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考试周刊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分析

摘 要:化学学科是有一定的育人价值的,再加上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当前的教学目标从教给学生理论知识转变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作为学生的引路人,需要及时地将自身的教学观念转变,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重视起来。文章从基础理论、直观情境、设计问题、开展实验、生活实际五个方面入手,阐述了“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互联网+;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养

核心素养,简单来说就是学生适应社会需求、自身发展所应该具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化学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的核心素养逐渐地延伸、落实到化学学科,所以其可以有效的将化学本身的育人价值发挥出来。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能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不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且在当前的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成为了一项有效的辅助工具,所以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要创新教学方法。

一、 注重基础理论,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

化学教材中有很多基础理论知识,学生具备扎实的化学基础才能让学生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能力牢固掌握。而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在核心素养中是十分重要的,是学生的化学素养的基础。所以,教师需要将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重视起来。不过教师在教学理论知识的时候不能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了,要将教学重点放在核心概念、基本公式原理的教授上。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将所有的理论知识分层,而分层的层次为:核心知识、次要知识、拓展知识。比如在上“原电池”教学的内容时,教师为了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在课堂上进行多媒体演示,教师分别将铁丝和铜丝放在了稀硫酸溶液中,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不同的实验结果。教师还需要让学生将化学知识正确的去梳理,从而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基础知识、记忆基础知识、掌握基础知识,让学生有效地理解化学基础概念、记忆化学基础概念、掌握化学基础概念,让学生将化学知识的本质有效掌握,让学生将化学知识的基本规律掌握,让学生有效地将物质及变化的分类方法、物质性质可能发生变化的判断方法,借助其有效地让学生的宏观辨识和微观探索素养得到培养。教师在教学理论知识的时候可以将信息技术运用起来,因为其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去学习、记忆化学理论知识。

二、 构建直观情境,培养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

化学再怎么说也隶属于理科,所以具备了理科的普遍性特点——抽象性强,学生很难将化学知识直观的、深入的理解。根据长时间的实践发现,创设出直观的情境可以给学生带来真实的体验,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素养。

例如在教学《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的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想要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到知识,想要让学生快速地理解知识,想要让学生的变化观念、平衡思想素养得到有效的培养,就需要创设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直观的教学情境。鉴于当前的时代为信息化时代,所以在创设情境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利用起来,将原本抽象的化学物质变化、化学运动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方式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可以获得直观的感受、认知,并在视觉、听觉的双重刺激下切实的对物质的化学变化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让学生真正地掌握各类物质的变化规律、特征,然后将动态平衡思想利用起来,借助其对化学反应进行详细地分析,从而有效地让学生的变化观念、平衡思想素养得到提升。在课堂伊始,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这样的视频:工业上利用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借助这样的视频让学生意识到原来化学能和电能是可以有效的进行转化的,可以对电池的工作原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也可以将化学反应能量的变化、氧化还原反应等有效的掌握。在学生掌握了这些内容后,教师可以将更深层次的内容引出,加深学生對知识的理解。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创设出了直观的教学情境,并通过教学情境有效地将学生的直观感知能力增强了,让学生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得到有效的培养,有效地将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了。

三、 精心设置问题,培养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素养

问题是衔接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是师生互动的前提,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学生可以进行思考,并在分析、探究的过程中实现证据推理、模型认知。所以教师需要将课堂问题精心的设计。

例如在教学《离子反应》的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需要知道,若是随便地提出几个问题,很有可能无法达到教学目标。因为随便提出的问题不是太简单就是太难,太简单的没有思考的价值,太难的很容易让学生丧失自信。所以在开展教学前,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思维认知、化学教学内容精心地去设计问题,问题是需要具有启发性、科学性、层次性的,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并让学生通过探究获取一定的知识。为了使问题更具引导性,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出有效的PPT课件,将问题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比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这样的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判断溶液中的离子发生反应的方法有?离子间进行反应的条件为?混合(NH4)2SO4溶液和NaOH溶液的时候可以发生的离子反应为?在看到这样的问题后,学生会主动地进行思考、推理。在学生思考、推理的时候,教师需要时不时地走近学生,去了解学生的想法,然后及时地给予指导。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中,通过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的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素养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四、 组织化学实验,培养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位置,因为其可以帮助学生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的有效手段,可以让学生进行一定的动手操作。通过实验教学,学生的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可以得到有效的培养。不过由于很多实验是有危险性的,所以教师不能每个实验都让学生去实操。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运用起来,进行演示实验。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完理论知识后,让学生进行实验前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演示实验,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实验。

