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传统初中地理课堂当中的弊端逐渐暴露了出来,明显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在学习和发展等方面的需求,而相关教育学者根据目前初中生地理学习的实际情况与他们的发展实情进行研究并分析,从而得出了在初中地理教学课堂当中融入核心素养评价的策略,并且经过实践得出的效果十分的明显,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发展和学习。文章先阐述了地理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和地理核心素养的构成,然后又对初中地理核心素养评价策略展开讨论。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地理;教学评价
一、 引言
在2019年我国发布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战略措施,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举措列举为目前教育事业的主要发展目标,并且明确了新时期下教育的目标,对于如何实行德育树人的举措和合理的对其进行教学评价提出具体指标,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从而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需要把核心素养下对学生的评价落实到教学当中,提出了如何在实践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价值观和评价相关措施。
二、 地理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我国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给出的定义是要让学生掌握适应自身终身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必备品质与能力。将其具体到初中地理学科的教学当中提出的问题是如何构建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相关教育学者提及的是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将地理知识作为基础和载体,然后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突出核心素养这一主题特性,以此来构建一个全面的体系制度。初中作为九年义务教育当中的最后一个部分,它所包含的核心素养大致内容包括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和家国情怀等内容。而还有一些教育学者对于在初中地理学科当中学生的核心素养价值观的形成所提出的理论是将其作为教育的核心地位然后展开教学。但是有些人认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包含着诸多特性,包括稳定性、独立性以及实践性等,这從地理学科的取向价值观上来看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需要让学生以“地理”的角度上去提高其空间、思维等方面。但是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对于学生核心素养以及评价的主要措施和指标基本上都定义到了高中阶段,而初中阶段当中的内容明显研究较少。
三、 地理核心素养的构成
对于初中地理核心素养中教学评价的构成首先需要考虑到地理学科的核心概念,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按照其中的构成进行划分的话可以将其分为知识点、地理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科精神等方面,在我国的国际地理联合组织于1992年所颁布的相关地理教育措施当中明确地提出了地理核心素养的相关概念,其中主要包含着对于人类居住环境和居住分布等问题,而且对于未来地理教育的发展趋势也做出了一些预测,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必备的一种知识或者是技能,是每一个我国公民都需要掌握的,所以人们应当以一种积极的和欣赏的角度上去学习这门课程。这一目前在目前新时期下的教育改革方向正好迎合,从地理核心素养与对学生的教学评价实质性上来看,它无论是从学生的学习层面还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上都能与终身发展的目的相融合。因此,在地理学科当中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基础并开展教学评价是目前初中教育事业所要注重的首要任务。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构建是与义务教育的课程有着标准型定义关系的,在2011年我国的新课标改革当中就已经提出了在义务教育地理学和教育当中对学生的教学需要遵循学生的发展视角上作为目标,以此来培养学生对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生态以及发展等问题的观察、分析以及判断的能力,并且也指出了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综合运用型极强的学科,它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每一个部分,所以在初中的教育中,必须要遵循着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来进行教学评价,并包含着生活、综合以及实践等特性。新课程标准也对此回应了初中地理学科教育特性,必须要让学生掌握实践性的技能与概念。另外,2011年我国的义务教育在新课程标准中是基于长期的教学改革方向上进行修订的,但是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入,初中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与新课程标准也成为新的指标。
在初中地理日常教学的过程当中无论是核心素养的培养还是教学评价的建立,都必须围绕着学生发展的这一角度上去考虑,并且在进行教学评价的时候是需要以核心素养作为基础的,这样就使得新课标下初中学生的核心素养评价分成了不同的阶段,从对人文的观念、综合性思维开拓以及区域认知感等方面来建立一个基于学生学习的教学评价标准。但是从总体上来说,对于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价值观基础上进行教学评价的建设需要从学科核心素养价值观作为基础概念,然后再以此作为指标去对学生的教学评价分类构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式去考虑:
