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词句段运用”是部编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出鲜明的编排特点:明示能力目标、来自单元内容、指向学科本质。作为教材的实施者,教师要着眼单元整体,适时安排学习时机;准确定位目标,正确选择教学内容;合理运用支架,科学提供思维阶梯,努力做到合理定位目标,科学规划统筹,有效引导实践,让“词句段运用”落到实处。
关键词:词句段运用;语文园地;编写特点;教学策略
部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在普通单元后面安排《语文园地》,以对整个单元的语文要素进行梳理、巩固和提升,尤其是“词句段运用”板块十分鲜明地指向本单元的语用点。由于“词句段运用”板块内容的独特性和所处单元位置的特殊性,很多教师不知道该如何合理利用这部分内容,课堂中常出现“走程序”“为教而教”的尴尬局面。如何读懂教材编排意图,让词句段“运用”落到实处?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部编教材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的编写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出几条教学策略以供一线教师参考。
一、 了解编写特点,正确解读教材
(一)明示能力目标
《语文园地》作为单元学习的“终点站”对单元核心目标进行梳理、巩固和提升,一方面指向单元语文要素,一方面体现学段目标。它与单元导语页相互勾连,形成呼应,共同为单元目标的达成服务。“词句段运用”板块大多以练习的形式成为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展现语言训练要点的重要载体。教材通过这一平台向教者传递信息,帮助教师明晰本单元的言语训练提升点,确保每位教师都能完成保底的教学任务。这一板块的目标指向非常明确,只要教师善于发现每一道练习独特的语用价值,有侧重地教学,将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词句段运用”板块中出现的词语有明确的能力达成目标,如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内容与动物有关,表达的是对动物的喜爱之情,《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的第一题便出现两组含有比喻义的与动物有关的三字词语,这些词语暗含人们对不同动物不一样的情感,因而两组词语一组表达褒义,一组表达贬义。这两组带有动物的三字词语既与单元内容相关联,又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发现和体会人们对动物的不同情感;理解带有动物的词语的比喻义,并能选择其中一两个说一说指的是哪一类人。第二题的三句话结构相同,都来自单元课文,是很好的语言范例。仔细分析这道练习可以发现它的能力目标指向也非常明确,即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冒号写一句或一段先概括再具体的话,这段话应体现出冒号前的一句能概括事物或人物的特点,冒号后的内容是描述展现特点的具体表现。
(二)来自单元内容
部编教材编写的突出特点是体现单元设计的整体性,每单元的课文和《语文园地》中的部分内容都是围绕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展开。“词句段运用”板块包含词语的理解、积累和运用,以及句子、段落的体悟和运用,内容广泛,但都同单元课文内容高度关联,与单元整体目标一脉相承,是对单元语文要素的进一步强化和突显。教材通过学生熟悉的语言材料集中展现本单元的重点训练点,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文内容大多与乡村生活有关,学生在阅读与乡村相关的语言素材时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本单元的“词句段运用”中就安排了描写乡村和城市生活的词语,学生通过读、想、说的活动感受两种生活的不同,从而能更好地理解前面所学课文中作者表达的情感。第二题的仿写其中一个语段来自单元课文,且目标指向的是单元语文要素。本单元习作方面的目标是“写喜爱的某个地方,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如何将自己喜爱的地方写出来的方式有很多,其中模仿课文语段“分句举例加概括总说”的句式是一种不错的表达形式。
(三)指向学科本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板块将词语积累、词义辨析、句子品读、仿写练习等内容有机融合,直接指向语言文字的运用和实践,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和语文教育的特点。人教社编写的《教师教学用书》中指出,这一板块以形式多样的听说读写活动,重点复习巩固本单元所学的字词或句式,适度拓展,强调综合运用,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保驾护航。尤其是句段的练习,更加侧重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语境和材料中发现语言文字的规律和特点,再将形成的认知迁移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从而实现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细致研读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不难发现,除了第五单元的习作单元没有安排《语文园地》,其他七个单元《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板块都出现仿写的内容,仿写练习大多以单元课文中的句子为例,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等方式发现言语特点和规律,再“照样子”或“仿照”句子写一写,以实现语言的运用和再创造的目的。
二、 基于编排意图,选择教学策略
(一)着眼单元整体,适时安排学习时机