例如在教学《化学反应的速率》的时候,教师想要有效地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想要有效地让学生的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得到培养,就需要开展实验探究。在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前,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利用起来,播放“钠与水反应实验”,对于产物氢气的检验在实际操作中不好控制,因为钠块取得太少,收集的氢气又要验纯。我们再选择用装有多半水的矿泉水瓶来做该试验,先挤压水瓶排除里面的空气,然后快速将钠块放入瓶中,这样收集的气体就无需验纯了,可以直接点燃验证。在学生了解了实验流程和操作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去自主的设计实验。比如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比较反应的快慢的时候需要借助哪些实验现象呢?在听到教师的这个问题后,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好奇,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会主动地去设计实验,会积极的去搜集相关的信心,并通过实验数据将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测定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可以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有充分的了解。在制作完实验后教师可以继续提问: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将实验中化学反应速率表示出来?在听到教师提出的这个问题后,学生会主动地去将实验的过程进行回忆,并快速地将这个问题的答案回答出来。这样一来,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有效的得到提高,學生的实验探究、创新意识素养可以得到有效的培养。

五、 联系学生生活,培养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素养

在化学素养中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即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素养。想要培养学生的这一核心素养就需要将知识运用于生活。因为化学知识与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联系生活,学生可以意识到生活与化学知识间的联系,可以将所学到的化学知识有效地运用于实际生活,并通过其有效地让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素养得到培养。

例如在教学《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元素融入教学过程中,比如:生活中的一些小故事,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案例,名人名事、社会的一些热点问题等。在引入这些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利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将课堂教学有效的优化,才能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体验到化学知识是多么的重要,在生活中具有怎样的实用性;才能有效地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丰富,才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起来,对社会中的一些事物进行理性的解释与判断,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难题。让学生的科学品质、科学精神可以得到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也可以得到有效的增强。在课堂伊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生活中的这几个例子呈现在学生面前:生活中有一种很常见的组织——铝,铝的质地是十分轻盈的,而且不容易生锈,所以其在人们的生活中运用的十分广泛。比如:厨具。而运用完铝制的厨具后,人们都不会用太大的力气,因为铝可以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将形成一层保护膜,不需要太大的力气就能将脏东西清理掉。在看到这样的生活案例后,学生可以意识到原来化学知识与生活是有着一定的联系的。教师再说出这样的导语,学生就会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主动地回想生活中的化学:“由此可见,化学是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中的,而且运用十分广泛,只要细心地去观察,就可以找到生活中的化学。那么你们想知道生活中的化学还有哪些吗?请现在翻开化学课本,让我们走进化学世界的大门,去切实的感情生活中的化学。”这样一来,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以有效的被激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可以被调动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有效的被激发出来,并主动地去探究知识。通过这一过程,学生的科学精神、社会责任素养可以有效地得到培养。

当前的时代为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成了人们生活、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全面的培养,可以有效地将学生的化学能力提高,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可以有效地将课堂教学的质量、效率提高。上述提到了五种简单有效的方法:聚焦基础理论、创设直观情境、精心设计问题、组织开展实验、联系生活实际,教师可以将其运用于实际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将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效的贯彻落实,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才能进一步地推进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白晓明.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J].天津教育,2019(19):124-125.

[2]钱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二卷),2017.

[3]高丽夺.浅析高中化学教改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魅力中国,2015(35).

作者简介:张瑶敏,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南平第一中学。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553509.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