第一是环境意识,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我国在飞速发展的阶段中虽然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的提升,但是对于环境的破坏也十分大,作为初中生,他们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储备力量,所以对其进行环境意识的培养就十分的重要。而要想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环境意识培养,就需要让他们了解我国的环境,并且知道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以此宣传环保意识,并且培养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能力。第二是区域认知,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其中山、川、河、流、海等皆有,而地理这门课程就是对地形地势以及环境等方面的一个研究,而在初中开展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不仅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人文、区域以及文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区域认知。第三是地图技能,地图是地理学科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帮助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学生可以在地图当中读取地理信息,然后学会其中的技巧,比如看图、画图以及分析图等。如何观看地图也是初中地理学科当中的关键。第四个技能是学生对于地理的实践能力,他指的是学生的绘图能力,并且能够通过借助一些工具来参与各种有关地理的实践活动,因为地理本身就是一门综合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在这其中能够极大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实践探究能力。第五是地理表达,它指的是学生可以在学习地理学科以后能够对地球的结构或者是一些环境的组成等问题进行描述,同时这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使其可以清晰且明确的描述各种问题。
四、 初中地理核心素养评价策略
(一)注重教学过程与实践当中的评价
在初中地理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在核心素养下开展教学评价最重要的就是不能离开教材文本,只有以此为基础开展的评价才最为有效,但是从知识点的角度上来讲的话,地理当中的知识主要是出于它和环境当中所存在的一些特性。但是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很多地理教师忽视了对学生的评价,而且很少开展一些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也使得教学效果并不乐观。例如:地理教师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式教学来实现核心素养基础下的教学评价,先进行分组,将学生按照人数分为4到6人为一组,而且在各方面都要保证平衡性。在教学当中比如学习到有关亚洲地图的内容时,地理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比如:中国的邻国有哪些、中国的南部邻国有哪些、哪个国家面积最大等,并且让初中生进入小组讨论阶段,他们可以自行分配任务。等到一定的时间结束以后,教师就要在每一个组进行提问,如果学生回答的全面教师就要予以表扬,如果学生回答措施,教师也不能训斥他们,应当予以鼓励,使其重拾学习的信心,这样将合作性的核心素养与对学生的教学评价相结合,能够打造一个高效的初中地理教学课堂。
(二)教师灵活使用教材就行评价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当中,教材是主要的教学主体,教师只不过是教学的组织者和辅助者,但是所有的教学内容还是不能离开教材的,单从初中地理教材上来分析的话初中所含的知识点相对于高中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还是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初中地理教师所开展的教学策略应当以生活作为背景,然后再从中解析如何进行教学评价。例如:在学习到有关季风性气候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以生活作为背景,向学生提问,比如说如果在贵州生活需要注意的气候现象是什么,或者是在山东生活需要注意的气候现象是什么等,当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需要仔细地倾听学生的口语描述,然后对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做出评价,这样才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得到充分的个性化发展。
(三)合理的优化评价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评价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营造一个十分有效的课堂环境,为高效的初中地理课堂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价值观,又要考虑到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但是有许多学生不愿意在其他同学面前被教师所评价,基于此,教师可以在教学结束后通过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来进行课后评价,这样就能达到最佳的评价效果而且还能帮助他们树立核心素养价值观的形成。比如说教师可以在讲课后留出几分钟的时间让他们写一篇500-1000字的课堂听讲心得,然后再交到教师的手中,教师根据日常对学生的观察和学生的学习心得做出评价,给予他们帮助,这样才能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的发展。
五、 總结
综上所述,地理作为一门综合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它既源于生活也存与生活,可以说与人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初中开展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除了对学生进行知识点教学以外,还有就是培养他们的学科核心素养价值观的形成,但是从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有效的教学评价再加上核心素养为基础是对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教学策略。因此,作为初中地理教师,自身必须具备相关的教学经验和师德素养,以此来为学生的学习作为保障。然后将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实际状况相结合,从而开展各种有效的教学评价策略来培养学生的各方面发展,并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栾建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试题与研究,2020(2):92.
[2]潘玲玲.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J].安徽教育科研,2019(19):5-7,28.
[3]方伟城.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探索[J].新智慧,2019(23):89.
[4]任建新.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9(64):143.
作者简介:马莹,甘肃省平凉市,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平凉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