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错题是学生快速提高成绩的宝典,现实教学中对错题的整理和利用却存在很多问题:重整理,轻分析;重结果,轻策略;重形式,轻过程。笔者从如何建立科学错题库:建立整理机制;创立错题资源库;发挥错题库的功能三个方面进行实践研究,力求使错题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和复习中作用最优化,希望对教师日常教学和复习巩固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错题库建立;功能发挥;实践研究
一、 对研究问题的情境性分析
错题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巩固学生知识起到很大的作用,错题越来越受到老师、学生及家长的重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收效却不尽如人意。表现在:
(一)重整理,轻分析
错题考形同虚设,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仅仅把它当作是一次作业,其实错题是对知识的一种理解和补充,学生应该回归课本,弄清楚知识点的本质,在此基础上让自己的解题能力得到提升。
(二)重结果,轻策略
学生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只是机械地做题,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教师缺乏对解题策略的方法指导,导致学生对于做过的一些题目稍微进行变形就不知如何入手。
(三)重形式,轻过程
错题的选择上没有进行细化,导致错题和学生之间没有进行对等的衔接,不是太难就是太易,没有体现出错题的真正作用。
二、 核心概念的操作定义
“错题”是指学生在平时的作业和考试的过程中没有做对的题目。这些错题即是学生知识的薄弱点,也是快速提高成绩的典型资源。错题本的硬核是对知识点排列组合的归纳、总结、反思和运用。“错题库”就是通过对学生的错题进行整理、分类、改编、重组,建立一个错题库,进而将错题的功能发挥到最大。
三、 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1. 促进学生学业水平和综合素养显著提高,通过对错题的练习,使学生审题,解题,辨题的能力得到提升。学习兴趣、学习面貌、学习主动性得到改观,思维层级有效提升,并养成创新的意识和习惯。
2. 通过对错题的研究使教师进一步钻研课程标准、教材,深入分析学生学习情况,把握学情,寻找有效教学的策略,提升课程实施能力。
3. 总结并提炼错题整理的机制、错题库建立的路径、错题功能发挥的策略,对今后科学课堂教学和复习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并为校内外的同行分享研究成果。
(二)研究的内容
将错题库这一创新性的学习工具引入初中科学教学中来,优化教学效能,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思维链。本课题研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1. 建立整理机制
(1)整理内容自由选择:由于作业量的不同和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内容的选择上采取自由选择机制,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错题。具体操作如下:学生先把错题进行摘抄,并在旁边注明:分析错题的原因;中间书写正确的解题步骤,下方可以书写解题的方法和自己总结的一些反思。
(2)整理时间自由把握: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业压力比较大,时间非常的緊张,所以错题的整理在时间上采用每周整理机制,教师尽量地在周末少布置或者不布置书面的解题作业,让学生有空余的时间对一周的知识和错题进行一个回顾和整理,但是在整理的过程中,对错题进行分析,找到自己知识点的短板,并进行反馈和思辨。每周整理机制还有一个好处:题量不会太多,也不会太少。一般在12道题左右。
(3)整理方式自主确定:学生个体差异不同,使得学生的成绩出现两极分化,在错题整理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基础差的学生要摘取的错题很多,时间上来不及,成绩好的同学错题量很少,可能就3~4道,甚至更少。基于这种情况,可以让基础好的同学自备错题本并注明解题的步骤及核心考点,最好能做到举一反三;基础比较薄弱,错题比较多的学生,可以采用裁剪或者复印的方式,尽量减少学生负担,教师可以刚开始可以告知如何整理,同时要将错题进行整理编册,以备平时和后面的复习使用。
2. 创立错题资源库
(1)单元归类:整理错题不是错题的罗列,最重要的是要写清楚所考的知识点以及错误的原因,或者是做这道题所用到的方法。教师每上完一章,根据学生的作业和考试情况,对易错点,重难点的错题进行分类,因为每个班的学情都不一样,笔者发动全年级科学组的老师,对自己班级的学生错题进行了整理,然后汇总,得到比较全面的错题数据,为错题库的建立提供素材。进行一般采取基础题70%,提高题20%,拓展题10%。
(2)专题归类:科学课程是四门综合的学科,主要包括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六册有很多的专题,比如电学、力学、光学等,将相关的知识点的错题进行分类归纳,做成一个专题,通过对同一个知识点不同题型的变式练习,既有利于从根源上帮助学生去理解、记忆、掌握,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上完这一章,笔者对本章知识点和学生的易错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成了三个专题:
专题1 区分三种电磁现象
①电流的磁效应 易错点:认为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都是从北极出发回到南极。辨析: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感线是从北极出发回到南极,但是内部的磁感线是从南极回到北极,这样才能形成闭合的曲线。②磁场②对电流的作用 易错点:认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一定会受到力的作用。辨析:“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是有条件的,当通电导体与磁场方向平行时,磁场对电流没有作用力”。③电磁感应现象 易错点:认为一段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就可以产生感应电流,或闭合电路中的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辨析: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1是导体是闭合电路的部分2是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两者缺一不可。
