工作以及社会实践提供帮助和支持。作为当前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高中数学教师要重视核心素养内涵与教学方式的研究,能够在日常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教学理念,从整体上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于云起.关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探讨:以高中数学学习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28(12):150-151. [2]姚艳.数学核心素养视角下审视高中解析几何的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7):8. 作者简介:许喜珊,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