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考试周刊

逻辑推理在高中历史教与学中的应用分析

逻辑推理在高中历史教与学中的应用分析

摘 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逻辑学地位不断提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逻辑学不断发展,在命题考试中也多有体现。2018年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中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提出对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从逻辑思维角度而言,逻辑推理与历史学习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将逻辑思维运用于高中历史学习中,有利于改变接受—识记—刷题的学习模式,突出学生思维的跳跃和思考,使历史课程充满活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逻辑推理;归纳演绎;历史教学

2018年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中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提出对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更注重学习过程和方法,更注重学生思维的活跃度和教师视野的开阔度。逻辑推理能力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能力,被广泛应用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需要改变传统接受—识记—刷题的学习模式以及枯燥反复的强化训练模式,更加突出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逻辑推理的成功感,从而使逻辑推理与历史学习完善融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 逻辑推理概说

逻辑推理又称形式逻辑,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主要思维工具,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后,就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按照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关系,逻辑推理可以分为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是“一种以个别性或特殊性判断为前提提出一个以普遍性判断为结论的推理。”即一般—特殊的推理过程。以S代表某类型的现象,S1、S2、S3代表S类的个别对象,用P代表该现象的规律,那么推理过程为:S1-P;S2-P;……Sn是P;因此S-P。

而演绎推理是“以一般性原理的判断为论据来论证以特殊性或个别性知识的判断表达的论题。”即特殊—一般的推理过程。演绎推理最常见的形式为三段论,包括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推理过程为:大前提M-P;小前提S-M;则结论S-P。

归纳与演绎法作为常用逻辑推理方法,广泛而深入渗透在教师历史教学与学生历史学习过程中。

二、 逻辑推理在教师教学中的应用

日常历史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在掌握大量具体史实的基础上,提炼出一种认识历史现象的观念或规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归纳推理历史教学将是最常用的方法。在教学中此类示例不胜枚举,如通过对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学习,得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总趋势;通过对欧共体、北美自贸区、亚太经合组织的学习认识战后世界经济区域化潮流;通过学习历史人物的事迹,得出时势造英雄的结论……诸如此类均可使用归纳推理法。

我们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例,从分封制到各个历史时期皇帝制、中央官制演变、选官制度、台谏制度概况——中国古代专制制度不断强化发展至顶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深刻的历史传统。同时,中国古代秦汉时期、隋唐时期政治制度建——古代治世、盛时与政治制度的发展与成熟关系密切。

演绎推理则更多在专业历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历史学家面对固定的有限的史料,通常需要利用演绎推理去对未知的历史进行探求。在新课标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及“演绎”,但由于中学历史教学的难点使教科书内容和教学时间所限,有的无关宏旨的小知识被省略,有的相关联的知识被割裂在教材的不同章节,影响了对历史的理解。而演绎推理的一个重要特点恰恰是对“相关性”的发现能力。这一特性对于历史深度学习和理解尤其重要。利用有限史料去推理未知历史,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依据人類认识社会的一般结论,经过推导得出。

如对英国二战前的绥靖政策的理解。一般理解为一战以后英国债台高筑,无实力也无决心再次战争,不得不采取绥靖政策。这实际上是一个省略了大前提的演绎推理,其完整形态应为:外交政策必须以国家实力作后盾——一战以后英国的绥靖政策是软弱的外交政策——一战后英国采取了绥靖政策是由于国家实力衰退。此外,我们还可以从英国外交政策的长时段传统出发,得出这样的解释:英国具有保持欧洲大陆均势的传统——一战以后英国的绥靖政策是扶德(弱)抑法(强),维持欧洲均势——一战以后英国的绥靖政策是大陆均势传统的体现。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与自然科学将定理和公式明确地呈现给学生不同的是,历史学的大前提往往隐藏在知识之中,历史认识来自对大前提的挖掘和选取。学生在解答论述题时,需要根据史料迅速归纳出主题,同时多角度提取史实,运用史论结合方式解决历史问题,在不断解决问题中逐渐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 逻辑思维在学生学习中的应用

