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生的学科素养的提升主要依靠于课堂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的习得过程中获得提升。因而,作为教学主体之一的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创造开放互动及积极有效的课堂气氛。基于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无效性教学,研究者在相关教学理论的基础上联系当前的教学实际,积极探索提升课堂有效性的教学策略,并旨在将得出策略在实际教学中进行推广普及。
关键词: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针对教学效果提出,教学的有效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内在心理因素。因此,要保证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则要力争在教学中实现学生身心的充分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自始至终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内容,要做到教育的“生本”原则,其最基础的要求便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化。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社会所关注的重要问题,符合当下教学实情,也符合新时代的需求,是教师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不避免的问题。
一、 有效教学及其理论基础
有目的地挖掘人的潜能、促使人身心发展的一种实践活动称为有效教学理论,即指教师和学生双方以较少的时间达到较大效果的一种教学,使教师和学生都在一定程度上减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学生的进步直接能够体现教学的有效性。
在特定的环境里进行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了解的关键环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很好地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进行针对性辅导。这种教学活动具备哲学、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首先,“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应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学生是教学发展中的主体,学生的内心心理状态对促进教学效果有很重要的作用,只有让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学业的重要性,并有效引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才能使外因起到对内因积极的推动作用。其次,教师的教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平等互动的学习氛围中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把外部的因素转化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内部因素,并主动探索与发挥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才能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再者,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让学生的心理处于积极状态。因此,教师在授课前提下,还需关心和尊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怀着积极的心态参与学习,最终得到全面发展。
二、 教学有效性的评价准则
教学有效性的评价准则不能仅仅取决于教师是否跟上了教学进度,是否及时批改了教学作业,而是要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掌握了章节知识点,是否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拓展性思维,解决当下的问题,学科素养是否得到了提升,是否得到了全面发展。教学有效性直接的判定标准即是否以最少的精力达到了最佳的效果。
三、 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改进策略
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由此可知,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核心因素。教师通过外部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积极性成为学生学习的推进器,进而保证学习有效性的达成。学习有效性的提升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转变教学方法,精细认真备课;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突出教学重点,激发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编制具有层次性、探究性和挑战性的化学习题。
(一)转变教学方法,精细认真备课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教师只有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以拓宽学生知识层面为目的,以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动静结合中影响、感染学生。
备课对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统领,规定了本节课需要达成的要求。备课中设置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才能使课堂有的放矢。落实教学目标必须考虑以下内容:首先,这节课主要安排怎样的活动,这个活动的主题是什么;其次,要明确教师在这个活动中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如何进行有效性指导;再者,要明确学生之间的活动应如何互动;最后,要明确如何做到积极的反馈与评价。
(二)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思维
创设情景课堂的前提就是要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学生对这门课感兴趣与否直接关系着课堂反馈的效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既要遵循学生兴趣,又要鼓励学生进行提问、分析、推理、概括、总结,并积极地予以反馈。课堂实施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实现教师和学生的互惠互利。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愉快的课堂体验,才会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延展性思维,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成绩。因此,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走到学生中间去,了解学生、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以更加成熟的心态去解决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其次,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相信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冷静分析问题,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去思考与探讨,逐渐引导学生挑战自己,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然后,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在此认识上教师才会有更大的动力去教授课程,学生也会有更大的激情去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體验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因此,教学的成就感和学生的满足感有效结合,形成良好的循环,才会形成寓教于乐的有效学习最佳状态。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在提问环节中采用恰当的提问方式对学生的回答有积极刺激的;教师的耐心引导,会使学生受到启发;师生之间共同的参与,能够使师生双方思想碰撞、情感交汇,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通过教师的一系列外因的促进,学生将不断地进行思考、表达、探索、渗透、最终形成有效的学习结果。
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中应由浅入深,环环紧扣地设置情景问题。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出发点,引伸到学生的探索阶段,再到学生的开发阶段,最终到多方位解决问题的阶段。课堂授课要体现以合作、探究、创造为目的,加强与生活、社会实际相联系的环节。
最后,教师要巧妙设计语言表达能力。巧妙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教师要具备丰富的语言储备。在授课过程中不断地采用优美的语言去刺激学生的听觉,从而达到学生兴趣的标准。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因此,教师若能把模糊的问题讲透彻、清晰,能把枯燥的教学内容讲生动、活泼,逐步启发学生探索,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那么就会极大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应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经常思考文本“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意义何在”,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突出教学重点,激发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1. 教学重点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
教师在备课环节要专注于本单元的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教学环节,一步步开展教学步骤,将教学重点进行润色与加工,然后通过多种表现方式把它开展出来,并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教学重点上。而对于一些次要和辅助性内容,教师可根据学情进行适当调整,分清主次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2. 专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影响因素
教师的情商很大程度上对教学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挖掘学生心理、探究学生情感、很好地对应学生需求是教师情商的主要体现。提倡新课程理念的目的是转变单一的灌输式教学,回归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式上来,如何做到“以学生为本”,就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开发学生延展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内驱为主要动力。同时教师也应明确,教材中也暗含着丰富的非智力因素。教师要积极地、有意识地去挖掘教案中没有提到的因素,比如故事情节、教学背景以及课后反思拓展等内容,使学生在学会课堂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思考、探究、合作、提问等方式促进学习效果,体验成就感,培养学生的浏览、拓展、判断、推理等技能。
(四)编制具有层次性、探究性和挑战性的化学习题
教师应该结合具体学情和学生实际接受能力,在学生现有基础上编制学生可接受的教学设计,逐步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通过查找资料、参照信息以更加简洁、明确的方法体现教学过程。
总之,课堂实施的过程就是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构建知识桥梁的过程。课堂实施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起核心地位,因此和谐、民主、探究的教学氛围,可促进师生情感。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真正发挥主体地位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核心所在。因此,教师只有改变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兴趣、广泛搜取有效信息、扩大备课储备、开发非智力因素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廖國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小说月刊,2018(14).
[3]万里芳.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J].学习方法报(教研版),2012(407).
[4]于素静.浅谈和谐课堂的构建策略[J].教育界,2014(3).
[5]李娟.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性——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教学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8).
[6]饶华.提高高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性——浅谈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19(6).
[7]马俊.探索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的优化策略——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一体化研究[J].华夏教师,2018(20).
[8]刘光.贴近学生 服务学生——探析高中化学生本教学模式[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6).
[9]马文平.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创建高中化学开放性学习环境的方法与策略[N].科学导报,2017.
作者简介:
王贤俊,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田家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