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下的体育品质,文章探讨了“正确胜负观”的含义:具有竞争性,拥有永不言弃的精神,尊重比赛、尊重队友、尊重对手,“胜不骄、败不馁”,以及影响胜负观的因素。根据以上胜负观的特质提出了在小学体育游戏竞赛中建立、培养“正确胜负观”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竞赛;胜负观
一、 问题的提出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水平三的学生提出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是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然而大家会发现在如今的体育课堂和各种体育游戏比赛中,好多五、六年级的学生存在着“只接受胜利,不接受失败”的心理,赢的一方则是一幅幅高高在上的胜利者的姿态,而输的一方则是垂头丧气、捶胸顿足、埋怨队友、互相责备的消极情绪。孩子们若是以这样的心态和行为去面对体育竞赛的成功与失败,那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他们也无法得心应手地去战胜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挫折。这种不成熟就需要体育教师对他们进行长期的实践去磨炼。体育比赛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育人”手段,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合作、竞争、鼓励、成功、失败等众多体验,但最后的赢家只要一个,能品尝到成功的甜美的是少数人,大多数同学需要经历失败的苦涩,这时候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胜负观”去应对困难与挫折,则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的达成将变得十分困难。对待这个问题与难点,文章将分析“正确的胜负观”的内涵、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在小学体育游戏竞赛中建立起正确的胜负观。
二、 何为“正确的胜负观”?
(一)“正确胜负观”的含义
首先要明白何为正确、何为错误,既然在说何为“何为正确的胜负观”,那就要明确“胜负观”是一个观点,观点是有主观和客观的区分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主观想法,而这些观点相对于其他人是有对有错。因此正确的“胜负观”就应当是相对客观的,是符合部分人心中的那个价值取向,并且是对体育运动和社会生活有着正面、积极、向上的影响的。笔者认为学生的“正确胜负观”应该具备以下几个元素。
1. 将自己视作一名竞争者,具有竞争性
在校园内,笔者会发现部分学生不管是在体育课的游戏竞赛还是日常学习生活都展现出一种“无所谓”的心态,过于“佛系”的心态也让孩子们对于竞争、对于胜利没有渴求。还有部分学生因为其他的原因对于竞争持有一种畏惧的态度,由于害怕面对失败的局面,所以放弃了应该去竞争、去较量的心态。所以笔者认为“正确的胜负观”首先要有一颗竞争的心,将自己视为一个竞争者,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竞争意识,才能去勇敢地面对体育竞赛和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与挑战。
2. 永不言弃的精神
篮球之神迈克尔·乔丹曾经说过,“我可以接受失败,但不会接受放弃”。小到体育课堂上的游戏竞赛,大到竞技体育,对于参与者而言都有残酷的那一面,在通往胜利的路上往往需要披荆斩棘,跨越重重障碍,其中的艰难险阻是对身心的考验。当面对这些困难考验的时候,需要学生有着永不言弃的精神,这样的精神不止会体现在体育运动上,通过长期的实践与磨炼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面对拦路虎时的心态。
3. 尊重比赛、尊重队友、尊重对手
在现代化的运动中,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日益重要,这也是当代社会的一个缩影。尤其是在垒球、篮球这些团体项目中,每个学生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每位同学只要站在小小的球场之上,就是身处在一个小小的世界当中,这个小小的世界有着自己的运转法则,而孩子们需要做的就是认清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执行好进攻和防守的战术,每个人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对比赛要有敬畏之心,对比赛的尊重就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每一次全力以赴的击球、传球都是通往胜利的阶梯。但只要有竞争,一定会出现失误,当自己和队友失误的时候,学生要做的就是不要互相埋怨、相互理解、相互鼓励、敢于承担责任、敢于奋勇拼搏。
4. “胜不骄、败不馁”
对于竞争的结局要做到坦然接受,面对成功要用一颗平常心去享受胜利带来的喜悦,不能骄傲自大;面对失败,不能气馁,要团结合作,找出失利的原因并加以改正,争取在下一次的竞争中减少或者不再犯相同的错误。
三、 影响“胜负观”的因素
关于胜负观的影响因素笔者将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部分进行探讨。
(一)影响“胜负观”的主观因素
1. 学生的性格
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差异的个体,他们有着各种类型的气质。不同气质带来不同的性格,不同性格的学生对待体育胜负的态度往往是截然不同的,从笔者的日常观察和各项研究表明,性格较为外向的学生对胜负态度较好的占比最多,大约是44.6%,而内向的学生仅仅占有35.6%,对胜负态度较差的外向型学生占了16.5%,而内向的学生高达22.2%。
2. 同辈群体对胜负观的影响
