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高考最新的方案来看,学生在对未来的学习与就业方面获得了更加多样化的自主选择权。所以,新高考背景下的学生对自身以后的职业选择与规划需要有更加明确的目标与意识。出于这个原因,笔者通过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探索与研究来尝试对高中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校本实践研究进行研究与开设,并以此为媒介来对高中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模式开展有效化探究,经实践检验取得了一定成效。
关键词: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校本实践探究
新高考的背景下对高中生的职业规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背景下一种较为理想的情况是,高中生从入学开始便根据自身情况与兴趣对日后想要考入的学校与其开设的专业做出较为清晰且合理的规划。但事实上,很大一部分在刚刚步入高中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些,反而一直拖到高考结束时才选择对自身未来的职业做出简单的规划,更有一部分学生步入大学之后也仍然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有着很强的随意性。
一、 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校本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展开,在高中阶段设立职业規划课程是极为关键的,也是新时代下社会的需求,有助于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是大势所趋。随着高考改革的推广,想要使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实现流畅过渡,则必须要在高中这个关键的过渡阶段开展一系列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随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逐步提高,如果高中阶段的学生缺乏对未来人生的信念与理想,则在未来步入社会以后很容易迷失自我而失去方向,在选择专业与进入社会参加工作等关键环节走出很多的弯路,会碰到许多原本可以避免或减轻的麻烦。
高中阶段的学生是人格和素养的成型阶段,所以高中阶段开展一系列科学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不但可以促进中学生的生涯发展观念,还可以为日后选择人生道路储备相适应的职业生涯发展能力。
二、 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校本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中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系列较为棘手的问题。
首先,许多高中生面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方面,呈现出意识欠缺的问题。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与生活经历等因素,社会阅历较少,对职业规划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很大一部分的高中生将生活中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对高考科目的学习之中,认为只有考出了一个优异的成绩之后才需要面对未来职业规划的问题,从而导致了很多高中生没有正确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也缺乏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
其次,高中生的职业观与认知水平匮乏。高中阶段的学生缺乏对各类职业的了解程度,在有关职业的类型、实质、标准与内容方面缺乏相应的理解,导致对于这些职业的发展前景、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更是一无所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后很难及时准确的确定自身应当从事的职业。
最后,学校教育主要是文化课为主,尤其新高考改革的进行,学校教师主要是应对高考改革的动向,对于高中生的职业规划教育不够重视,只在高考选科的时候才有一点点简略的职业介绍,这些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职业规划知识的需求。绝大多数学校没有专职教师负责研究高中生职业规划,甚至兼职教师也没有,学生和家长大多只能通过校外机构获取相关信息。
除以上几点之外,极为关键的一点是高中生的职业目标规划能力不足。现代社会中的许多高中生的心理年龄较为成熟,有着鲜明的性格特征,但面对自身未来的职业选择与就业环境等关键问题时,社会经验欠缺以及三观尚未成熟等不足通常会暴露出来,长此以往会导致大范围的盲目跟风状况的出现,很难以自身的客观条件为基础来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出合理的规划。
三、 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校本课程建设的框架体系
(一)明确课程性质
在对职业生涯规划校本实践开展设计与规划之前,充分理解该门课程的关键性质是极为重要的。高中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校本课程是每一所学校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构成部分。该课程以引导、协助高中生进行合理的自我评析来获取正确的自我认识为核心,协助高中阶段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而后根据每一位同学不同的特点与特长来树立合理且贴合学生兴趣的就业观念,切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树立正确的就业取向。在此基础上,以树立合理化的职业目标为指向,开展一系列生涯规划设计,引导学生自觉的可行化自我塑造,让学生的整体职业素养得以提高,培养综合能力,为日后步入社会、创业就业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确定课程理念
高中职业生涯规划的校本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培育全能型的高素质人才。职业生涯规划旨在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实际能力以及价值观来树立正确的就业取向与职业目标。