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集中体现为被称为历史考试改革的试验田的历史论述题(42题)中。特别是2016年以来试题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能否进行有效的逻辑论证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因素。

一般情况下,该题由论题、论据和论证三部分构成。论题是论证的对象,主要解决“论证什么”的问题;论据是论证的理由或依据,主要解决“用什么来论证”的问题;论证是联系论据与论题的逻辑纽带,主要解决“怎样论证”的问题。而本题中逻辑论证的基本方法恰恰是对归纳与演绎两种推理方式的灵活运用。

论题,也称论点,是论证活动的中心,需要学生在提取史料的基础上,升华认识,推论史料从而形成主题。运用归纳推理得出论题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常见方法。

以2020年全国Ⅱ卷为例:材料:有学者将欧洲联盟的结构列为三大支柱,如图12所示:

——摘自(法)法布里斯·拉哈《欧洲一体化史(1945~2004)》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三列支柱中各选取一点。三点之间要有相互联系,展开论述。(要求:明确列出三点,联系符合逻辑,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此题要求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三条信息,并没有对论题作特别要求,但论述的核心必定围绕某个特定论题进行,否则,论述将缺乏逻辑。我们不难发现这里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社会秩序和国际关系等内容,那我们结合所学知识用归纳法很容易就得出结论:政治上提高欧洲国际地位、经济上促进欧洲经济发展、对欧洲促进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军事上维护了欧洲安全、对世界影响(冲击两极格局,促进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等。

论题明确,是做好论述题重要的前提,而提取史料,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充分有效的论证是展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演绎推理是进行有效论证的常见方法。

运用演绎推理,能对归纳法所得出的论题有效的论证,仍以欧洲一体化这题为例。

提取信息:1. 关税同盟与单一市场;2. 合作、共同立场和措施;3. 司法机构的民事与刑事合作。

论题:欧洲联合的加强促进了经济发展。

论述:1967年,西欧六国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与原子能共同体合并,建立了欧共体,实行统一的关税,建立统一的欧洲市场,促进了歐洲经济迅速发展;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促进了欧共体外交上的合作,采取共同立场和措施,减少了内部纷争,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证;欧共体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欧共体内部加强了司法与内务合作,采取民事与刑事、警务合作等举措,为欧共体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秩序。这表明欧洲经济、外交与司法等方面的协调与合作,既促进欧洲一体化发展,又促进了欧洲经济发展。

在学生运用逻辑推理进行有效论证时,教师须确保前提真实与推理形式正确,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性,同时还应注意灵活运用逻辑推理的基本原理。

无论论述题的命题与作答要求怎么变化,其解决方法都离不开归纳演绎的灵活运用,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将各个历史事件整合起来,挖掘历史事件内在的逻辑联系,发现其中特征规律,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四、 结语

历史思维能力是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逻辑推理能力在历史思维能力中占据重要比重,教师教学中应转化身份,由课堂主导者变为引导者,使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意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质疑、合作探究,使课堂由传统知识灌输场所成为生动而充满活力的地方,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引导与探究的过程中达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

中学历史的教与学,最终还须落实在学生历史思维方法和能力的养成中。学生独立思考意识的养成,还须自身积极主动地展开思维活动,在头脑中经历推理的过程,对习得的知识进行加工,构建历史框架,推演历史脉络,形成规律性认知。只有如此,历史知识才能成为构建历史思维的有效基础,历史学习才能达到核心素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孙登科.高中生历史学科逻辑思维能力的塑造[J].教学与管理,2019.

[2]陈刚.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历史学科素养[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8).

[3]花远杰,万灵.浅谈逻辑方法在历史论证题的运用[J].中学历史教学,2018(8).

[4]何睦.演绎推理与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构建[J].历史教学问题,2016(3).

[5]蔡贤浩.形式逻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德]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刘舒,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学。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552566.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