同輩群体是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水平三学生胜负观的重要因素。之前笔者说过,一块小小的球场就是一个小小的世界,这个世界是有着自己的运行规则的,每个人都要在相同的规则下去竞争,由于同辈群体有着自己对胜负观的态度并会在竞赛中使场上的队友、对手不知不觉地被同化,因此,学校中大多数人对待胜负的态度,一定会变成一种无形又强大的力量去影响着所有成员,甚至是可以让那些对胜负“佛系”的人渐渐地充满竞争性。
(二)影响“胜负观”的客观因素
1. 学生的性别
小学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男生和女生身心方面的差异会在水平三表现得尤为明显。笔者查阅研究资料得出,对体育胜负观持有较好态度的男生较多,可以达到男生总数的47.8%,而女生的数量较少,占了女生总数的33.3%。胜负观较差的男生占男生总数的12.2%,而女生则达到了26.2%。
2. 家庭教育的影响
首先家庭教育是指家长们在居家生活当中,对其子女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和影响。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实则也是最关键的老师。
家庭教育与学校那种明显的正规教育方式为主的教育不同,家庭教育是不露痕迹的一种自然教育,对学生的价值观有着重要影响,同样也会对学生的体育胜负观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四、 利用小学体育游戏竞赛给学生建立起“正确胜负观”的教学建议
(一)模拟实战比赛情景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育人过程如果只是纸上谈兵,那将失去体育育人的灵魂。赛场之上,孩子们内心的世界将会被现实的竞争、规则的框架真实的描绘出来。一旦将学生置于实战中,尤其是篮球,观众的呐喊,来自对手的压力和紧张刺激的竞赛氛围,站在球场的那一刻就是呼吸急促,四肢僵硬,比赛开始之后不久就会因为突然提高的运动强度带来“极点”,在这样的“定制”情境中能够让孩子们真真切切地体会过这种生理、心理过程,今后若遇到类似的困难,就能够轻车熟路地靠着这种意志品质踏过难关。
(二)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组
体育教师在进行分组之前一定要对孩子们的身体素质、性格、运动习惯等情况了如指掌。比如六年级学生的软垒比赛,在分组的时候,除了要保证比赛的两组身体素质和技巧水平不能有过大的差异,也要注意性别和性格,因为这也是影响胜负观的因素。不可以一组全都是男生,另一组全都是女生,要注意男女混合并且性格开朗和内向的也要均匀分配。按照这样的分组,孩子们可以根据各自的身体条件和运动能力去担任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任务,合理分工,团结合作。一来可以让实力稍微比较薄弱、性格比较敏感内向的学生也有了享受胜利的希望,从而收获自信,不断进步。二来可以让那些“常勝将军”在互有胜负的竞赛中成长,从而引导他们吸取失败教训、总结经验的能力,也能磨炼他们的平常心,让他们学会在挫折中不断变强。这样的安排能够让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及他人的身体条件和运动能力,并对自己充满信心,不会因为运动技能、身体条件等方面与他们有差异而感到骄傲、自卑或放弃努力。
(三)根据赛场情况及时调整竞争难度
与其他学科不同,体育学科的主阵地还是在室外的运动场,外界的干扰因素非常之多,因此赛场之上的形式的瞬息万变的,就算体育教师经过了科学合理的分组,偶尔也难免会出现“一边倒”的情况,一旦这样的局势发生,教师应当加大自身干预,通过修改竞赛规则或者临场分组从而达到调整竞争难度的目的。例如在软式垒球的比赛中,落后的球队跑回本垒可以记作2分,而领先的一方记作1分。通过修改规则,落后的一方可能会瞬间起势,而领先的一方则开始紧张,导致崩盘,也可能顶住压力,笑到最后。面对这样突如其来的形势变化,要引导孩子积极面对。比赛场上的“风云突变”更加彰显了体育竞技的魅力,能够适应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学生将来就能够在体育活动中遇到挫折时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及时调控好自己的状态。就算比赛失利也至于消极、气馁,而日益成熟平稳的心态也不会去讽刺、嘲讽对方,会采用自我激励等方法控制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
(四)抓住稍纵即逝的育人时机
正如上一点所说的,赛场之上的这个小世界里面发生的事情都是瞬息万变的,孩子们内心的胜负观会在真实的赛场之上一览无余,这里发生的情绪波动都是稍纵即逝的,例如胜利者的洋洋自得,对失利一方的贬低,嘲讽,又例如失利一方对于对手的不屑一顾,埋怨队友,垂头丧气。一定要做一个有心的体育教师,对于孩子们表现在赛场之上的情绪非但不能置之不理,而且要及时引导孩子们的情绪。不仅要让享受胜利的同学明白胜利来之不易,更要帮助失败的同学重新树立信心,让他们懂得分析失利的原因并且想办法找出战胜对手的方法。
五、 结语
“正确的胜负观”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这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对学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磨炼,一次次游戏、一场场比赛的捶打才能慢慢形成,体育比赛的魅力就是有赢有输,“正确的胜负观”可以帮助孩子面对成功或者失败不大喜大悲,面对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挫折困难也能得心应手,面对更长远的人生道路也能“长风破浪”!
参考文献:
[1]朱丹阳,李启迪.何为正确的胜负观及其教学意义[J].体育教学,2020(4):30-31.
[2]杨霞.端正学生体育态度贯彻健康体育思想[J].信息记录材料,2016,17(6):145-146.
作者简介:
李兴平,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