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看图写话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起点,也是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停课不停学”期间,教师利用简单的网络条件,脚踏实地引导学生掌握看图写话的基本技巧,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独立完成看图写话的能力。
关键词:停课不停学;远程指导;看图写话
近几年,随着高考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得语文者得天下”的呼声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作文分值也在语文考试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毋庸置疑,写作能力强的学生在升学竞争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为将来的升学奠定基础呢?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应该从一年级的看图写话抓起。
一年级看图写话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起点,它既能培养、提高儿童的认识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是引导学生由写话过渡到写作的一座桥梁。因此,引导学生学好看图写话,成了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年寒假,新型冠状病毒突如其来爆发,受疫情影响,学校一再延迟开学,学生不得不宅在家中参加网络学习。利用这一段“停课不停学”特殊时光,我和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看图写话”远程指导,如今一个多月已过,到了收获的时候,现将这一时期“看图写话”指导过程做一总结。
一、 绘本入手,激发兴趣
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指导看图写话之前,笔者借助绘本,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文字描述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看图写话的兴趣。以下是笔者的具体做法。
首先,笔者通过班级微信群向学生推荐了绘本故事《公主怎么挖鼻屎》的图片,并且有意删除了图片上的文字,让学生看完以后谈感受,结果学生纷纷表示看不懂。到了晚上,笔者发了一个《公主怎么挖鼻屎》的朗读小视频到群里,在视频上笔者特地配了文字,让学生看了以后再谈感受。这一次,学生发言很积极,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公主是个讲卫生的好学生;有的说小猪真恶心,把鼻屎一口吞掉;还有的说班上谁把鼻屎黏在桌子上……看到学生对故事兴趣盎然,笔者抛出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两次阅读同一个故事,感受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两次不一样?你更喜欢哪一次的阅读方式?经过一番思考和讨论之后,笔者告诉学生:有趣的图片加上文字以后,故事会更加生动有趣。你如果愿意,你也能写出这样精彩的故事。这一系列活动之后,学生纷纷跃跃欲试,表现出浓厚的创作兴趣。
二、 句子起步,打好基础
句子是文章的基本组成部分,想要写好文章,必须认识句子、写好句子。所以,在指导看图写话之前,笔者以句子为起点,向学生介绍一些写话的基本知识,为看图写话打好基础。
笔者提前做好课件,然后利用微课向学生介绍了常见的句式:
1. “三素句”:谁 在哪儿 干什么
2. “四素句”:什么时间 谁 在哪儿 干什么
3. “五素句”:什么时间 谁 在哪儿 干什么 结果怎样(或心情如何)
紧接着,笔者以简单的句子为例,介绍了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并教给学生一首朗朗上口的标点符号儿歌:停一停,用逗号;说完了,用句号;要问问题用问号;惊喜感叹用叹号。
最后,笔者出示一幅图《帮妈妈做家务》,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在哪里?有谁?她们在干什么?心情怎样?学生一一回答后,笔者让学生把答案写成一个句宝宝:星期六的晚上,小月在家里帮妈妈做擦桌子。小月擦得很认真,妈妈看到了,笑着说:“小月长大了,会帮妈妈做家务了。”写好句宝宝是第一步,再通过观察和想象给句宝宝穿上衣服,让句宝宝更具体、更生动。同时介绍了看图写话的基本格式:写话时,每个自然段开头空两格;第一行写完后,第二行顶格写;写完一句话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另外,笔者提醒学生,写话时遇到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写完后自己读一读,检查语句是否通顺连贯。
至此,看图写话的铺垫工作基本结束。
三、 填空写话,轻松上路
孔子曾经说过:“欲速则不达”,看图写话也是如此。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入学,其掌握的生字不多,积累的词语更是屈指可数。因此,带领学生学习看图写话,起步不宜太高,否则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之前所做的铺垫也会前功尽弃。因此,笔者把填空写话作为看图写话的第一步。
首先,笔者选择了《小兔飞飞》这个由四幅图画组成的看图写话。这个故事讲述了小兔子飞飞因为不良的用眼习惯导致近视。选择这个故事,一是以可爱的小动物为主角,容易激发一年级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二是因为这个故事所描述的情节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有话可说。
