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是目前我国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从传统的知识灌输模式,发展到如今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提升教学形式,核心素养教育更关注小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微课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微课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多元化应用,可以更有效推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改革的步伐。因此文章以微課教学作为主要课堂教学模式,深入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微课教学测定。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微课教学
一、 引言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体制暴露出越来越多的教学问题,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化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同时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我国教育领域内的广泛推广。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当下课堂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微课作为信息化教学的重要组成形式之一,可以通过重点讲解、视频演示、图形转换等各种丰富形象的教学过程,提升小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帮助他们构建系统化的数学空间意识。而这些教学优势的体现与我国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不谋而合,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巧妙借助微课的教学特色进行规划设计,成为当下提升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而且微时代的到来,也迫使小学数学教师深入学习和掌握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技巧。所以,文章从中高年级的小学数学教学入手,谈一谈自己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借助微课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 微课应用,培养学生数学意识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学生多数情况下处于被动的知识接受状态,因此他们只能从教师的讲解中来获取对数学知识的了解。所以长期处于这种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下,小学生自身对于数学概念、数学规律以及一些计算原理的了解并不深入,缺乏必要的数学意识。微课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可以将一些抽象复杂的数学概念或者原理转化为直观形象的数学画面,小学生可以在画面的演示中深入了解该方面的数学内容,进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意识。
比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关于“垂线与平行线”的教学中,本课时中的内容涉及了射线、直线、线段、垂线、平行线等多种数学概念,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很容易出现记忆混乱的局面。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区分和记忆这两种线条的数学特性,数学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微课:首先,利用屏幕显示垂线和非垂线、平行线和相交线的画面,然后,在关于垂线和非垂线的观察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采用量角器的演示方式,通过对这两种线段组成的角度进行测量对比,引导学生发现垂线具有垂直底线,而且角度为90度的特性。最后,在平行线和非平行线的演示中,可以利用微课中多媒体技术的动态效果,将两种直线进行后续的延长变形,这时候学生就会发现:平行线的两条线永远都不会相交,但是另外一组线条经过一定的延伸后就会在某个地方出现交点。通过让学生自主观察、分析、讨论的学习过程,小学生可以在更直观的微课画面演示中感受到本课时教学重点。而且微课的灵活操作和动态展示效果,也能激发学生对垂线和平行线有一个全新深刻的认识,进而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探究意识。
三、 微课应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计算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掌握准确高效的计算能力也是新课标改革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之一。然而在传统的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关注计算过程的演示,忽视了学生在计算步骤、运算速度和计算技巧等方面的学习,导致很多小学生由于计算员原理不清楚或者口算技巧不熟练,经常会出现一些计算方面的失误。因此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数学计算的教学特色,利用微课来设计一些具有计算规律和技巧的题目,尽可能地在有效的计算学习中,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高效计算能力。
比如,在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关于“分数的混合四则运算”中,小学数教师可以针对一些比较经典的混合计算题型来制作一期专门的微课计算讲解课件。教师可以寻找一些约分、通分等具有简便运算规律的题型,并将这些具体题型的计算过程制作成详细的微课内容。在微课设计中,不仅展示正确的计算步骤,还可以将其中用到的计算规律重点标记出来,方便学生在观看的时候,可以有针对性地了解这种题型的计算技巧。例如,在这道分数混合四则运算中1/4×3/7+4/7÷4的微课演示中,数学教师可以在微课的内容中,先给出重要的提示语:可以将这道题目中的除法转化为乘法计算,看看题目会有哪些变化。然后,将转化后的题目采用提取公因数的方式,提炼出公因数“1/4”,这时候,这道题目的计算难度就大大降低,很容易快速计算出最后的结果。通过这一类微课讲解的解题步骤演示,数学教师可以将有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经典题型都汇总在一个微课中。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微课的总结归纳,快速掌握经典题型的计算技巧,而且微课的课程重复观看优势,还可以帮助学生在遇到同类计算难题时,通过再次观看找到计算的窍门。
