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中将古诗文和地方传统文化结合,是使学生热爱古诗文学习的途径之一。文章从古诗文中的古今异义词、押韵和方言结合,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和民歌结合,文化现象和民风民俗结合三个方面谈课堂教学古诗文如何与地方传统文化结合。
关键词:古诗文;方言;民歌;民风民俗
文言文和古代诗词是中学语文教材和考试的重头戏,其重要性自不待言,但鲜有学生由衷热爱。这和古诗文与现实生活距离遥远,不易理解,教学内容比较枯燥有一定关系。笔者在此提出让学生热爱古诗文学习的一个途径:让古诗文“生活”起来,即让古诗文回归现实生活,拉近二者之间的距离。
语文来源于生活,古诗文也是这样的,只不过来源于古人的生活。古人的生活虽然与我们相去甚远,但仍在今天留下了很多痕迹,只要稍加留意,便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古诗文的踪迹。笔者在福建省连城县姑田镇出生长大,连城是有着34种方言的客家山城,东面的姑田话分布在姑田镇、曲溪、李屋两乡和赖源乡个别村落,属于客家语系中的闽客混合方言,保留了大量古中原汉语的要素特色;参加工作后生活在福建省新罗区(通常称龙岩),龙岩人被称作“河洛人”,这里的方言是闽南语的一支。经年累月沉浸其中,笔者对这两个地方的语言和民俗都有所了解。文章将结合古诗文学习和这两地传统文化的关系,举例谈谈将古诗文和现实生活结合的三个意见。
一、 古诗文和方言结合
文言是古人的书面语言,和现代汉语相去甚远,造成了大量的古今异义词,这是学生文言文翻译的易错点之一。但姑田方言和龙岩方言都保留了某些文言词语的发音和意思,学习时如果能把这些词语和方言联系起来,就比较不易出错。最典型的要数“走”字。初学文言的学生常翻译为“行走”,这样一来,《木兰诗》中的“双兔傍地走”就显得不合情理,《石壕吏》中的“老翁逾墙走”和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录毕,走送之”也就不符合“急”的情境了。但在姑田话和龙岩话里,人们把“走”叫“行”(两地音如gio,giɑ),而把“跑”叫“走”(两地音如zɑo)。学生如果用方言来解释这两个“走”,就容易理解注释里的“跑”,避免由现代汉语引起的望文生义。又如,《木兰诗》中“爷”“阿爷”都是指父亲,“爷娘”指父母,学生也容易因现代汉语的意思而翻译错误。而在姑田话和龙岩话里,“父母”就叫“爷娘”(两地音如yo nei,yɑ mo),这和文言文中的发音和意思都有相通之处。再如,“筷子”叫“箸”(姑田音如zhu),“吃”叫“食”(姑田音如shi),“哭”叫“啼”(两地音如ti)。此外,“及其日中如探汤”(《列子·两小儿辩日》)和“滕人持汤沃灌”(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的“汤”都解释为“热水”,而姑田话也把开水叫作“滚汤”,完整保留了文言文中“汤”的本义。还有,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一句,用“头”字来作修饰鱼的量词;而在龙岩话里,人们通常说“一尾鱼”,但也有说“一头鱼”的。此外,在文言文里,“亲戚”“沐浴”“城郭”“城池”都是两个词,而现在都没有区分了,但龙岩方言里仍然存在这样意义相关而又区分细微的词语,例如“玩耍”一词,普通意义的叫“玩”(音如die tio),孩子们的游戏叫“耍”(音如biɑ)。这些都是古汉语在两地方言中的留存,对学生理解文言文中古今异义词的意思有一定的帮助。
在学习古诗词时,我们会注意到押韵问题。有些诗词用现代汉语的发音去读很难理解韵脚,最典型的便是“斜”字。在教学以“斜”字作为韵脚的古诗词时,老师经常读成xiɑ,读成xie则不押韵。其实在姑田话里,“斜”(音如xio)和“家”(音如go)“花”(音如fo)“麻”(音如mo)等字都是同韵的。再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这首词上片的末句韵脚“雨”和其他句的“主”“妒”“故”显得特别不协调,但姑田话和龙岩话分别读作wu和hu,非常合辙押韵。又如,诗歌中eng和ing是同韵的,但读起来并不是特别顺口。而龙岩话中这两个音节是混在一起的,都读作ing。此外,客家方言有6个声调,闽南方言有7个或8个声调,更加富于变化。如果用方言来读古诗词,那就感觉抑扬顿挫、音韵和谐了。这样不仅能改善学习效果,也能使学生更乐于学说方言。
二、 古诗文和民歌结合
这里着重说说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和反复、顶真的修辞手法。赋比兴的手法在《诗经》里用得很普遍。学生对这些表现手法有的不理解,有的不熟悉,而地方民歌对这些手法都有传承运用。流行于红军时期的龙岩民歌《反对旧礼教》共有10段,分别从煮饭、穿耳洞、裹脚等十个方面铺陈开来控诉封建旧礼教对妇女的迫害,这是赋。“塘中无水鱼难生,田里无肥禾难青。鱼靠塘水禾靠粪,做人交情靠真心”的前三句以鱼和水、禾和粪的关系来比喻交情和真心的关系,这是比。“一抱草仔开白花,人多唔敢来讲话,衫角扯到坏,什么心事我唔知,老妹心事难得猜”这首龙岩山歌的第一句和后边的四句并没有内容上的联系,只起引出下文的作用,这是兴。如果老师上课时能把这些表现手法和地方的民歌童谣联系起来,就会有趣易懂得多,也更能感受到古代诗歌在后世的流传和影响。