选好故事以后,笔者自己先把故事的主要过程写下来,每幅图只留下一两句填空。比如故事的前两幅图,笔者是这样写的:
过年了,兔妈妈帮小兔飞飞买了好多好多故事书。小兔飞飞抱着故事书坐在桌子前认真地读起来。一小时过去了,两小时过去了,小兔飞飞
小兔飞飞伸了伸腰,躺在草地上接着看书,“啊! ”小兔说。这时,山羊公公走过来,说:“ ”
接着,笔者把这四幅图做成幻灯片,并在每幅图上配上相应的文字。最后,笔者把讲解这四幅图的过程拍成微课,发给学生,让他们边观看微课边完成填空。在讲解的过程中,笔者有意识地介绍了故事发展的多个可能,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经过这一系列的引导,学生第一次的写话作业完成得很轻松,填写的内容也非常精彩。
之后的看图填空写话训练中,笔者不断變换故事、变换填空的内容,从简单的对话描写、环境描写,到丰富的心理活动,甚至是不确定的故事情节,都鼓励学生尝试去想象、去描写。
这个环节的设计,一方面降低了看图写话的难度,让学生轻松上路,在成功的尝试中树立自信;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看图写话的结构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为以后写一篇完整的看图写话建立一个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四、 问题引路,小试牛刀
经过一段时间的看图填空写话训练,通过批改作业,笔者发现学生已经对看图写话的结构有了比较完整的认识,就开始引导学生尝试创作完整的看图写话。当然,这也需要一个从扶到放的过程。
西南大学冯维教授主编的《小学心理学》一书中,在描述一年级学生的观察力时说道:“精确性方面,一年级学生水平很低,不能全面细致地感知客体的细节”“目的性方面,随意性较差”“顺序性方面,一年级学生没有经过训练,观察事物零乱、不系统”。由此可见,学习看图写话初期,引导学生有重点、有顺序地观察图片,并且准确地从图片当中获取需要的信息非常重要。因此,在这个训练环节中,我把这个重要任务交给了“问题”。
在每次看图写话任务开始之前,笔者把一张张图片做成了幻灯片,每张幻灯片的旁边都写上了学生需要思考的问题,由这一个个问题引路,带领学生一步步完成事情经过的描述。例如,在指导看图写话《放风筝》时,笔者在第一张幻灯片抛出了第一个问题:谁是故事的主角?以此引导学生确定观察图片的角度;紧接着,我在第二张幻灯片上,又设计了三个问题:“他们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怎样的风景?他们想干什么?”……就这样,在一个个问题的牵引下,一个完整的故事就在学生的笔下诞生了:
春天的一个星期六下午,阳光灿烂、风和日丽。小月和小东兴高采烈地来到公园里放风筝。公园的景色可美了,小鸟在蓝天下自由地飞来飞去,树木、小草绿绿的,花儿红红的。小月和小东一手拿着风筝,一手拉着引线,迎着风跑了起来,他们边跑边放线,慢慢地风筝飞起来了。风筝越来越高,小月和小东抬着头,高兴得又跑又叫。
五、 词句助力,扶放结合
当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能够比较完整流畅地描述一件事情时,就应该进一步放手了。这个时候,引导思路的问题开始慢慢减少,但写话的要求适当提高:引导学生在文从字顺的基础上,逐步做到使用一些好的词语,写一些简单的比喻句、拟人句。所以,在这个阶段,每次看图写话时,笔者都会在以图片为主的幻灯片上,做一个“词语小贴士”,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词句,鼓励他们有选择地尝试使用。
如在指导看图写话《课间十分钟时》时,笔者在出示图片的同时,出示“词语小贴士”:操场上、踢足球、打篮球、拔河、热闹、有的……有的……丰富多彩、满脸通红、乐园、有趣、兴高采烈,鼓励学生在写话时候,尽量用上好词,每用上三个加一面红旗。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跃跃欲试,用上的好词好句越来越多。有了优美词句的加入,原本平淡的描述变得精彩纷呈,故事也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作品得到一次质的提升,如:
丁零零,下课了,同学们纷纷走出教室,来到操场上玩。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绿绿的树木。又宽又大的操场成了孩子们的游乐园,有的坐在秋千上荡来荡去,有的打篮球、有的踢足球、有的跳高……最有趣的是拔河,一(4)班和一(5)班的大力士们双手紧紧地握着绳子,满脸通红地往后拔,两旁的啦啦队大声地喊“加油,加油……”笑声、喊声、欢呼声响彻整个校园。课间生活真是丰富多彩,同学们个个兴高采烈。
至此,引导学生学习看图写话的几个环节就完成了。在这个过程中,笔者根据一年级学生底子薄、起点低的特点,从最基础的句子入手,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提高要求,脚踏实地引导学生做好每一个环节的训练,并适时地进行指点和鼓励,让学生在“停课不停学”的假期里掌握了看图写话的基本技巧,现在已经能够独立完成创作了。
当然,即使文章短小,也可以精益求精。写好看图写话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所以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应该秉承“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的原则,繼续巩固和完善这段时间取得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小学心理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马兰,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中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