四、 微课应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古语中曾经这样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数学学习是一个漫长的提升过程,如果学生一直依赖教师的讲解和引导,根本无法将课本上所学的知识成功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而数学的应用能力又是新课标改革后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之一,只有小学生自身真正掌握了数学的应用技巧,才能将他们培养成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有用性人才。因此在一些适合小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环节中,数学教师可以学着退居幕后,通过合理的引导方式,来帮助小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归纳的过程,掌握一些必备的数学应用能力。
比如,在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关于“多边形的面积”的教学中,这一部分的数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单纯看一个多边形,学生会觉得解决起来比较麻烦,因为根本没有学过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面对这个环节的内容,数学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多边形物体,比如校园的花坛、抽象的装饰物等,在这些物体需要计算面积的时候如何下手呢?这时,数学教师可以播放如下微课内容:首先出示小学生很喜欢玩的七巧板,利用多媒体的技术,随意组合不同形状的七巧板,变成各种形状的多边形;然后组织大家讨论交流,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明白,有些多边形看似复杂,其实都可以分割成一些我们学过的图形,比如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等;最后,以这些变幻的组织图形为例,将他们转化成生活中的多边形面积计算题目。通过微课层层递进的演示效果,搭配上小学生自主观察、分析、交流和总结,学生的思维一下被打开了。他们可以从微课“化繁为简”的演示过程中,快速掌握有关多边形面积计算的规律:转化图形。这种将微课数学与现实生活搭配在一起的教学方式,丰富了小学数学教学资源,也让学生更加感悟到数学解决问题的奇妙感,从而提升他们的数学技能应用能力。
五、 微课应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样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相对于单纯化的固定知识接受模式而言,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在一些数学知识的讲解中,利用微课的多变性和课外资源的拓展优势,激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鼓励他们大胆创新,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验证和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在小学数学关于“圆的面积”的教学中,在这部分教学的预习准备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设计一个动画情境:首先,采用之前教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时采用的小方格面积推算模式,帮助学生重新复习在面积计算中常用的分割法和数方格法。通过这一种温故知新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在动画演示的过程中想到计算面积时,可以采用以上两种计算方式。然后,数学教师可以针对微课中出现的圆形图案提出如下问题:“以上两种方法都可以应用到面积的计算中,那么圆的面积可不可以使用这两种计算方法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试试看。”这时候学生的动手探究意识非常高涨,他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绘制表格的方式想要计算出圆的面积。这时小学生会发现一个问题,无论他们采用分割法或者数方格法,哪一种方式都不能计算出圆形的图形面积。这时候为了解决问题,学生又开始大胆设想,他们就会提出把圆进行切割,然后再拼接到小方格中的计算方式。经过学生的动手演示,他们发现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这时候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中动画演示的功能,将学生推算創新出的新方法,运用动画的形式完美呈现出来。通过问题创设合作学习以及微课演示的三种教学模式的完美搭配,小学生可以在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平台中,进行大胆的猜测和质疑,并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通过实际行动来获取有关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信息。这样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可以帮助小学生打开私微的大门,培养他们自主创新的数学能力。
六、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标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中实施以来,核心素养教育成为目前小学教师关注的重要教学问题。数学的核心素养包含数学意识,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要求,单纯依靠数学教师课堂上的理论讲解,根本无法深入透彻地执行素质教育改革。通过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微课作为一种灵活多变的课堂辅助教学模式,在激活课堂学习气氛、拓展学生数学思维空间以及提升学生数学理解能力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且微课的便捷化和可视化优势,对于化解数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也具有突出的教学效果。因此在今后的数学核心素养教育工作中小学数学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尝试将微课与课堂教学有效融合在一起,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基本目标,巧妙借助微课教学的各项优势,从根本上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朝着良性的方向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冯菁.核心素养下数学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91(7):127.
[2]程翠婷.核心素养下数学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刍探[J].成才之路,2020,631(3):84-85.
[3]梅俊.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应用[J].数学大世界,2020,408(1):69.
[4]潘丽.关于微课资源助力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提升的研究[J].小学生,2019(6):5+7.
[5]陈尚喜.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微课资源开发与利用[J].新课程,2017,419(8):361.
作者简介:
沈玮芳,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市玉山镇朝阳小学。