再说反复和顶真。反复在《诗经》、汉乐府民歌和后来文人创作的具有民歌风格的诗歌中十分常见,乃至重章叠句,回环往复。在地方民歌里,反复也是常用的。例如龙岩民歌《采茶灯》间奏部分茶公、茶婆的对白:“上起岭来背驼驼,落起岭来跋跋跳,跳啊跳啊跳啊跳,——跋跋跳!”运用反复生动地描述了采茶途中走下坡路时轻松欢快的心情。顶真的修辞手法虽然不难理解,但平时用得较少,学生比较陌生,其实在姑田和龙岩的童谣里都有体现。“砻米窸窣,祭拜大姨婆。姨婆生个儿,掉下水井。水井杀个鸡,掉下大河边。河边没水,撞到一头大老鼠。”这首童谣的各句内容之间并没有实在的逻辑关系,但每两句的最后一个词语和下两句的开头一个词语“姨婆、水井、河边”是一样的,首尾相连,两句一换韵,用姑田方言读起来朗朗上口,生动明快,非常适合孩子学说学唱。“月公公,月圆圆,走夜路,过田埂。田埂一窟水,清溜溜,划船去漳州。漳州一口塘,放鱼三尺长。鱼头接亲家,鱼尾接女婿,中间段接新娘。”“圆仔汤,锵锵滚,中国打日本。日本死到光,中国吃硬饭。”这两首龙岩童谣也是几句一换韵,其中也有頂真,只是没有句句都用罢了。另有一首龙岩童谣《花舌阿鹊》,每两句都用了顶真和排比手法,又很押韵,句式整齐连贯,一气呵成,虽然长达20句之多,孩子却易学易记。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把古诗里的手法和地方的民歌童谣联系起来,不仅能改善学习效果,学生也会佩服家乡人民的智慧,热爱家乡的传统文化。
三、 古诗文和民风民俗结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繁杂的风俗礼仪越来越被简化甚至最终消失,这就造成了学生对古诗文中的某些现象难以理解。例如,古代出嫁后的女子是不能自己回娘家的,除非是娘家派人来接或是被夫家休了,所以在《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母亲看到女儿“不迎而自归”时惊讶得“大拊掌”。这一点在姑田的婚嫁风俗中仍有体现。姑田人在接亲队伍走后要把一桶水泼出去然后关上大门,这自然是表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但究其实质,是希望女儿像泼出去的水一样不要自己回来,是对女儿婚后生活的美好祝愿。女儿在回门和第一年回娘家作客时,娘家必须先派人去迎接,表示并不是不请自回。又如,“归”字在文言文里的解释是“女子出嫁”,也可以理解为“找到归宿”,姑田人嫁女儿的对联横批经常写“之子于归”,意思是这家人的女儿出嫁了。
再如,文言文里经常会遇到“加冠”“及笄”等词语,指男子和女子成年。加冠和及笄都是有儀式的,学生对此比较陌生,但龙岩给孩子举行成人礼的风俗保留得比较完整。男孩十六虚岁,女孩十五虚岁举行,俗称“谢姑婆”。这是盛大的事情。主家和外婆家都要提前准备好仪式需要的各种“巧头”,这些物品种类繁多,各有寓意,置办和摆放都讲究整齐好看,要在专业的神婆指导下进行。到了选定的吉日,外婆家把“巧头”送到,家里要放鞭炮迎接。由预先请好的神婆在孩子出生的床上摆好“巧头”,孩子穿上新衣服,脖子挂上系着红包的黑白丝线,在神婆的带领下举行隆重的祭祀。祭祀过后,要举办宴席,并把部分“巧头”送给族里的长辈食用,孩子则要吃掉祭祀用的鸡(男孩用小公鸡,女孩用小母鸡)。事后,主家要给神婆和外婆家谢礼。有的人家仪式简便些,但最低限度是自家用一只鸡祭祀。仪式过后,就意味着孩子成年了。龙岩话说“吃鸡做大人”,这和文言文里“加冠”“及笄”意味着成年的道理是一样的。
关于古诗文和生活的关系,可以举的例子还有很多,笔者只是就自己所知谈了以上三方面的意见。其实,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古诗文虽然与我们有着时代的隔阂,但如果把它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找到它的来龙去脉时,就会有发现的成就和乐趣,也更容易理解了。闽西山清水秀,地杰人灵,地方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见微知著,一个小小的山村,一句短短的话语,也有值得深究的文化现象。探究古诗文和地方传统文化的关系,会让古诗文更生活化,教学内容更鲜活;同时,学生更加热爱家乡,热爱家乡的传统文化。这便是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地方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的意义所在。只要我们有发现的意识,找到了发现的途径,便能让古诗文“生活”起来,在生活中随时随地学习语文,感受到语文的乐趣。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姑田方言[D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7%91%E7%94%B0%E6%96%B9%E8%A8%80.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版)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8.
作者简介:
华三金,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龙岩市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