基于以上认识,在设计教学时教师要有整体意识,适时安排学习内容,有时不能完全按部就班地照着教材编写顺序教。“词句段运用”中的训练要点大多来自单元课文,从课文的语言材料中挖掘出与单元要素、核心目标相关的语用点,以达到巩固和提升的目的。因此使用《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材料时首先要关联课文内容,在教学相关的课文时可以安排学习“词句段运用”中的一些内容。例如,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词句段运用”第二题大部分语段来自《小英雄雨来(节选)》,目标指向体会比喻句的感情色彩,并会仿写。仔细阅读选自课文的三个句子,除了都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能体现两种不同的表达情感外,体会出不同情感的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雨来的人物形象。如此分析,不妨把这一题的教学安排在课文学习中,通过读句子发现特点,进而体会雨来形象,再到拓展句子深化理解,最后尝试在不同的语境中运用,实现知识的迁移。使用《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材料时还可以关联习作教学。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二單元“词句段运用”第二题要求学生会使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事物,这样的语言训练点与单元主题和本单元说明性文章的表达特点相关联,同时又勾连本单元的习作内容——“写一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学生在介绍自己的奇思妙想时可以使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以更清楚地介绍,因而在习作教学时可以引入这一题的设计,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将自己想发明的东西描述清楚。
教师只有整体把握教材,合理统筹安排,提前规划教学,着眼单元整体,适时安排学习时机,才能实现效率最大化。
(二)准确定位目标,正确选择教学内容
基于上文对“词句段运用”板块编排特点的分析不难发现,该部分能力目标指向非常明确,学段目标和单元语文要素是这一板块编排时参考的两个重要维度。因此,在“词句段运用”的教学中,教师要从这两个方面准确定位教学目标,选择正确的教学内容,有效达成学段目标,落实语文要素。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多种形式的段落结构,以及动作、语言、外貌等人物描写方法是主要的学习目标。第一单元和第四单元的仿写例句都体现了分总或总分的构段方式,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就不能仅仅围绕教材所提供的图片或情境,要求学生用“的”字短语或冒号写一段话,而要鼓励学生去探究例句是怎样写出景物或动物的特点的,从而发现例句特别的结构。如此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认知迁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再如第四单元“词句段运用”的第三题,表面上看是体会语气词的表达效果,再将其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相联系就会发现,它与本单元语文要素“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密切相关。因此设定教学目标时要紧扣作者对动物的情感,引导学生去发现作家善于使用语气词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词句段运用”板块时,教师要综合考虑,准确定位目标,正确选择教学内容,让语文要素落地生根,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合理运用支架,科学提供思维阶梯
“词句段运用”虽然只是教材中一个很小的板块,但它承担着提升学生言语品质的重要任务,体现着语文学科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用好这一板块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中年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处在起步和发展阶段,从概念的认识、知识的积累到综合运用需要一个过程,这就考验教师能否巧妙地转换学生的思维,适时提供有效的支架,科学提供思维的阶梯,引导学生一步步达到思维的顶峰。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词句段运用”的第一题,它要求学生和同学交流其他描写颜色的句子,一开始学生觉得有难度,无从说起。教师可以先带着学生读句子,发现加点部分的特点,然后品读想象画面,将抽象的文字具体成头脑中的画面,当学生体悟出这些颜色词的美妙时,再联系学生的生活,提供一些图片资源,让学生说身边见到的颜色,从而降低了学生思维的难度。再入第二题的仿写,如果没有对两段文字的品读体悟,还原文字描绘的情境,学生很难发现语段的特点:总分的结构营造整体氛围,“的”字短语整齐有韵味。有了对例句的体悟,再联系生活实际,校园的早晨、公园的早晨等场景便浮现在学生的眼前,表达难度降低了,语言表达水平提升了。
提供情境,链接生活等方式都是学生帮助学生思维进阶的有效支架,合理利用能有效激活学生的言语思维,提升学生的言语品质。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善于挖掘其教学价值,才能将例子用到实处。“词句段运用”是部编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材的实施者,教师要准确解读教材编排特点,合理定位目标,科学规划统筹,有效引导实践,让“词句段运用”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鲁林红.从“认识”到“运用”的優质转换: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词句段运用”中的仿写内容为例[J].小学语文教师,2020(4).
作者简介:
杨艳清,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琅琊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