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过程中,人类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获取信息的成本越来越低,能够接触到的信息也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初中语文教学必然要承担起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接收与理解能力,通过个性化的解读方式,进一步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水平与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關键词:个性化解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一、 引言
经过小学阶段的基础语文知识与语文素养的培养,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阅读和理解能力,因此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更加倾向于对学生更高层次的人格修养的塑造与人文素养的培养,让学生通过课本知识的学习,更深层次地理解并感悟相应的语文内涵,使学生树立起更加高尚的品德与品味。使学生在对语文知识的探索过程中,发现、感受语文科目蕴含的魅力与乐趣,同时培养起部分语文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与兴趣。通过个性化的解读来提高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效果,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和理解能力,同时也能够缓解长久以来在高考的影响下形成的应试化、套路化的语文教学模式,建立起更加个性化、素质化、能力化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够突破课本、教室以及试卷的限制,推动语文教学领域的快速发展。
二、 初中语文阅读个性化解读教学中的问题
(一)初中语文教学阅读内容单一
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阶段中,学生只有六本语文课本作为阅读素材,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也是围绕着这六本课本展开,无论教师如何拓展语文教学内容,采取怎样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语文阅读教学内容都受到课本的严重束缚,单一的语文教学阅读内容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眼界。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的编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开始逐渐摆脱应试化、套路化的束缚,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依旧受到中考、高考的强烈影响,在整个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侧重于对学生解决试卷问题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在包括语文阅读理解能力、语文语言交际能力等基础语文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学生的大部分时间与精力都花费在六本课本和几张试卷上,而得到的收益是与学生的三年青春的价值不成比例的,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学生受到来自高考的影响较小,高考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压力较小,学生有更充沛的精力和时间去培养自身的核心素养和基础能力,去创造更加丰富、更加充实的初中学习生活,使学生在将来走出学校,步入社会后,具有更加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内容滞后
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人类社会的具体情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初中阶段的语文课本却无法及时、准确地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变化,学生本身就被束缚在校园和教室中,缺少与社会进行密切接触、参与社会实践和体验生活的机会,课本就成了学生感受社会发展变化、了解社会现象和实践、体验生活的主要渠道,而现有的初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教材在内容上更新换代的效率不高,在保留大部分古文和经典文章的同时,不能及时地增加现当代的优秀文章,整个初中语文教材缺少时代性。大量的文言文以及众多的20世纪经典文章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素养和语文基础能力也是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对于现代初中学生更加丰富、更加全面的知识需求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除此之外,对于已有的文言文和20世纪的散文内容,教师在教学中的方法与模式也需要与时俱进,一些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严重地依赖以往的教学经验和现成的教学教材,虽然对其中的重难点字词、经典段落与内容进行了深刻而全面的讲解与分析,对时代背景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但是缺少与现代思想的结合,缺少站在现代视角上对事件整体以及传统思想的解读,学生在经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后,并不能获得具有现实意义和现实作用的思想与技能。因此,初中阶段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使用新式的思维与视角对传统思想进行解读,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技能与思想。同时,在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与现在的社会发展水平的情况下对语文阅读教材解读,能够降低学生理解阅读内容的难度,正确把握事物之中的辩证关系。因此,在初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及时对语文阅读教材内容和语文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进行更新。
(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形式单一
在中考与高考的影响下,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还是有较大程度的功利性,在语文阅读形式上的设置也很单一,单一的课本教学将学生完全的限制在课堂中,并且长期采用相似甚至完全相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语文阅读的积极性和兴趣,甚至使学生产生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抗拒和反感,这是急需要初中语文教师解决的关键问题,要不断地创新语文阅读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抵制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使学生在更加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语文知识与技能,充分发挥因材施教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积极作用,采取个性化解读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与水平,使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更加丰富、更加生动有趣。
三、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个性化解读方法的应用
长期以来,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都是以拔高学生的基础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为主要教学任务,使学生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对文字信息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到语言、文字中的情感与思想,使学生能够高效的吸收并转化文字信息、需要信息的内容,使外界的信息成为自身文化素养的一部分,为自身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提供更加丰富的养分,能够使用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参与比较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完成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
(一)个性化解读习惯的培养
学生的阅读行为与解读行为在没有上学之前就已经开始了,但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受到课堂模式和教材内容的影响,学生逐渐形成了千篇一律的解读方法与解读方式,使学生无法充分地感受到语文阅读的乐趣与魅力。因此,学生个性化解读习惯的培养,要从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个性化解读的兴趣开始,允许、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兴趣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和阅读内容,在大量的个性化阅读和解读的过程中,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文字组织能力,在学生具备的基础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建立起更加高效、更加合适的个性化解读方式,最终使学生养成个性化阅读、个性化解读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能力和水平。
除此之外,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具有许多不同的层次,而教师则需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具体状况,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将学生的个性化喜好偏向引导到对课本阅读内容的个性化解读中去,推動学生的全面提高。并且想要在保持学生个性化阅读与个性化解读的兴趣的同时,提高个性化解读的效果,就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选择符合学生喜好,能够满足学生阅读兴趣的阅读素材,在保证学生对课本知识与内容充分掌握的情况下,拓展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巩固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二)个性化解读方式的学习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中,除了要求培养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还要使学生切实了解正确的个性化解读方式,这就要求在对语文阅读内容进行扩展的同时,语文教师要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日常的阅读教学活动中,逐渐掌握个性化的解读方式。首先,在阅读内容上,学生要打破课本、试卷以及教室的束缚,学生要建立起更加广泛的阅读面,通过大量的有益读物的阅读,逐渐探索出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要把视野由校园内拓展到整个社会上,使学生能够通过社会实践和生活体验感受到语文无处不在的特性,在逐渐丰富起来的语文文化素养中,提升自己的语文基础能力,最终形成更适合自己的个性化解读方式。
在具体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学习新兴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采用更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和日益丰富的社会文化引进到课堂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电影、电视剧、音频等资源在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利用丰富的互联网资源丰富课堂内容,建立起综合语文知识与现代科技手段的现代化语文课堂,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性人才。
(三)提高学生个性化解读的能力
个性化解读是站在独特的立场上完成对阅读材料意义与情感的深层次探究,在日常的初中阶段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利用个性化解读能够大幅度的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魅力,增强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真正地实现培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新型人才的目标,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丰富、实用性更强的人才储备。
通过大量的阅读和个性化的解读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快速地理解社会各个层次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在走出校园,步入社会后,能够更深层次、更加深刻地了解社会现象,能够更加游刃有余地参与一系列的社会实践,使学生能够更加适应不断发展、飞速变化的现代社会。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更加丰富、更加频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提高自身感受、思考事物的能力,并在不断迸发的思想启迪中,享受审美的乐趣,使学生逐渐培养起更独立的阅读能力,形成优秀的语言感受能力和文艺鉴赏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与教育。
四、 结语
为学生培养起个性化解读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能力,能够大幅度提高初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水平,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在这一过程中,还能够使学生逐渐培养起良好的个性和健康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个性化解读活动,提高学生自身的创新精神与理念、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等一系列的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社会所需的实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薇.倡导个性化阅读 引导多元理解[J].名作欣赏,2015(12):162-163.
[2]丁维刚.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赤子:上中旬,2014(20):147.
[3]邓德胜.高中语文教学个性化阅读探究[J].文学教育:中,2011(10):92-93.
作者简介:
吴霞,江苏省启东市,启东市惠萍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