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强调民族振兴、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在2014年提出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地理等课程应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这一纲要的提出,对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方向有着极大的指导作用。文章论述了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注入地理课堂,实现课程开发的多元探索,提升并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地理教学;传统文化;学科融合;古诗词;古代思想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人们精神的家园。辽阔的疆域和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文生活,地理学科本身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我们把地理课堂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探究,实际上是对地理学科本身的突破和深化。
在地理课堂中,我们如何将传统文化的不同形式在地理课堂中自然地融合,是摆在一线教师面前的一个挑战。这除了对教师的知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之外,更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必须根据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平时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如何把素材用活,如何运用得恰到好处、事半功倍,创设有趣、灵动的课堂,使学生能快速理解并有一定的启发性,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本节地理知识的同时,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文章特以人教版七下历史与社会一节公开课《稻作文化的印记》课堂教学中的几处典型教学设计进行论述。
一、 创设情境,构建传统文化认同
地理学科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导入环节从实际生活出发,创设小活动:【勤四体、分五谷】,教师出示五谷实物,请学生来分一分,并穿插讲解“五谷”一词最早出现于《论语》,为:麦、菽、稷、黍、稻,学生对这些谷物的探究兴趣非常浓厚,在教师引导下,做出了正确的区分。一日三餐中的大米,即水稻在五谷中有着“优越”的地位——五谷之首,那么水稻作为五谷之首,生长在怎样的自然环境中呢?顺利导入本节课主题。此设计有助于学生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符合中学生关注新鲜、有趣事物的个性特点。由于本节课内容主要学习的区位是湄公河平原,学生主观感受比较遥远,那么我们第二个小环节【追根溯源】,则拉近了学生与水稻之间的关系。作为课外知识的补充,教师出示了我们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碳化的稻谷遗存,它是世界上已知较早的人工栽培水稻,一方面增加了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同时也更加明白古今中外,无论人们生活在哪里,都在积极利用当地的自然环境,创造着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水稻之所以能在这些地方留存至今,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呢?此处笔者引用《晏子·春秋》中大家熟知的一句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给予学生启发,同时为本节课主要探究的内容——湄公河平原适宜种植水稻的自然条件作出铺垫。
二、 活用诗词,提升综合思维能力
通常我们在分析一个地方的自然环境时,从地形、气候、水文、资源、土壤、光照等角度来分析,笔者引用了《吕氏春秋·审时》中“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这是传统文化中朴素的自然农业观,也是分析自然环境的方法论,学生从传统意境中体悟农业生产所需具备的三大因素,受到了很好的启发。
在分析自然环境时,笔者列举了几首诗词,如:“西南望平原,汝水稻千頃”(《北山杂诗十首 其六》宋·苏过)启发学生想象该诗中描绘的水稻景象,是一片一望无际的稻田,那么我们可以推断水稻最适宜种植的地形是平原。“雨过山村六月凉,田田流水稻花香”(《山村》宋·戴复古)启示水稻适宜在降水充沛、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一首诗词,“蝉、蛙”等词向学生传递出水稻生长的时节。
中华经典传统文化有许多是通过诗词歌赋呈现出来的。如果单刀直入地将分析自然环境的方法教授给学生,未免过于枯燥和僵化,通过这种形象的设计,结合实际生活,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更直观地了解自然环境包括哪些要素。这一方法的应用体现了“以生为本,以导为方”的教学理念,进而激发了学生分析问题的兴趣和成就感,也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纷纷上台展示自己的小组成果,取得了非常好的课堂效果。
一方面,在分析湄公河平原这里的自然环境时,按照传统地理课堂,向学生展示出地形图、区位图、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等,引导学生从图当中获取信息,提高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地理课堂上分析区域地理位置问题时,如在什么样的地方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还可以用孔子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来进行解读,这启示我们首先要了解世界上的各个地区的特色,经过一番深入考查、对比(自然环境的各个要素),才可以真正了解、选择出最适宜的地区。无论是发展农业还是其他行业,都适合用同样的方法全面考查,深入探究,权衡利弊,找到最适宜的自然环境,才能取得最佳的效益。