在教学方法上,需要确立以学生为核心的课堂模式,通过小组学习等方式来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协作能力。在具体的课程实践中应当实行引导式教学方法,尽可能避免灌输式教学,以学生为课堂主题,弱化传统的讲授方式,让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个人能力得到充分展示与锻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动力,从而实现课堂的实效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此外,高中职业生涯规划的校本课程体系中还应当确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推动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发展。职业生涯规划重点关注学生的发展情况,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手段开展过程性与终结性的评价,利用课堂的自我展示环节,结合活动参与情况的统计,并辅之以学生综合水平测试,来从多个维度分析与评定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职业规划能力,从而推动学生的不断进步。
(三)校本课程设计
1. 开发校本教材
首先,通过实地问卷调查和访谈,对结果进行分析,了解目前本校高中生对职业规划的理解与需求。然后组织收集各种相关资料,并学习同类学校的校本教材进行参考和对比,其次,进行改进,最后,开发出适合本校使用的校本教材。
教材要根据不同年级的需求进行设置,高一同学刚刚入学,职业规划课程主要是进行个人兴趣和特征的自我了解,引导自我探索,树立综合能力建设的价值观。对职业规划建立初步意识。高二年级要完善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对社会职业有更加具体的认知。到了高三年级就需要结合大学的专业报考选择进行分析,了解大学的专业设置和就业趋势。
2. 培养专业师资队伍
作為一门实用的课程,就需要专业的专职教师,在校本教材编制的基础上,还有培养专业的授课教师,这是课程实施的质量保证,首先,职业规划教师要具备专业的职业规划授课、指导能力,专业教师要定期培训和学习交流,不断增强职业素养,同时还要定期请专家入校指导。
3. 制定完善的授课规定
首先,职业规划教师根据各年级的实际情况制定全校的课表。在不影响学生文化课学习的前提下让学生意识到这是一门有用的专业课程。高一和高二年级一周至少一次职业规划课程,高三年级可以适当减少,但是两周不低于一节课为宜。
4. 开发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要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课堂教学形式的摸索过程要鼓励创新,以学生兴趣作为出发点,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比如访谈式教学,可以选取主持人进行随机访谈,课上通过对个人兴趣调查,大学专业了解以及社会工种分配和需求等问题进行提问,逐步引导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兴趣。还可以通过大数据调查结果进行展示,通过对一些行业的发展状况近几年的数据跟踪,让学生了解热门行业的发展动态。不同的形式授课之后要进行反思和总结,对效果好的课程进行教案整理,对效果差的进行反思和改进,逐步建立一套适合本校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5.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
学以致用才是目的,高中生社会实践匮乏,而职业规划如果有一定的社会实践那效果就会大大提高。学校要根据具体情况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社会实践体验,不但拓展其能力,还能让学生感受到这门课程的实用型。由于学校主要以教学为主,所以教育体验最为容易实施,让学生适合的机会当一些老师角色比较方便,但是其他行业具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这需要家长和社会的配合与支持。通过社会和家长的力量,通过周末和寒暑假,学生可以体验更多的职业特性,为将来自己的职业规划奠定基础。
四、 结语
引导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获得正确的认知,现阶段的可行性仍然有所欠缺。学生在认识职业的环节,很难让所有学生都对各行各业有足够的认知与见解、发展前景等,这也是现阶段素质教育的关键难题之一。所以,我们需要来自社会各界的人士支持,呼吁更多人关注高中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活动之中。
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实践环节,要求各教育工作者不断充实自我,提高自身的职业水平,更需要通过各种培训来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与时代相契合,与社会相衔接,才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这要求学校为教师争取更多的培训机会与学习的平台,推动师生综合素质的同步提高。
经历数年的不断探索与研究,我国高中的职业生涯规划校本实践课程已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果,不断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与家长的支持;在这个背景之下,该门课程的教学理念与授课方式也在不断地革新,力求追随时代的步伐,培养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学生,让学生在日后面对复杂多样的职业选择时不再盲从,跟随自己内心的呼声与实际能力的定位,更加理性与从容地应对飞速发展的社会。
参考文献:
[1]谢晓琴,王静.职业生涯设计与就业指导[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赵士果.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探析[J].现代教育论丛,2008(7):41-43.
[3]郝从容.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浅议[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0(2):24-26.
[4]吴秀霞.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发展历程与趋向[J].理工高教研究,2008(4):86-89.
[5]管斌全,徐建华,朱向军.打造个人核心竞争力[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11.
[6]谢国军.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策略的研究[J].教师教育,2017.(8).
[7]余长敏.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校本教材的开发[J].教学与管理,2018(11):71-72.
[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S].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9]王宇中,薛雪,李亚欧,等.个人球形职业兴趣量表简版中国版(PGI-SC)的实证效度:基于20个职业领域的调查资料[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6(11):64-71.
作者简介:
黄学迅,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连江尚德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