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考试周刊

地理过程认识下的故事型课堂的应用策略探究

地理过程认识下的故事型课堂的应用策略探究

摘 要:在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下,对地理过程的认识是高考考查的一种具体形式,故事型课堂是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对学生学习地理的一种学习方法,该方法是在交际教学法上的一种拓展和延伸,能调动学生对地理事物发生发展演变的学习兴趣,很好的提高学生地理综合思维,培养学生的地理专业术语,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文章将以淡布隆大桥的建设为案例来分析故事型课堂对地理事物的认识过程。

关键词:地理过程;故事型课堂;案例

一、 引言

地理过程强调地理事物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在可感知的和可测量的基础上,根据时空变化表现出来的地理事物的性质规律。地理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既有发展的外因也有内因,认识地理事物的演变过程,借助讲故事的形式分成不同片段,对不同片段进行深度思考,引发学生一个个的创新点,从而解决在地理过程演变中出现的问题,引情叙事,融情于理。

二、 地理过程类分析与故事型课堂结合的必要性

学生在学习地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第一,理不清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第二,道不明事物发展变化的相关因素。地理课堂中的故事不同于语言学科学习的方式,而是一种注重地理事物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的一种学习方法,故事型课堂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较为开放的课堂模式,利用丰富的材料背景,以小组合作探究,个人展示的方式将地理事物拟人化,情感化,故事化,探究化,能有效帮助学生实现对地理事物过程类问题提供解决路径与思维方法。

下面作者将通过一个案例分析,如何通过故事展开陈述地理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让地理课堂展现趣味性、创新性、开放性、演绎性。以故事为线索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以故事的要求设计为基础,以学生的讨论和讲述为过程,以思维导图为结果,帮助学生构建地理过程的呈现形式。

三、 案例实施的具体步骤

材料:《淡布隆大桥的来龙去脉》

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的一个港口,文莱小伙哈桑正在焦急地等待着,“船马上就来了。如果赶不上最后这一班船,今天就没法回淡布隆县的家了。”码头的港务局工作人员说:每天有1000多人坐船,大部分是从淡布隆县到首都工作的人。大家都期盼大桥早日建成通车。”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标的CC4标段全长约11.8千米,其中有11.6千米是穿越森林沼泽地的高架桥。文莱政府对环保要求极高,施工难度空前,曾让国外同行望而却步。项目部为此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安全绿色施工评价体系,所有的机械设备不触碰沼泽地面,不破坏雨林植被,全部在移动钢平台上完成桥梁桩基、架梁等作业,把施工现场搬到工厂车间,不仅减少了占地,而且极大地降低了粉尘、泥浆等建筑垃圾对原始森林环境的影响。建设中采用全预制桥梁,是文莱当前最大、最重要的道路,淡布隆大桥建成后,将把文莱本土和淡布隆区连成一体,车程可由2小时缩短至15分钟。

第一步:根据材料信息与图示讲故事

课堂故事设计要求:

故事1:请你以淡布隆区居民的身份讲讲大桥建设前后生活的变化。

故事2:假想你是一名建设大桥的建设者,谈谈在大桥建设中(可能)遇到的惊险的事?

感想3:谈谈作为一名中国人到异地投身建设事业的感想。

第二步:根据故事的发展顺序绘制大桥建设(地理事物“生长”过程)的思维导图

学生作品展示:

故事结论的设定并没有标准答案,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一些思考的范围和想象的空间,开发学生在地理课堂上主动学习和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围绕大桥建设前,建设中和建设后的情境进行对比,想象。既从时间角度分析了大桥与当地居民的关系,又从空间角度分析了建桥与当地环境的关系,体现了对学科素养中区域认知的培养,人地协调观的树立,加强了学生分析地理事物的综合思维能力。

第三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地理过程设计

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的课堂教学是处理过程类问题的一种方法,地理问题的复杂性和变化性需要学生以变化的眼光来看待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了解事物的本质。从学生的发展层面来说,在高考选拔人才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思维及核心素养,也需要学生用辩证、变化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我们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习惯,以全新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那么教师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引导学生建立线索

找到事物发展的主线,通常往往有时间节点或地点节点或范围节点或变化节点,通过节点连接事物发展的过程。

第二,找到过程差异

事物发展变化中的“变”在哪里?是大小?是事物?是什么在变?找到这个重要的“变”。对比各个不同阶段的差异,找到差异现象的具体表现。

第三,统计相关因素

通过对事物的分析,利用已有的知识体系与框架建立与之相联系的思维结构图,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与知识联系。

通过过程的分析,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分析过程类事物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方法掌握了,过程类问题就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四、 故事主题设计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故事主题设计要体现过程性

故事主题的设计围绕的是地理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因此故事的陈述需要呈现整个过程的变化,在注重地理事物发生的时空前提下,对地理事物发生发展中的细节进行深入的探究,探究的过程就是学生对地理事物理解的过程,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散,合理想象的过程,引导学生构建比较完善的思维网。在对淡布隆大桥的设计中,学生需要从材料和图表获取信息,并能表述解读出的隐含信息,既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同时也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结合给定的材料分析大桥建设中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与建设难度的大小之间的矛盾关系,较好地理解人地关系,树立人地协调观,厘清大桥建设前的需求,建设中的方式,建设后的影响之间的关系,为学生理解大桥建设过程的分析理清变化思路。理解地理事物演变过程的分析方法。

(二)故事主题设计要体现开放性

高中阶段课堂设计的故事陈述注重学生综合思维的训练,地理课堂的故事更要体现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开放式设计可以从情感角度、体验角度、想象角度探讨故事的发展顺序,对淡布隆大桥的设计中,异乡建设大桥感想的设计体现了从情感角度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体现对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设计1中以淡布隆区居民的身份谈变化,又体现较强的体验感,需要学生有较强的代入感,让学生在对淡布隆地区的自然环境与经济环境了解的前提下感受不一样的地域文化,又能凸显交通线路的建设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开放性主题的设计讲究情懷与探索的统一。

(三)故事主题设计要体现启发性

主题设计体现特殊事物或主要问题,能通过在讲述中层层剖析事物发展中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在讲述中进一步思考,原因——问题——措施,既是故事的主线索,也是探究思维的训练。在设计2中让学生讲述在建设大桥过程想象可能遇到的惊险故事为线索,让学生思考建设大桥的难度,既有来自自然环境的,也有来自技术条件的,也有来自政府要求的,要求学生的思维角度多元化,故事讲述趣味化,既增加了课堂学生的参与度,又充分调动学生对问题的层层思考,拓展学生地理思维,启发学生对地理事物的探究更深入。

五、 结论

故事型课堂的设计在对地理过程类问题的解决中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对促进学生对地理事物的研究不再是表象的图形与文字,将地理事物趣味化,情感化,开发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逻辑思维,不失为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教与学的形式。

参考文献:

[1]张文军.地理过程类试题解题教学思维方法例谈[J].地理教学,2014(14).

[2]洪成旗,李小薇.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故事化”初探:以“流域的综合开发”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22).

[3]邵敏.关于高中地理教学中故事型导入案例探究[J].读写算教研版,2015(4).

作者简介:熊梅,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市观澜中学。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553346.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