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考试周刊

重视科学素养 关注学科能力

重视科学素养 关注学科能力

摘 要:2018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题重视落实科学素养要求,关注学科能力考查。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科能力、价值观念方面深度研究2018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题,建议教学回归教材,关注化学学科基础知识,重视学生能力培养,提升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关键词:科学素养;学科能力;中考;化学

北京市中考从2018年起,化学考试科目调整为生物(化学)考试科目。化学学科原来总分8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018年改变为化学学科笔试总分45分,同时与生物学科合场分卷考试,两学科笔试时间共90分钟,笔试总分90分。

化学学科为迎接学科的巨大调整,在保持学科基础内容的同时,保留学科知识体系和骨架,聚焦于考查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知识主干内容,进一步落实课程标准中科学素养的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化学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也是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需要得到发展的三维目标,2018年北京中考试题更加注重落实此方面要求,注重科学素养及学科能力的考查,凸显义务教育化学学科价值。文章结合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从落实科学素养要求、关注学科能力的角度,分析研究2018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其对教学的影响。

一、 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基础性是2018年化学试题的基本特征。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将化学知识分为“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和“化学与社会发展”五个知识组块。以2018年北京市中考试题为例,对试题进行分组分类整理,统计各知识组块得分情况(见表1),分析试题考查的知识结构情况。

分析上表可以发现,各知识组块得分率均在0.80以上,“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组块得分率达到0.90,主要是因为试题的考查知识点重在基础知识,而这两个知识组块涉及的经典的化学理论及基本的物质性质及变化等基本知识点较多。

“身边的化学物质”“科学探究”组块得分率达到80%,这两个知识组块中试题考查点主要集中在,结合具体的情境分析身边的化学物质,以及结合教材中基本实验分析其实验原理并进行归纳总结两个方面,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技能。尤其是对科学探究知识组块的考查,均是以教材中的原型实验活动为素材,突出基础性。

例如第20题,该题素材源为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探究,在原实验的基础上将氧气的制备和性质进行整合,考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考查基本的化学实验能力。

二、 重视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关注学科能力考查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对能力的划分主要集中在课程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方面,同时提出了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关注过程与方法,重视学科能力考查,是2018年化学试题的又一基本特征。依据化学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将化学学科能力大致划分为“基本的化学实验和科学探究能力”“接受、吸收和整合化学信息能力”“分析、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三个能力组块。以2018年北京市中考试题为例,对试题进行分组分类整理,统计各能力组块得分情况(见表2),分析试题考查的能力结构情况。

分析上表可以发现,各能力组块得分率均在0.70以上,其中,学生接受、吸收和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组块全卷试题涉及20分,得分率达0.90,说明学生在此方面的能力较强。基本实验与科学探究能力组块,全卷试题涉及19分,平均分14.81,得分率0.78,此方面重在考查学生的基本能力,需要学生能够结合所学知识以及日常学习中所获得的学习活动经验来完成具体试题情境下的化学实验活动,并根据试题中提供的具体实验信息,分析实验原理、推论预测、设计解决方案等,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分析解决化学问题能力组块,全卷试题涉及6分,得分率0.78,需要学生结合具体试题情境中的图、表、文字、数据等信息,分析其背后蕴藏的化学知识和原理,解决具体情境下化学问题。

结合第24题,分析试卷对学科能力及学科素养的考查。通过探究不同实验装置(加热方式)及反应物质量比反应后物质的颜色、状态的影响,研究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的具体实验。试题很明显的分为两个实验探究,实验1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文字、图、表等信息,了解对比实验中控制的实验变量及其对反应的影响,进而分析实验原理及目的,理解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实验2中学生需要理解实验中自变量的变化所带来的因变量的改变,分析题目中提供的信息,结合因变量的变化,获取实验证据,反思实验过程,对实验的结果进行一定的推理与预测,最终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与反思,同时实现对学科素养和能力考查。

第1、2小题需要学生根据已知信息,结合题目设问,进行分析解释和推论预测。同时,第2小题需要学生结合具体实验情境,依据基本化学实验中物质的性质及实验原理,对实验现象进行简单的推论和预测。

第3、4题侧重于根据已知信息复杂推理和系统探究能力的考查。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及具体实验情境,寻找实验目的、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进行复杂的推理思维过程。第3题,学生需要根据反应后物质的颜色和状态等具体的实验现象,并结合试题中实验研究方法,合理推测出实验目的。

第5、6题侧重于复杂推理、系统探究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试题需要考生反思实验整体方案,运用基本的化学实验研究方法(如比较、归纳、概括等),探究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现象,解决实验问题。考生的第5题答题表现能够反映出其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发展水平。学生可以从宏观定性、定量方面,结合实验主体反应,关联碳与氧气反应对本实验的干扰等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不同思考角度及宽度反映出学生不同的素养水平。

三、 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关注科学精神

落实价值观育人导向,关注考生的全面发展,兼顾考生的多样性是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的总体设计思路。同时,结合社会热点问题,以体现我国在化学、化工、科技领域的新成就为素材设计问题,加强问题设计的层次性,提供多元的思考角度和分析路径,让考生在试题作答过程中体会化学学习收获及学科价值,感受国家发展,增强民族自信。

例如第18题,本题素材源于真实工业过程的部分阶段,密切联系生产实际,体现化学学科在解决实际问题、制造人类社会必需品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本题背景素材新颖,突出绿色化学环保理念,体现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

四、 教学建议

(一)回归教材,关注化学学科基础知识

研究2018年北京中考化学试题,建议教学深入挖掘学科知识的原理,要把学习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全卷答题情况及考后数据分析看,学生需进一步加强对化学基本概念的认识,减少对知识的单纯记忆、机械训练,建议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实验的理解。

(二)关注思维,发展学生能力

2018年北京中考试题,将化学知识融入社会、生活、生产等具体情境中,学生需要结合所学,分析其背后原理,将情境中的具体问题,应用化学学科的视角和思维进行分析,进而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

(三)创设学习形式,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创设多元学习形式,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建立起社会责任感,培养起爱国情怀。同时中考试题重视开放性、选择性等,试题与生活联系紧密,对社会、科学前沿的关注程度高,学生在具体实践活动中,增加学习主体性,提升学科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王磊.學科能力构成及其表现研究:基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与迁移创新导向的多维整合模型[J].教育研究,2016(9):83-92.

[4]王磊,支瑶.化学学科能力及其表现研究[J].教育学报,2016(4).

作者简介:

闫振,北京市,北京教育考试院。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552664.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