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教学的改革,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教学的核心任务。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既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能让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应更新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模式。文章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实践,对优化物理课堂模式,培養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问题,从问题教学、探究活动、实验教学等四个等方面加以阐述。
关键词:初中物理;优化课堂模式;培养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学生未来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就是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未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的品质。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应优化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营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探究意识和科学态度。下面,笔者对核心素养的培养的策略和方法问题,从如何优化课堂模式的角度进行论述,以期对一线的教师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 注重知识形成过程,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初中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科学研究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等。作为初中生,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为此,物理教学中,优化教学模式,应首先从知识的教学入手,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注重“导学”方式的优化,引导学生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学习能力的提升,是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迁移创新等能力发展过程的基础,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方面。
以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的《光色 色彩 颜色》教学为例,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教师将光源的概念和分类、光的色散实验、白光分解为七种颜色、三原色、光具有能量以及在生活中的运用等一一抛给学生,然后,给出练习,让学生完成,以起到巩固的作用。如此的讲练看似无可厚非,但是,忽视了学生探究学习、经历学习。新的课堂观要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培养学生会学习,提升学习能力。为此,该部分内容教学时,教师应摒弃“应试教育”理念,而是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探究兴趣,巧设活动,诱发学生探究学习等,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自主构建的主动性。
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音乐《红太阳》,并呈现一组图片,然后,让学生阅读“信息快递”,了解什么是光源、通过看图和阅读,了解不同的光源发出的光不同,以此产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再巧妙设计问题:太阳光是什么颜色的?有人说太阳光是单色光,你认为这种看法正确吗?你能用什么方法验证这种说法的正确与否?这样,学生想出不同的方法,如有的以雨后彩虹证明太阳光是七色光,有的想出用有色玻璃板进行光的分离实验,通过实验,得出结论……这样,教师的巧妙的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探究,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能力得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不再是被动接受、机械练习,而是成为知识的主人,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收获主动学习的快乐。
其次,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核心素养,还应在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注重物理概念的学习,物理概念是基础,具体的概念奠定物理核心素养的基础。概念的教学时,不妨从概念间的联系入手,提升学生物理学科学习能力,而不是掌握某一个概念。如以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的第九章的《力和运动》的《二力平衡》的教学为例,这节内容的主要知识目标“二力平衡条件”,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区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建立起力的相互作用的概念,再将核心概念引领到“机械运动和力”上,引领学生运用联系的方法,从“运动状态”的判断到物体受力分析的学习上,如此的“导学”,引领学生学会运用物理学习思想,掌握良好的方法,提升学习能力。
二、 设计多元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态度
物理学科是实验为主的学科,物理教学中,注重物理实验的教学,设计多元实验活动,对于提升学生学科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鉴于此,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融入探究实验活动,除了演示实验之外,更多地给学生自主操作、主动实验的机会,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的能力,发展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如八年级上册的《光色 色彩 颜色》的教学时,教师在运用情境进行导入之后,提出问题:太阳光是单色光吗?你能想办法证明你的猜想吗?然后,给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时间,并引领他们看教材 3-6 的插图,为操作实验打开思维之窗。再给他们小组合作实验的机会,让他们从3-6图,发现实验需要哪些器材,制定实验方案,合理分工,如谁负责操作、谁负责观察和记录等,通过实验,不仅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也发展实验的方法和物理实验态度,提升了核心素养。
通过操作实验,不仅提升实验能力、提高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可以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深入了解物理现象和规律,也激发学生动手动脑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设计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的多元实验活动,让学生实验成为习惯,培养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精神。如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现象》的第五节《光的反射》的教学时,笔者首先利用实物投影仪,将教室里的桌椅、学生上课的场景等投放到大屏幕上,然后,提出问题:桌子、椅子以及学生和老师,这些本身不能发光,我们为什么能看到投影仪屏幕上的画面?学生思考、交流后,笔者做演示实验,将一块白色的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平面镜的O点,不断改变光线的入射方向,测量几组入射角,并填入表格;重复实验,测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完成表格的填写:
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入射角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射角。
如此的教学设计,从兴趣的激发到探究实验的组织和开展,践行了“以人为本”的生本理念,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让学生“做”认识物质知识的本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 开展探究式活动,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探究式学习对于提升学生学科素养也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构建,探究式学习,也是落实“三维目标”的总体要求。探究活动的开展,也优化了学习方式,让学生摆脱被动接受的束缚,激发他们在未知领域自主探究的精神,改培养科学态度和精神。同时,探究式活动的开展,也容易愉悦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心情,激发浓厚的求知欲望。
以八年级下册《力与运动》的《力与运动的关系》一节为例,教学时,笔者首先从复习引入:什么是平衡状态?什么是平衡力?什么是二力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然后,教师指出并创设问题情境:力看不见、摸不着,怎样判断物体是否受到力的作用?再展示准备好的气球,诱导学生以气球为器材,进行探究物体是否受到力的作用。这样,有的学生吹气球,有的用力压气球,最后得出用力压气球,气球瘪了,形状发生了变化,说明气球受到力的作用。这类活动的开展,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
探究式活动的开展,提出探究式问题是前提,通过设计问题的探究和讨论,也促进师生、生生的交流和互动,变被动叙述为主要形式,也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更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四、 运用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素养
科学思维能力是初中物理教学的核心素养之一。为此,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运用问题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分析学生的认知基础等之上,巧妙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问题教学的突出优势是以问引思、以问促探。为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首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而提出情境的问题,以趣味、生动的生活情境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如八年级下的《浮力》的教学时,接着用PPT为学生展示船舶的发展史的图片,重点呈现一艘巨轮在水上航行的视频,然后提出问题:如此巨大的船舶,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而不沉入水底呢?如此问题的提出,引出“浮力”的概念,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问题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力。为此,问题提出后,教师应给学生思考、交流的时间,给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余地。否则,问题的提出后,如果即问即答,会降低问题教学的效度,无助于学生思维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如八年级下册的《浮力》的教学时,对于浮力概念的认识,笔者在导入新课提出“浮力”的概念后,紧接着提出生活化的小问题:在一个空容器中,放进一个乒乓球,如果往容器中加水,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乒乓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这些力的大小、方向等有什么特点?这些问题提出后,不能急于给以回答,不妨“让学于生”“让思于生”,让学生通过实验、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对问题进行分析、交流、互动,提升问题的直观性、启发性,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和创新力。
问题教学时,还用设计开放性的问题,以开放性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力。如八年级下册《气体的压强》的教学时,对于“大气压的应用”这个知识点,笔者提出问题:我们生活在大气层中,大气压强就在我们身边,你们能举出几个大气压强的例子吗?这个问题生活化强,学生也不陌生,并且答案不唯一,容易激发学生思考、交流的兴趣。经过思考、交流,学生会说出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大气压强的实例,如拔罐子、抽水机、钢笔吸墨水、喷泉等,如此的问题,突出物理教学的价值,强化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更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核心素养。
总之,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教育教学的核心,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起重要作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优化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会学、乐学,不断提升综合素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方法、形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和热情,发展思维力和学习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秦佳露.核心素養下初中物理教学的优化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7):12.
[2]孟海燕.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探究[J].学周刊,2020(18):95-96.
[3]崔艳萍.浅谈初中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20(8):159.
作者简介:
安小雷,江苏省新沂市,江苏省新沂市棋盘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