《淮南子·齐俗训》中“水处者渔,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处者农”是对中华民族智慧生存理念的最高概括。在本节课堂的总结升华阶段,笔者结合这篇古文,启发学生对人地关系的思考。学生从水-渔、山-木、谷-牧、陆-农这些对应的词中,更能充分直观地认识、体悟人们总是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从事与之适宜的生产活动,从而加深对“因地制宜,人地和谐”理念的认识。
在充满诗意的课堂中,利用古诗词中传递的地理信息,启发学生思考相关的地理知识原理以及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使课堂不再是枯燥的讲解式分析课,变得更有趣味性。古诗词为课堂提供了特殊的学习情境,让地理课堂大放异彩。
三、 体悟传统,建立和谐人地观念
在地理学科中,最主要的核心就是研究“人地关系”,它不仅是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论,还是地理学科的基本理念。
细细研究,便会发现地理学科中的“人地和谐”理念与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不谋而合。天人合一的思想,本质上就是将天、地、人作为和谐的整体来看待,它强调自然万物的协调统一,也强调“应时”理念,只有符合自然的发展规律,才能“顺其自然”,其中蕴含着因地制宜、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思想。在地理学科中,我们讲“人地和谐,因地制宜”,应该说与“天人合一”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无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世界区域地理,都是殊途同归。习近平主席说:“如果破坏了山,砍光了林,也就破坏了水,山就变成秃山,水就变成洪水,泥沙俱下,地就变成了没有养分的不毛之地,水土流失、沟壑纵横。”学习地理知识和理念,有助于我们在现实中解决问题。农耕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先民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凝结成了宝贵的智慧,我们既要把所谓的“理”讲清楚,也需要引领学生思考“理从何来”,笔者认为,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绝不是简单的旁征博引,更应当对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进行渗透,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为地理课程的学习提供更多元的探索,也是对地理课程的深化。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突出“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这一主线,自始至终贯穿地理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与深化。
四、 学以致用,提升地理实践能力
如何把知识落到实处,学有所用,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近年来,随着学科素养落地教学,中考命题时常渗透对传统文化中相关地理知识的考查,通过地理课堂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一方面,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学生逐渐提高了分析、理解古诗词的能力,在考试中对古诗词的分析理解能更加游刃有余。另一方面,学生提高了从地理学科角度挖掘传统文化的兴趣,养成了在日常学习中不断探索的学习习惯,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也会主动和教师探讨古诗词中有趣的地理知识,在一次次充满诗意的切磋中,实现了教学相长。我们需要根据时代的要求和学生的发展阶段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树立人地和谐的理念,更要重视对学生区位认识素养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践力的能力给予高度关注。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主阵地,它承载着多重使命。《历史与社会》课程总目标旨在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人文课程,其价值在于整合历史、人文地理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从这个角度来讲,将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融合,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五、 为学而教,探索创新课堂路径
总之,时代更迭,教师已经逐渐从知识的传播者角色过渡到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师,要敢于对基础课程进行多元探索和创新,基于学科知识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无论是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传统文化的体认都具有巨大的意义。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我们应当放远目光,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探索,突破定势思维的局限,形成自己独特、新颖、富有创新的见解。我们更应当身体力行,创新课堂教学策略,将传统文化精神厚植于人文学科之中,注重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在融合实践的过程中,对教师自身的素养和知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教育从来没有一蹴而就,历史与社会的教师深有感触,变化总是日新月异,怎样在不断变迁中一次次突破自我,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做出新的教育嘗试与探索,值得我们去思考。
参考文献:
[1]王宏英.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J].中学地理教学参,2017(3):13-14.
[2]李远亮.地理核心素养下传统文化融入高中地理课堂的探究[J].课堂教学,2019(42):44.
作者简介:杨帆,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市采荷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