专题2 电与磁作图专题
①关于磁体的磁极和磁感线的作图(没有理解磁感线是一个闭合的曲线。磁体内部的磁感线是由S极—N极);②关于通电螺线管的作图(无法判断是右手螺旋还是左手定则);③关于电磁继电器的作图(无法判断动触点和静触点是接通还是断开,由于动触点的运动,工作电路是接通还是断开)
专题3 实验专题
本章实验只要是探究性的实验,包括电磁感应和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探究实验,由于这两个实验相似,学生容易混淆出错,判断的依据:通常看实验中是否有电源进行判断,无电源:是电磁感应;有电源: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也经常以区分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来考查这个知识点。
(3)题型归类:按照中考科学试卷的题型,分别分成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和计算题。根据不同的专题进行归类,比如笔者在上九年级科学《常见的碱》这部分内容时,结合碱和酸之间关系的,将这一部分的常考题、易错题进行了题型归类:题型一: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题型二:碱的化学性质;题型三:探究氢氧化钠变质;题型四:酸碱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题型五:有关曲线分析类试题。
错题资源库建好之后,教师上传到百度云盘,供有需要的同学随时下载使用,同时也可成为学校的校本资源,为本学科的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资源。
3. 发挥错题的效用
(1)精准诊断:教师在备课前,从错题库找到相关的错题,便于掌握学生的学情,并据此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为突破重、难点打下基础。比如在学习八下《表示物质的符号》内容时,笔者发现学生易混易错的知识点有:①标注化合价与书写离子符号容易混淆: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先写正、负号再写数字,离子符号所带电荷数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先写数字,后写正、负号②误认为原子团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但在原子团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数值和符号所带的电荷数相同,比如SO2-4硫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2。在备课的过程中,针对这几个易错点,准备相应的题目,以便学生能够更加理解相应的知识点。
(2)助力课堂:通过对错题的研究,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漏洞有了一定的了解,传授新课时可以采用错题呈现的方式导入,引起学生的思维冲突,然后引导分析错因,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发生改变,从而进行重建。比如在学习:“伏安法测电阻”实物图连接时,笔者先把以前学生的错题呈现出来(如下图),
然后请同学分析错因:根据电流的走向,图1和图2,两幅图尽管导线连接位置不一样,其实效果是一样的:小灯泡被短路了,图三正确。实物图連接是学生的一个难点,也是考试的一个重点,既要保证电表的连接方式正确,还要注意整个电路不能出现短路或者断路现象,特别是一根导线在用电器上连接点,在那些点连接效果是一样的,学生很难弄清楚。通过这三幅图的比较,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去观察,比较,找到不同的地方,并分析原因,对知识点有了深刻的理解,通过反复的变式练习,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真正理解通过对错题的研究,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作业定制: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是不同,这时教师就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作业,特别是一些重要的,常考的核心知识点(浮力、压强、电学、酸碱盐等),对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教师课后可以采用错题同做,同类巩固,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对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可以采取变式巧练,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题可做,并能灵活地使用。比如在学习滑轮和摩擦力的综合题目时先选择典型例题分析,然后进行变式练习:当然题目的选择和设计要有梯度,要由易到难,学生通过对同一知识点的变式训练,不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能灵活地使用,同时也锻炼了发散性思维,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
四、 存在的困惑
在使用错题库的过程中,笔者也存在很多的困惑:1. 大量的错题做下来,学生的成绩并没有提高。2. 错题的选择上如何细化?3. 如何有效地对错题进行改编?等。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建立错题库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思考问题,深化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利用错题库是一种手段,也是一门教学艺术。没有固定的模式,只有不断实践,不断摸索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创设多样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其教学功能。但如何实现错题的有效教学,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形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需要广大教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曾强.基于对话教学理念的课堂问答分析[J].基础教育,2019(1).
[2]陈锋.初中科学概念教学范式的创新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
王伟静,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